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十三|汉武帝· 名将传奇(上)

 大海冷菜 2015-06-09

白登以来,别看汉匈之间表面上维持了几十年的和平,但其实每次北方边境一有风吹草动,汉朝朝廷上都会争论对匈奴是战是和的问题。每次都有人力主对匈作战,但每次都以延续和亲来结束争论。


吕太后当权的时候,本想趁着一腔怒火杀奔匈奴的,后来写了封惊天地泣鬼神的低声下气的国书了事;汉文帝的时候,在边境搞了下军事演习,在细柳搞了次大阅兵,但最终仍然奉行和亲政策;汉景帝则忙于应付国内那摊子烂事,对匈奴采取和亲、互市、贿赂的政策,小心翼翼的维持着来之不易的和平状态。


汉高祖、吕太后、汉文帝、汉景帝这都是中国历史上能排到前几位的牛逼政治家,为什么在匈奴问题上却一直那么憋屈呢?


刘邦:朕被匈奴围了七天,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还指望朕去打匈奴?

吕雉:国内仍然是民生凋蔽的惨况,要出兵打匈奴,臣妾实在是做不到啊!

刘恒:阅阅兵保家卫国可以,但真要出塞去直捣匈奴老巢,军马太少,补给线太长,实在不现实。

刘启:攘外必先安内,咱先把国内照顾好了,再来谈匈奴的事吧!


总之是各有各的难处,最终把这个烫手山芋留给了汉武帝。


现在反过头来看,说句事后诸葛亮的话,这些难处都不算什么,他们缺的只是扫平匈奴的决心。


后台君小时候玩红警,从不讲什么战术,反正就是挖矿,造兵,抄老本,全军覆没,回头继续挖矿,造兵……看着惨点,但每次都能有惊无险的过关。而那些讲究战术的小伙伴呢,往往前期要花费好多时间配比各装备比例,造好一支在战术上亮点鲜明的部队,然后再杀过去,接着跟对方比拼APM,那场面看着眼花缭乱的,比后台君牛逼多了……但其实到头来的结果都是一样,最后也不就混个惨胜嘛。你在养精蓄锐、准备军备的时候,敌人也同样在养精蓄锐、准备军备。你不动手,便永远没有机会赢得胜利。


汉武帝是个行动派,没找什么借口,打破了两国长久以来的翁婿之谊,也没下什么哀的美敦书,便直接开干了。这一打就是几十年,数以百万计的汉族人民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是对匈奴部落的沉重打击,以及一个将星闪耀的时代


今天我们来讲讲名将们的传奇。


骑奴卫青


第一位要讲的是卫青,他堪称中国古典军事将领的楷模:为人低调,战功卓越,受到皇帝器重,深得官兵爱戴,且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善终的名将。


不过,卫青当上将军的过程却非常曲折,甚至可以说是不太光彩的。他并非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相反,他的出身特别卑贱——他是一个私生子,母亲是平阳公主的侍女,父亲是一位姓郑的县吏,二人通奸生下了卫青。由于出身不正,卫青虽在自己父亲家长大,却需要冒充姓卫,还屡遭虐待,过着禽兽不如的生活。长大后的卫青不堪凌辱,回到母亲身边,进了平阳府做了骑奴。


卫青有个同母姐姐,叫卫子夫,很有姿色。在平阳公主的巧妙安排下,被汉武帝相中,进了宫,圣眷隆重。


我们前面说过,汉武帝原配陈皇后是大醋坛子,她看到汉武帝不知从哪搞来这么个出身低微的野女子来分自己的恩宠,非常不开心,好几次大发雷霆,还摆脸色给汉武帝看。这使得本来就对陈皇后产生了审美疲劳的汉武帝更加讨厌陈皇后而宠幸卫子夫了。听说自己女儿吃了亏,陈皇后的母亲刘嫖怒火中烧,一心要报复卫家。但汉武帝早就料到此母女二人意图对卫子夫不利,加强了安保工作;万般无奈之下的刘嫖,就将泄愤的目标转移到了卫子夫的弟弟卫青身上,偷偷命人抓捕了他,准备杀之而后快。


不过卫青平时人缘不错,千钧一发之际,他的一干好友将他救了出来,保下一条小命。后来这事被汉武帝听说了,为了避免再出现类似的事情,他册封卫青为建章宫的宫监、侍中,放在自己身边伺候。卫青自己也很争气,抓住了这个机会,勤恳工作,努力表现,逐步升迁成为了大中大夫。


几年后,已经是车骑将军的卫青奉命带兵征讨匈奴。这时的汉匈由于前一年的马邑伏击事件已经撕破脸皮,正式决裂;不堪匈奴骚扰的汉武帝终于下定决心要派军队出塞讨伐。当时汉朝共派出了四路军队,每路军队由一万骑兵组成。除卫青这一路外,其他三路分别由公孙敖(卫青为骑奴时候的小伙伴)、公孙贺(这哥们祖上是匈奴人,算是“匈奸”;后来做过汉武帝的太仆,即御用司机)、以及威名远播的飞将军李广率领。


这当是白登以来汉军对匈奴的首次主动出击,所以目标只是屯驻在边关贸易市场附近的匈奴军队;而从将领选择来看,除李广为长期备边北方的老将外,其他三个都是新手。从以上这些情况来看,此次出击的试探成份更大。但四路大军斩获的战果却让人大跌眼睛。


首先是血管里流淌着纯正匈奴血液的公孙贺先生。他出关后压根就没找到匈奴军队,在塞外转悠了一圈就回来了,无功无过。


而卫青的小伙伴公孙敖呢,吃了大败仗,出塞时带了一万大军,回来时不满三千人。但他还不是最惨的。


最惨的是让匈奴人谈虎色变的李广,他吃了败仗不说,还极其耻辱的被活捉了。所幸李广将军生存经验丰富,先是装死,后来找了个机会夺了匹逃回了汉地。


尽管这次出击是试探性质的,但军法毕竟是军法。吃了败仗的公孙敖和李广都被送到军事法庭进行了审讯,被判了死刑。不过所幸当时可以拿钱赎罪,二人破财免灾,逃过了死罪,做了平头老百姓。


唯有卫青,一路进攻到了龙城,斩首、俘获了匈奴七百多人,算是为汉廷挽回了些许颜面。回来后受到了汉武帝的封赏,成为了关内侯。


卫青的胜利不是侥幸,这一次拔得头筹仅仅是他辉煌战史的开始。随后他又六次率军出征匈奴,无一败绩,共计斩获敌兵五万余人,让匈奴吃尽了苦头。卫青讨伐匈奴所立下的战功,不仅使他成为了当时汉军的最高统帅——大将军,连他尚在襁褓里的儿子都因他的军功被封了侯。


具体的作战过程就不在此详细描述了,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翻翻书。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卫青这样一个出身卑贱的人,能够成为解决匈奴问题的一代名将?


在我看来,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恰恰是因为他出身卑贱,做过骑奴。首先,骑奴的经历,让卫青学会了骑术和射术,并练就了一番好武艺,这使得他成为了当时汉朝为数不多的几位骑兵将领。这是骑奴经历对他个人能力方面的影响。其次,则是卑贱的出身对他为人处事上的影响。《通鉴》上记载,卫青之所以能成为当时的常胜将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和士兵的融洽关系。这跟他出身低微是很有关系的。作为一个从底层爬上来的军事将领,卫青特别能理解士兵们的苦楚,能和他们打成一片;而作为士兵的角度,看到一个跟自己出身一般的人做了统帅,也容易产生信任感。这样一来二去,卫青军队的凝固力就格外的强;上下一心,战斗力自然就成倍增加。


第二个原因,不在于卫青自己,而是当时的局势使然。战争说到底比拼的是综合国力,特别在远程出击匈奴这件事上,除了要培养一支能打硬仗的骑兵部队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到长途奔袭的后勤补给问题。汉武帝在打击匈奴这件事上简直是不惜血本,集中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来抗衡匈奴。有最高统治者的决心,有举国上下的资源支持,加上充足的准备,这样的军队取得胜利的机会自然很大。军队打了胜仗,将领就成了名将。


用现在的流行话来说,当时的卫青就是“一只在风口上的猪”,想不成功都难。


至于为什么更应该飞起来的飞将军李广没能一举成名,那只能怪他命不好吧!


无论如何,卫青军功卓绝这是不可否认的;不过,他之所以能成为古典军事将领的楷模,可能更多归功于他的为人。


讲几个故事。


元朔五年卫青大捷归来后,汉武帝不吝赏赐,将其三个儿子都封为乐列侯。《通鉴》记载,卫青对此“固谢”——坚决辞谢,理由是,打仗胜利不是靠卫青我个人的原因,而是上赖“陛下神灵”,下依“诸校尉力战之功”。如今却只重赏卫青一家,连我在襁褓中的孩子都能裂土封侯,这并不是能鼓励将士奋力战斗的举动啊!汉武帝听后,赶紧说,我并没有忘记诸位将领的功劳,并旋即兑现了承诺,对底下将领封赏有加。


不得不说卫青的这番话很高明,既让底下弟兄们得到了应有的封赏,又能适当的拍马屁,将功劳归于老板,充分说明他是个很会做人的人。


卫青的“会做人”还体现在对待朝廷同侪的态度上。当时的卫青已然是汉武帝最宠幸的大臣了,其他大臣,包括三公九卿这样的朝廷重臣,看到他都主动卑颜相待,唯独一个叫汲黯的老头子(有名的诤臣,之后的文章会仔细讲)仍然拿平等的礼节对待他。汲黯的理由是,如果大将军能屈尊卑下的来对我这糟老头子行礼,他岂不是能更加尊贵——颇有点当年侯嬴对待信陵君的古风。其实,这只是个说法,按汲黯的清高性格,他压根就没想捧卫青,只是自己太不习惯去主动拍别人马屁而找了个理由罢了。


其实汲黯这么搞是有极大风险的。侯嬴能干这事,那是因为对方是知书达礼、王族出身的信陵君;而汲黯现在要面对的却是一个骑奴出身的武夫。大家可以想想,如果当初蔺相如给廉颇摆脸色看,廉颇估计早就上门把蔺相如家房子都拆了,历史上就不会有“负荆请罪”的佳话了。


偏偏卫青不是一般的武夫,他还真的做出了堪比信陵君的举动。他听闻汲黯的这种言论后,就主动放下自己的身段,越发尊重对待汲黯,多次向他请教国家大事。


不管这件事是不是卫青故作姿态的表演,作为一个骑奴出身的武夫,位极人臣时还能做到这份上真的很不容易。因此,他作为一代名将还能够善终,真的不是偶然。


卫青虽是骑奴出身,但深谙为臣之道。他做人极其低调、极其小心,凡事都必做老好人,尽量不得罪人,宁可无功,绝对无过。


不过,卫青的这个性格特点往好了说,是知足常乐、小心谨慎,往坏了说,就是懦弱了。


太史公在《卫霍列传》的结尾处用苏建(曾与卫青同朝为将)的话婉转的批评了卫青在政治上所秉持的明哲保身的行为。他转引卫青自己的话说,推举贤才、招纳士人,那是天子的权力,做大臣的只须遵守法度干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犯不着去掺和那些事情。


当然,这事也不能太过责难卫青。自汉武帝对帝国意识形态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后,也唯有像卫青这样在政治上小心懦弱、畏葸不前的行为才能符合新时代君臣伦理的要求。在历史的洪流中随波逐流,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冠军侯霍去病


一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让霍去病闻名中国数千年不衰。


跟卫青一样,霍去病也是个私生子——他是卫青姐姐卫少儿和一个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私通所生下的儿子;但跟卫青不一样的是,尽管受到父亲抛弃,他仍然保留了“霍”姓,而没有改姓“卫”。


霍去病的一生很短暂,名字颇有点讽刺意味。不知道是遗传问题还是个人有不良生活习惯,霍去病在年仅23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去病去病最终还是死于病。但这短短的一生却极其丰富。从他17岁初涉战场,到23岁去世,仅仅6年时间,他就立下了盖世功勋。


当然,吃苦头的仍然是匈奴哥们儿。


霍去病主要的战功发生在三次对匈作战中。


第一次是元朔六年(时年17)初露锋芒,在舅舅卫青帐下,带领自己旗下八百骑兵深入大漠几百里,斩获匈奴二千余人,其中包括匈奴相国等贵族高官,并活捉了单于叔父罗姑比,功冠全军,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


第二次则是在两年后的元狩二年。由于前一次对匈作战的骁勇,年仅19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骑将军,独自带一方面军出击,直捣匈奴浑邪王、休屠王部,歼敌四万余人,还俘虏了匈奴王族、高官等120余人。同年,在纳降匈奴浑邪王的过程中,及时出手,斩杀匈奴军中变乱者,最终使得浑邪王率众归降。这一年的河西之战彻底铲除了匈奴在河西地区的势力,为后来连通西域奠定了基础。


第三次是元狩四年。刚过20岁的霍去病率领5万大军,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决战。霍去病独自率军向北前进两千多里,一直跑到今蒙古境内的草原,与匈奴左贤王部决战,歼敌七万余人,俘获无算;之后他也没有停下北进的脚步,一直逼进到“瀚海”(一说是今贝加尔湖),将匈奴的残余势力赶到了遥远的北方,为汉朝设立了一个广及数千公里的缓冲带。此后数十年,匈奴都无力再对汉朝北方边境进行骚扰。


我们可以将霍去病的战功跟卫青做一下对比。大将军卫青对匈作战七次,共计歼灭五万匈奴人。而反观霍去病,除了第一次外,后两次单次的斩获都可与卫青一生所歼灭的数量规模相当。


这里头体现出了两人性格的不同之处。卫青求稳,每次率军出击,关注自身安全远高于所获战功;而霍去病则不同,每次都是孤军深入几百乃至几千里外的敌后绝地,险中求胜。


我小时候读《卫霍列传》的时候,真的不太喜欢这个骠骑将军。原因有二。其一在于,霍去病对敌人特别残忍。卫青所歼灭的五万人,绝大多数都是匈奴的士兵,而霍去病所歼灭的,估计有相当一部分是匈奴的普通老百姓。虽然当时国际上尚没有将作战人员和非作战人员的国际公约,但大肆杀伐手无寸铁的平民老百姓也终归是一件让人不忍直视的事情。


所以,这么一想,背负着那么多无辜人命的霍去病早死也算是因果报应了。不仅他早死,他的儿子也是未成年便夭折。他的直系血脉最终断绝,封国也被废除。


其二,是霍去病的带兵之道。不同于卫青,他并不是一个体恤下情的将领。他在外打仗的时候,每天吃着天子亲赐的高档食品,搞小灶特殊化待遇;吃不完也不分享给士兵副将,而是直接丢弃,即便在军队粮草不济的时候,仍旧如此。在塞外作战,军队因缺粮而士气不振,而这哥们却仍然在为自己的娱乐活动布置场地——把自己的生活舒适置于士兵的温饱需要之上。霍去病的军事哲学是一切以胜利为重,至于牺牲多少,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每次出征,只要斩敌人数胜过己方损失,他就认为是胜利的,划算的。这让他所率军队的伤亡率特别高。举个实例,就说元狩四年的那次出击。汉军给匈奴带来致命打击的同时,自己也大伤元气。据《通鉴》记载,当年卫霍出塞前,曾检阅过部队,当时共计有军马十四万匹;而等这两支军队胜利班师入关的时候,马匹只剩下不到三万了。马匹如此,士兵的损失也可以从中窥见一般。这么惨痛的伤亡代价,与霍去病倡导的冒进追击的军事主张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当然,除上述两个原因之外,霍去病从布衣之身青云直上,之后又不像卫青那么收敛,颇有些“暴发户”式的行为,也是另我陡增反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后来历史读多了,反过头来再回味霍去病这个人,才发现了他其实也有不少可爱之处。


拿卫霍二人的性格特点作比较。若用一个词来形容卫青,就是“低调”;而若用一个词来形容霍去病,就是“纯粹”。纵观霍去病一生,他跟“虚伪”二字简直就是不共戴天之仇。


《史记》记载,霍去病为人寡言少语,从不泄露别人说的话,但很有气魄,凡事敢作敢当。打仗全凭一腔气血和冲劲,颇有点蛮干的架势。对老板也是直言以待,从不拐弯抹角阿谀奉承。汉武帝曾经想劝他好好学一下孙子和吴起的兵法,霍去病却振振有词的拒绝了,说,打仗只需要弄清战略方向即可,不需要学那么多繁琐的军法细节;汉武帝也曾为他修建豪华宅第,同样被霍去病拒绝,理由就是那句流传数千年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着实率真得可爱,哥们就爱在塞外的风沙里头吹着,偏不爱那些雕梁画栋、绫罗绸缎,又奈我何?


另一个让我对他产生好感的原因是:他很孝顺。他的父亲比卫青的父亲还不如,自打他从娘胎里出来,压根就没尽过一天的责任。但霍去病一点也不在乎这些。他在出征的途中,还特地根据母亲的描述找到了父亲,主动下跪认亲,并为霍仲孺置办田宅奴婢,让他能颐养天年。他还顺便把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带到长安培养——便是后来西汉著名的权臣霍光。


霍去病死后,“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霍去病活着的时候拒绝了汉武帝为他修建的大house,死的时候却再没机会拒绝这座如同祁连山一样的墓冢了。


倒是觉得,23岁就戛然而止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却是恰到好处的休止符。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霍去病用了6年时间完成了一生的使命,死的时候也可以无所抱憾了。就凭他的率直不迂的性格,若再在朝廷里争斗几年,恐怕就不是这么个结果咯。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