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符“一丢丢”问我:“青音姐,我进入大学已经三年了,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跟爸妈打电话时越来越没话说。每次我爸接了,说不了几句就没话了,得马上问‘那,我妈在吗?’,然后妈妈接过来,无非也就是吃了吗?最近睡得好吗?身体怎么样?......就没了。以前上初、高中的时候我忙于学习也不觉得,离家在外才知道,我跟父母原来这么无话可说!那以后等我参加工作、有了自己的小家,是不是就更加没话说了呢?这是我的错吗?” “一丢丢”你好,这不是对错的问题,这是一个现实,而更加不梦幻的现实是——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刚刚好能跟爸妈做朋友的。所以,跟爸妈无话可说,实际上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因为我们长大了,长成了跟父母很不同的“别人”。是的,我们对于父母和父母对于我们,其实都是“别人”。 既然是别人,那么人际交往中的一些原则同样也适用于父母: 首先,你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是一致的吗? 你会发现,我们很多时候都跟父母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父母可能对生活的安全感和掌控感都比较差,所以他们奉行稳定的、一成不变的、波澜不惊的、不至于让人说三道四的生活。而你,内心里强烈的愿望是要做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而不要去管别人说什么。那么你们就会要么无话可说,要么一说就起冲突。 其次,你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吗? 比如,你喜欢鹿晗和TFboys,可老爸老妈喜欢的是地方戏曲,你们互相一听就反感,那......这可聊什么好呢? 另外,你们真的互相了解吗?你在爸妈眼里或许还是一个啥也不懂的孩子,但其实,你在同学、同事的眼中已是一个深沉老道的人,还挺世故。那么,你是要继续在他们面前装傻孩子,让他们觉得你依然可以被掌控呢?还是要露出你能独当一面的大人的真容,让他们觉得该对你放手了呢? 以上三点,你怎么想? 其实跟父母是不是有话说,取决于你对父母的需求是什么。你是还希望继续做他们的乖宝宝,好继续享受被父母罩着的感觉呢?还是你真的做好了准备,想要跟他们做朋友了?你只有真正开始跟父母做朋友了,你们之间才会有话可说。 那周五晚上的晚安心灵语音,我就跟你说说该怎么跟爸妈做朋友吧! 别忘了明天晚上登陆蜻蜓FM,21点,我在《夜色音符》节目当中,等着你。 好了,晚安,明天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