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阅】棋道背后的成长哲学—台湾90后棋士黑嘉嘉在TED上的演讲

 爱卿如梦 2015-06-06

【喜阅】棋道背后的成长哲学—台湾90后棋士黑嘉嘉在TED上的演讲

这是台湾90后棋士黑嘉嘉在TED上的演讲,小鱼读后挺受启发的,跟大家分享一下~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小故事,这里面包含了我对教育的一些小思考,也包括了我父母对我的一些教育理念和方式。


▋永远记住,答案不只一个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我姐姐做过的一道题:老师在教7位数和6位数相减的算法,例如,1百万减去755,555。我姐姐心想,如果她直接用999,999去减法,最后再加1进来,不就更加容易了吗?她的老师不喜欢这个想法,把我姐姐的算法判为错误。但我还是觉得,我姐姐这样算比较聪明(上图就是黑嘉嘉在TED大会上展示姐姐的那道数学题)。


类似的事情发生在我的三年级。有一次老师要我们排列稻田养殖的顺序,教科书的正确答案是插秧——施肥——除草——然后割稻。但我的回答是插秧——除草——施肥——割稻。



(黑嘉嘉展示自己做“错”的一道题)


我的老师觉得,我在课堂上表现也不错,怎么这么简单的题目也会做错,就问我的想法是什么。我告诉他,我在澳洲的时候,房子的前面和后面都有草坪。我爸爸每次施肥前都会先除草,因为只有这样,杂草才不会吸收到肥料。


第二天,我的老师在课上宣布,农民除草和施肥的步骤是反复进行的。所以,我的回答是也是正确的。


我希望大人们不要仅仅在意考试的分数,而去思考孩子们在这些答案背后的想法为什么他或她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也许他们有惊人的好想法。如果只是因为他们的答案和课本给的不一样,他们就会被扣分,好主意可能从此就不见了。


▋“孩子的成就是父母的快乐” vs “孩子的快乐是父母的成就”


从小,我的父母就非常尊重我的意愿,会倾听我的想法。


我在澳洲出生,四岁那年回到台湾。有一天,我和我爷爷正在看亚运直播,偶然看到一个体操比赛,我对他说,爷爷,我想学体操。”等到我妈妈下班回家,他就和她说了。一开始妈妈觉得我只是调皮,不知道什么是体操,就带我去了一个叫健宝园的早教机构。


我在那里玩了一天,妈妈看我很开心,就给我报了一期的课程。得知这件事情之后,我问妈妈,一期课程是多久?答案是三个月。


那好,三个月后,你要让我去学真正的体操。我对我妈妈说。


当时我妈妈听到这句话,差点都快晕过去了,反问我说你知道这不是体操?然后又和我道歉,说现在她知道了,原来我真的知道什么是体操。后来,她直接联系了中华台北体操协会,

又找到了在台北市唯一的体操推广中心,我得以实现我的梦想,学了两到三年的体操。


你可能看出来了,任何我想学习的东西,我的父母都会非常尊重,并且全力支持。从小,他们就经常鼓励我去探索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我非常喜欢围棋,当时我的围棋老师也劝我不要走围棋这条路,因为他觉得这很辛苦。可是我的父母并没有反对,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放学比较早,这些课后时间我就全部拿来研究围棋,还和亚洲很多高手较量。



(6岁开始坚持学棋,黑嘉嘉17岁即成为全台段位最高的职业女棋士)


纪伯伦在自己的书《先知》里曾说,“你可以给孩子所有的爱,但不要给他们你的想法,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这就是我父母对我的态度,孩子们可以和你在一起,但永远不属于你。你们可以努力地成全他们,塑造他们,但不应该试图把他们复制成你们自己。或者企图将你们没有完全的梦想,加注在孩子身上。


今年5月,我在内蒙古参加了一个围棋大赛,当地围棋协会副主席问我的妈妈,黑嘉嘉的成就是你最大的快乐吧?听到这话,我妈赶紧说,黑嘉嘉的快乐是我最大的成就。


在座的爸爸妈妈不妨想一想,自己是前者,还是后者。


▋分享给同龄人的四个建议


最后,我有一些建议给我的同龄人,给主见的青少年朋友们。如果你希望你的父母尊重你的想法, 那你首先要让他们安心,让他们知道你的想法不会危害到你自己的前途。 要做到这一点,你要学会四件事情。


首先,耐住寂寞。


第二,抵住诱惑。


第三,学会选择。


第四,懂得放弃。


无论你想学习什么项目,它都有一定的基本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练习。比方说我刚开始学琵琶的时候,我的老师每天都会规定我学音阶。 这个过程可能有点乏味,但是如果我耐不住寂寞,抵不住诱惑,是得不到父母的支持的。另外,你可能会想学很多东西,但在某个阶段,由于种种因素,你必须学会选择,该放手的就放手。


这就像围棋十诀的第一条,“不得贪胜”。围棋赢半目也是赢,赢一百目也是赢,不要为了多赢,而忘了自己的安危,陷入困境。


欢迎戳戳小鱼原创好文:

回复自信”查看《一个坚持说自己数学不好的孩子》;

回复开窍”查看《我的一位“老学生”(兼论开窍问题)》;

回复自觉”查看《论娃们主动思考习惯的养成》;

回复结果”查看《为何你总是猜猜猜》;

回复“亲子关系”查看《妈妈,我为什么不与你交心》;

回复“建模”查看《没学会建模?这么多年大概算白学了…》;

回复“课外班”查看《孩子,你为啥要上课外班?》;

回复“自尊心”查看《一个容易受伤的孩子》;

回复“朋友”查看《帮你家娃找个好朋友吧》;

回复“答案”查看《妈妈,别再告诉我答案了好吗?》;

回复“计较”查看《告状有理的计较孩子》。

小鱼公众号原创分享节目《身边》,每周一准时更新~

关注公众号,右下方点击“微电台”,可收听《鱼籽有话说》最新节目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