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堂“眼高手低”的课

 SUMMERLOOK 2015-06-09

5月29日,复兴高级中学举行建校69周年庆祝活动,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高中学校教师来到复兴,共同分享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杭州学军中学、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青岛第二中学的老师和复兴高级中学老师们的同课异构课。“上海教育·第一教育”微信公众号在第一时间对这一活动进行了报道。下面是报道的具体内容。

今天,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举行了建校69周年校庆。学校的庆祝方式是:上课。

今天上午,来自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杭州学军中学、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青岛第二中学的老师和复兴高级中学的老师同课异构,也就是用不同的方式上同一堂课。

随后,各相应学科的特级教师进行评课。下午,学校还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C20慕课联盟(高中)秘书长陈玉琨进行了翻转课堂的专家报告。

听课:请你画一幅李清照的情绪K线图

记者听了复兴高级中学青年教师查晨婷的语文课,感觉挺有意思的。

这位到复兴高级中学还不到一年的年轻老师给高一的一个班级讲授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诗词《声声慢》。查老师先引用网上热帖《赋愁者联盟》导入课程,一下子吸引了高中生们的注意力。随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读,解读叠词、意象,让同学们体会作者难以言明的无穷无尽之愁。

接下来一个环节是最出人意料的,也是最精彩的部分。查老师让大家根据这首词,画出作者情感变化的曲线图。这个过程中,大家反复体会、揣摩词人每句、每词背后的情绪起伏,然后画出了各自的曲线图。

这是其中一位女生画出来的李清照“愁”的情绪曲线。

最后,查老师补充了词人写作这首词的背景,引导学生对李清照进行更深入的认识,对词人的情感进行更深刻的体会。

评课:什么叫“眼高手低”的课堂

语文特级教师乐燎原点评说,查晨婷的这堂课,形式上有很多留白留空,比如通过画曲线图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词人的情感变化,但可以看出其教学目标非常清晰。而这,恰恰就是复兴高级中学陈永平所提出的“眼高手低”课程的特征之一。

陈永平校长提出的“眼高手低”有两层涵义,第一层涵义是指“高结构设计、低结构实施”,讲的是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式。

什么叫“高结构设计、低结构实施”呢?陈永平校长例举了美国教师雷夫的一个教学案例:63 28 = ?

师:谁知道答案?

全班:91。

师:很好。我们把91放在选项C。有谁可以告诉我选项A会是什么?

甲生:35。

师:35。太棒了!为什么是35呢?

甲生:好让把加法弄错成减法的学生选。

师:完全正确。谁来给选项B设计一个错的答案?

乙生:81。给忘记进位的学生选。

师:又说对了。有没有人给选项D设计答案?

丙生:811可以吗?给乱加一通又忘记进位学生备选。

所谓高结构设计,是指教学的目标、推进的层次、达成的效果这些要素都要有充分的教学预设。所谓低结构的课堂生成,是在预设基础上的具体课堂具体教学,既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留空留白,又让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产生思维互动。

“眼高手低”解决育人与育分之争

“眼高手低“的另一层涵义是指教师既要高瞻远瞩观照学生的长远发展,又要低头看路关心学生的当下提升,讲的是育人与育分的和谐统一。

陈永平认为,教育教学的本质是育人,而不是育分。但育分与育人并不矛盾,育分也是育人的途径之一。而且,在当下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如果没有育分目标的体现,恐怕老师、学生和家长谁都不会信服。然而,仅仅有育分,仅仅为育分,又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本质。所以,真正高效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首先高瞻远瞩,观照学生的长远发展,同时又要低头看路,关心学生的当下提升。“如果能让学生高效率、低负担地获得满意的分数,不仅能提升他们的发展自信心,也符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现实要求。”

陈永平将其总结为一句话:课堂教学中的高低结构结合是“教师在教学时眼里要有清晰的目标,手中要显出灵动的智慧”。

“眼高手低”的课堂这样打造

到复兴高级中学的实践,高结构设计与低结构实施具体是如何进行的呢?复兴的做法是:文科侧重打造博雅课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理科侧重打造智慧课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陈永平解释说,这里的“文科育素养,理科促思维“是互文见义的说法,不能绝对的认为文科只发展人文素养,理科只提升思维能力。两者都需要博雅的素养和智慧的思维。具体说来,在理科教学上,复兴高中提倡通过课堂互动,课堂留空留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倡导课堂上的互动不只是表面上的无序热闹,而是要走向心动的思维激荡。在文科教学上,复兴高中提倡通过课堂渗透,课堂拓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使课堂教学超越工具性,走向人文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