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位80后爸爸竟然不让女儿上学,理由让人深思!

 滕训超 2015-06-08
 
        上面的图片虽然是玩笑,但是中国人对教育的态度也是可见一斑。在我国,确实有不少学生是为了高考而生,为了高考而活的。依依的爸妈是一对80后夫妻,为了避开体制学校,他们用父母之力为7岁的女儿打造定制教育。不久前,依依爸爸跟我在微信上说到了他带孩子的一些观察。

       有一天,依依在院子里玩氢气球,不小心把她的红色气球放飞到了树枝上,只好向我求助。我打开二楼的窗户,用扫把将气球勾了回来,顺手把气球绑在扫把上从窗口扔了下去。回到院子里后,我随口对依依说:“扫把找到气球后好开心,也跟着跳了下去。”

        结果小家伙若有所思,不依不饶地说,“我还要听,爸爸再讲一遍。”就这样,我把所有的细枝末节组合起来,一口气给女儿讲成一个新的故事:“皮球和扫把是好朋友……”。我现在还记得当时的情景,我绞尽脑汁,连蹦带跳,很累,但女儿非常享受这样一种过程。

 
 

       我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去编一个“幼稚”的故事?其实这对孩子的自主学习至关重要!

       作为观察者的我看得很清楚,依依是个聪明、活泼的小朋友,她对什么东西都十分好奇,什么都要摸一摸,碰一碰,看一看,问一问,每当这时,爸爸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依依提出的各种问题,用引导、用身教和对话,让依依懂得了“为什么我正在做这件事?”“为什么这件事很重要?”。

       我意识到,有了目的感的孩子,会自发地学习为达到目的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同时展现出少见的高效率。比如现阶段我们正在教孩子学拼音,对于依依来说,拼音是一个工具,学拼音是为了认字,认了字就可以自己看书,书里有很多好玩的故事,所以依依的学习是主动的,有目的的。因为有着美好的向往,学习即使碰到了困难,只要想办法问题总会迎刃而解。

        有很多家长让我给推荐一些适合孩子看的书,其实像《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这种广为流传的作品我们都会看。关键的一点是,时代不同了,孩子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电脑、iPad这些东西,家长要把关引导,但不要试图去阻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