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念郁南解放65周年专题](之三) 河口游击根据地

 末代农民 2015-06-09

河口,地处郁南、云浮、罗定三县边陲。民国年间为郁南县三保乡,新中国成立后改称河口。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我县南部地区党领导开展武装斗争的活动中心。

 

 

1939年秋,广东省立庚戌中学(现西江中学前身)为避日寇战火,迁到三保乡河口寨村以康家大屋为主场地复课。在中共西江特委和中共三罗中心县委的缜密安排和领导下,校内秘密成立了先后由余明炎、伍基然(又名伍伯坚)任党支部书记的中共组织。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师生党员人数发展至15名,并培养了一批建党对象。党组织通过多种形式发动师生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在险恶的环境中坚持同国民党反共逆流进行斗争。期间,还派出5名党员参加了西江特委在罗定举办的骨干学习班。1942年5、6月间,粤北事件发生,中共广东省委遭受破坏,庚中党组织被迫停止活动。正是由于我党在庚中播下的革命种子,使一批有志青年纷纷走上了革命道路,先后涌现了余明炎、赵元浩、许实、陈隆基(即陈克)、伍基然等一批知名革命同志和王肇汉、马文玉等革命英烈。

 

 

1944年9月日军入侵郁南县境后,当地知名人士谢桂生及其儿子谢绍沛(河口佛子坝村人)组建成立郁南县民众武力指挥部第二大队,并接受党组织的领导,发动民众开展抗日斗争,维持社会治安等。

由于受到庚中党组织革命思想在河口寨村的影响,解放战争时期,河口寨村一带成为中共三罗党组织的交通联络站和重要的游击活动中心。1947年2月,中共三罗特派员谭丕桓先后派出中共党员陈文英(罗定围底人)、谭机佳(罗定都门人)分别在连滩、河口寨等地以教学为掩护从事党的联络工作。谭机佳和康广泉(河口寨村人)首先在河口寨小学建立了代号为“黄河”的交通站。同年7月,交通站转移到康星辉(河口寨村人)的家中。该村康樟、邓光父子为渡河交通员,莫新、康呀、康兴为专职交通员,林坤为助理交通员。冯月庭、韦敬文先后领导了这个交通站,南来北往的游击队员和领导同志以此为中转站,为接送干部、隐蔽骨干、疏散队伍和运送武装弹药等发了重要作用,打通了与云浮、罗定、阳春边区游击队的联系。期间,康星辉的母亲(名叫谢惠珍,人称二婶)全力支援我地下党开展工作,三罗党组织领导人称她“是三罗游击队的好战友”。1948年6月,中共郁南特派员黎百松直接领导河口交通站的工作,并成立中共罗、云、郁支部。同年10月,发展扩大成立中共罗、云、郁边区工作委员会和边区办事处,由韦敬文任书记,冯月庭任组织委员,康星辉任宣传委员,叶永禄任边区办事处主任。期间边区工委编辑出版《农民报》若干期,扩大宣传我党的政策。同时成立黄河队,陆礼任队长,韦敬文任指导员。1948年秋,中共罗、云、郁边区工委派康星辉、康广泉说服谢缉廷(知名绅士谢桂生的胞弟),把其收藏的武器交给部队。1949年初,成立了罗、云、郁边区第三大队第三中队,康广泉任中队长,康星辉任指导员。

 

 

1949年2月,罗云郁边区工委书记韦敬文,率领武工队护送粤中独立第1团副政委陈军等18位同志伤愈归队,在通门蕉迳战斗突围后,撤到河口榃栋村时遭遇敌人围追堵截。危急之中,当地横水渡船工张亚周、张金源在武工队的指挥下冒险撑船渡河,把伤愈战士和指战员共50多人护送过河,使他们脱险并与主力部队会师。

1949年4月罗、云、郁边区第三大队第三中队,扩编为罗、云、郁边区区队。下辖两个排六个班,队员80多人,转战罗、云、郁边区,震动了郁南连滩及云浮白石、罗定华石一带,为解放三罗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