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工智能概论(一)

 nikybook 2015-06-09

摘要:开篇即探讨了精神的本质,通过对“星际旅行”和“失忆”等情况下精神的存续与否的讨论,得出了“同一个人”的两个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精神不灭论”等问题,也提及了机器是否会有精神、发展人工智能是否存在伦理问题等。后面则是关于建立人工智能系统的可行性研究,以及目前人工智能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精神 同一个人 星际旅行 人工智能


1、引言

    人们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上一直存在矛盾心理,一方面要求它能够独立思考,具有理解及推理能力;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它具有精神。假如一台机器人连意识也有了,是不是它就具有了精神了?——仅就目前来看,很多机器人的智力看起来远比一只猫或狗高得多。如果说一只猫或狗是具有精神的,这也许还说得过去,但如果是机器人具有了“精神”则让人难以接受。
不管机器人最终能否具有精神,了解和认识有关精神的问题都是必要的。

2、精神与自我

    精神与自我是人类独有的两种特殊属性,也曾经被认为是不可解释的。在某些宗教看来,精神是上帝赋予人的一种灵气,是上帝存在的证据;因为有了自我意识,从此人类变得开化而不再蒙昧,并因此从其他动物中独立了出来。

2.1什么是精神?

    精神是存在于某一个个体之内(并依赖于其物理属性且不可复制)的,有意识或自我意识 的,能够思维的主体,也可以说是对意识的另一种称谓(即别称)。

    严格地讲,精神本身并不能算作是一个实体。尽管它具有自我意识,思维与感知能力等特征,但由于其自身并不具有独立的栖身之所,因此单纯地从物质层面来看,精神的概念是没有意义的。

    ——精神与物质,就如同是软件对硬件,是两个完全不同层面的概念,事实上精神是物质组织活动的一种上层面体现。如果有什么人对你说,他找到了精神,则他必定是说了慌或是犯了某种错误。因为这原本是属于整体论而非还原论(范筹)的问题。

    人工智能有强、弱之分,它们对于精神的理解也各自不同。罗杰?彭罗斯在介绍强人工智能观点时就说道:

    这种观点认为精神活动只不过是进行某种定义得很好的,经常被称为算法的运算。…以及,所有的精神品质,譬如思维、感情、智慧、理解、意识都仅仅被认为是这一复杂功能的不同侧面;也就是说,它们仅仅是头脑执行的算法的特征。

-----------------------------------------------------
这将会把某些低等动物排除在外,通常我们认为动物不具有自我意识。
-----------------------------------------------------

    相反,弱人工智能则把精神看得过于神圣,认为永远不可能制造出真正能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智能机器,更不可能使其具有自主意识。

    二者到底孰是孰非?

2.2普适图灵机与同一个人

    关于硬件与软件,阿伦?图灵有一项惊奇的发现,任何其硬件已达到一定程度复杂性与灵活性的机器,都等效于其他的同类机器。具体地说,就是对于任何两台这样的机器A与B,存在一段特别的程序(软件),如果将其赋予机器A,就能够使其完全像机器B一样地动作;类似地还存在另一段特殊的软件,如果将它赋予机器B,就会使之和机器A完全一样地动作。这里的机器A与B,即是所谓的普适图灵机。

    实际上,所有现代通用的电脑都是普适图灵机。它所传达的含义是,所有的硬件都相对地不重要,软件则被认为是重要的因素。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其实也可以被看作是普适图灵机。原则上也一定存在这样一种程序,将它赋予甲之后会使其具有乙的某些行为特点,反之亦然。而且根据量子理论,任意的两颗电子必须是完全等同的(即不能区分),并且任意的两颗质子或者其他任何的两颗基本粒子也必须是完全等同的。由此推之,如果将人脑中的所有粒子(如质子、中子等)与一块砖头中的所有粒子交换;或者将整个人体内的所有物质粒子与一个房间里的所有物质对换,则根本不会有任何事情发生。

    那么是不是说原则上(即在不考虑技术因素的情况下),可以将所谓的“精神”从一个个体移植到另一个个体中去呢?——人们之所以关心这类问题,其实是出于某些更自私的考虑。比如人类摹想着将来会发明某种机械的生命维持系统,以便在肉体死亡之后,将精神移植到它上面,使其得以在那里复活。就好像我们可以将一个软件从一台电脑移植到另一台电脑上一样。这种物质基础的等效性为精神的复制或被移提供了一个想象的空间,从而将它置于另一种机制或系统里而继续存活。

    但是这样移植之后,他与原来的“那个人”真的还是同一个人吗?是否存在着某种灵魂的标记(即属于某个人所独有的灵魂标志),否则又用什么来保证他们还是同一个人?
要讲到这一问题就有些复杂了。

    毋庸置疑,意识是自我或自我意识存在的基础。而你能够始终保持着“同一个人”的感觉,则应当归功于记忆。

    我们每个人每天身体里都在更换着许许多多的分子、原子(当然也包括细胞——尽管我们必须承认,在你出生之后便再没有新的脑细胞生成这个事实),我们仍然不怀疑自己与从前的“我”还是同一个人,因为是记忆在使“同一个人”的感觉延续。如果不是记忆将每一个事件都串联起来,我们根本不会有持续的意识,也就无从谈论自我。

    记忆并非只是简单地记录一些事情,在你每次回忆往事的时候,并不会怀疑那些都是自己曾经亲身经历过的,这是因为记忆在记录这些往事的时候,也将你对于“自我”的感觉一并记录了下来。

    其实,我们每天早上起来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从记忆中搜寻对于过去的记忆,以此来确认“我还活着,我依然是我”。

----------------------------------------------------------------
引自《皇帝新脑》罗杰?彭罗斯著.许明贤 吴忠超译.湖南科学出版社

    你不妨现在就来回忆一下往事,看看它在你的大脑中究竟产生了怎样的感觉?是不是一种模糊的又掺杂有“自我”的感觉的一连串事件。只不过“长时记忆”是只在你想的时间候才能感受到过去发生在你身上的那些事,而“短时记忆(内存)”则时时都在提取这样一些事件,并且这些事基本上都是刚刚才发生过的,这就是记忆的实时反馈功能。
----------------------------------------------------------------

    那么,记忆是判定“同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吗?是不是一个人只要在记忆上与我们过去所熟知的那个人保持一致,就可以认定他就是原来的“他”?

2.3星际旅行(精神移植)

    在许多科幻作品中都出现过一种类似“超距运送机”的机器,据说可以被当作星际旅行的手段和工具。

    “超距运送机”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飞行器。它实际是将旅行者身体里的每一个原子的准确位置完整地扫描并记录下来,再以电磁波的方式发射到旅行者所要到达的星球,这样“他”便能够以光的速度到达那里(犹如通过了一个时间遂道),然后再在目的地将所收集到的信息,作为重新装配该旅行者的依据,而后便可以安全地将他在地球上的原版毁掉!

    ——且慢!先就此打住。尽管这种旅行虽然听起来诱人,但我们是在承诺一次旅行,还是在进行一种谋杀呢?如果我们是采用使他服用安眠药的方式“杀死”他(令他在憧憬中死去),那么也许还是道义的。除此以外,采用任何的其他方式都将是残忍的和非人道的。因为他会在面临死亡的那一刹那感觉到极度的恐惧和痛苦,而他的复本却对此全然不知;而这个即将被毁掉的原版也丝毫感觉不到另一个“他”已经到达了遥远的星球,这样看起来公平吗?究竟是他在旅行,还是他的复本在旅行?

    有人甚至提出过,待此技术成熟时考虑再造一个爱因斯坦。但我们很清楚,即便这样做了,并使他拥有他生前的全部特征(包括他生前的全部记忆),毫无疑问,或许他会表现得与原来的他同样出色——即无论从哪一方面看,他都与过去毫无区别,但他仍然不是爱因斯坦——尽管他自己(指复本)丝毫不会怀疑这一点 ,他们依旧不是同一个人。

    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的他与原来的他是属于两个不同的个体——就像是旅行者和他的复本一样,二者均可以独立的思考与行为,具有着自己独立的感知,彼此又都对对方毫无感觉。——因此他们不可能是同一个人,而我们上面所做的“移植” 其实只是对他的个性(个人特质)与记忆的简单复制,并非是精神的转移。

    ——除非我们将一个人的大脑整体地移植,那可就要另当别论了。

2.4失忆

    有这样一种情况,即当一个人因某种变故造成完全性失忆后,虽然他可能已不具有以前的许多特征了(如个性的改变,人的某些个性特征是取决于后天经历的)。但从物理上,我们仍然认为他还是过去的那个人。这说明,除了记忆以外,一个人所依赖的物质基础也是判定同一个人的重要标志。——换句话说,它也是使你保持同一个人的要素。

    但这显然导致了与前文的矛盾,前面我们不是说,如果将一个人与一间屋子里的所有粒子对换,则不会有任何事情发生吗?而事实上由于新陈代谢,每个人每天身体里都在更换着许许多多分子、原子,照此说来,你体内的所有物质可能都已被更换过,或许还不只一次。如此物质怎么又会在使你保持“同一个人”的方面有贡献呢?

    先来说一下新陈代谢,由于代谢时物质的更换是逐步、少量和分批次的,而不是一次性的、大批量的,事实上只要是在保证你脑部工作的连续时(即有足够多数量的脑细胞在维持正常工作的状态下),这种少量的物质更换,并不会对你构成什么影响。至于我在前面说的,“将你身体里的全部物质与一个屋子里的全部物质互换,则根本不会有任何事情发生”,那只是等效意义上的。

-----------------------------------------------------------------
一个与你有着同样的相貌与记忆的被复制者,是不会怀疑自己的身份的,相反还会认定你才是假冒的。如果你知道他是个被复制者并对此进行反驳,他还会说“不会呀,昨天我还在打高尔夫球呢,怎么今天就成了‘假冒’的了?”(——事实上你昨天的确去打过高尔夫球)。可他怎么知道他是今天早上才被复制出来的。

    脱离了物质的移植,根本算不上移植,只能叫做“复制”。
-----------------------------------------------------------------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人的记忆与其所依赖的物质基础是使其保持同一个人的两个要素,也是判定同一个人的两个必不可少的两个条件。任何只在记忆上或只在物理上与过去的他保持着同一个人,都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同一个人。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当一个人完全失忆后,虽然他在物理上仍是同一个人,但从记忆上看,我们认为原来的他事实上已经在那次变故中“死亡”了(这听起来有点恐怖)。现在的他只能被看作是过去的他的一个“复本”(类似于“克隆”或者同卵双胞兄弟)。但他如果并非是完全性的失忆,则理论上仍然认为他们是同一个人。

    至于说像“离体的精神”以及“精神永恒(精神不灭论)”等这样的概念是否有意义?由于我们判定同一个人的两个条件是,一个人的记忆与他的物质基础,也即只有我们保证了一个人在记忆上的连续性和物质上的连续性时,其原有的精神才是存在的。因而遗世独立的人格(灵魂),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无稽之谈。这也是精神与软件的一个区别。精神只有在包含它的物质基础时,才是有意义的。(参见附录:人为什么会相信灵魂存在?)

2.5割裂脑者

    假如你接受了上述那些观点的话,那么又将面临另一种尴尬。

    医学上为了治疗严重的癫痫病患者,通常采用手术的办法将患者左右脑半球的脑间连合部(胼胝体)切开,如此可以防止抽搐在脑间传递,以减少癫痫的发作率。但是,通常患者在手术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会出现一些奇怪的症状。比如,有一位术后患者的右手刚掏出来一只烟准备吸烟时,他的左手却攫住了香烟扔掉。还有一位术后患者的左手总是克制不住去殴打妻子,而他的右手总是尽量阻止,并且他自己也一再道歉(注:司语言功能的与司左手功能的区域同处于左脑)。此外,此类患者在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其肢体的协调性也明显下降,有时候他会发现当他想往左走的时候,右脚却并不配合,它甚至会往右走。以上这些情况被统称为“术后症候群”。尽管这些症状以后会逐渐消失,但因切除胼胝体后所具有的双重人格依然存在,并可通过实验显示出来。

    ——为割裂脑者戴一种特制的隐形眼镜或者直接将所要展示的图片在受试者的极左侧视野或极右侧视野快速地闪过,便可进行所要做的各种测试。结果证实,割裂脑者的左脑与右脑都具有独立的人格——分别能够独立地思考、记忆、学习和采取行动 。而且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个性差异 ,两个脑半球都能够识别自己的照片,甚至都能够“回答”(这里指左右手分别用笔作答)——“我是谁”这样的问题,这说明他们都具有明显的自我意识。

    可见在手术之后左右脑之间缺少了一种必要而直接的沟通,尽管它们在逐渐通过一些低层面的组织来沟通,但相对于胼胝体的沟通方式而言,仍显不足,甚至无可相比。

    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惊人的观点,在我们将癫痫病患者的胼胝体切开之时,也将他的精神一分之二了——这听起来有些不太严肃。怎么可能呢?可是按照此前我们的观点的确应当这么定义。〔注释 〕

    那么,究竟哪一个才可以被看作是原来的你呢?——问这样的问题本身是无意义的。应该说他们都是原来的你,但此刻他们又不是同一个人,虽然这听起来又是悖论的,但也只能这么理解。

2.6机器人会有精神吗?

    我本人不赞同精神可以被移植的观点,如上所述。并且我们也已经得出一个结论:脱离

-------------------------------------------------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每次可以同时对左右脑测试不同的问题,并请他的左右手分别作答。而且在我们对左脑做测试时,它并不介意,将右脑摒除在外,没有了右脑的协助,它依然可以和实验者很好地交流,这说明它自身是一个完整的个体,用不着右脑告诉它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反之亦然。

    其实左右脑的大部分记忆是相同的,且观点相仿,只是在对待强凌弱等一些较敏感问题的态度上有所不同。
--------------------------------------------------

    了它原有的物质基础,精神的概念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如果有人宣称他可以把你的精神移植到一个机械的大脑里面去,在那里得以永生,从而使你可以摆脱肉身,那么你最好不要相信他的话。

    其次,如果精神是(被定义为)只存在于生物体内部的,那么无论如何机器人都不可能具有精神——不管它的行为在我们看来多么地像人类——因它首先就已经被排除在“生物”之外。我们也就不必为机器人是否具有精神而背上一个“道德”的包袱,自然也就不存在伦理或道德问题了。

    还是那句话,这取决于我们如何给精神定义。如果你对于你的电子宠物赋予了情感,那它就具有情感。但事实上情感是源自于人的内心,而不是你的对象本身。

附录1:

    (参考阅读):人为什么会相信灵魂存在?

    几乎每个人都倾向于肉体死亡之后,思维会继续——

    人人都想知道,他们自何而来,他们由何而来。

    人人都想了解,生命戛然而止,何处才是归宿。

    但是无人知晓,我想还是让这个谜团随它而去吧。

    当艾丽斯?德门特唱响《let the Mystery Me》这首有关逝后的歌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点头附和——这使人颇感奇怪。

    心理抑制对死亡的焦虑

    各种文化背景下的许多人 都相信灵魂是以某种形式存在。至少,不能确定人死后思维去向哪里。心理学研究使人相信,这种非理性的信仰是自我意识不可避免的副产物,它们并非源于宗教,也并没有减少人们因不存在感而产生的恐惧。由于我们从未有过意识缺失的经历,因而无法想象死亡的感觉。事实上,死亡无法被感觉,这就是问题所在。

    人们通常认为死亡非常神秘,也愿意相信死亡并非人生之路的终点。的确,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知名学说——恐惧管理理论辩称,“灵魂不灭”的信仰,减缓了人们对于自我不存在感的极度恐惧。

    管理理论者认为,我们拥有一个秘密的心理防御武器库,来抑制自己对死亡的焦虑。我们的祖先被一种不可动摇的错觉所蒙蔽,认为思维是永存不朽的。这一非理性的错误已被我们毫无保留地继承下来。

    文化增强“思维会永存”

    考虑一下这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吧: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你已死去。或许你会感到自己生命正在悄然逝去,但没有人会告诉你——当一切都结束,死亡的确降临。需要提醒你的是,为了储存各种类型的信息,包括你已经死去这个事实,正常工作的大脑皮层是必不可少的。可是你一旦死去,大脑的工作能力就跟一个生菜头没什么两样了。
即便我们愿意相信肉体死亡之后,思维随即消逝,也要经历困难的思想斗争。一生当中,我们经历过多次无意识状态,也如无梦的睡眠。但就意识的定义而言,其实我们从未有过无意识的经历。因此,当我们试图想象死亡是怎么一回事时,却发现根本没有参照可言。死亡与我们此前的任何经历都毫无相“像”之处,因为没有意识,我们就无法意识到自己是死是活,再逼真地模拟真正的虚无,也无济于事。所以,灵魂不朽的错觉总占据着上风。

    如同凝望一个镶有镜子的走廊一样——这并非什么视觉小把戏,不相信肉体死亡之后灵魂仍会存在的人所面对的是主观经验的认知回响。是文化增强并美化了我们固有的心理倾向——相信思维会永存。

    “灵魂”根植于意识深处

    我们知道,人们不会因为我们看不到他们就不存在于世间。发育心理学家甚至用了一个奇妙的术语来形容这一基本概念——人的永恒:我们默认某位熟识的人正在某个地方做某件事情。
当身边某个特别的人突然逝去,人类的认知能力不足以迅速适应这一情况,并及时更新我们错综复杂的社交网络。我们不可能因为某人的突然逝去而关闭“人的永恒”这一想法。尤其是那些交往密切或者虽不常见但心中仍时时想念的人一旦逝去,这种及时适应的能力则表现得更差。

    既然如此,“人的永恒”恐怕就成了横亘在有效认识死亡——永远静止的一堆碳元素残渣之路上的最后一个障碍了。对于人们来说,想象着逝去的生命正在一些混混沌沌、难以察觉的地方继续生活,这再自然不过了。

    即使是那些笃信肉体死亡,思维随即终止的人,在研究中也表露出了心理延续性推理。“灵魂不灭”信仰实际上生活上根植于我们意识的最深处。


据《环球科学》

 

3 关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指仿造人类的智能活动而制成的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研究如何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人工智能从根本上说是对于人的思维过程的模拟(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

    从人工智能的实现方式可划分为两类:一种是功能模拟。即不考虑人脑的具体结构,只模拟它的功能。例如目前用途广泛的专家系统、机器翻译等。一种是结构模拟。是对人脑结构的一种模仿,它涉及到包括意识、自我、思维(包括无意识思维)等问题。如联结主义,人工神经网络等。前者采用的是编程技术,不仅繁琐,容易出错,如有纰漏还需要打个补丁升个级什么的,面对复杂问题时更是会出现指数暴增的难题,这使得它实际上只适宜处理元素不太多关系不太复杂的问题。后者尽管开始什么也不懂,就如初生的婴儿那样。但它能够学习,能逐渐地适应环境,应付各种复杂情况。这种系统开始也常犯错误,但它能够吸取教训并改正错误。至少不会永远错下去,用不着更新或打补丁。能够处理复杂问题。

    对于人工智能我们即要全力发展专家系统,机器翻译等原理简单、易于实现,且又对人类生产生活重大的实用系统,同样也要在局部的小范围内开展类人机器人的试验研究。

3.1 思维能力及思想的形成

    什么是思维,以及何为思想?计算机能否具有同人一样的思维呢?

    思维基本上等同于思考能力,是高等级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出现的一项特殊技能。

    思维是人类意志的最高体现。

    思想则是指意识中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的那一部分,它是行为的执行者,同时也是感觉的一部分。可是怎么证明我们所称的这一部分是真实存在的呢?

rgzhngl101.gif (4172 字节)

    这里面有一个小测试,用你的手在桌子上画一个圆,是不是很容易做到?然后再用你的眼睛在空间里划一个圆,应该说这也是轻而易举的事。下面我们将不用任何肢体或器官(即你的四肢和感观均保持不动)。而是想象着你的手在空间里画了一个圆,你是不是也做到了?那么这一部分就是你的思想了。

    思想的形成如图1所示。我们对于思维的感知是通过记忆的反馈(图中所标示的自观察系统 )来实现的,并且这种反馈是实时和连续的,即在图1中B'=A+B,且B不断地被B’置换。

    意识即是对思维的感觉,自我意识则是这种“感觉的感觉 ”,是一个二阶过程。并且意识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打个比方,它就好比你身体里不断流动的血液,你对此毫无感知(即听不到也看不到)。但如果用一个听诊器来听或者借助超声波等手段来观察,却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它的流动。——思维也是一样,只有大脑中的“指令信息”被作为“感觉信息”被大脑重新读取(感知)之后,才可被意识。因而意识其实是一种滞后效应。

    计算机由于缺乏对于自我的感知能力,故而没有意识,也就没有思想——而使计算机具有思想,其实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
“自观察系统”是我之前提出的一个概念,现在已不再使用这种提法了,但由于这种表述更形象,也易于理解,故这里仍给予保留,但其仅具有象征意义。
这里的“感觉”实际包含了对感观信息的感觉以及对于思想者自身的感觉。
----------------------------------------------

3.2意识与反射系统的关系。

    反射系统(小脑及脑干等脑间组织)与大脑(意识)并称为人体的两大中枢神经(控制)系统,二者即各司其则,同时又是互补的关系。

    尽管人类在自然界中是智商最高的生物,但是我们却注意到一种现象,即刚出生的婴儿较几乎所有刚出生的动物都显得笨拙,而且人类自身的成长期所耗费的时间也最长。实际上一般的动物在出生后几分钟就会走,人类却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来学习走路。再比如动物们在出生后不久即具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能够躲避一般的危险,处在婴儿时期的人类却较少具有这种意识。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人类本能的一种退化吗?

    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这样,但是剖析更深一层的原因,我们发现了这样一条法则:越是高智商的动物必然伴有一个低能的反射系统 。反之,低智商的动物则通常具有一个超级强大的反射系统。

    在低智商与高智商动物之间存在这样一种结构关系(如图2所示),

rgzhngl102.gif (3830 字节)

图中我们看到,大多数动物的脑部结构是由反射系统 与意识(或准意识)两部分组成。进化过程中,反射系统内固化的算法(即本能的东西)是在逐渐减少的 ,说明动物在朝着智能的方向过渡。因为反射系统内固化的算法过多,会限制意识的发展,极端的情况下是根本没有,如图2-a所示。某些低等动物或最原始的动植物(介于动物与植物之间的一种生物)就是这样。它们完全依靠本能生存因而与植物无异,自然也无需意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反射系统内的某些算法将直接影响人的智力。为什么人和动物同样都具有意识,但绝大多数动物却不能发展到人类的智商水平,这是由于人类与动物生存的条件和环境等的差异,使得绝大多数动物们并没有进化出可以发展成人类这种智商水准的算法来。实际上即使不同的个体间也存在着智商的差异,这同样是由于反射系统内算法的差别造成的。

    所以说,并不是说辅助算法越减少,人或动物就会越聪明,在进化过程中随着某些(限制智力生成的)算法减少的同样,也会有另一些新的(促进智力生长的)算法生成。并且由于某些类别的辅助算法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人类自身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因此无论任何时候,辅助算法都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群。

    另外,使初生婴儿看上去更笨拙的另一原因是,婴儿时期大脑的神经元之间基本上处于一种未连接状态,随着后天的学习才逐渐形成有效的连接。并且一旦连接将几乎固定而终身不变,即使想改变它成本和代价也是相当高的。为什么儿童的学习能力要比成人更强?因为初生的大脑几乎是一张白纸,并没有固执的观念和定式的束缚,也就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人的思维模式都是在学习中逐渐形成并因此固定下来的,而且一旦形成便不容易改变。

    由于反射系统几乎从不思考问题,所以它只知道要这样做,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即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意识则弥补了这一不足。

    尽管意识同反射系统都是行为的中枢系统——但反射系统所具有的大多数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种程序化的作用模式。意识则完全要通过学习来掌握这些,其作用方式也更加灵活。

----------------------------------------
也就是我们通常称谓的“潜意识”。
即条件反射系统,在本文中我们将不区分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统一用条件反射或反射指代。
当然意识会有一种额外的功能,即通过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来补位反射系统内缺失的算法。
----------------------------------------

——由于反射系统只是在依照习惯(惯例)也即现成的东西(算法)来处理问题。这与意识很不同,它通常不依赖于算法(即固定的模式),而只是参照记忆(经验)来决策。因此,意识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性,而减少了一些机械性。

3.2.1意识的作用

    既然意识所具有的许多能力都需要从学习中获得,那么本能的东西越多,则它学习的积极性和必要性就随之降低,思考的机会也越来越少,这对于意识的发展是不利的,一定要设法减少它自身的本能的东西。——但我们在发展人工智能时,却走入了这样一个误区,以为只有为机器人编撰更多的算法才能使其变得更聪明,而没有从增强其自身学习能力的角度去考虑,结果反而束缚了它的发展,却徒增了许多无谓的劳动。

    但也并不是说反射系统就一无是处,可以被意识完全取代。从整体上看,反射系统依然掌握着你生命中的绝大部分行为,并且它在许多方面具有优势。比如,你的心跳、呼吸、体液的调节,各类激素和酶的分泌等,许多工作都是由它来控制和协调的。如果没有了反射系统,你的大脑甚至连吃饭、走路、举手这样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因为那怕是抬手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也要牵动十几甚至几十条肌肉,并使之协调,单凭大脑是根本没有能力做好这些的。

    事实上大脑只做两件事情,而把其他许多自己无暇顾及或处理的工作交与反射系统来做,比如开车、打球、游泳…,都是由反射系统协助完成的。

    这两件事情是:

    一、提出(或创造)问题,并解决问题。

    如果我说,大脑善于提出问题你也许不会感到奇怪,可是为什么说它会创造问题呢?有一项工作,你每天要重复成千上万次而不觉得有任何困难,但是如果让意识参与其中,你就会感觉到有很多麻烦——不信,你试着观察一下自己的呼吸。你会发现——自己的呼吸频率改变了,于是为了调整回原来的节奏,你又在刻意地抑制或者帮助自己呼吸。结果反而显得更不自然(甚至会有一点点胸闷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因为在你观察自己的呼吸时,会自问“我应该做些什么?”;“是否应该将呼吸的频率放缓一些?”。你的大脑从来都不甘寂寞,让它只单纯地留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二是培养习惯。

    意识不断地在从学习中积累经验的同时,也将许多东西培养成习惯,以便使反射系统(小脑及脑干)能够接管它们,而让自己有时间来处理更多更重要的问题。比如,你一定记得自己学习骑自行车时的情形吧?一开始时,你的大脑必须要处理所有的细节,比如,如何保持平衡,转弯以及制动。经过天长日久地练习,你逐渐地有了些经验,于是你便不再觉得这有什么困难了——这其实是因为你的小脑已经逐渐接手了这些工作,而你只要骑上它就可以了,所有的细节均由小脑来处理。

    除此以外,意识本身也具有可塑性,人的智商除与先天因素有关外,后天的培养也至关重要。意识实际上可以通过编撰算法来提升智商,就像培养习惯一样简单。

    需要指出的是,后天形成的算法不同于先天算法,先天的算法是被固化于反射系统中的,多数不可被改变。而后天的算法多是存储于记忆或反射系统(如小脑)中,可通过习惯的方式表现出来,也可以随着习惯的改变而改变。由于我们的习惯大多交由反射系统执行,因此对于意识来说,一个新算法的建立实际是在将一个复杂的过程简单化。

----------------------------------------------
另外由于反射系统从不思考问题,这使得它反应迅捷。通常我们所讲的“急中生智”实际上就是在形容反射系统在关键时刻判断准确,反应果断。比如你在开车时,是否曾在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避开一场车祸?

    这说明,教育也能使人变得更聪明。
----------------------------------------------

3.2.2学习过程

    从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上来看,实际上也是一代比一代强,不只是因为技术的进步,也因为人们使其后一代机器人继承了它上一代的“经验”。比如有一种踢足球的微型机器人,在一开始被设计出来时,它们都显得非常笨拙而且迟钝,最初人们以为这项工作完全是徒劳和无意义的。但经过了几次更新换代后却发现它们实际上变聪明了,反应也比过去机警和灵敏了许多,——经过总结后认为,在没有对技术进行实质性改进的前提下,这主要是由于它自身操作技术逐渐熟练的缘故。这说明这种足球机器人本身具有学习的能力,能够在学习中积累经验(形成新的算法),使其球技也越来越精湛。而如今也已经发展出了许多机器人足球赛。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学习并不等同于知识的灌输,而必须要让它学会自己去学习,比如某些下棋机器人(如IBM的“深蓝”等) ,虽然它所掌握的棋类知识甚至超过了任何一位人类棋手,但它仍然只是一架简单的自动机,而并非是智能的机器。硬性的灌输 不能替代自主的学习来作为掌握知识的手段,这更加突显了学习的重要性。从这一点上看,实现人工智能也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儿,而是一项系统工程。

3.2.3记忆的功能

    作为掌握着知识的记忆,实际上它只提供这两种提示方式,并且这两种方式基本上是不受意识控制的。

    一是习惯性提示,就是说当你习惯性地做某一件事情时,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记忆会提示你使用曾经的处理方法,及其它一些必要的提示。例如,你很清楚提一壶水该用多大的力度,但有时你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提起来的其实是一只空壶,里面并没有装水,可是你仍旧使出了足以提起一壶水的力度。结果可想而知,你发现自己实际上是用力过猛了。再比如当你看到香蕉或苹果时会有一种很想吃的欲望,并且还在想象着它的味道,有时这甚至可能引发某些条件反射(如当你一看到山楂时就会流出口水)。

    二是关联性提示(即与某一事件达到一定的契合度时才具有的提示行为),它实际属于一种多条件提示(习惯性提示是一种单条件提示行为,即由一个条件而引发了对整个事件的记忆),这种提示方式通常是在具备了多重相关条件下,才能激发你对于整个事件的(细节的)回忆。比如你遇见了一个很面熟的人,却怎么也想不起到底是在哪见过的;或是他与你究竟有怎样的关系。非得他提醒你一些相关背景或是你简单地询问一下关于他的情况,才会勾起你对于他的记忆。

    由于记忆只能提供以上两种提示方式,这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记忆实际上只是为了配合反射系统而存在的。——当然这些只是人类记忆的特点,我们可以给机器人更加灵活的记忆,及更多样性的提示方式。

3.3 感觉与苦乐剂

    在实现人工智能的过程中我们所遇到的最大障碍其实是如何使机器人具有同人一样的感觉,例如痛苦、快乐等等。

    人的感觉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对于感觉的了解倒底有多少呢?当你看到红色时,是否想过这红色来自何处?它究竟是人眼本身产生的某种化学反应,还是波长在某一范围内的波段所具有的性质。

    在我们说明物体的物理性质时,从来都没有将感觉的形成原理加以任何的说明。如果你向一位科学家咨询此类问题,他回答你时可能也只是说: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红色,只有

--------------------------------------------------
当然有一种情况是例外的,我们将一台计算机经学习而得来的经验或者某个人的记忆作为被复制的内容(即作为“母带”)像灌磁带一样向一台计算机里灌输,则是可以的。
--------------------------------------------------

某一频率的波长而已。

    而诸如饥饿、痛痒等更是带有着某种趋势,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关于这种指向性的来源也更加令人难以琢磨。

    我必须承认关于“饥饿”、“痛痒”等这些感觉是如何形成的,我并不知晓。实质上关于它们的作用机理,是一个长久未解的迷。所以要让我在这里来解释饥饿或者其他感觉是怎么一回事,这要求显然是无理的。

    但我依然坚信,你之所以能够感觉到红色,其实是由于当你看到波长为邻近760纳米的电磁波时,激发视觉神经,从而引起体内的某种化学反应,在你的大脑内形成了“红色”的感觉。这种色泽感不是源自于物质的物理特性的,而是源于人自身。

    另外,指向性并不是感觉本身具有的性质,感觉仅仅是在体内所引发的一种化学反应,不具有任何的方向性。方向性其实是由另外的程序产生的,我们称它为“趋势”。趋势是感觉在逻辑层的一种支持。

    也就是说,其他的感觉与“红色”感觉的形成原理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原本也都是中性的,所谓的趋势是在其后的进化过程中才逐渐形成的。并且它们大多是出于自我保护或是利于生存的目标而存在的,例如,疼痛会产生一种回避的趋势,这就是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食物的香味则对于人类具有一种亲近及迎合的趋势,那是因为这些食物有利于人的生存。所以使人产生回避或迎合趋势的并不是感觉本身。

    为什么有些动物(如秃鹫和蚊蝇等)会对腐臭的动物尸体情有独钟?那些在我们看来奇臭无比的腐败物,却被它们视为美餐。甚至在几公里之外就能闻到,并趋之若骛。——对此有些人可能解释说,那是因为那些食物在它们闻着会很香。可是它与我们闻到的难道不是相同结构的气体分子吗?

    即然我们闻到的是同一种结构的气体分子,那么感觉就应当是相同的。即那些食物在动物们闻起来也是臭的。可是为什么它们不是感觉到厌烦,而是趋之若鹜呢?这是由于长久以来动物与人类对于食物的选择不同,使得那些腐败的尸臭味在某些动物身上具有着与人类相反的指向性,这种气味对于它们来说,也就变得极具诱惑力了。

    因而不可能是感觉决定了它会喜欢哪一种味道,而是其所附带的趋势(即方向性)。由它决定着人或动物的憎恶与否。这种方向性并非是感觉本身的一个特征,而只是进化的结果。具体地说,“你感觉饿了”和“你饿得难受”这两件事情原本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联,尽管它们几乎总是同时出现的。

    就是说,不是因为“饿”,使你感觉“难受”。其实是因为当你感觉到“饿”的同时,会伴有一种回避的趋势,我们通常会把这种趋势称为“难受”,而它与“享受”是相对应的。同样,诸如“惊恐”与“惊喜”,“喜欢”与“反感”等也是相对应的。它们不过是我们对于两种截然相反的趋势的一种感觉 描述。

    为了证明趋势的产生的确与进化有关,以下我还提出了两个假想实验:

    实验一:比方你独自一人来到一间电器房,周围空间狭小,且布满各种电缆及裸露的导线(这样做只是为了赢造一种氛围),然后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用一个振幅很大的电机或振荡器在躲过你的视线的情况下去触碰你的手臂。这或许会令你瞬间产生一种像是被电了一下的感觉,而立即将手缩回来——由于触摸震荡器与触电的感觉极为相似,但触摸震荡器不会对人体构成伤害,且是常人可以忍受的。触电则正相反。所以如果是在你知情的情况下去触碰它,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反应。这说明人们对于电的恐惧是业已形成的,并时时提防之。

    实验二:由于极冷与极热的感觉也极为相似,须仔细辨认才分得出来。下面我们再提供一个实验,几个人围坐在一个火炉旁,炉上烧着开水。水开了,一人起身提着水壶去灌水。这时若是以冰块去接触身边经过的人的手臂,他会感觉像是被水壶烫了一下,而将手缩回。

-------------------------------------------------
趋势原本是一种极抽象的概念,但与感觉结合以后,使其表象化了,其本身似乎也成为了一种感觉一样。
-------------------------------------------------

    但实际上手臂只是被冰了一下而已。

    这就象是红色会让人感觉温暖,蓝色则让人感觉阴冷一样。我们自身具有的大多数趋势都是后天形成,并且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强制性或半强制性行为而被固化于反射系统内部,与感觉也已形成了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

    感觉其实只是引发反射的一个条件而已,趋势才是这种反射所产生的直接结果。但是怎样使机器人具有同人完全一样的感觉确是一个难题。即便这样我们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来模拟感觉。比如,用一种简单的信号来表示感觉,同时给它一个正确的趋势(即方向性)就可以了,也就是在给它一个明确信号(一个“感觉”)的同时,也要给它一个行为的动因。

    在感觉的原理没有被完全弄清之前,为机器人提供一种简单而容易做到的苦乐剂来代替真实的感觉,无疑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3.4 左右脑缘何分立?(双脑心智)

    我们知道,人的大脑是由左右两个脑半球构成的,为什么这两个部分是彼此分立的呢?

    首先是由于二者的模式不同。以往的许多经验表明,人的左脑更善长于形象思维,右脑则偏重于抽象思维。今天看来,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割裂脑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在通过对割裂脑者的左右脑分别进行的测试表明,右脑更具空间感。比如有一位学生在作了割裂脑手术后,不得不退掉几何学,因为术后他的右脑无法与左脑进行很好地沟通,自然也就不能帮他学好这一科目。

    通常我们认为,大脑的左半球承担了大部分思考,事实上正好相反。左脑实际上只可以进行一些不太繁杂的语言化思维。而繁杂的思考通常都是由右脑来完成,尤其是对于从事脑力工作的人员来说,更加注重抽象化思考,这时必须使用右脑。

    比如在爱因斯坦写给法国数学家佳奎斯?哈达玛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

    词语或语言,无论是写的或说的,在我的思维机制中,似乎都不起任何作用。……只有在第二阶段,当所提到的联想活动充分建立起来并能够随意复制时,才须费心寻找习惯的词语或其他符号。

    哈达玛自己也写道:

    我坚持,当我真正进行思考时,词语在我的头脑中根本不存在。我的情形和盖勒顿完全一样。甚至在读到或听到一个问题后,从我开始思考的那一时刻起每一个词都消失了,我完全同意叔本华所写的:“思想一旦被语言具体化就马上死去”。

    杰出的遗传学家佛朗西斯?盖勒顿的一段话也值得引用:

    写作是我严重的缺陷,言语表达的缺陷更为严重。我用语言方式来思考比用其他方式更不容易。经常发生这样的事,在经过辛苦的工作后得到完全清楚和满意的结果,但当我试图用语言来表达时,我必须先使自己位于一个完全不同的智力层面。我必须把自己的想法翻译成和它们不甚配合的语言。因此我在寻求合适的词汇和短语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我意识到,当突然必须演讲时,经常仅因为言语笨拙而不是因为缺乏清楚认识,使得我的演讲变得非常难懂。这是我生命中的小烦恼。

    从以上这些引述可以看出右脑思维更具有非语言化的特点,而且这种思维模式不仅快捷高效,也兼顾整体性、全局性。这使我们相信它是以一种高度压缩的模式被处理的,因为只有这样的模式才宜于集中,也便于处理。

    那么为什么左右脑会显示出不同的模式来呢?它们在构造上或原理上有什么区别?通过对左右脑的对比观察,我们发现左脑就像是一部数位式电脑(其最具代表性的是语言),右脑则相当于一部模拟式电脑。

------------------------------------
引自《皇帝新脑》.(英)罗杰?彭罗斯著。许明贤 吴忠超译.湖南科学出版社。
同上。
-------------------------------------

    因为只有模拟的模式易于被压缩,因而适合于进行整体性、大体量的思维。相对来说语言则是低效的,有时即使一个简单的想法也要用一大堆言辞来表述。

    左脑与右脑就像是居住在你体内的两位会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它们彼此之间是通过翻译系统来沟通的——即存在着一个翻译与转化的过程。比如当你读完一篇文章之后——无论这篇文章有多长,十几万抑或几十万字,最终都会在你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对于该文章的整体印象,这一印象就形成于右脑,因为右脑擅长总结。每次在你读一篇文章时,右脑其实也在听,并通过翻译系统将其转化为自己能够理解的“语言” ——即被模拟化了。因而我们说模拟是思维的语言。再比如说“疼痛”、“发痒”等这些都是你的左脑对于感觉的文字描述,但这种感觉本身却是非文字的,而是模拟的(是右脑可以理解的模式),文字形式只存在于你的左脑。所以,当你发觉你的思维是以文字的方式体现的,那么这时你就是在使用左脑。

    尽管从整体上看,左脑要比右脑年轻得多,但右脑实际上更聪明。左脑似乎只是专门为了传播与交流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因为右脑是模拟化思维,不能直接被拿来展示给世人,于是左脑创造了语言。

    当你冥思苦想时,通常在你的意识中只会出现少量的语言,并且它们只是起到一种沟通与连接的媒介作用。由于右脑是以高度压缩的模拟化方式来处理问题的,具有快捷高效的特点,使得它更适合于进行复杂思维,而其所得出的答案通常是在一闪念间出现的(即以“灵感”的方式闪现)。

    比如,以下亨利?彭加莱的一段自述便是很好的证明:

    ……我离开我从前居住的坎城,继续进行矿业学校主办的地质学术考察发现。这次旅行使我忘怀自己的数学研究。一到达康斯坦,我们要登上去别的什么地方的公共汽车。正在我的脚踏上阶梯的那一瞬间,和先前的思路毫不相关地,我忽然得到一个发现:我用来定义弗希函数的变换和非欧几何中的变换完全一样。我没有证实这个思想。我坐在汽车里继续原先的交谈,那时没有时间去证实,但是我觉得十分确定。在我回坎城的途中,我利用空闲之便把它证实了。

    ——我们通过右脑得证的问题,通常只是得到一个最终的答案,而对于这个证明过程不甚了解(即不是特别清楚右脑是如何将它证明了的)。但我们几乎不对这个答案有怀疑,只是还不确定,于是我们回过头来还要将它在左脑中重新演义一遍,因为左脑对于逻辑的演义有着严格的标准(比如在这里它只允许1+1=2),所以我们也更相信它。

    由于灵感总是快速地闪现,而且有时候是杂乱的和无次序的,如果不通过语言的组织使其条理化,它就会稍众即逝,有时候灵感又是难以把握的,文字叙述却显得如此繁琐,所以你的笔总是根不上你的思路。你不及时地把它们记录下来,以后就难再忆起。而文字的优势在于它一旦形成,便不容易忘掉。

    由于我们说,真正的思考通常是在右脑中进行的,左脑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收集资料,并将它“提交”右脑,之后左脑就只能静静地等待答案的输出。从这层意义上说,左脑又相当于一台控制器,右脑则是一台运算器。而事实上反射系统与右脑使用的是同一种“语言”,这使得它能够与右脑很好地配合,协助其完成各项工作而不需要任何翻译,从而提高了效率。

    其次,左右脑在性格上也有些许差异,通常是一个较为偏执,一个较为温和,这在割裂脑实验也显示了出来。〔详见注释 〕

    总之,左右脑各有所长,互相促进并共同发展。

3.5语言的作用

    语言是人类用以交流的工具。有了语言,不仅有利于进行形象化思维和复杂思维,也便

-------------------------------------------------------
引自《皇帝新脑》.(英)罗杰?彭罗斯著。许明贤 吴忠超译.湖南科学出版社。
-------------------------------------------------------

    于我们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从广义上讲,语言并非单纯指的是文字,人类之间所有用以交流的方式都可被称为“语言”。就象舞蹈是舞蹈家的语言;音符是音乐家的语言一样。

    一个人对于语言的架御能力是他左脑智力的标志。一个好的音乐家不仅要有灵感,也要求他对于音乐本身有很好的架御能力,使用适当音符、曲调、表达适当的情感。

    当一个音乐家在作曲时,最初形成于他头脑中的灵感并非实际的音符,而只是某种模糊的感觉,只是因为他熟知音符与乐律,所以他才用乐谱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于是便形成了音乐。就像是一位诗人 更善长用文字来表他内心的感受,画家则以画笔来寓意他的思想。

    在你读到一篇好的文章,或者听到一首好的乐曲时,也会激发你与创作者当时同样的感受。也就是说最终我们还是要将它们转换成模拟的语言来理解(即再次将那些数字化的符号转换成了模拟的语言)。所以说,一个肤浅的人只会用耳朵去听音乐,而一个投入或者热爱它的人则会用心去听、去体会它的意境。

    语言的出现使得我们对于事物(或感觉)的描述更加精准,这也是它相较于抽象化思维的另一种优势。

    从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看,不仅能自学的机器人越来越受到重视;语言的识别开发也将成为科学的前沿。

4 结语

    ——如果说精神是宇宙创造的最大奇迹,那么人工智能的最终实现,则可能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的最大奇迹!本文其实就是一份关于实现人工智能的可行性报告。它意图通过解析人类智能形成的原因,来实现对于人的思维过程的模拟。


附录2:
(延展阅读):意识的怪圈——心理障碍的产生

     我们知道,自指本身其实是一个“怪圈”,而如果意识本质上也是一种自指的话,那么它自身也会是一个“怪圈”,心理障碍及抑郁等症的产生就是对它的一种验证。

     心理障碍是怎样产生的?举一个例子,比如有的人习惯于在锁了门之后反复地拉扯门栓,看看门是否已经锁好。还有一些人总爱不断地洗手(通常为女姓),如果没人进行干预,她可能会一连着洗上好几个钟头。这些都是患有强迫症的表现。这时候实际上就是意识陷进了一个“怪圈”,前一种人总是怀疑门没有锁好;后一种人则总是觉得手上还有好好多细菌没被洗掉。并且事后他(她)们也知道自己在这样一些细节上浪费如此多的时间是多余的和无意义的,但他(她)们每次又都克制不了(或说服不了)自己不这样做。所以每当此刻他(她)们都希望有一个人站出来告诉或劝说一下自己——“门已经锁好”或者“手已经洗

---------------------------------------------------------------
诗人与作家的区别在于,作家的写作方式通常是直抒胸意,诗人则将其情感“藏”于字里行间(不是显而易见的)。
---------------------------------------------------------------

干净了”。

    强迫症的患者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他(她)们要么是缺乏安全感,要么是极度的追求完美。而且事实上几乎所有患有心理障碍的人自身通常都很脆弱,特别需要外人的帮助,哪怕只是一句劝告,或一点安慰或理解——尽管他(她)们什么道理都懂。

    人的困惑通常与他的智力以及工作压力成正比,而与他的工作强度成反比。

    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这里并不带有任何歧视的意思)通常不会有什么心理障碍,易患心理障碍的人通常都是那些较爱刨根问底(即爱专牛角尖)的所谓的聪明的人。因为前者很少真正用脑子去思考,而总是将问题看得很简单,因而也就不存在什么问题。相反,那些自认为聪明的人却总是感觉问题多多,也就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尤其是现今社会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人们所面临的社会压力都极大,更是心理障碍多发的一个因素。

    其次,性格因素也与心理障碍的产生密切相关。以下列出了几种诱发心理障碍的条件:一、孤僻。过于内向及喜欢独处的人会把大部分时间用于思考(自省),而过多无味的思考是无宜处的。二、心胸狭隘、多疑。这种人通常不善于缓解压力——尤其是当学习或工作不如意(不被认可)时。三、自卑(即不自信)。自卑的人通常比其他人的顾虑更多,处事更加小心谨慎。四、偏执(过于执着)。这种人总是偏执的性格会占上风,并且总是执拗于某一个细节的问题。

    [以上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本章参考书目:
1.百度百科。
2.《上帝与新物理学》(英)保罗?戴维斯著.徐培译.湖南科学出版社.
3.《皇帝新脑》.(英)罗杰·彭罗斯著。许明贤 吴忠超译.湖南科学出版社

-----------------------------------------------------------------
与精神的分裂相关的另一个话题是关于精神的合并,如果将一位割裂脑者原本分开了的左右脑半球再重新合并,那么他们还是同一个人吗?或者是将两个不同的人的大脑以一种类似胼胝体的方式连接起来呢?前者似乎是肯定的,但后者却让人怀疑。两个具有不同经历,不同世界观的人,怎么会成为同一个人呢?可事实上左右脑间也存在性格差异,但它们仍能很好地协作,交流,而事实上你也能够很好地包容自己性格上的多面性,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因为他们的每一个目的,都是你的共同的目的。

    左右脑彼此分立的另一个有趣的观点是——

    对于割裂脑者所做的各项测试显示,左右脑具有着相同的记忆,而且对于大多数问题的看法也基本一致,只是在有关强凌弱的问题上存在着强烈的反差。比如在问及一位割裂脑者对于过去所受的欺凌是否还感到气愤等一些问题时,他的右手(代表左脑)多半答以“完全没有”或“轻度”。但他的左手(代表右脑)却对此反应强烈,多半答以“中度”或“重度”,这表明他的右脑仍对幼年时的那段记忆耿耿于怀。由此我们看出,在对待一些中性的问题上,左右脑几乎没有分歧,但在对待 一些较情绪化的问题上它们却意见相悖。尽管我们知道,即便一个正常的人在性格上也存在着矛盾的两个方面,但这一实验结果仍让我们感到惊奇——我们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这种性格的差异会存在于两个脑半球之间,因为如果在胼胝体被切开之前它们是同一个人的话,那么它们就应该在所有问题的答案上完全相同。这种差异是怎么形成的呢?难道它们之间不能够互相影响吗?+

rgzhngl103.gif (2170 字节)

    的确,尽管左右脑所受的教育与经历完全相同(从形式上看是这样)。但是由于在左右脑间有一个逻辑门的存在(见图3)——它的作用是只允许那些理性的信息进入左脑——通常(但不绝对)一个人的左脑较理智,而右脑较冲动(情绪化)——并且使得那些情绪化的信息,只能被存入右脑。这就造成了一种现象,虽然你接受了一些正面的影响,却并不能改善右脑对于痛苦的记忆和感受,而只会改善左脑,但事实上左脑本来就很理智。

    这也就是说,一个人永远无法改善他冲动的一面,仅可以使理性的一面更为警觉。以时时提防冲动的你伺机作乱。但若真到了关键时刻(——即当你变得很冲动时),它又几乎无能为力(——即不起作用),这是因为当右脑占据了主动时,它会分泌一种激素抑制左脑(通过胼胝体)及向它传来的警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