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暨南逸史】从借读生到电影明星

 红夫子 2015-06-06

   

   

     20世纪30年代已蜚声国内艺坛、抗战初到南洋宣传抗战而被誉为

“时代的英雄女儿”、40年代在美留学并组团演出,罗斯福总统

称她为“第一个把中国戏剧带进白宫”的影剧明星王莹,原来曾

在暨南大学借读,并从暨大走向银幕。这鲜为人知的逸事,连

《中国电影家列传》也未能注意到,我是从上海任睦宇老学长处

得知的。

 

    从暨南走向银幕的王莹

    王莹1915年生于安徽芜湖,为后母卖作童养媳,她不甘屈

辱,毅然出走。先是在长沙读护士学校,适北伐军攻湘,她因给

革命组织送信而被捕,后逃到上海,热衷于进步文艺。1932年

“一·二八”事变,暨大自真如迁入上海租界办学。除本校留沪学

生外,又接纳了失学青年借读,好学上进的王莹也就成为暨大的

借读生。

 

    王莹在校时学名王克洵,她与好友蒋雪影合租法租界辣斐德

路(今复兴中路)桃花源村一位白俄老太太家的小房间居住,一

起到赫德路暨大走读。她俩同来同往,颇引人注目,因王与蒋的

外表和性格都截然不同:王丰腴、艳丽、活泼、善交际;蒋则

清癯、娴雅、文静、寡言辞,然而两人相交莫逆。这相映成趣的

形象,给同学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当时王莹读的是外语系,任睦宇读的是中文系,但两人同修了一门

课程,那是外语系主任、戏剧家洪深开的《英诗》。她们常在邻

近椅子就座,课前课后,每每闲谈,渐渐相熟。

 

    王莹入暨大前,已显露了演剧的才华,颇有名气,在校时

曾和暨大附中同学舒绣文同台演出过《油漆未干》等剧,得到洪

深教授的赞赏。不久,恩师与戏剧界朋友推荐她走向银幕。她的

处女作是沈西苓编导的《女性的呐喊》,在片中她担任主角包身

女工“叶莲”,继而又在洪深导演的《铁板红泪录》一片中饰演

“小珠”,她都演得很感人。从此,她开始了电影生涯。从艺后她

以莹为艺名,表现出她晶莹的气质。正如人们所夸赞的:她是“洁

白的明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