分享

恽寿平 1674年作 古松叠嶂 立轴

 寒秋孤影 2015-06-05

恽寿平 <wbr>1674年作 <wbr>古松叠嶂 <wbr>立轴
 艺术家:恽寿平
 名称:恽寿平 1674年作 古松叠嶂 立轴 
 尺寸:127×48cm
 介绍:
录文:古松叠嶂图,黄鹤山樵。郁密苍浑,欲使墨光悉作五彩。岚影翠微,晶然可鉴。拈供智老禅师。
《古松叠嶂图》鉴赏
刘如仲
清恽寿平绘,水墨纸本立轴,高127厘米,宽48厘米,绘于康熙十三年(1674)。图左上有恽寿平题跋“(模)黄鹤山樵。郁密苍诨,欲使墨光悉作五彩,岚影翠微,晶然可鉴。拈供智老禅师。”款署“甲寅春南田客恽寿平。”钤“恽正叔”白文印,“寿平”半朱半白印,“一片江南”白文印。“一片江南”印使用较少,除此画外,仅见在《仿大痴山水轴》上用过。鉴藏印有“李葆恂文石印”白文印。李葆恂,字文石,盛京义州人,精于鉴藏,有“说剑斋”书画楼收藏书画;“吴氏伯荣”朱文印。吴荣光,字伯荣,广东南海人,工书画,精鉴金石书画,有“筠清馆”收藏书画金石文物。图右下有徐邦达先生边跋,赞鉴古松叠嶂图,并称“此是河豚非赝本,翠微岚影供招提。”又称此图为“南田翁杰作。”钤“徐邦达”白文印。《吴越》第六卷第一期有着录。
古松叠嶂图由嶙峋的山石及苍翠的古松和水平如镜的湖水等构成。起落有序的山石,自山脚堆垒,层峰叠嶂,高耸入云。岭上危崖石壁,有似巨型的卵石,也有小圆的矾头石,起伏变化,回旋辗转。或用干笔皴擦,或用湿笔皴染出石头厚重质坚之感。整体笔势秀润,墨色透明,山峦显得如白玉似的“晶然可鉴”。山下苍松挺拔,枝叶繁茂。用不同的勾枝勾叶法,以墨色的重淡,华出深秀的松针树叶,苍简萧瑟。丛树杂木亦峥嵘其间,真是“郁密苍浑”。山脚河岸相接,兀石环抱,苔草青青。伸入水中之石,稳定了水面的平静,真天水一色之景象。湖岸蜿蜒,幽清深静之处,数间屋舍隐落其间,景致静谧清雅,意境简远,真是绝佳隐居之处。古松叠嶂的楷书题跋,圆润秀劲,代表了恽寿平的书法艺术,使绘画与书法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整个画面远近层次分明,疏密有致,景色清新,好似接触于真山真水,令人心旷神怡。
恽寿平的绘画突出地体现在他的花卉和山水方面,他是清代写生花卉的大家,他创造的没骨花卉,更是影响后代。有人说他见王翚山水画后,自以为不如,甘为第二,于是改攻花卉。实际不然,他的山水画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终其一生。在他的《南田画跋》中,题画者共300馀条,其中绝大部分是题山水画的跋。其山水画大多师承家传和学习先辈,画风皆出“元四家”,在倪瓒和黄公望间。他的山水画以水墨为主,用笔秀逸,笔沉墨厚,气运雄健,寓意深远。他的重点是“南宗”的画风,但也不拒绝“北宗”的优点。他早年山水画的山石多是以各种层次的浓淡水墨;中年多仿米之作,湿墨大点;晚年则用笔苍老,层层积聚,浓淡处理适宜,成为深浅不同的板块,层此厚润,景物变化多样。
恽寿平十分注意对真山真水实地考察,并从中摄取山水中的精髓,激发创作的灵感。他到杭州、绍兴、太仓、苏州、常熟,对周围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留心观察,细心体味。他到杭州,画杭州的《湖山风物图》;游灵岩山,画灵岩的《灵岩山图》;游苏州,画苏州的《拙政园图》等实地考察产品。
他一生所绘的山水画,除了作为商品买卖以外,画赠友人也不少,画赠寺僧的有顺治九年,在杭州灵隐寺与父团聚后,为感谢具德和尚与本师和尚的帮助,他画《仿古山水》册以赠;康熙三年(1664),他随父亲游苏州灵岩寺时,访该寺住持僧弘储,当时他60大寿,恽寿平为之画《灵岩山图》表示祝贺;康熙十三年(1674)恽寿平画《古松叠嶂图》赠与智老禅师。这都是因为恽寿平身世及与佛寺和寺僧有着深厚的友谊。
恽寿平的山水画,大多为册页小开,为轴为卷者较少,比较有名者有仿黄公望的《富春山图》轴、仿董源的《北苑神韵图》轴、摹黄公望的《富春图》卷,以及《载鹤图》卷、《古松石岳图》轴、《溪山无尽图》轴和摹黄公望赠与智老禅师的《古松叠嶂图》轴等。这幅图是他42岁之作,正是他艺术上成熟时期所作的大幅山水画中的精品。古松叠嶂图今藏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将择日展出拍卖。
恽寿平(1633-1690),初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号南田、寿道人、云溪外史、东园生、草衣生、园客、白云外史、瓯香散人、南国余民、横山樵者、天际真人、雪衣居士等。江苏武进人。于“四王”吴历并称清初六家,常州画派的创始人及领头人。
恽寿平出生明末官宦世家,自幼聪明好学,幼年时从父读书。清兵入关后,他随父隐居天台山抗清,江浙被清兵攻陷后,他们开始了逃亡生涯,广州失陷后,恽寿平与父隐居于福建建阳山中。随后与父兄在建宁参加了王祁领导的抗清斗争,战斗失败后,恽寿平兄弟二人被俘,父因外出幸免。从此,恽寿平过着囚徒生活,后被闽浙总督陈锦夫妇收为义子。顺治九年(1652),恽寿平与父在杭州灵隐寺相遇,在具德和尚的帮助下,父子始得团聚,恽寿平在灵隐寺过了三年寺僧生活。寺庙成了明代遗民和反清人士隐身之地。在寺期间,仍读书习画。与父亲回家后,誓不应清科举,不为清朝做事。以卖画为生,过着清寒的生活。
恽寿平的绘画,主要向堂伯恽向学习,为他日后的绘画技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顺治十三年(1656)24岁的恽寿平与王翚相交,两人开始共同研究诗、画,一起出游,成为终生好友,对恽寿平画艺的提高很有帮助。康熙八年至十四年,恽寿平常来往于武进、常熟、宜兴、镇江、南京、苏州、杭州等地,主要从事绘画、卖画,以满足索画者之需要,赚取更多的钱。同时也与更多的文人画友交往,如庄鉽、王翚、笪重光、杨香等人。康熙十九年(1680)年近50的恽寿平,与王翚至太仓拜见王时敏,不日时敏病逝,恽寿平做“哭王奉常烟客先生”七绝以悼念。在这数日里,恽寿平遍览了王时敏家藏丰富的历代书画真迹,对他的画艺提高很有帮助。从太仓返回常州后,恽寿平进入晚年,他在白云溪旁筑“瓯香馆”画室以居。
恽寿平晚年,“无论江南江北,莫不家家南田,户户正叔,遂有常州派之目。”(《国朝画征录》,转引自《清代绘画史》)。恽寿平学画的入室弟子不少,如马元驭、张伟、范廷镇、董瑜等人,皆为有成就的继承人。范廷镇、张伟作恽寿平伪画,可以乱真。他去世后,从学者更多,他们成为常州画派的中坚,除了恽家儿孙外,如蒋廷锡、邹一桂、华嵒等人皆继承了恽氏的绘画技艺。
恽寿平的诗文亦很有成就,他的诗被誉为“南田三绝”之一。留有诗作1000余首,大多为感怀之作。着有《欧香馆集》、《南田诗钞》、《南田画跋》等传世。
康熙二十九年(1690)三月十八日恽寿平去世,由王翚出面为他料理后事。葬武进上店村父亲之墓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