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括并非“纸上谈兵”之人

 签语千寻 2015-06-07
白起画像
长平之战(资料图)

◎魏德勇

赵括,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熟读兵书,但不晓活用。于长平之战后期代替廉颇担任赵军主帅,由于指挥错误而使得赵军全军覆没,自己也冲阵战死,赵军四十万人尽数被秦将白起活埋。

长平战败 惨被射死

公元前260年农历九月,赵国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的丘陵地带,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50多万赵军被围在东梁山和西梁山之间的丹河河谷里,四十多天粮草完全断绝,战马基本吃光,甚至到了杀老弱病残之兵卒作粮食的地步。军营里,赵括苦思突围的方法。外援已经没戏了:晋阳、皮牢的赵军虽然拼命来救,可恶的秦兵拼命阻击,较上劲了;大后方的邯郸被几股秦兵纠缠,远水解不了近渴。赵括后悔自己麻痹大意,轻信了对方“主将白起已死”的传言。为了弥补这一切,他连夜派人行刺白起,争取来个“擒人先擒王”。

可惜,刺杀行动失败,突围更显困难。赵括准备最后放手一搏,挑选了一个和自己相貌相似的人,率军从晋阳方向突围,自己则率主力向长平城方向突围。不料白起带伤布置兵力射杀假将军,却用其首级向真将军率领的赵军招降。赵括索性行使诈降之计。白起不管这些,管你真降假降,自己严阵以待。赵括见无机可乘,便决定鱼死网破,来个假投降真会战。结局很悲惨:饿着肚子的赵军全军覆没,赵括被射杀于乱军之中。

赵括死后,赵军只得投降。白起怕赵军反复无常,下令坑杀降卒40多万人。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堪称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围歼战。与赵括齐名的,还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叫“纸上谈兵”。千百年来,许多人都认为长平之败,赵括要负主要责任,并给他贴上“夸夸其谈,没有实践经验”的标签。但其实透过厚厚的史籍可以发现赵括并非“纸上谈兵”之人,长平之败也并非全是他的错。

战略思想不对 对手也非同级别

长平之战首先由秦将王龁向长平的赵国军队发动进攻,赵孝成王命老将廉颇迎战。几番小战小斗下来,廉颇见占不了便宜,便依托有利地形,以逸待劳,任凭秦军屡次挑战,坚守不出。赵孝成王以为廉颇胆怯,派人几次责备廉颇。秦相范雎派人到赵国行使反间计,说“秦国人不怕廉颇,只怕赵括”。赵孝成王中计,派赵括代替廉颇为将。赵括接受赵王速战速决的思想,主动出战,最终被超强对手白起所围。赵括为国捐躯。

长平之战,看似平常,实际暗藏许多玄机。至少从战略思想和较劲对手两方面来看,赵国之败实属必然,而非一个赵括能左右。

正常情况下,战略思想决定战争的最终结果。秦国远师攻赵,属于客场作战,宜速战速决。精明的廉颇深知这个道理,便来个后发制人,打持久战。赵秦相持的三月中,赵军的弱点也显露无遗。先是赵国后方筹粮困难,接着向邻居齐国求援无果;赵孝成王没有具体分析形势,反而派人到前线敦促廉颇出战。其实赵孝成王应该清楚,秦军的补给线相当长,即使是“共赴国难的赳赳老秦”,也绝对吞不下赵国这头巨狮。

此外,赵孝成王应该清楚,赵军利于平原作战。长平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长约三十公里,沟沟壑壑不少。如此地势,明显不适合骑兵作战。赵军舍长取短,还要速战速决,焉有不败之理?

战略思想不对,对手显然也不是一个级别。长平之战时,在位46年的秦昭王以励精图治闻名,先后起用了范雎、白起等牛人。尤其是慧眼识范雎,已被《东周列国志》传为佳话。反观赵孝成王,当时即位才七年,比其父赵惠成文王差多了。当他坚持任命赵括为将时,名相蔺相如不同意,说:“你要是因为赵括的名气而启用他,那是典型的胶柱鼓瑟。他熟读兵书不假,但却不通临机权变。”赵孝成王应该反思,但他没有。

秦国使反间计 赵括成为棋子

长平之胜,秦国臣属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虽然司马迁说范雎“一饭之德必偿 睚眦之怨必报”,但仍改不了其作为政治家、谋略家的本质。当范雎见赵国任用廉颇而使秦军无进展时,马上想到使用毒辣的“反间计”。他派出间谍,到邯郸大肆造谣:“我们不怕廉颇,他很快就要投降;我们只怕马服子赵括。要是他到前线领兵,那我们麻烦大了。”反观赵国,在国家危亡关头,以“将相和”闻名的蔺相如并没有死谏,平原君赵胜也没有什么大举动,而名将李牧在北边防御顾不过来,所有重任系于初出茅庐的赵括身上。这不能不说是赵国的悲哀。

秦军主将白起是中国历史的十大名将之一,他一生摧城拔寨无数,斩将立功无数,百战从无败绩,被时人称为“战神”。反观赵括,长平之战作为自己的“处女战”,经验严重不足,所以临机决断,全靠自己年轻的脑袋。赵括并非夸夸其谈的书生。他自幼随父亲赵奢在军中,耳濡目染,见解非凡。赵奢曾率军攻齐城麦丘,久拔不下,非常郁闷。赵括见此,便献一攻心之策,很快攻下麦丘。这一节,熟知三国的人感觉眼熟,因为赵括与马谡很相似,两人结局都不好,一个战死,一个被诛。从这方面看,两人均属于参谋型人才,绝非帅才。遗憾的是,当年刘备已经预言马谡“言过其实,不能大用”,而赵奢面对辩才无双的儿子,也感觉不对,但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他给儿子的综合评语就是:“这家伙把战争看得太轻松,想得太简单。”这种思想也传给了妻子。赵孝成王起用赵括时,赵母站出来反对:“他父亲为将时,可以给十几个人端饭倒水,交有几百个朋友。现在您任命赵括为将军,士兵没有敢仰视他的,您赐的金帛,也全部带回家中。您认为比他父亲怎么样?”

因此,长平之败,是赵国在军事策略上的失败,是君臣在智谋上的失败。赵括,只是赵秦战争的一颗棋子。因为在全赵国人民都狂求胜利的时刻,在赵王如此坚决的力战决心面前,换成王括、李括或其他什么人,都只会面临失败的结局。可以说,假以时日,如果没有遇到长平之战,赵括可能会位于“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但那只是假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