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喻家山人】《边城英烈传》:为今天而作

 ZYS556 2015-06-06

《边城英烈传》是一部难忘的电影(2004年翻拍片),它解答了我太多的疑问:


1、德克萨斯州怎么来的——是因为一群崇尚自由的美国流浪汉勇敢地反抗墨西哥独裁者的统治。这些人其实算不上严格意义的“美国人”,因为美国当时并未对德克萨斯提出领土要求。甚至在德克萨斯击败了墨西哥人、打出了“孤星共和国”旗帜数年之后,美国才把这片“无主之地”收入囊中。也就是说,一群自认为是美国人的人,他们没有接到任何祖国的命令(如果不是相反的命令的话),就毅然决然地和另一个国家作战了。不仅如此,他们以180名散兵游勇困守一个小镇阿拉莫13天,抵抗6000名(一说7000人)墨西哥正规军的进攻,最后无一生还。再往后,就是为他们复仇的800名德克萨斯人在18分钟内击败了1600人的墨西哥军队(德克萨斯人仅阵亡9人,此役的德州统帅为山姆.休斯顿,也就是“休斯顿市”的由来),生俘其统帅安东尼奥·洛佩斯·德·桑塔·安纳将军(此人号称“西方拿破仑”),由此换来了德克萨斯的独立——《边城英烈传》讲的就是这一段历史。


2、战争的意义是什么——墨西哥军队群起攻之,他们人数众多,似乎永无止境,但他们不是《指环王》里的半兽人,他们有思想、情感,他们是牺牲品,并非不值得同情。战争本身是荒谬的,因为它往往毁灭了人性的尊严。好在美国导演不是拍抗日神剧的中国货,在攻城战中,墨西哥军队里胆怯的娃娃兵、迷茫的普通士兵、甚至颇有绅士风度的高层军官——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也害怕、也犹豫、也勇敢地追求荣誉,也心生怜悯,也心生敬佩——总之,他们也许是德克萨斯人的敌人,但不是电影导演的敌人——《边城英烈传》的伟大在于刻画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3、自由的思辨是怎么产生的——美国之所以不接纳德克萨斯,是因为这个(所谓的)州强烈支持奴隶制。但墨西哥恰恰不是奴隶制,那么困守阿拉莫之中的黑人就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地位:按法理来说,墨西哥是在“保家卫国”,打的是一场“正义战争”。按制度来说,墨西哥虽然是独裁政府,但好歹没有奴隶制,黑人是自由的。不过令人难忘的是,黑人却不怎么买墨西哥人的帐。道理很简单——独裁国家人人都是奴隶,哪里还需要什么奴隶制?而美国作为一个自由的“奴隶制”国家,其文明程度比废除奴隶制的墨西哥好得多。这也难怪阿拉莫的黑人也忙着给自己的白人主子递弹药(当然,没忘了学一句西班牙语“我是黑人,不要奴隶制”——以备墨西哥人破城而入时使用)。这种耐人寻味的历史现象,早已超出了一部战争片的情节范畴与思想深度。阿拉莫之战是美国的一个神话、传奇,但就是这么一部“主旋律”影片,导演还是没忘了揭一掲奴隶制的伤疤,也说了两句墨西哥的公道话——《边城英烈传》做到这个份上,怎能不令人感叹?


总之,这部电影不是一部告诉我们如何以少胜多的科教片,而是一首集伦理、情感、历史于一身的史诗。


它告诉我们,赢得自由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也告诉我们,赢得自由的人能够付出(也乐意付出)多么大的代价。


还告诉我们,自由的人能够叫敌人付出多么大的代价。


最后一点,它还说明,一群法理上站不住脚的人、一群毫无训练的人、一群连国籍都没有,甚至连某个“侵略国”都代表不了的人,就是如此赢得了德克萨斯。


他们什么理由都没有——除了争取天赋的自由——也许这就足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