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海经》解读五例

 钟离绝遐之万语 2015-06-10

《山海经》解读五例

宫 玉 海

 

内 容 提 要

 

 

 

1、《海内经》中的“朝鲜、天毒”是毗邻之地,过去把“天毒”释为“天竺”和“身毒”,认为是印度,错之千里。

2、《大荒北经》中的“先槛、大逢之山”,乃“老岭(乐浪)大连”之误刊,而且在碣石之东,历史、地埋特征吻合。

3、“之鱼”,有人释为泥鳅,实为不妥,它是一种发光的鱼。

4、“乾荒”、“韩流”乃“寒荒”之误,即《大荒西经》中的寒荒之国。

5、古埃及的“若木”即诺姆,为部落、省,四川的“若木”为女真人之先伯益之孙、大廉之子,若水则和昌意居地变迁有关。

《山海经》产生于自帝尧时代至周代这一历史时期;年代久远,内容繁杂;加之语言文字几经变革,屡次转刊,内容已经显得扑朔迷离,甚为难解。特别是在流传中又难免发生漏简、错简、残简等情况,更增加了解读的难度。

在研究过程中,为了尽力弄清字形语义,使之恢复本来面目,以打开通往上古历史的窗口,曾做了一些尝试。现辑出几例,以供方家参考。

天 毒 不 是 身 毒

《山海经·海内经》开头就说:

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曰朝鲜、天毒,其人水居,偎人爱之。

这 一节本来讲的很明白,却被某些研究者搞糊涂了。首先,东海,即太平洋,“东海之内”,不是在海中,而是从中国看,是在东海的内侧。北海指北中国海,即今之 日本海,其次,在北海的一角,有两个相连的地理名称:朝鲜、天毒,而不是分别在两个地方。再次,其人水居,即如绍兴、苏州、威尼斯等城市一样,在水道环绕 之中居住,以水路为交通。最后,“偎人爱之”,这个“偎人”就是倭人;《玉篇》云:北海之隅,有国曰偎人,以偎人为国名。就是说偎人早就惦记朝鲜、天毒, 总想纳入自己手中。

有 些注释,北辙南辕。首先,没有弄清东海与北海的地理位置,更不知道北海即今日本海,于是就把地址搞乱了。郭璞在注中不提东海、北海的具体位置,原因是他看 到了天毒这个词;他把天毒解为天竺,和东海、北海很难挂钩。这样一来,就使后来一些注释跟着混乱下去。郝懿行更进一步:“《史记·大宛传》云:有身毒 国。”《索隐》云:“身音乾,毒音笃”。孟康云:“即天竺也,所谓浮图胡也。”我们说:不是“浮图胡”,而是注得“胡涂图”。其次,在同一地域,有朝鲜、 天毒,肯定相接或相邻,不能远隔万里;天毒在北海之隅;而身毒就是印度,在南海之滨,怎么能和朝鲜挨得上呢?如此胡涂,真如《春秋左传·僖十四年》楚使所 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何故?”再说:身毒的身,怎么可以读成乾呢?身,甲骨文为  ,乃孕妇的形状,本读为孕或用娠来表示,也读shen申,从未见读qian乾。身毒,印度,其音相通;而天毒则无法与之相通。

再次,其人水居,是城寨中有水渠相连,相通,并不是“临大水而居”,更不是住在水里。东北地区集安市内,在80年代仍有水渠相绕相通,和现在的丽江一样。有人说:“小水貊,临小水而居”,这也和“水居”的概念并非一样。小水是鸭绿江,古又称弱水、弱落水。身毒人“临大水而居”,指的是印度河或恒河水。既或是小水貊和印度也不相干;可见其谬。

最后,“偎人爱之”,藏经本有作“偎人爱人”,错了。如果“偎”可作爱解,那又何必重复“爱人爱人”?明显不通。有些注者甚至干脆就改成“偎人爱人”,这就有些草率。“偎人”,实际就是倭人;倭,原本读wei委,本为淮(wai)夷之连读,周初造反,被征讨逃入大海;后来被称为“倭奴”,于是“倭”始读wo喔。“偎人”爱朝鲜、天毒,并不只是表示感情而已;从周代起,倭人就一直想侵占朝鲜和天毒。而且历史早已说明确系如此。

那 么,天毒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天,古又读安、元、乾、玄;“天毒”就是安图。少昊之子驩兜,本生于安图,故叶音名天德,又读成温德;后居于集安丸都山,故此 地后又称玄菟,都是音转,但“万变不离其本音”。在《海内东经》中就有“都州在海中”的记载,这都州就是天毒;“海中”正说明在朝鲜半岛北部,东西两面都 是海。所以《海内经》才把朝鲜和天毒连接介绍。

现在一些关于《山海经》的书中,仍然因循着过去的误解,以讹传讹,造成不良影响。兹简列如下:

1、《山海经校译》(袁珂):

东海海内,北海的角上,有国家名叫朝鲜、天毒,人们都傍水而居,对人怜悯慈爱。

2、《山海经解》(张步天):

东经东海指黄海、东海海域,北海指今渤海。……本条或是: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朝鲜、玄菟、偎人、索人,其人水居。

3、《山海经译注》(沈薇薇):

东海的海内,北海的一角,有个国家叫朝鲜,还有天毒国——也就是天竺,今天的印度,那里的人民都傍水居住,善良慈爱。

4、《山海经全译本》(陈富元译注):

在东海以内,北海之角,有个国家名叫朝鲜,还有个国家叫天毒(古国名,亦即“天督”,就是天竺国,即印度的古称)国。那儿的人傍水而居,相互之间亲近慈爱。

5、《山海经》白话全译:

在东海海内,北海的角上,有个国名叫朝鲜,还有个叫天毒国。那儿的人傍水而居,以修善慈心而不杀生。

6、《山海经研究》(张春生):

“天毒即天竺国”,就是实际上指古代印度。“其人水居,偎人,爱人”,爱又借为薆(暧);天毒国人为什么让自己隐藏到水里去呢?那是由于当地天气毒热的缘故。

按,准确的今译应为:

在太平洋的这一侧,北中国海的一角,有国(地方)名叫朝鲜、天毒(玄菟)、倭人(古日本人)垂涎这两个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