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友推荐】瞎说翡翠(上、下)

 RK588 2015-06-08





瞎说是因为玩儿家并不等于职业的专家,有时可能比职业专家还要下功夫,这是因为玩儿古玩是一个多学科的而且还是边缘科学。说起来比较复杂,但是一般的玩儿者只是对某一个物件,如果去专项的从物理的、化学的方面去断某一器物的真伪,虽然物件很小,要求的知识面是全方位的,这说明古玩杂项一切物体都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在改变。我们都知道世界上一切物体都是热胀冷缩,都在物理的、化学的在改变,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所以断一件东西的真伪,首先知道特别是古玩,因为它是各种材料的物体,它一定有它的物理特性,如果你有一个非常丰富的理科的头脑,那玩儿起来得心应手,会有更多的喜悦。

刚才说物理的、化学的材料的改变是判断真伪的先提条件,因为是古玩,它一定是有它一定的年代特征,由于时间的长短,古玩的材料会有所改变,不管是玉还是翡翠或者是宝石,虽然宝石它的硬度很高,同样的宝石如果500年以前的一个物件和现代的加工出的宝石去比较,也会有差距,事情很简单,这是断定古玩的最小的捷径,当然硬度越低它的变化越大。我们这颗小的绿珠子,作为玩家,第一要看是否是天然还是人工作色,如何去判断?包括它的年代。这几张图片我们逐一拍摄细节来展示自然变化的过程,人们可以看到一目了然的真相。

这是一颗我们不用说它是一颗绿色的翡翠,就拿它当做一个绿色的石头来进行与现在的按专家说染色、注脂,是现在作假的广泛的工艺。当然,我们从这张图片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表面斑驳的开片或者是裂纹,是不是一致性的。首先排除了人为的可能,第二凡是裂纹的端口呈白色状,这也是天然的属相,再其开裂纹的形状也是在有时间的推移,纹路大小规格不一,而且它的形状也恰恰是这个材料的结构的表现。

再其说染色,一般人认为在一个密度较高的物体里进行染色,据说只有从器物的表面的缝隙渗透其颜色,如果缝隙里不是绿色而是端点是玻璃白,就谈不上染色,其肉是满色,这是在世界范围内这种表象应该排除染色,这是鉴定的一个小窍门。

再说树脂充填,既然是充填,一定是填补器物的缝隙,是因为一个物件在经过酸洗以后把这个物件的松散的结构或者是污浊的东西清理掉就会造成许多坑眼或者是不规则的缝隙,再用树脂进行填平或者是注入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这种检查起来也非常方便,可以用光亮较强的紫外线灯照射,凡是树脂部分会闪烁白色亮光,一览无余。所以,真正的玩儿家研究起来还是真的特别有意思,如果你有这个东西,不妨试一试,标准不高,如果做过手脚和没有做过手脚的天然的东西加以区分,那才算玩儿到家了。

这些图片只是展示让这些有变化的表面的变化,让人们看到了真正的天然的改变了人们的视觉,这恰恰是鉴定古玩的精华与细节。

回网友交流关于翡翠探讨的一些技术细节,其实鉴定翡翠应该以翡翠的成分为主,其他的附指标次之。如果你手里的东西成份是第一要素。据说目前对老的东西或者是老的翡翠,在鉴定上存在着一些误区,就把初玩儿者弄得晕头转向。现在的技术资料和专家披露的翡翠的识别信息不足以帮助玩翡翠的人对翡翠的识别与理解。玩家得不到正能量,所以要深入的研究剖析,从结构、比重、折射率,以及对于老翡翠与新翡翠比较的差异原因要1比1的进行对比,这样才能获取到书本里得不到的鉴定方法。


上下两张图片是老翡翠的风化的表现,这两张图片来源于网友的博客,其实拍摄的很好,认为在这种表象博友解析的不很明白。其实这主要是陈年老翡翠风化特有的特征。以下这张图片的表象是真实的表现了自然风裂和结构的裂缝,这样的裂缝是脱落的表现,这种表现是在加工时已经留下的微创所造成的,由于时间的长短和使用时间的长短,脱落的面积是不一样的,其原因在最初的打磨时已经造成了用肉眼看不出来的创伤。一般是沿着翡翠的结构的缝隙不规则的开裂。打磨的转数越高,微裂纹就会越小,反之转数越慢,微裂纹越大。这也是证明老的加工工艺和现代的加工工艺的区别,凡是有这种表象的,一定是老的,不存在酸腐蚀的一般R角圆滑没有钝角,或直角,这就是区别。

上下两张图片,翡翠本身也是玉,有两种结构,一种是纤维状,一种是粒状。这是在最初形成时温度和压力决定的结构的改变。其实上图是翡翠,下图是软玉的结构。上图是博友照的,下图来源于网络,叫电镜图。从图上看,二者是一致的。所以上图博友的这种结构图是真实的原始的表象。应是真品。

目前,翡翠的鉴定特别是老翡翠的鉴定,还没有晴空万里,因为鉴定是一个标准型的公式,对于老翡翠的鉴定与研究和老翡翠的断代没有专项的专家。其实翡翠在世界范围内500年前到现在,中国是翡翠的最大的消费国,差不多95%的高档翡翠都在中国境内,事实上高档翡翠在中国已经有几百年的流传和积累,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不可比的。目前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翡翠识别,确实造假者也有一定的能力,在视觉上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当今的科技和有经验的玩儿家或者是行家,是完全有能力去识别做过手脚的与天然的区别。是因为借助科技的力量,是最有说服力的,因为当今的中国在材料科技已经进入了世界强国,有非常强的科学仪器和人才去分析材料与材料之间的混合型的差别,据说我国的材料科技分析能力完全可以分析到纳米级的单位,翡翠与纳米级的研究,那就是翡翠是粗粮,是非常简单的,只不过从国家的角度还没有放入巨大的力量来改善检测的盲区,这也不足为奇,是因为这点事在国家而言是小众的小众,提不上议事日程,希望多能理解。


其实高档的翡翠的价值可以超过宝石,这是因为历代贵人或者富豪、帝王的把玩都要求根据自己的地位不惜余力地对艺术品的质量要求。从品质、式样、稀缺度都要求顶尖的东西,所以古玩也称杂玩,虽然东西小,真正的好的东西也是价值连成。有许多稀缺的艺术品有它自己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所以有人说黄金有价,玉无价。其实人们评估艺术品也是本着它的年代、材质的稀少性和工艺的独特性来决定它未来的升值空间。

这是一个福寿桃心小把件,它的质量是顶级的,颜色也是顶级的,工艺也是顶级的,可以称得上珍宝。当然人们对这一类的高档艺术品还没有达到一个真正的认识水平,目前人们对于艺术品的追求刚刚起步。人们对翡翠的,包括玉,只追求玉的品种,一般以品种论价,这是玩艺术品收藏的初级阶段。这是因为玉、翡翠的年代工艺还没有被足够的认识,也失去了古玩的意义。其实老的工艺和高质量的艺术品应该是比同质量的现代品的价值要高出数倍才合理。但当前的情况不是这样。

玩翡翠,以本人认为,新的翡翠不能算古玩,只能说是现代艺术品,是按质论价,而老的翡翠评估价值则以古玩论价,这是天壤之别,随着人们的收入水平、欣赏水平的提高,老的翡翠有巨大的升值空间。

当然,老的翡翠的质量也要分三六九等,上下两张图片均属于水底冰种,也是非常高档的品种。供赏析。


话说翡翠的档次有数十种,包括它的颜色的表现也有很多种,翡翠的等级鉴定目前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标准,因为高档翡翠的标准还不能定的很准确,实物的样品的种类很难收集全。其实真正的从事翡翠研究的学者是非常少的。目前高端翡翠中最好的,据说叫宝石级,之所以叫宝石级那一定是按照宝石的纯净度作为标准进行比对。其实在翡翠里要想达到宝石级是极为罕见的。一般百分之九十八的高档翡翠中都可以看到石绒和石线,以及结构纹,所以标准也就是相对而言。要求宝石级的翡翠首先要纯净,无瑕疵,颜色艳丽,色系均匀,一般在我们的调研中,凡是达到宝石级的翡翠,它的比重都在3.33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3.4,这说明它的密度高和结构纹相当细小,是造成它有极强的玻璃光泽和宝石一样的钢光,所以说宝石级的翡翠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几个高档翡翠的样品,以本人认为是翡翠中的帝王相,不说是帝王也算的上是皇后。颜色纯正,比重在3.4,结构纹细腻,一般正视犹如祖母绿,宝石的品相。以供展示。

像这种品级的翡翠的存储量比宝石的拥有量还底,据业内专家评述,它的价值超过了宝石。干了几十年的鉴定的专家,都说此质量极其罕见。而一般的商家都认为这不是翡翠,这是祖母绿,属于绿柱石。其实这是人们的感觉,也是说明这种等级的翡翠是很少有人亲眼目睹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