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从百度地图上看北京老胡同,那么,位于珠市口东大街以北,前门东路与祈年大街之间的十条以“草厂头条”到“草厂十条”命名的胡同一定会让你看得热血沸腾、心往而神驰。我就是在这种神驰向往中走进草厂的。从清末朱一新的《京师坊巷志稿》中可以看到“芦草园即坊巷胡同集之芦苇园也,盖前明积草之地,故其北草厂诸胡同皆以是名。。。 明桂萼文襄集:正阳门外东偏,有古三里河一道,东有南泉寺,西有玉泉庵,今天坛北芦苇园、草厂九条巷,其地下者俱河身也。”的记载。说得是在明代前期,有一条三里河从前门流出,向东南方向流入左安门外的护城河,现在的草厂九条就是当年的旧河道。由于这一片是河曲之地,芦草丛生,所以,也就成为了草业的生产与流通集散地,草厂也就因此而得名。 走在这片老胡同之间,正发怀古之幽思之际,忽然发现,胡同中的房屋皆青砖黛瓦,仿佛同一时间建筑。忙向街坊中的居民询问,被告知,这外表整齐划一的青砖墙是近年来在原来的红砖墙外统一砌成。原来竟是青砖其外红砖其内的假古董。不过,即便如此,走在这片曾经的芦草滩涂看如今的街衢巷陌也足以让人发沧海桑田的感慨了。图为草厂三条。 ![]() ![]() ![]() ![]() ![]() ![]() ![]() ![]() ![]() ![]() ![]() ![]() ![]() ![]() ![]() ![]() ![]() ![]() ![]() ![]() ![]() 坦率地说,这片胡同对于游人而言的确很美,但对于居民来说却未必宜于生活。这或是当今老街坊去留争议的主要焦点了。 (摄于2013年7月27日)
|
|
来自: 昵称18892371 >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