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10年的能源投资生涯中, 有5年是在迷茫中渡过的。。。。 水电的世界只有辣么大, 你让我一个年轻人的未来肿么办? 闲看坝前花开花落? 去留两难,望天边有云没云???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相较于国企随便可以搞几十年的大江大河, 留给中小企业的开发空间,真的是太有限了。 尤其是对于俺这样一个民企苦守的小劳力士,除了研究一下钓鱼,麻将,真的不知道未来的无数个日日夜夜将如何渡过。 可我这样的受累命,能轮上去享这种清福嘛? 直到我发现了抽水蓄能这个东西。。。。 水电,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水。。 你连水都没有,还修个屁啊。。 这也是为啥西南地区水电站较多的原因。 沙特人民很有钱,也很想开发水电资源。。。 只是。。。。。 水电资源是可持续的,可水电资源点是不可再生的。 就这一个大坝的位置,你占上了,别人就没戏了。 别人占上了,你也就没戏了。。。 关键是别人已经全占上了。。。 可抽蓄就不一样了!!!! 中国辣么大,四处去看看。。大江大河不好找,想找一个悬崖峭壁,总不会太难吧。。 只要地质条件不是太差,边上再有一条小河。 齐了。。 制约抽水蓄能发展的,不是水,而是投资意愿。 沙特王子说:凡是钱能解决的,就不是问题。 不过仔细想来,非洲还有人在挨饿。。 我们就还是在大中国,挑一些天然落差大,地质条件好的地方吧。。。 (地理条件是影响抽蓄电站成本的核心因素。一句话:找一个石头多的悬崖。) 鲍鱼那么多,谁没事先去天天啃窝头呢? 现在常规水电的建设费用,基本在9000-12000元/KW了。 中国太大了,精挑细选之后,找的都是最好的地点。 如此复杂的抽蓄电站,其建设费用比常规水电反而更便宜,近期的工程,造价基本仅需4000-5000元/KW。 感觉天地豁然开朗。。。 按照国际经验,一个成熟的电网结构中,应该有10-15%的比例属于抽水蓄能机组。 如果中国2020年总电力装机达到18亿KW,那么理论上会有2亿KW抽蓄机组的需求。 不过我们必竟还只属于第三世界。 那么就打个五折吧。 我坚信中国的抽蓄,会是整个水电行业的未来与希望。是增容改造扩建等小打小闹之外,最主要的增量。 而且,关键是这个市场,还仅仅刚刚开始,各行各业的大仙们,远远没有注意到这个市场。 至于政策、条件,甚至于我本人的能力与了解,在当年都还在很初级的阶段。 五年过来了。 当我看到中国的光电要装1亿千瓦,风电要装2亿千瓦的时候,又紧跟着听到了电改的声音。 我想,抽蓄的机会,终于到了。 因为: 电改最大的困难不在于政策制定,而在于技术保障——这是我说了很久的结论。只有当真正开始发展抽蓄的时候,才说明国家对于清洁能源的发展,下定了决心。 这不是猜测,这是确定! 当我在雪球上继续抛出我的1亿抽蓄万能论之后第三天, 国家能源局出台了一个文件:1亿。 不多不少,刚刚好。 之后看到国网、南网、三峡等一帮大佬,疯狂的抢占抽蓄资源。 仅国网自己,在半年内,就启动了总价值1000多亿的多个电站。。。。 (想看详细项目清单?请看国网招标平台吧。。。) 那帮关注特斯拉的朋友们,一起颤抖吧。。。。 这就是中美国情在电力与储能环节的不同。 地理上、政策上、门槛上以至于阶段上的各种不同,决定了大家只能按各自的路线走。 相互之间更多的是交流,而不是学习。 因为大家不在一个平台上,跟本没有可比性。 ~~~~~~~~~~~~~~~~~~~~~~~~~~~~~~ 做为一个热爱电力行业的人, 也许我并不能为之做的更多,也许我也跟本没有做的更多的能力。 但我希望以我的一些了解,给大家对于抽水蓄能的了解与认识,做一些量化和精减。 10000小时的学习,是专家和我们农民工应该做的事, 大家肯拿20分钟看看我这些费话,其实足以燃烧很多脑细胞了。 不管你是实业投资的朋友,还是整日在二级市场拼杀。。 每一个观众,都会有自己喜欢的内容。——这是我最大的希望。 以下为报告正文,力求减化,点到为止。 全过一轮,可以有个思路。 真的想了解,找我! (说好的多图杀猫。。。。看了这么久的铺垫,估计图片都刷出来了吧。。。有木有见过这么贴心的研究猿。。。) ~~~~~~~~~~~~~~~~~~~~~~~~~~~~~~ 风电、光电等新能源的发展如火如荼。一方面给我们的生存环境改善带来了新的希望,另一方面也由于其自身技术的天然缺陷和不足,给我们的安全用电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尤其是随着居民生活用电和工业用电对于电力供应安全、成本等要求的进一步提高,现有电网的调峰、调频、事故备用等工作,越来越难以满足需求。从而给以抽水蓄能为代表的众多储能工具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在下文中我们将着眼于抽水蓄能的现状和商业模式,来探寻其实现商业化的各个节点,期待在合适的时机,可以给我们的投资生活增添新的品种。 n抽水蓄能原理及特性 抽水蓄能是解决电网调峰,调频,事故备用的最成熟工具。 n项目商业运作模式 项目运营成本与常规水电相同,但建设成本更低。保证电网安全,消纳低谷电量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峰谷电价差实现套利。 n我国抽水蓄能现状及规划 近年来我国已建成了一大批相关电站,积累了足够的机组制造及施工管理经验。随着清洁能源规划的逐步增加,抽蓄做为技术保障力量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n行业发展新方向与新思路 水力发电是一个传统行业,但在新时代其技术特性有待进一步挖掘。特别是与抽水蓄能技术相结合,带给我们一些新思路。 ~~~~~~~~~~~~~~~~~~~~~~~~~~~~~~~~ 抽水蓄能原理及特性——为什么需要储能? 还是那句话,按最高峰发电,浪费煤。按最低谷发电,不够用。 发电装机只能按照中线来安装。 那么就存在削峰填谷的问题。 风光的事,不多说了。。不明白的,看我以前报告。。 (核电最近是热点,着重提一下,核电因为最好不停机,所以,抽蓄是核电的保姆,属于必备。) 主要的附加效益包括。。。。。意思就是类似于股指期货,防止突然来临的系统性风险。 抽水蓄能原理及特性——峰谷电量的长期存在为抽蓄发展打开空间 2020年和2030年东部某省的日电力负荷曲线。。无论如何,峰谷电量都是存在的。。 抽蓄电站在系统中的具体操作范围。。 抽水蓄能原理及特性——概念介绍 下图这个大家伙,你们一定见过吧。。。(没见过的90后小伙子小姑娘们,你们真幸福。。) 我小时候认为这是一个最神奇的东西了。 没有外接水管,里面的饮料从天而降。。。 真的是:黄桔之水天上来??? 原来他只不过是里面有一个水泵在不停的抽水冷却。。。 学了物理,再看这些,好无聊啊。。 后来发现,什么音乐喷泉啊,什么消防水池啊。。都是这么回事。。。 抽水蓄能电站,与他是一样的。。 两者都是利用一套循环系统。 饮料机是为了冷却,抽蓄是为了储能。 水,还是那一盆水。 但这电,可就不是低价的那一点电了。。 ![]() 抽水蓄能原理及特性——三位一体的综合运行效益 储能——发电——备用,一举三得。。。发电的高兴,用电的高兴,卖电的更高兴。。 ![]() ![]() 股票术语来了。。。 ![]() 看一下,各部分的投资比例吧。。。 看到没有,机电设备,占了一半哦。。。 常规水电,只有20%左右。。抽蓄电站,设备成为最重要的投资。。 ![]() 项目商业运作模式——建设年代及造价概览 不同时代的代表电站概况: 我想悄悄告诉大家的是,这些电站,都是国资建设的。而且业主不是中广核,就是电网等壕。就这帮哥们的大手笔之下,其投资也还是相对乐观的。。 ![]() 项目商业运作模式——建设运营相关因素 ![]() 项目商业运作模式——投资回报测算模型关键数据结构及假设 ![]() 结论: ![]() ![]() ![]() ![]() ![]() ![]() 看到没??? 核电未来五年,只有一倍的空间。。。 抽蓄有5倍。理论上,每年要做核电5年的业务。。。 如果说真的依靠订单数量就可以判断股价的话,那抽蓄业务的公司涨幅应该是核电的。。。。 我不敢说。。我也不知道。。。 不过, 这是一个在10年内,远比核电靠谱业务。 ![]() ![]() 核心思路就是东部有钱,买的起高峰电。。 典型的80年代思维啊。 现在就是拉萨也遍地苹果的时代啊。 事实证明对于电、油、粮食等基础商品,供应是第一位的,价格是次要的。 有一种高价供应,叫节约。 结果越是穷的地方,为了保证夏天用电高峰的那几天,越是拼命建火电机组来调峰。 之后有四分之一的容量,一年要晒半年的太阳。 不管是资金上还是资源上,都构成了极大的浪费。 穷人补贴富人,在观念上的补贴最是可怕。 ![]() ![]() 行业发展新方向——新思路 原有的抽蓄规划理论认为,我5毛钱买的电,1.5卖出去,才能挣钱。。 不知道他们想过没有,我1毛钱买的电,3毛钱卖出去,是不是也一样的挣钱呢? 所以,在大城市边上修电站是高买高卖,在清洁能源窝电区修抽蓄,是低买低卖。。。 同样的ROE,EPS数据,难道有啥投资区别嘛? 而且,把风电几千公里特高压送出去,其长途电损也是巨大的。如果经过抽蓄的调节,在发电端即按需上网,仅电损一项,就是天量的效益。 下面的两个图中,还涉及一些其他的思路,更多的适合于实业投资者。我就不过多解释。反正每一条,都是无限的空间。 感兴趣的私聊。 ![]() ![]() 行业发展新方向——新玩法 在上次的储能七种武器报告中,我提到了储冷技术。为此特地去了某高级别的IDC核心机房。 这个东西原来是个高耗能。 机房我不懂,可是只要跟电有关,这是我的强项啊。。。 俺们这些农民工,是不是也可以跟着玩一下IDC业务。。。以后,我们也可以说是TMT研究员了??? 。。。。。。 原理如下。。。 (PS:真的怀念童年的那一杯桔子汁啊。。。) ![]() 那么。。。。 ![]() 还需要我多说啥嘛? 关联个股 我说过了,每一个观众都会有自己喜欢的节目。这不,炒股票的环节到了。。。 ![]() 整个产业链就是两块,施工和设备。5年内需要建设8000万千瓦,按5000元/KW计算,就是4000亿的规模。 其中设备40%,施工40%,其他20%。(大体上) 施工,中国电建和中国能建,已经达到世界级的垄断。垄断的俺都不想说了。。不过,祝他们在这个总量1600亿的大蛋糕中,能拥有9.99%以上的毛利。。。 设备,别的也没啥值钱的。主要就是水轮机和发电机等关键设备。虽然,30万单机的水电机组,在国内有好几家可以做。但抽水蓄能机组,还是属于技术等级最高的。目前只有东电和哈电可以搞。同时,他们还在做单机60万的科研工作。任何一个行业,只要国产化了,那进口的厂家就基本没戏了。我工作中与安德利茨,阿尔斯通,东芝,GE,克瓦拉,都交流过,一句话:夕阳。 按历史惯例,设备这一块,也应该是1600亿级的大市场,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将会被东电和哈电瓜分。而事实上,这一部分的毛利有可能在40-50%左右。。。记住哦,是有可能。。我的意思其实是,鉴于抽蓄机组的容量统一和流量统一,理论上使得水电机组头一次拥有了像火电机组一样的批量生产的可能。。。工业化的东西,那成本的下降,可就是。。。。 刚才提到了,今年才刚刚招标做前期工作。按合理的工程规划,应该会在2016-2018年,迎来签约高峰。。。一个月签十几台那种。。。 现在需要担心的,不是没有合同。而是没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最终部分非核心业务,比如发电机,配套设备,被其他厂家抢走的情况。。个人认为,这是必然的。 大信达:立足行业,着眼资本。 ![]() 对了,我们再大胆的YY一下,国际上的机电巨头,合并重组,是目前唯一的生存之道。我们国内的市场,虽然还可以同时养活2-3家各自为战。。不过,我认为在一路一带走出去的大潮之下,国内的东电,上电,哈电,三个巨头,也存在重组的可能。这个事,我在年初的时候已经提过了。今天再重申一次。有感兴趣的朋友,欢迎一起挖掘。。 大杨的能源协同发展思路: 发电端特性配合,输电端大小协调,储能端技术协作,用电端节能互补,四大系统之间经由能源路由器互联互通互动,成为能源协调发展理论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