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A股要风格切换了,我们该怎么操作?

 丹霞船夫 2015-06-08

导语:

2014年上半年之前,资金都是存量博弈,关注是否风格切换,成为基金经理们的头等大事。现在大牛市来了,海量新增资金入市了,居然还有人噤若寒蝉地担忧所谓的“风格切换”。我选择做一个坚定持有创业板股票的投资人,决不动摇。


2015年6月8日,创业板指(399006)下跌了4.67%,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天阴线了。要知道,上一次三连跌还是发生在今年的1月23-30日。市场已经有4个多月没有经历创业板指数的三连跌,因此很多人都在问,创业板股票的走势,是不是到了一个历史性顶部?银行股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题刺激下,上演了一幕集体涨停的走势,直接带动上证指数收红2.17%,这容易让人联想到过去几年悬在投资人头上的四个大字:风格切换。


在我看来,这种思维方式是很危险的。在2014年之前的几年里,两市成交量一直在2、3千亿元徘徊,市场的走势反映出存量资金在不同板块和行业之间搬家的迹象。说得更直白一点,那个时候活跃的资金只来自于一小波金融行业的积极投资者。可最近1年来,市场的转暖不仅刺激了公募和私募基金,更是引导了全民炒股的现象。未来中国居民的资产配置,将从房地产行业转移到股权投资标的。现在两市日均成交量已经超过了2万亿,这个时候谈风格转换,还有什么意义呢?


从2012年进入股市以来,我就是一个创业板的坚定支持者。如果要说未来哪一天创业板指数到了历史性顶部,那么一定是因为发生了以下几种情况之一:


第一、国家不再提及互联网+、创业、经济转型,而是冷处理,甚至是提醒投资、创业风险。

第二、货币政策进入加息周期。

第三、创业板的龙头股,比如乐视网、东方财富、恒生电子、网宿科技,等;或者中小板的龙头股,比如万达院线 、怡亚通,等;连续出现恶性事件,市场情绪被打压。

第四、中国宏观经济探底成功,却没反弹回升,呈现出L型走势,而非U型走势。

第五、彻底实施注册制,上市公司数量井喷,普涨性的估值难以持续,分化开始。


最近创业板连续3天调整,那么你可以在心里反问自己,上面的哪一个信号事件已经发生了?没有,一个都没有!这就注定了目前的下跌只是短期调整而已,而非中长期的一个顶部。


我一直以来的观点之一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集中在互联网、软件服务、娱乐传媒、生物医药等行业,而这些公司大部分集中在创业板和中小板。它们容易学会创新的商业模式,可以借助资金优势并购较好的标的资产,容易呈现出勃勃生机。


2012年市场热点是智能手机产业链;2013年大牛股来自于传媒娱乐行业;2014年的主题是传统产业互联网化、小市值公司并购重组;2015年引领创业板上涨的是在线教育、银行IT、互联网金融,等。下一个热点是什么?说真的,我猜不准,但是我能猜到,下一个热点行业将重新带领创业板指数走向新的高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