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江宁“雾培”番茄一株可结果400公斤

 liuhuixin334 2015-06-10
1平方米的地种540株青菜;一株西红柿最高可产400公斤……更奇怪的是,这些瓜菜的根都是生长在气雾中。江宁横溪街道台湾农民创业园智能温室的“雾中种菜”,不仅让市民大开眼界,还填补了江苏蔬菜业种植模式的空白。
  
   走进智能温室大棚,里面整齐地排满了长满小青菜的圆柱体,农业工程师余锡寿说,这些小青菜是当地品种“矮脚菜”。而圆柱体非同一般,里面充满了无限玄机。
  
   圆柱体直径1米,高2米,用外白内黑的塑料黑白薄膜包裹着,硬的圆柱体支架是钢丝网。在圆柱体表面,小青菜用海绵卷起,塞进圆柱体表面横竖排列整齐的一截截黑塑料管里。
  
   余锡寿告诉记者,直径1平方米地面,一般种植20株青菜,而圆柱体可种植540株,土地效能提高了20多倍。打开圆柱体顶部的盖可以看到,小青菜的根长在圆柱体里面。
  
   据介绍,一般青菜种植,需要2至3个月生长期,而雾培只要25至40天,而且不打药、不除草、不施肥、不耕地,省工、省时、省力。
  
   余锡寿说,普通种植青菜,一般每亩年产2500~5000公斤,而智能温室每亩为40~60吨,提高了很多倍。
  
   在智能温室大棚东面,直径1米的圆柱体,矮了一半,只有1米高。余锡寿解释说,这是种西红柿的。他说,每株西红柿长大后会像一棵棵粗壮的小树,打开圆柱体顶部的盖,可看到它的根须像个巨大的鸟巢,一株一般可结100至400公斤果实,到时还将为每株西红柿在空中搭起支架。
  
   “雾培”,植物靠什么生长?余锡寿告诉记者,其实通过喷雾,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等。最奇妙的是,这些植物生长全靠电脑控制调节的。
  
   记者了解到,江宁这个智能温室占地18亩,1.2万平方米,有2012个圆柱体,在圆柱体的上空,装有营养液电子传感器、光照电子传感器、环境温度电子传感器、根部电子传感器、水膜电子传感器,这些都汇集到电脑上,根据植物的最佳生长需求,自行调节,温室大棚平时有两三个人管理就可以了。特别是在阴雨天和夜间,电脑会自动打开安装的900盏灯,给植物补光,保持其持续生长;对病菌灭杀,使用的是两种方法,一种是植物电场发生器,通过静电杀菌;另一种是电功能水发生器,通过调节营养液、空气,液体杀菌。(毛文轩 毛丽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