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丰收的日志

 春风家园 2015-06-10

[置顶]最全的太极拳资料大汇集

2013-08-15 06:18

最全的太极拳资料大汇集 - 珍珠 - 珍珠摄影乐园
  
 

点击图片进入对应日志


“软件操作”模块代码复制处 - 海珠儿 - 海珠儿 blog

分类:博客总目录| 阅读(17537)| 评论(16)

2015年06月09日

2015-06-09 13:13

90%用户不认真看下面文字,导致软件无法使用!
安装后必须到安装桌面的玩转视频解码器和玩转视频编码器
安装界面是英文的,要点Next Ok I Agree可以完成安装.
简单加字幕视频教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IwNTU2NDgw.html
二号引擎加字幕视频(如果上面的不兼容可以用这个)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IzMDUzMTQ0.html

分类:默认分类| 阅读(19)| 评论(0)

李经梧讲解太极拳要领 - 双丰收 - 双丰收博客小屋

  一、以意导动,不用拙力

  人体的任何动作,都是意识支配的。练习太极拳的全部过程,也要求用意识引导动作,把全神贯注到动作中去。首先做到“松静”,即:使中枢神经“静”下来,周身肌肉关节放松下来。在运动中,身体各部位要保持中正安舒,举手投足,均要轻松柔和,不用拙力,不是僵劲,即所谓“用意不用力”,做到“神为主帅身为驱使”,“以静御动”,  “动中求静“。经久锻炼,即可收到“外示安逸,内藏坚刚”,  “意动净随”,手到劲发的锻炼效果。

  二、虚实分清,轻灵稳定

  太极拳的

分类:明师论太极| 阅读(2730)| 评论(1)

  老年人练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 双丰收 - 双丰收博客小屋
  太极拳是一种柔性武术,在锻炼时经过各种柔和动作,以一定的呼吸运动能促进心、肺、肠、胃等内脏的机能活动。同时,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用意识加以引导,起到调剂中枢神经的功能,既有一般拳术活动肌肉筋骨的好处,又有调息养神的功效,所以特别受到老年人的喜爱。但在练时,应留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练拳前要做好必要的预备活动。一般来说,练拳以清晨为宜。最好能排空大小便,喝一点豆浆、麦乳精之类的饮料,或吃几片饼干,但千万不要吃饱。接着可结合散步做一些随意的预备活动,然后静立片刻,调匀呼吸,排除杂念,预备操拳。

  二、练拳时要用意而不用力。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由意识来支配的,从而达到精神和肌肉两方面的锻炼。老年人在操拳时,最好能选择一个请静避风的环境,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要边练拳边与人交谈,以致失去锻炼的功效。同时,要根据各人不同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选择一定的驾势,

分类:明师论太极| 阅读(1603)| 评论(0)

再谈腹式呼吸的好处

2014-10-28 16:07

原作者: 林建昌

    空气虽然对人类生存不可缺少,又多又不用化鈛买,但沒有用好空气,也等於在浪费资源。充分的腹式呼吸不但利用了资源,还能使人健康长寿,人们何乐而不为呢!

    人们对空气(新鮮空气)的吸入量,时间的长短,决定人们新陈代谢的深度。而只有深度的新陈代谢才能把人体内久久淤积的废物一排而尽,人的内脏得到彻底的清洗,天天用深度的腹式呼吸打扫内脏,使內脏永远保持清洁,人多舒服,而内脏干净了,人也就不会生疒了,因此天天做内洗的腹式呼吸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分类:明师论太极| 阅读(1710)| 评论(0)

武式太极拳技术要点

2014-10-28 16:04

原作者: 翟维传

武式太极拳理论博大精深,技术特点鲜明。做为拳术的一种,其本性就是技击。我认为只有在不丢不离拳术本性的基础上,才可论及技术、技巧、保健、养生、疗病等作用。同时只有掌握了技击的内涵,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我谈谈武式太极拳的四个技术要点。

一、 武式太极拳的架势紧凑

分类:明师论太极| 阅读(1125)| 评论(0)

原作者: 张迎忠 辛春雨

      拳谚说:“练拳无人似有人”,这是前辈练太极拳求功的经验,强调了练拳应该在意念上下功夫,意应先于形,高于形。练拳走架要有目的,并且要有具体的目的,通过练拳增强形象思维能力。但是,能做到“练拳无人似有人”之举,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真正能按这个拳谚练拳者很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就是练拳中要认真追求这个原则。我的体会是,除了老师的指点外,自己要注重研究每个拳势的基本技击内涵。解决练拳的难题,须得循序渐进求功;理清练拳之举,须得研究自身之举。要遵循知己知彼的技击原则,第一先知己,知己须得知道自己的内劲是否潜转,意形能否相随,内劲是否送至四梢,圆转是否有浑厚的劲。其次要研究拳架本身圆转的特点,是大圆还是小圆。要研究圆的轨迹是逆时针还是顺时针,还要区别是逆缠丝还是顺缠丝。因为

分类:明师论太极| 阅读(1645)| 评论(1)

原作者: 吴荫农

    杨氏太极拳的步法极有特色,较之别派太极拳有三点独特的练法。

     ①欲转先沉。杨澄甫所传大架子实腿转身,即在承重腿实现转身。如弓步时重心落于前腿则前脚碾转,又如分脚或蹬脚转身时用独立腿碾脚转身,碾脚转身需松沉下气不可向上耸起,坐实松透,立身中正,建立起通天彻地的一根力轴,身体旋轴而转,求得中定的劲势统领全局,即以腰为主宰的整体运动形态。

     太极拳主张虚则灵灵则变,实腿转变貌似与此相悖,实则不然,这恰恰是杨氏太极拳的高深奥妙之处,太极阴阳学说有“阴中寓阳,阳中寓阴”之说,在太极拳中则表现为“实中寓虚,虚中寓实”实中变化在于实中虚变。实中无虚谓之僵,虚中无实谓之浮,双腿之间有虚实之分,单腿之中仍然有虚实之分,杨澄甫把分清虚实看做第一要义,足见其重要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