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马”不是藏族

 钟离绝遐之万语 2015-06-10

白马不是藏族

    

我们的民族学研究,真的陷入了混沌状态了吗?按理说,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其实是没有民族的;只是到了资本主义时代,在世界上才出现了民族这个范畴。而在古代中国,在中华民族之中,都是一些氏族在活动,严格说来并不具备民族这个范畴所包含的特点。

在是以白马藏族为例。不知何时、何人如此简单,竟然把白马和藏族联结在一起;而这一点始终没有得到白马族的认可。既便如此,却硬是把他们归入藏族系列,令 人十分不解。首先,白马族人不承认自己是藏族,他们说自己人是氐人、氐族。其次,有些古史,本已明确白马为氐族,但却没有得到史界和民族学界的认同。如 《路史》:氐羌数十,白马最大。明明白马为氐。

中国古史中,西部广大区域,曾存在两大族系,即羌人与氐人。羌人来源于黄帝之长子帝挚少昊,即青阳氏;青阳为羌,但它不同于神农家族的羌,那个羌应为青 羊;当然两者又被互换使用,有时不好区别。氐人为黄帝次子昌意之族;这个氐又不同于黄帝之三子始均之后北狄。而相通于女真族伯益之后的翟人。在甲骨文中,字有两体:   头饰为羊,即混脱帽。   头饰为鸟羽;反映了羌人与氐人的不同。

羌人在汉代时,由河西走廊为界,分南北二部族;后南羌入藏,北羌入蒙,一分为二。氐人则向西、南迁徙。《山海经·海内南经》: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鱼身,无足,他们的图腾为人鱼。建木即橄榄树。这里有两点可能:1、建木西在怒江上游,为羲和——阿佤族故地,人鱼即娃娃鱼;2、以色列人之一族,有邰氏也是人鱼图腾;巫山十二峰驻有十二巫,因而长江上游有人鱼出现之传说。但不论如何,此地之氐人,仍以过去的图腾为崇拜对象,说明古风长存,到《山海经》时代尚未改变。

马族为何自认为是氐人?因为他们确系昌意后裔。《海内经》:黄帝生弄明,弄明有白马,白马是为鲧。黄帝在西方的妃子生了摩洛(苗龙),摩洛又生了古罗 马(弄明);弄明又生了白犬,即东罗马又占领了白马(牝牡),成了拜占庭;拜占庭,就是以白犬为名。《大荒北经》: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 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鲧为昌意之孙,颛顼之子,为古希腊首届国王,居大穆之阳,即多瑙河下游一带,为犬戎故地。白犬即东罗马—— 拜占庭占领此地;古希腊人退出。东还西北,成为白马族。因此,白马族自认为昌意之后裔,是为氐人。与羌人——藏人、蒙人虽为兄弟,但属亲堂叔伯,为两大氏 族成员。

此说来,中国的民族学岂不是一门无用的学科了么?中华民族与世界上其它民族同源;而中华民族内部又有许多氏族划分,就像一家中的兄弟姐妹分居另过一样;严 格说来不能称其为民族。如在东北地区,金氏家族为少昊族系,高氏家族为昌意、颛顼族系,包括大禹家族、女真族系都是。而公孙氏、轩辕氏(完颜)氏、宇文 (云)氏、慕容(东胡)氏等又都是黄帝族人,这些又怎么会成为异族少数民族呢?治水的大禹本为东夷人,长于西夷即兴于石纽(大穆) 又怎么会是外邦人呢?新疆的达斡尔、维吾尔(微斡尔),就是大宛、小宛,本为槐江之山的居民回纥,为帝鸿氏少昊家族,现在也成了少数民族。当 然在文化上存在着历史、地理形成的差异,并不影响寻根溯源。但若像某些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者那样考证下去,从多元论出发,这将使氏族之间的关系越 离越远;这可能就是分离主义猖獗的根源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