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股市新人说说[大全]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15-06-10

我是2014年11月26日正式开始建仓的,当时的点位是2600+,算起来到今天2015-04-20还不到5个月,也算是新人,但可能相比一些对股市没什么认识的来说,稍微了解多一些。


这个周一全部清仓了,所以敲这些东西出来,跟刚刚开户或还没开户的分享一下我这个股市菜鸟的一些心得。(老鸟请借过)

每个进入股市的人,自从有开户念头的时候,就抱定进来捞一把就走的心态。没错,我当时也是这样的心态。但我们也知道,股市说白了跟赌市差不多,有赚就有赔,好在我正式开赌之前,也算耳濡目染了不少炒股的现象。


早在去年年初,就开始关注股市了。因为07年那波行情我没赶上,当时小,没什么钱,只能跟着看热闹,大盘从2005年一路冲冲冲,最后在2007年10月中旬冲上了历史最高点6124,然后开始雪崩式地跌了差不多一年时间,最后跌到了2008年10月底1664,然后触底反弹了9个月,形成了一波小行情,到了2009年8月初,指数涨到了3478,然后再次下挫、反弹、下挫、反弹。。。最后到了去年年初几乎就是在2000-2400之间长期横盘。

我虽然在这一段时间内没炒股,但我爸炒了,他是在07年春,也就是530事件之前才冲进去,当时的点位,和现在差不太多。我爸妈是那种普普通通的职工,平时也想发点小财,可机会一直不肯光顾他们(其实是他们的性格和见识问题),我们家是从来不会讨论财经方面的问题的,甚至连如何到银行办理存款开户等等这些事项,父母都不会跟我说,因此当我爸07年初突然说要投资,而且我妈也很积极,当时令我非常诧异。这可不是我们家的风格!后来才知道,原来是被他们周围的同事、朋友、亲戚说啊说的,最后绷不住了。

我爸也算是研究了几天股市,就匆匆杀了进去,开头还是有所斩获的,他挑的几只表现都还不错,但一个530就把前面的表现一夜吃光,好在他熬过了那段调整,大盘还是扶摇直上,他不但顺利解套,账面还有不错的浮盈。当年过来的人应该都还记得,当时有一首改编自《死了都要爱》的股民歌:《死了都不卖》,不知道哪个傻逼说巴菲特价值投资就是买买买,从来都不卖,做长线投资,结果我爸中了邪,也抱定死了都不卖,伴随上市公司一同成长的傻缺想法,结果就把利润全吐出去了,然后继续死扛,由浅套变成了深套,由深套变成了结结实实的大闸蟹,一直捆到这个月的月初,才解套。

之所以一上来就痛陈血泪家史,就是来看看新股民有哪些傻逼脑残的想法和举动。


去年初开始关注股市的原因,是因为家里被套了,这既关我事,又不关我事,但总之是让我对股市上了心。我发现股市从6000点崩盘下挫,挫了一年,然后急速反弹至近3500点,接着再跌再反弹,直到去年年中,这个过程,就像一个皮球从高处掉下来,掉到地面上,瞬间弹起,势能转化为动能,让股指从1600点左右反弹到3500,也就是说,自由落体的势能在转化为动能的时候,衰减了,在没有外力向下抛的时候,物体自身的势能转化来的动能并不足以让它弹到原来的高度,事实上连一半都不到。最后衰减得越来越厉害,指数几乎横盘了,我当时的猜测就是这样,于是在去年春天就开始关注A股。

当时我的想法是,2000-2400虽然可以做波段,但毕竟没有实际操盘经验,围观是能看清楚,但实操又是另外一回事。我的性格比较偏被动持股,不喜欢主动地反复交易,因此决定,等股指突破2500就下手,结果在11月中开始突破了我的心里点位2500,于是就果断出手了,刚刚好踏准了去年底的那一波大蓝筹行情。

刚开户入市的新手,面对股市几千只红红绿绿的股票,可能一点概念和方向感都没有,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然后第一件事就是到处找人问,买什么股票好啊?你买了什么股啊?

我听这种话的第一感觉就是:送钱给谁好啊?你要不要赚我的钱啊?

老股民把新手称之为韭菜,然后热心地把自己当年怎么赔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免费义务传授给这些革命后代,以便让他们也尝尝自己当年的酸甜苦辣。

韭菜们被带进第一个坑的时候,通常是又新鲜又兴奋。这时候,他们关注的唯一核心,就是赶紧买,买了赶紧涨,涨了赶紧开心。

运气不好的新韭菜,会一买就套,这时候老人就会安抚他:别怕,有涨就有跌,涨涨跌跌很正常,拿住了过两天就翻红。要是跌狠了,就会告诉他赶紧割肉。这时的韭菜已经六神无主,师傅说啥,我就做啥,让拿住就拿住,让割肉就割肉。割完肉还激动的冒个鼻涕泡,不忘对师傅说声谢谢啊!幸亏跑得快。

幸运的韭菜会遇到一路狂飙上扬的股市,看着账面上的钱滚滚而来,突如其来的幸福会让他陷入惊喜和亢奋,有的韭菜就抛了,开心得不得了。有的还一边拿着一边捂着嘴笑出声来。但共同的结果是打消了入市之前的恐惧(韭菜也不是傻子,第一次不会把所有钱都放进来的),把更多的资金从银行那边搬过来。

这大概就是每个新韭菜的开端吧。新韭菜关注的唯一重心就是股价,涨了还是跌了。看到红盘就开心,看到绿盘就发愁。除了股价,其他一概不懂,也看不懂。在经历几次浅套深套后,有些韭菜开始研究炒股大法了,K线、MACD、KDJ、金叉死叉、成交量。。。(终于开始学习了,有进步)

然而这些看盘指标会把韭菜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庄家拉升诱高可能不太奏效了,就开始玩骗线,你懂什么指标,我就做给你看,做好陷阱等你跳,跳得差不多了我就收网。韭菜们在奋力搏杀中,渐渐开始欲罢不能,最后发现带进场的资金越来越少。。。

韭菜最关注的是股价的涨跌,涨了就兴奋,跌了就懊恼担心。

其实股价只要不是异常波动,涨涨跌跌非常正常,你需要考虑的问题,并不在股价本身,而是你自己总共有多少资金量,目前仓位如何,什么时候加码,什么时候减仓,这一轮行情你看到多高,什么时候撤退,万一中途情况有变,如何处理突发情况。。。这些才是投资股市真正应该关心的东西。

民间流传的四大傻:炒股炒成股东,炒房炒成房东,泡妞泡成老公,练功练成自宫。

炒菜没盐去超市买,谁知超市里也脱销了,结果买了几百块钱的杂七杂八。

人就是这样,没有预先的目标,随性而为,最后走着走着,发现自己得到的结果,和当初想要的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你不事先想好这些问题,想出遇到突发情况的对策,那被套做股东几乎是百分百的结局。

这几天大盘不再顺顺当当往上走了,上蹿下跳发羊癫,我在周一清了仓,结果好多清掉的今天周二都红盘了。和我一天抛掉的小伙伴懊恼不已,抛亏了!亏了吗?如果此轮行情到此为止,你不抛就是站岗做股东,等待N年后的解放军来帮你捡骨头。当然这么说夸张了,就算是阶段性的顶,该跑就跑。股市里没有什么可后悔的,你如果前一段已经吃到了利润,现在跑就是保存胜利果实。钱是赚不完的,没亏就是嬴。少赚就懊恼,那万一浅套了呢?岂不是死扛到底?这样的心态,套死你是必然的下场!

非洲部落抓猴子,就是在杯口大的树洞里放上核桃,放几个核桃仁在洞口,猴子吃了核桃仁后,伸进去抓核桃,猎人出现了,猴子抓得满爪子的核桃,怎么也挣不脱,就这么给活捉了。不要被一点点的盈利和亏损遮住了眼睛而泥足深陷,不要为吃一点点诱饵,而成为别人餐桌上的大鱼。

股市里的生存法则是,留得青(银)山(子)在,不怕没柴(钱)烧(赚)!活命第一,安全第一。

现在抛掉,也没什么不好,大不了再建仓。大盘高位走势不明朗的情况下,置身事外是最明智的选择。如果就此调整了,假设调整到了3800~3900点,你再进去建仓,赚死你!手续费就当是买保险了!

假设4300是个腰,你现在重新建仓,仓位是很轻的,万一大盘走到了4500才调整,你手里的筹码少,而现金多,同样可以避免被套,还能抢到更多更便宜的筹码。何乐而不为?
这个部分要和新人缩缩,你要买的股票是怎么回事。

现在,假如我们要创业,创办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开办了几年,居然非常有前景,但公司要想快速发展壮大,就必须有更多的资金,以便把规模做大,为更多的客户服务,赚更多的钱。这时候,跟银行贷款已经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了,发债也不是一个能长远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上市转让部分公司的股份,募集全社会的资金,来帮助公司成长,同时让大众也能分享到公司的发展红利,得到双赢,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策略。

说干就干,赶紧向交易所提交上(圈)市(钱)申请。交易所说,你是谁呀?想来圈钱就来圈钱啊?你得让我看看有没有圈钱的资格。等把材料全部准备齐了,找家证券公司作为保荐人,终于交易所答应给排上队了,下面就是等日子上市。

上市前,我们打算出让公司的4成的股票出来募集资金,我们就要向那些有意向认购本公司股票的大机构大财团展示公司的业务详情、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行业前景。。。让他们相信,把钱交给我们,是他们这辈子最最正确的选择,我们公司就是能给他们下金蛋的老母鸡。

这些大机构在和我们之间的讨价还价中,股票在一级市场上的发行价最终就这么谈妥了。这个价格敲定后,就会按比例划拨一部分给机构,剩下的一点股票留给那些打新股的散户们分分。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打新股。

等股票都卖完了,那些没能打到新股的买家如果对本公司前景非常看好,就会出高价向那些打到新股的请求转让,这就是二级市场上的新股开盘转让交易。通常会在名字前面加个N字,表示NEW。

如果本公司是大热门,重首企盼,那么二级市场一开盘就会有大量的加价买盘,而打新成功的人,才不会这么傻,轻易把手里的新股轻易转让出去,第一天来个涨停板,甚至都没有人肯卖,0成交都是很平常的事。第二天继续涨停板,直到连涨若干个交易日后,股价一飞冲天,那些新股持有者算算,抛出去获利颇丰,这时候才会有成交。

有时,一开始有成交,就会引发持有者的蜂拥卖出,如果瞬间卖出的股票数量多于买入的需求量,股价就会应声下挫。股价就在买卖双方的权衡中上上下下波动。每个人都在试探能不能用更低价格买进,用更高价格卖出,最终让股价达到一定的平衡。

我们在打开股票交易软件时,会在个股的窗口里看到五档盘口,分别是买一到买五,卖一到卖五,这就是买卖双方报价和交易数量的情况,你要想抢着买卖股票,可以报出更高的买价,或更低的卖价,挤走和你一起买/卖股票的同行,获得优先权。但由于这一招是通过压缩自己利润的方式实现的,所以一般人也不轻易使用。

股票价格是怎么发生上下波动的呢?

从上面来看,好像是买卖双方的博弈产生的。但为什么在某个价位会有人买,为什么在某个价位又有人卖?而某个价位上,有人买却无人卖,又或者更低的价位有人肯卖却无人接盘。这就不是股票软件能分析得出来的。

历史上对证券(早期是债券,后来才是股票)投资向来有两派:一派是趋势投资派,另一派是价值投资派。

趋势投资信奉的是技术分析,通过画图形,看数据,编口诀。。。来预测未来股价波动,甚至根本不管上市公司是干什么的,具体业绩如何。

价值投资则相反,他们只是去研究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宏观环境对该行业的影响,甚至根本不太关注每个交易日的具体交易状况,他们相信要和公司一起成长,而不会因为一点点的股价波动而去捡芝麻丢西瓜。

由于趋势投资通常是做波段,走中短线,个中高手可以在短期内赚得盆满钵满,因此比价值投资派更容易获得大众的注目礼。

但事实上,普通人根本很难靠技术分析获得长远持续的盈利,反而遵循一定的价值投资理论,能获得长久稳定的资本利得。

原本水火不容的两派,现在也开始学习对方的长处,加以借鉴,改良自己的不足。
这些天忙着建仓,这个系列暂停了一些日子。前几天答应有空写一篇闭眼买股赚钱大法的,今天就聊聊这个话题。

咳咳。。。干货来了!

在正式开聊这个话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几个基本概念。

首先,炒股要想赚钱,基本操作是什么?

这不废话么?当然是贱买贵卖啦!没错,那是做生意的行话,炒股的行话叫抄底逃顶。无数股坛高手都在这两块上绞尽脑汁想尽办法要弄明白大底在哪,大顶在哪。

于是若干个指标就被纷纷研发出来了,什么MACD指标,KDJ指标,RSI强弱指标。。。看得我们新人一愣一愣,云山雾罩。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啊?

其实,这些指标都是有缺陷的,新人们完全可以不用去管。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些指标统统都有一个现象:背离。也就是说,指标失灵。学过经济学的都知道,市场经济有个现象,叫市场失灵。市场为什么会失灵呢?那是因为经济学理论都是基于假设的基础来推论的,也就是说,这些假设的推论本身是不是靠得住?还难说呢,那推论出来的理论是不是正确,也就成问题了。用不能肯定的结论来指导解释实际的经济现象,就难免出现理论联系不上实际,这时候,经济学家们为了避免尴尬,就把这个现象称之为市场失灵。大概意思是,你这个市场居然不根据我的理论来运行,这还成何体统?你失灵了!呵呵。。。

那么这些指标也有失灵的时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些指标,也不过是指标的发明人根据股价的波动、以及成交量,再加入一些其他的参数,自己捣鼓出来的一个个计算公式而已。这些公式、指标,是不是绝对准确呢?都有待于实际的交易结果去验证。但很多人把这个验证过程,当作是指导过程,认为股价就应该按照这一个个指标去走,甚至想用指标来算出未来的股价走势,当股价和指标的测算出现了相反的情况,这时就被称为指标背离。呵呵。。。

好了,说半天,新人可能要被弄得头晕眼花了,到底是在说什么啊?!

这些指标的最终根据,无非一是股价,二是成交量。

股价就是我们看到的K线图,有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成交量就是K线图下面的那些柱子。今天我们不理所谓的指标,也不理所谓的成交量,就根据最最基本的股价来讨论一下,究竟怎样才可以让新人们不怎么费脑子,也能轻松赚到钱。

我们在看股价K线的时候会发现,每一天的日K线周围,总是围绕着几根不同颜色的线,以同花顺看盘软件为例,白色的线是5日均线,黄线是10日均线,紫线是20日均线,绿线是30日均线,蓝线是60日均线。

均线是什么意思呢?你随便用鼠标点击某一日的股价K线,当天的5日均线值就是前5天的股价收盘价的平均数(包含当天),当天的10日均线值就是往前推10天的收盘价均值。。。

为什么要用5日、10日、20日、30日、60日为间隔呢?

很简单呀!一周有5个交易日,5日就是一周的股价平均值。10日就是两周交易下来的股价均值。20日大概就是1个月的交易均值。30日是一个半月的,60日就是3个月的。

我们这里讨论的是某一天的均线值,也就是均线在某一日的这一点上的值。而均线,也称移动平均线,就是每当交易日往后移动一天,后一天5日均值的采样就从向后挪了一天,这样出现的5日均值在很大可能上是不同的,连成线,就成了高高低低的均线了。

5日均线被称为攻击线,它通常是最贴近当前股价的,要么从股价K线图中间穿过,要么在最高价上方一点,要么在最低价下方一点,总之,它通常比其他均线更靠近当日股价。

我们打开任意一只股票的K线图,基本能看到,离股价距离最远的,通常是取样最大的那根均线。现在我们的问题就是,怎样让我们的持股成本最贴近离股价最远的那根线呢?

既然5日均线是5个交易日收盘价的平均值,也就是说,如果你每个交易日都买相同数量的股票,都以收盘价成交,那么到了第5个交易日结束,你所持有的股票成本就是当天的5日均线值。这是你看看当天的5日均线值和收盘价哪个高?哪个低?是不是5日均线值要比当天收盘价要低一点?

好的,我们继续这么不间断地买下去,买到第10天,我们会发现,持有股票的成本,已经从5日均值,跑到了10日均值上去了。而10日均值比5日均值离当天股价更低了。如果再这么买下去,我们就会买到20日均线值上、30日均线值上、60日均线值上。

当我们连续买了60个交易日(3个月)后,我们发现,股价已经在当天的60日均线的高高山岗上了。如果我们不看好后市,决定结束投资,只要在下一个交易日全部抛出,哪怕当天跌停板,我们卖在最低位置,也是不小的一笔赚头。

要是你看好后市,继续这么买下去,你会持有得更便宜,跑到120日均线(半年)、250日均线(1年),如果股价一直往上走的话,翻倍是易如反掌的事。

这就是均线神奇的地方。

到这里,也许会有聪明的友邻会问了,那要是股价掉头向下呢,我岂不是越买越贵了?

如果股价是掉头向下的,你按照上面的买法,并不是越买越贵,因为你的持仓成本也是跟随均线往下走的,但只是压不到当前股价那么低而已。不过这是暂时的。就像股价不可能永远向上那样,股价也不会永远向下,它总要往上涨的,只要一回调,涨过你的均线值成本,你就是赚的。

说到这里,就给那些不懂炒股的小伙伴一盏傻瓜炒股赚钱的明灯。我还追啥涨杀啥跌呀?每天买就是了。

可是,要怎么买呢?买多少呢?

由于股票的交易规则是一手(100股)起才成交的,所以我们怎么也要买上一手才行。这是个投资交易的门槛。对于那些动辄几十上百,甚至像全通教育、安硕信息这样的牛股妖股,我们新人肯定是玩不起的,这一手就要几万的银子啊!每天花几万,还只是一手,你当我是土豪啊?

那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找一点低价股来玩一玩嘛,只要这只股票不会在我们投资期内被摘牌,股价和成交还算活跃,就可以这么玩。比如股价只有几块钱的银行股,一手也就几百块,每天买一手,上班之前挂上一单,就以开盘价成交(牛市行情里,开盘价虽然比最低价要高,但总比最高价和收盘价低吧),这么下来买上3个月,你的持有成本大概率是要低于3个月后的股价的。至于什么时候抛,你就看心情吧!

特别要注意的是,此法所涉及的投资,每日必须购买相同手数的股票,不能今天买一手,明天买10手,要是不能按同样的数量购买,此法就失灵了。(但也可能会更赚钱,这个以后再聊)

有了这个大法,我还管你什么成交量啊!什么指标啊!什么涨跌啊!什么诱高啊!什么洗盘啊!买就是了!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炒股提心吊胆睡不着觉耽误工作挣银子了。。。

此法同样适用于股票基金的投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