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陶渊明奇诗《形影神赠答》

 闻歌起舞255 2015-06-08
礼乐文华腾讯儒学程滨2015-04-09 14:44

文/程滨

本文系腾讯儒学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就来一首一首的解读吧:

解读陶渊明奇诗《形影神赠答》

陶渊明(资料图 图源网络)

形赠影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

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洏。

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

有形之物如天地、山川都是长存不朽的,草木虽有枯荣但却年年复生,只有号为万物灵长的人,生命之有一次。活在世上,很快就死去了。死了之后,人们甚至忘了他曾经活过,时间久了连亲朋好友都不再想念他。只剩下生前剩下的东西,让人看了伤感。“我”(“形”自指)是没有长生之术的,一定也会这样默默地死去。希望您(“君”,指“影”)听我的话,得酒便饮,要什么虚名浮名,今朝有酒今朝醉吧(按,宋柳永《鹤冲天》:“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渊明用饮酒指代物质的享乐。

转播到腾讯微博
解读陶渊明奇诗《形影神赠答》

《陶靖节遗像》(明)李翠兰(资料图 图源网络)

影答形

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

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

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

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

长生是不可能的,仔细保养身体有时也无济于事,病该来还来,人该死还死。我也真愿意成仙遨游于昆仑、华山,但谁都明白这是不可能的。我(“影”)和你(“形”)从生下来就在一起,咱们喜怒哀乐都是一样的。你在树阴下休息,我(影子)就暂时和你分开;当你站到阳光下面,咱们还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是咱俩也不可能永远在一起,因为人死了,形消了,影也就灭了。这就如同人的生命与名字一样,生命消失了,名字也就要被这个世界忘记了,想起来怎么不让人感慨万千呢。只有努力做善事,给后世留下恩惠,这样死后人们才会记住我们的名字,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努力呢?酒虽然能消除烦恼,但和做善事留下千秋万岁之名比起来,不又差得多了么!——古人颇重“名”,如《论语》中记载孔子的“名不正,则言不顺”的一段议论,以及孔子感慨“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君子痛恨自己到死名声都不被人称道),甚至后人便以“名教”来称“儒教”。

转播到腾讯微博
解读陶渊明奇诗《形影神赠答》

《渊明醉归图》 明代张鹏绘(资料图 图源网络)

神释

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天地无私,万物自有其规律。天地间万事万物,惟有人得以和天地并称“三才”,难道不正是因为人有“我”(“神”)的缘故么?我和你们(形、影)虽然不同,但也是自一个人生下来就和你们互相依附在一起的。咱们有幸在一起,我怎么能不告诉你们生命的真谛与你们的误区呢?要说追求万世之名,可就是像三皇这样的大圣人,虽有万世美名,不死也就死了么?要说追求长生,就算你长寿如彭祖,活到八百岁,不到时还是得死么?无论是老,无论是少,无论是贤,无论是愚,死都是不可避免的。“形”,你说通过饮酒来忘记忧愁,忘记对死亡的恐惧,可酒能伤身,不反过来恰恰加速了你的死亡么?“影”,你追求立善,希望传万世美名,可你做了善事就一定能留下名字么?有几个人肯为你引誉传名呢?你们都想得太多了,人想得太深会伤害生命的,我看咱们就应该顺应自然,听凭天命。纵身于造化之中,放浪于自然之内,没有了所谓的欢喜和恐惧(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亦此义)。生命该走到尽头时就让它结束吧,一切顺应自然(该喝酒还是要喝酒,但不是酗酒;该立善还要立善,不管是否能留名),何必想那么多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