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一个温暖而有趣的人

 爱学书 2015-06-05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仔细观察人类世界的生活现象没有,想必大家应该有所觉察其中一个现象,即:福人,多宽厚;厄人,多忌刻。这句话如果反过来说“宽厚之人,多是福人;忌刻之人,多是厄人”是不一定成立的,因为宽厚之人,可能尚且不是福人,忌刻之人,目前也未必是厄人,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待人宽厚是在积福,待人忌刻,则是在损福。

关于这一点认识,我们的古人早已明察。在中国古代经典的文化与哲学中,特别强调“气”的作用,时常有“天地之气”,“浩然之气”,“福气”,“和气”,“灵气”,“晦气”,等等(这是跟西方哲学很大不同的一个特点,我后面可能会结合现代物理的能量的认识,对“气”专门撰文,并与西方哲学进行比较)。

比如,《菜根谭》中有云:“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风光,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故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惟和气热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

古人观察自然规律,反观人类的生活百态,找到了宇宙的一个共性:“草木向阳而生,人则趋暖而近”,“物喜阳,人喜和”。宽厚之人,尚和,积了福气,最终成为福人,于是有了:福人,多宽厚。

“福人居福地,福地居福人”,讲究福德相配,人地相宜。

最近流行的一句话:“做一个温润如玉的人,给人温暖”,它其实就是一种德性的良好表现。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令人温暖的人呢?如果你留意身边各个年龄层次的人,你可能就会发现,真正是温暖的人,并不占多数。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固有的棱角,而大多数人在为人处事中不懂得收敛,不懂得圆通,对小事耿耿于怀,对小利斤斤计较,不知不觉的把人性丑陋的一面暴露出来而不自知。佛学上大概有这么一个意思:你所想的,你所做的,都将会回馈到你自己身上,并留下印记,比如“相由心生”就佐证了这一点。随着岁月的流逝,年岁的增长,大多数人渐渐失去了本真的心,失去了自然的童颜,开始生出百般面孔,显现各种气质,有的是苦脸,有的是愁脸,有的是凶煞之脸,有的显现市井痞子气,有的显现迟滞木讷之气,等等,只有少数人还能保持着一副舒心的微笑,自然的脸庞,以及给人温暖的气质。对于如何成为一个令人温暖的人,我的观点如下:

第一、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好奇心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特性,它是人求知与创造的原动力。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就仿佛是在自己的内心的源头深处蓄有一汪活水,使自己对眼前的这个世界始终保持新鲜感,进而保持了人生的激情与乐趣。当你始终保持一颗对世界的好奇心之时,你就是对这个世界保持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状态,你就会以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外面的世界,包括人,自然而然地,就会让别人感到温暖。

第二,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和谦卑之心。先有了敬畏,才有了谦卑。不只是对宇宙感到敬畏,还要对人对物感到敬畏。当你对宇宙感到敬畏时,你的谦卑之心就自然而起,你就会独善其身;当你对人感到敬畏之时,你会如水一样身居恶位,表现谦逊,不随便顶撞人,而是尊重尊敬每一个人;当你对物感到敬畏之时,哪怕是微小的尘沙,你都会自然而然心生谦卑,呵护与关怀一草一木。这不让人感到温暖,都难。

第三,保持一颗爱与感恩的心。爱与感恩,是这个宇宙中最神秘最有效的力量。对人对物,皆生爱心,无私的往外给予与奉献,自然就消除了人我矛盾,物我矛盾,自然就不会导致冲突,自然就消除了对立感,自然就给人最起码的温暖;对人对物,多一份爱,就少一份人与物对你的束缚,就多了一份自由。感恩,是当你收受上天或别人的馈赠时,要心生感激,不要认为收受是理所当然的,不要生傲慢无礼之心,这样才能在当收到馈赠时,能和气顺畅的彼此沟通与达到默契之感。

第四,保持一颗富足而睿智的头脑。人存世间,难免会遇到不好的事,尽管你的德行使你能尽量避开祸端,但是仍然可能无法阻止不好的事主动找上你,或者仍然无法避免陷入不好的境遇当中。就好像,假如阳是善,是正面,阴是恶,是负面,阴阳相生相克是必然的,因此你是无法避免阴面的事。于是,保持一颗富足而睿智的头脑是非常重要的,仅有一颗纯正的心是不够的,你还需懂得怎样智慧的处理现实中的大小琐事。智慧的处理,本身就能给人一种温暖。同时,富足而睿智的头脑能让你在尘世中:分得清真假,辨得了是非,抵得住诱惑,守得住自己,从而避免不幸。

以上四点,是我所认为的能成为一个温暖的人的根本要点。但是,我还认为,人只有温暖,是不够的,还要有乐趣。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指人如果太精明了,就没有朋友朋友伙伴,换句话说你这人太没意思啦,我们不跟你玩了。这种情况是属于人既不温暖,又没有乐趣。

一个不温暖的人,定是不够乐趣,而一个温暖的人,定有一点乐趣,但不一定太懂乐趣,或者说乐趣发展得不充分。没有温暖的乐趣,可能会冷场,会显得无厘头,而没有乐趣的温暖,显得不够味。比如现实中一些阿姨,叔叔,为人善良可爱真诚,让人觉得温暖,他们书虽然读得不多,但是还保持着淳朴的天性,德性还尚存,可是他们很多都不擅长,也没有什么特别热衷的东西,似乎觉得在他们身上缺少点什么,其实缺少的就是人生的乐趣。

温暖是乐趣的前提和基础,乐趣是温暖的发展和完善。

如果要发展乐趣,我认为最好是以温暖的那四个要点为基础,即保持一颗好奇心,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和谦卑之心,保持一颗爱与感恩的心,保持一颗富足而睿智的头脑。只有以这四个要点为基础,才能把乐趣发挥得纯粹而充分。

在这四个要点的基础上,还需要什么呢?答案是:还需要培育一些爱好和乐天心态。

关于爱好,则有:读书,音乐,电影,话剧,戏剧,绘画,素描,桌球,篮球,网球,钓鱼,健身,旅行,美食,收藏,书法,弹琴,下棋,做饭,泡茶,煲汤,等等。

因为人只有一些爱好,才会调动他的热情和激情,然后才能让别人发现他的乐趣所在。

有了爱好,就仿佛给生活撒了一些调味剂;有了爱好,就仿佛给普通的生命抹上了一片色彩;有了爱好,就仿佛给平淡的人生掀起了壮丽的波澜。人只有在他的爱好里,才能找到他自己,才能实现他的人生使命。

为了变得有乐趣,光靠爱好还不够,还要有宽广的乐天心态。

“世人为荣利缠缚,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 笑,谷答樵讴,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这句话告诉我们:世间皆乐,苦自心生——也就是说,世间的一切,其实都是有乐趣的,人觉得世间苦,是因为他真的认为世间乱象皆苦,是因为他的心生了苦心。正如前面我讲到,如果保持一颗好奇心,时刻让生命保鲜,那么你看到的一切,不论是善、恶、悲、苦、乐各种现象,对于你来说,都是一种初生,新生事物,都能先抱有一种“惊现”的心去看待,做到“心不为物所缚”,然后才根据常理,心生悲悯之情。

“无风月,花柳不成造化;无情欲,嗜好不成心体。只以我转物,不以物役我,则嗜欲莫非天机,尘情即是理境矣”。——人跟动物、植物的重要区别是,人有七情六欲,有思想感情,有强大的思考力、感受力、直觉力,这都是上天赐予我们人类的自然之物,是人的本性的流露,与我们后天受引诱而产生的不恰当的欲望是不同的。我们应该在有效的控制欲望的前提下,适当的利用欲望,最大化的发挥人自身的潜力和功用。以我转物,而不是以物役我,就是要做到“心不为物所缚”,在合理控制和发挥人的本性流露的欲望之时,不被物欲所迷惑,保持心的独立和自由。存天理,灭人欲,在我看来并不可取,因为人正是因为有了情感和欲望,有了思想和感受,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成为一个有乐趣的人。

做一个温暖而有乐趣的人,不仅温暖了自己,也温暖了别人,同时会让生活变得和睦而又有乐趣。

胡皓程原创于2015年3月19日凌晨1点,上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