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有一天我老了,也能这样么?:读《生命的每一天都是奇遇》

 昵称535749 2015-06-09

时间:2015-06-08

在五一去苏州往返的高铁上看完了这本书。

撂下书想了想,如果有一天我老了,也能这样么?

估计不会。

作者三盅,70年生人,大我9岁,各种牛逼的头衔和学历分分钟吓尿我。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并不知道三盅是谁。

我也没看过他写的故事,但这并不影响我看这本书,他在书里总结自己不惑之年依旧活得怡然自得的生活秘诀。

中国人活的很着急,且很容易身不由己。

许多外国朋友并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一定要活成这样,我个人的总结是,穷怕了,因为穷过来的,所以很怕再穷回去。

还有就是,我们的医疗和社保体系还并不到位。

如果有一天我老了,也能这样么?急,是一种心态。

很多时候它会转化成对成功的渴求,对物质的要求,以及得到之后大大的空洞。

也有人说,因为着急,所以努力。

我一点都不避讳,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这样着急努力的人。

在没得到之前,对我说放下,这我做不到。

就好像你对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人讲要养生少吃营养均衡一样,都是扯淡。

我曾经深深总结过自己对于物质的渴求以及没有安全感,有一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对自己的不信任,因为不相信自己可以找到一份薪水很多的工作,所以才更渴望自己拥有很多存款,用来安心和稳定。

因为没有太多用来让自己挥霍的额外收入,所以才觉得名牌和大LOGO对自己有特别多的诱惑力。

当一个人不能赋予自己价值感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没办法做到安然的。

所以,当一个永远年轻的人,你可能要与之匹配的是智慧和经历,而不是金钱和地位。

年轻的时候,我们着急,想着往怀里塞更多,我并不觉得这就是错。

关键的是,当你得到了之后,你要如何创造更多,或者是能【安心】去享受这一切。

这点,或许你可以在书里找到答案。

因为找不到这点,所以很多人得到之后也不快乐。

而三盅提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无龄感

无龄感,是三盅一直都在提倡的。他甚至还举了很多老年人的例子,包括书中的他自己,几乎是现身说法地告诉大家无龄感的种种。

从旅行到恋爱,从事业到婚姻,几乎全部囊括进来。

永远对未知充满好奇,自我挑战和自信,成为了不惧世俗的重点。

但三盅忘记了一点,特立独行是不可能被传递和传承的。

因为大部分的想法,都取决于你自己是谁,而不在于别人说你是谁。

那些有自信的人,则更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他们。

但写这样一本关于无龄感的书,唯一的好处就是,让那些未曾这样总结但是却这样去活的人有了个同伴,至于它会不会为那些不知道怎么活的人指明一条道路... ...

我觉得,悬。

因为怎么活,是人家的事儿,没人可以做主别人的一生。

一个伟人不一定可以,一本书就更不可以了。

如果你还是一个年纪尚早青春常在的人,那么这本书你可以只当它是一个资深驴友的游记,或者是一个大叔如何追到比他小十几岁妹子的秘籍,一个成熟男人如何实现自我保鲜。

我想这本书最大的难点大概就是对那些还年轻的人说,如何延长青春。

我们都年轻过,但他们还没老过。(《生命的每一天都是奇遇》书评/小川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