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代画家方从义《云林钟秀图》卷

 阴山工作室 2015-06-07


【拍卖精品撷英】元 <wbr>方从义《云林钟秀图》卷
元 方从义 云林钟秀 手卷 设色纸本 成交价1725万元



【作品赏析】

元方从义《云林钟秀》,水墨纸本,手卷,高23.5厘米,长105厘米,创作于明洪武十年(1377)。绘赠邓止庵,并长期存于邓家。明中叶,明朝书画大家沈周曾于后幅题跋,以赞扬方从义的画艺及是卷“用米氏之法,将化而入神矣。观之正不知何为笔何为墨,必也心与天游者”。清康熙年间为礼部侍郎高士奇所收藏,有高士奇的“江村秘藏”、“竹窗书画图记”等收藏印记。高士奇能书善画,甚精考证、鉴赏,收藏各种名迹甚丰。康熙三十年(1691)高士奇46岁时还为《云林钟秀》撰写题跋,以赞颂该图之画艺及美景。
【拍卖精品撷英】元 <wbr>方从义《云林钟秀图》卷元 方从义 云林钟秀 手卷 全卷

《云林钟秀》画苍茫之云山雾海,山峰高耸,山腰飘着一带浓云,朦胧一片,山下坡岸杂树茂密,还有一片暗淡树影,在一股白云飘带中时隐时现,更突出了苍茫云气之动感。画一高一低的山峰挺出于白云之上,山尖用墨色点染,山下深谷幽涧。画之右端,画有几棵苍天古松,用浓墨点出茂密的松枝和树干,生趣盎然。画面之末端,茂密的树丛中所出现之屋宇,俨然为一道观集中之地,有山门、有围墙、有宫观,这应是龙虎山上清宫之主观所在,其它宫观则分散各处。此画从表面上看系水墨云山烟树,实际为方从义绘道教第三十二福地龙虎山及上清宫等宫观。他所题《云林钟秀》即已说明所绘为“天地间灵秀之气所聚,亦省称‘灵秀’、‘毓灵’”。这灵秀之气所聚,及道教之福地。
方从义(约1302—1393),元代著名书画家、诗人,字无隅,号方壶,江西贵溪人。早年入道,为龙虎山上清宫正一教派的道士,师从永嘉人金月岩修道家之学。金月岩去世后,他离开龙虎山上清宫游历全国各地,往来于大江南北。他一生绘画不多,亦不轻易为人作画,人们以礼相求,方能求之一二,故传世作品不多。有人说他的画“外道”,艺术造诣精深,《江新通志》称他“其画冠绝一时,……张宇初称为壶仙。”其画,元代很多著名文人如虞集、宋濂等,常为其画题诗、题跋,影响盛极一时。
此幅《云林钟秀》,用墨率意豪爽,不拘泥常法。所作大笔水墨云山苍润浑厚,富于变化,风格雄壮洒脱,意境清谧静逸,实为难得一见之神品。又经清宫及民间大藏家珍藏,弥显其珍贵。


【作品资料】

作者 方从义   尺寸 23.5×105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1377年作
估价 RMB  15,000,000-18,000,000
成交价
  • RMB  17,250,000
  • HKD  21,217,712
  • USD  2,587,500
  • EUR  1,897,500
专场 紫光霞蔚——古代书画夜场 拍卖时间 2012-06-03
拍卖公司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已开通官网 拍卖会 2012春季拍卖会

著录:1.《石渠宝笈》三编,《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第10册第1680页,北京出版社2003版;
2.(清)吴升撰《大观录》第19卷第2页;
3.(清)高士奇撰《江村销夏录》第1卷第72页;
4.(清)高士奇撰《江村书画目》第14页;
5.(清)孔广陶撰《岳雪楼书画录》第3卷第42页;
6.(清)陈撰撰《玉几山房画外录》上卷第7页;
7.(清)卞永誉撰《式古堂画考》第23卷第63页;
8.俞剑华编《中国美术家人民辞典》第45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
9.徐邦达编《改订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第54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
10.郭味渠编《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
11.《故宫已佚书籍书画目四种》;
12.《赏溥杰书画目录》;
13.《青阳文集》
出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选集(五)》第30、31页。辽宁省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 2012年5月。


【拍卖精品撷英】元 <wbr>方从义《云林钟秀图》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