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妖星占上

 johnney908 2015-06-11

 

      妖星所主一
      《黄帝占》曰:“妖星者,五行之气,五星之变。如见,其方以为灾殃,各以其日五色占知何国,吉凶决矣。以见无道国、失礼邦,为兵、为饥、水、旱、死亡之征也。”《黄帝占》曰:“凡妖星所出,形状不同,为殃如一。其出,不过一年,若三年,必有破国、屠城,其君死亡,天下大乱,兵士行,战死于野,积尸纵横,余殃尽为水、旱、兵、饥、疾、疫之殃。”石氏曰:“妖星之状不相类,其殃一也。其出,不过三月,必有破国乱君,伏死其辜,殃之不尽,当有旱、饥、暴、疾、疫矣。”甘氏曰:“凡妖星出见,长大,灾深期远;短小,灾浅期近。三尺至五尺,期百日;五尺至一丈,期一年;一丈至三丈,期三年;三丈至五丈,期五年;五丈至十丈,期七年;十丈以上,期九年。审以察之,其灾必应。”


      天棓占二
      《河图》曰:“岁星之精,流为天棓。”甘氏曰:“天棓,一名觉星。”甘氏曰:“天棓,本类星,末锐,长四丈。”班固《天文志》曰:“岁星赢而东南。”盂康曰:“岁星见东方,行疾则不见,不见则变为妖星也。”石氏曰:“见彗星。”甘氏曰:“不出三月,乃生彗,本类星,末类彗,长二丈,盈而东北。”石氏曰:“见觉星。”甘氏曰:“不出三月,乃生天棓,本类星,末锐,长四丈也。”《春秋纬》曰:“天棓主灭兵。”《春秋•潜潭巴》曰:“天棓主奋争。”(《河图》曰:分争。)甘氏曰:“天棓出,其国凶,不可举事、用兵。又曰:期三月,必有破军、拔城。”《潜潭巴》曰:“棓枪出仲孟,芒交,若相棓,宰将伐主,天下大乱。”甘氏曰:“天棓出,期三月,必有破军、拔城,人君伏,死其罪。”甘氏曰:“客天棓见,女主用事,其本者,为主人。”


      天枪三
      《河图》曰:“岁星之精,流为天枪。”《春秋•合诚图》曰:“天枪主捕制。”《春秋纬》曰:“岁星退而西南,三月生天枪,阳沈变萌,战乱兵行,诸侯大横,所见国无用兵。”班固《天文志》曰:“岁星缩而西南。”孟康曰:“岁星当伏西方,行迟早没,变为妖星也。”石氏曰:“见搀云如牛。”甘氏曰:“不出三月,乃生天枪,左右锐长数丈,缩西北。”石氏曰:“见枪云如马。”甘氏曰:“不出三月,乃生天枪,本类星,末锐,长丈。”《河图》曰:“天枪主改修。”甘氏曰:“天枪在西北,本类星,末锐,一丈。”甘氏曰:“天枪见,则女主有用事者,其本为主人。”巫咸曰:“天枪出,国有功。”班固《天文志》曰:“孝文后二年正月壬寅,天枪夕出西南。占曰:为兵、丧、乱。其六年十一月,匈奴入上郡云中,汉起三军,以卫京师。”(按刘向《洪范》曰:文帝崩,吴楚七国反者也。)郄萌曰:“岁星与日月同宿,八十日(阙)天枪出婺女,至胃,为天枪。”


      天猾四
      《河图》曰:“岁星之精,流为天猾。”《河图》曰:“”《春秋纬》曰:“天猾主招乱者。”《春秋纬》曰:“人主自恣,不备古王,逆天暴物,则天猾起,如众马,斗于邦,地跃琼,曰反光。”


      天冲五
      《河图》曰:“天冲,岁星之精,流为之。”刘向《洪范》曰:“天冲,其状如人,苍衣赤首,不动,其名曰天冲。”《春秋•潜潭巴》曰:“天冲主灭位。”《春秋•运斗枢》曰:“冲星出,臣谋主,武卒废,天子亡。”《运斗枢》曰:“天冲抱极泣帝前,血浊雾下天下宪。”(宋均曰:抱,犹向也;极,北辰也;泣,言有泪众也;帝,大帝,即北辰也。血浊如雾,雾浊如血。)


      国皇六
      《河图》曰:“岁星之精,流为国皇。”《春秋•运斗枢》曰:“机星散为国皇。”巫咸曰:“国皇之星,大而赤,类南极老人星也。”《春秋纬》曰:“国皇主灭奸。”《春秋•合诚图》曰:“国皇主内冠,一曰主内难。”《春秋•考异邮》曰:“国皇星见则兵起,天下急。”司马彪《天文志》曰:“孝灵光和中,国皇星见东南角,去地一二丈,如炬火状,十馀日,不见。占曰:国皇为内乱,外内有兵丧。其后黄巾贼张角烧州郡,朝廷遣将讨平,斩首十余万级。中平年,宫车晏驾,大将军何进令司隶校尉袁绍私募兵千余人,阴射洛阳城外,窃呼并州牧董卓,使将兵至京都,共诛中官,对战南北,宫及阙下,死者数千人,燔烧宫室,迁都西京。及司徒王允与将军吕布诛卓,卓部曲将郭汜、李催提兵攻长安,公卿百官吏民战死者亦且万人,天下之乱,皆自内发。”巫咸曰:“国皇星所指,其下起兵,兵强;或曰:其冲不利。”石氏曰:“国皇星入天库,兵起亡地。”《荆州占》曰:“国皇入紫宫,国有大变,兵起。又曰:人主有忧。”《荆州占》曰:“国皇星入紫宫,兵起,得地。”


      反登七
      《河图》曰:“岁星之精,流为反登。”《春秋纬》曰:“反登主夷分。”《春秋纬》曰:“皆少阳之精,司徒之类,青龙七宿之域,有谋反,若恣虐为害,主失春政者,以出时冲为期,皆主君征也。”


      析旦八
      《河图》曰:“荧惑之精,流为析旦。”(或曰:招旦。)《春秋纬》曰:“析旦主弱符。”《春秋纬》曰:“析旦横出,浊百尺,为相诛灭。”


      蚩尤旗九
      《河图》曰:“荧惑之精,流为蚩尤旗。”(按《皇览•冢墓记》曰:蚩尤冢在东郡寿张县阙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祠之,有赤气出,如绛帛,民名为蚩尤旗。《述征记》曰:须昌县阙乡有蚩尤冢,或云:上代民以十月旦祠之,辄有赤气,如一疋绛,谓蚩尤旗也。《汉书》:武帝建元六年、元狩四年,并有长星见。班固《五行志》曰:为蚩尤之旗也。)《春秋•运斗枢》曰:“旋星散为蚩尤旗。”《说苑》曰:“蚩尤旗,五星盈缩之所生也。”巫咸曰:“蚩尤之旗,类彗而后曲象旗。”夏氏曰:“四望无云,独见赤云,蚩尤旗也。”《荆州占》曰:“蚩尤星如箕,可长二丈,末有星。”《吕氏春秋》曰:“乱国之主,象邪并积,有云若桓藿,以长,黄上白下,其名曰蚩尤旗。”《春秋纬》曰:“蚩尤旗,诛逆国。”《春秋纬•合诚图》曰:“蚩尤之旗出,平四野。”《河图提》曰:“帝将怒,则蚩尤旗出。”《论语•摘辅象》曰:“虐王反度,则蚩尤旗出。”《洛书》曰:“旗刺旋,主备臣边,雄侯之贤,主过出,兵马惊。”《黄帝占》曰:“蚩尤旗,本类星而后委曲,其象旗幡,长可二三丈,见则王者鼓旗,大行征伐,四方兵大起,不然国有大丧,王者亡,期三年,中五年,远七年。”(按《洪范五行传》曰:武帝建元六年八月,长星出东方,长竟天。占曰:是蚩尤旗,见则王者征伐四方。自是之后,兵讨四夷,连二十年。元狩四年四月,长星复出西北,是时击胡狄。司马彪《天文志》曰:孝献初平三年九月,蚩尤旗长十余丈,色白,出角亢之南,其后丞相曹公征伐天下且三十年。《魏志》曰:高贵卿公正元元年十一月,有白气出南斗侧,广数丈,长竟天。景王问王肃,肃对曰:蚩尤之旗也,东南其有乱乎。二年正月,毋丘俭等据淮南以叛,大将军司马师讨平之,自后征淮南,西平巴蜀。是岁吴主孙亮五凤元年,太平三年,孙琳盛兵围宫,废亮为会稽王,孙琳主淮南、江东,同扬州地。故于时变见吴楚之分,则魏之淮南多与吴同灾,是以毋丘俭以为已应,遂起兵而败。三年,即魏甘露二年,诸葛诞又反淮南,吴遣朱异救之,及城陷,诞众诛灭。《魏氏春秋》曰:正始元年十一月,蚩尤旗见于箕,东吴兵死没各数万人,车骑将军黄权死之兆也。)《黄帝占》曰:“蚩尤旗出北斗,长二三丈,本有星,其上委曲,见则天下乱,大兵起,天子自将兵,旗鼓用,不然国有大丧,期百八十日,中一年,远三年。”《春秋纬》曰:“蚩尤之旗见,则山崩。”《春秋纬》曰:“蚩尤之旗,五精离芒,天运大兵,垂其彗,后曲而前长,四方并乱,天下灭兵,群猾动,帝坐于堂。见则五寇行,主不正暴,必有反兵,期五年,天子忧,不以亡,则九年凶。加于斗宿,天子嚣嚣,出于列位,勉正四方。”《春秋纬》曰:“蚩尤伐矜、诛逆、灭患。蚩尤起,天下之兵,合祸纷纷。”《春秋纬•潜潭巴》曰:“蚩尤之旗,主伐叛。又曰:主惑乱。”《春秋•运斗枢》曰:“蚩尤之旗见,则山崩,后族擅权。”《春秋•运斗枢》曰:“蚩尤旗干太微,法式灭,帝死于野。”《春秋纬•考异邮》曰:“蚩尤旗见,则王者伐枉逆。”《钩命决》曰:“旗刺滞,咄咀出,匿谋合。”(旗,蚩尤旗也。)夏氏曰:“蚩尤旗,所见之方,其下有兵,四方尽有,天下有兵。”郄萌曰:“蚩尤旗守轸,赤,哭礼。”《荆州占》曰:“蚩尤旗见,则兵大起,不然有丧。”


      昭明十
      《河图》曰:“荧惑之精,流为昭明。”(《荆州占》曰:填星之变,为昭明也。)《黄帝占》曰:“昭明者,五星之变,出于西方,名曰昭明,金之气也。”《春秋•合诚图》曰:“赤彗分为昭明。昭明,灭光也。(宋均曰:灭主之光明也。)象如太白吐芒,故以为起霸之征,期七年。”《春秋•运斗枢》曰:“机星散为昭明。”《黄帝占》曰:“西方有星,望之,去地可丈,而白有光,其类太白,数动,察之,中赤,是谓西方之野星,名曰昭明,出兵大起,其出也,下有丧;出南,则西方邦失地。”《黄帝占》曰:“昭明星出入毕中,有屠国。”《河图》曰:“昭明茀心,天子三公,杀主必成。”《洛书•兵钤势》曰:“昭明见,霸者生。”《春秋•运斗枢》曰:“昭明有角,亡征也。”《春秋纬》曰:“昭明改德。”《春秋纬•合诚图》曰:“昭明所起,期七年,天子夺于,州牧去,所出下发。”《春秋纬•考异邮》曰:“昭明星见,则国灭,贤主立。”《春秋纬•考异邮》曰:“昭明如太白,不行。”《春秋纬•潜潭巴》曰:“昭明起有德。”巫咸曰:“昭明所起,国起兵,多变。”巫咸曰:“西方有星,大而白,有角目下视,名曰昭明,金之精,出则兵大起;若守房星,国有大丧,必有屠城;昭明下,则为天狗,所下者大战流血;星出非其方,有兵,冲则不利,期不出三年。”郄萌曰:“昭明星见,大人凶。”郄萌曰:“昭明出,兵大起。”郄萌曰:“昭明星守心,大有丧。”郄萌曰:“昭明星见虚中,天下无兵兵起,有兵兵罢,大臣为谋。”《天官书》曰:“昭明大而白,无角,乍上乍下,(孟康曰:形如三足几,上有九彗上向也。)所出国起兵,多变。”《荆州占》曰:“昭明星出营室中,大臣为乱,无兵兵起,有兵兵罢。”


      司危十一
      《河图》曰:“荧惑之精,流为司危。”《春秋•合诚图》曰:“白彗之气,分为司危。司危,平非也,以为乖事之征。”《春秋•运斗枢》曰:“机星散为司危。”孟康曰:“司危星,大而有毛,两角。”《荆州占》曰:“司危类太白,数动,察之,赤。”《洛书》曰:“司危出,强国盈。”《春秋纬•潜潭巴》曰:“司危,主击强侯兵也。”《合诫图》曰:“司危如太白有目,以为乖事之征,见则主失法,期八年,豪杰起,天子以不义失国,有声之臣行主德也。”(宋均曰:声,名称也。)《春秋纬•考异邮》曰:“司危见,则其下国残贼。”《天官书》曰:“司危星,出正西方之野,星去地可六七丈,而白类太白;一曰:见,兵起,强。”《天官书》曰:“司危出非其方,下有兵,冲不利。”《荆州占》曰:“司危出,则兵起,其下为丧。”


      开元占经 卷八十六

      妖星占中

      旬始占二十
      《河图》曰:“填星之精,散为旬始。”《春秋•运斗枢》曰:“枢星散为旬始。”《说苑》曰:“旬始五星,盈缩之所生也。”《广雅》曰:“旬始,妖气也。”(徐广曰:旬始,蚩尤也。)巫咸曰:“旬始出于北斗傍,伏如雄鸡,其怒青黑,象伏鳌。”(李奇曰:怒当为孥。晋灼曰:孥,雌也;或曰怒则青色。按司马长卿《大人赋》曰:垂旬始以为惨兮,槥彗星以为髯。谓此星也。)《春秋•合诚图》曰:“黄彗分为旬始。旬始者,令起也,状如雄鸡,土含阳以文,白接精象鸡,故以为立主之题,十年,圣人起伏。”(宋均注曰:接,理也;题,识也。土含文来,故其气理为鸡,取其知时,土数十也,起作也。)《春秋•合诚图》曰:“旬始主争兵。”《春秋•考异邮》曰:“旬始主乱。”《春秋•潜潭巴》曰:“旬始主招横。”《春秋•考异邮》曰:“旬始其下,必有灭亡,五奸争治,暴骨积骸,以子续食。见则臣乱、兵作、诸侯为虐。”《黄帝占》曰:“常以戊戌(巫咸曰:戊己)视五车中,有奇怪曰旬始,状如鸟有喙而见者,明则兵大起。攻战当其首者,破死,欲为之,左右勿逆。”《黄帝占》曰:“旬始见天库中,所向兵弗能当。”《黄帝占》曰:“旬始出见北斗,圣人受命,天子寿,主者有福。”《文曜钩》曰:“旬始见,行起北斗傍,期六十日,兵大起,上将军出,帝自临兵,期不出年。”《春秋纬》曰:“聚变并集,旬始昭,天下有灭主,五奸争治。”《春秋纬•运斗枢》曰:“辟之失枢,旬始出于五诸侯。”《孝经章句》曰:“有妖星在东井阴,名曰旬始,旬始出,主失国,入井则霜。”郗萌曰:“旬始出建星,水灾并行,边境起兵者,备水、盗贼。”班固《天文志》曰:“旬始如鳖,见,群猾横盗。”《玄冥占》曰;“有星,状如雄雉,其色赤黄,名曰旬始,见则天下有兵,其国不宁,期三年。”石氏曰:“常以戊戌日,(一曰戊己)视天军中,有旬始星,状如乌,见者兵大起,攻战向其首者破,为之左旋乃战,常勿逆也。”


      击咎二十一
      《河图》曰:“填星之精,散为击咎。”《河图》曰:“击咎出,臣弄主;一曰臣禁主。”《河图》曰:“击咎主大兵。”《文曜钩》曰:“击咎守轸,耀百尺,为相诛灭。”《河图》曰:“土精斗七星之域,以长四方,八卦之内,司空之位,有谋反若盗虐者,期如上占。”


      天杵二十二
      《河图》曰:“太白之精,散为天杵。”石氏曰:“天杵主牂羊。”

      天拊二十三
      《河图》曰:“太白之精,散为天拊。”《河图》曰:“天拊主击殃。”

      伏灵二十四
      《河图》曰:“太白之精,散为伏灵。”《河图》曰:“伏灵主领谗。”郗萌曰:“伏灵出,天下乱复治。”

      大败二十五
      《河图》曰:“太白之精,散为大败。”《河图》曰:“大败主开街。”韩杨曰:“大败出,击咎谋。”

      司奸二十六
      《河图》曰:“太白之精,散为司奸。”《河图》曰:“司奸主见妖。”

      天狗二十七
      《河图》曰:“太白之精,散为天狗。”《黄帝占》曰:“天狗者,五星气合,变出西南,金火气合,名曰天狗。”孟康曰:“天狗星有毛,旁有短彗,下有如狗刑者。”(按《三秦记》曰:骊山西有白鹿原,周平王时白鹿出是原,原上有狗枷保秦,襄公时,有天狗枷来下,长保其上,有贼,天狗则吠而护之,故一保无患也。)抱朴子曰:“有黑气如牛马入其军者,名天狗下食血,其军必败。”(《广雅》曰:天狗,妖气也。)《河图》曰:“天狗主候兵。”《春秋纬》曰:“天狗主讨贼。”《春秋纬》曰:“天狗流,五将开。”石氏曰:“西北有星,长三丈而出,水金气交,名曰天狗。”(《荆州占》曰:西北三星,大而白,名曰天狗,见则大兵起,天下饥,人相食。按《辛氏秦州记》:乞伏韩归猎于康狼州,见天上如有十丈余绛,直下山川,草木皆赤,相气者云:天狗下。后遂破吕保是也。)石氏曰:“天狗所下之处,必有大战,破军杀将,伏尸流血,天狗食之,皆期一年,中二年,远三年,各以其所下之国,以占吉凶。”郗萌曰:“西北有三大星,出如日状,名曰天狗。天狗出入相食;一曰昭明下,则为天狗,天狗所下,兵大起,流血。”
      郗萌曰:“星出,其状赤白有光,下即为天狗,其下小,小有足,所下之地,必流血,国易政。”(按《山海经》曰:“金门之山,有赤犬,名曰天犬,其所下有兵。”郭璞注曰:“《周书》云:天狗所止地尽倾,余光飞天为流星,长数十丈,其疾如风,声如雷,走如电。吴楚七国反时过梁野。”《洪范五行传》曰:“七国之兵战于梁地,故狗先降梁垒,以见其象也。狗者,守围之类也。天狗所降,以戒守围。”班固《天文志》曰:“孝文帝后二年八月,天狗下梁野,是岁诛反者周殷长安市,吴楚攻梁,梁王坚守,遂伏尸流血其下。七年六月,文帝崩。”)班固《天文志》曰:“哀帝定平元年正月丁未,日出时,有著天白气,广如一疋布,长十余丈,西南行,讙如雷,西行一刻而止,名曰天狗。传曰:言不从,则有狗祸。到其四年正月、二月、三月,民相惊动,讙哗奔走,传行诏祷祠西王母。”《兵书》曰:“两敌相望,其云气如牛马状,头低尾仰,名曰天狗,勿与战。”《荆州占》曰:“天狗犯弧星,大将有千里之行,若贵人多死。”


      天残二十八
      《河图》曰:“太白之精,散为天残。”《春秋纬》曰:“天残主贪残。”

      卒起二十九
      《河图》曰:“太白之精,散为卒起。”《河图》曰:“卒起见,祸无时,诸变有萌者,臣运柄。”《河图》曰:“卒起主虐亡,河少阴之精,大司马之类,白虎七宿之域,有谋反,若戾虐为害,主失秋政者,期如上占,祸应之。”

      枉矢三十
      《河图稽耀钩》曰:“辰星之精,散为枉矢。”《荆州占》曰:“填星之精,变为枉矢。”《春秋•运斗枢》曰:“几星散为枉矢。”《说苑》曰:“枉矢之星,盈缩之所生也。”《鸿范五行传》曰:“枉矢者,弓弩之象也。枉矢之所触,天下之所伐,灭亡之象也。”巫咸曰:“枉矢,类大流星,色苍黑,蛇行,望之,如有毛目,长数丈著天。”《春秋•合诚图》曰:“枉矢主反萌,黑彗分,为枉矢。枉矢者,射星也,水流蛇行;含明,故有毛目;阴合于四,故长四;又水生木,其怒青黑,水灭火,其精沉,故以为谋反之征;在所流,受者灭,皆为天子之祥;阴道于六,期六年,萌二十四年,天子以兵亡,所已议见起。”《春秋纬》曰:“枉矢主射愚;又曰:枉矢流,射所谋。”《河图》曰:“枉矢东流天下恐。”《洛书》曰:“枉矢出,夏桀灭。”《尚书•中候》曰:“夏桀无道枉矢射。”《河图•真纪钩》曰:“人君邪暴专已,则枉矢动。”《洛书•说征示》曰:“枉矢射心,山崩火燔宫。”《洛书•洛罪级》曰:“枉矢射,主以兵去。”《易纬•辨终备》曰:“枉矢流,隐谋合,国雄逃。”《诗纬》曰:“枉矢流,天降丧乱。”《诗纬•含神雾》曰:“白之亡,枉矢流。”《尚书•运期授》曰:“白之亡也,枉矢射参。”《尚书纬》曰:“枉矢流,天射王。”《春秋纬》曰:“黄之亡,有枉矢下流到地上,属天下以兵亡,天子凶。”《春秋纬》曰:“枉矢芒,臣不忠。民不良。”《春秋纬》曰:“枉矢或东或西,五谷不升,民流亡。”《春秋•潜潭巴》曰:“枉矢或南或北,无聚众伐敌国。”《春秋•潜潭巴》曰:“枉矢守虚,卑国以实,尊国虚。”《春秋•潜潭巴》曰:“枉矢守填星,民多事,其大芒也黄,德昌。”《春秋•潜潭巴》曰:“枉矢黑,军士不勇,疾流肿。”《春秋纬•运斗枢》曰:“枉矢出,射所诛。”《春秋•运斗枢》曰:“黄帝行失,则枉矢出,射所谋,谋易失枢之主,故以枉矢射之。”《春秋•考异邮》曰:“枉矢见,则谋反之兵合。”《考异邮》曰:“枉矢而流射伐,秦以亡。”《春秋•汉含孳》曰:“枉矢流,主见射。”《春秋•佐助期》曰:“枉矢流射,黜灭不祥。”《孝经•钩命决》曰:“乱蒋蒋,枉矢出。”《孝经•援神契》曰:“枉矢射,匿谋强。”《论语摘辅像》曰:“虚王反度,则枉矢合。”《海中占》曰:“枉矢类流星,望之有毛目,长可一疋布,皎皎著天,见则大兵起,大将出,弓弩用,期三年。”石氏曰:“枉矢射心,地陷备虚狼。”郗萌曰:“枉矢出东井,边境起兵,火灾并行,受者备火、盗贼。”《说苑》曰:“秦二世立,枉矢夜光。”郗萌曰:“枉矢射参,秦以亡。一曰帝亡。”班固《天文志》曰:“枉矢所触,天下之所伐射,灭亡之象也。”(按《宋书•天文志》曰晋元帝大典三年四月壬辰,枉出虚危,没翼轸。永昌元年三月,王敦率江荆之众来攻京都,六军距战,败绩,于是杀护军将军周颉、尚书令刁协、骠骑将军戴弼,又镇北将军刘隗出奔。四月,又杀湘州刺史谯土承,镇南将军甘卓。闰十一月,元帝崩。间一年,敦亦枭,枉矢之应。)班固《天文志》曰:“枉矢流,以乱伐乱。”(按《宋书•天文志》曰:晋元康六年六月丙午,夜有枉矢在斗魁,东南行,是后赵王杀张华,废贾后,以理太子之冤,遂自篡,以至屠城。光熙元年五月,枉矢西南流,是时司马越西破河间,奉迎大驾,寻收缪胤和缓等,肆其无君之心,天下恶之,及死,而石勒焚其尸柩也。)班固《天文志》曰:“项羽救钜鹿,枉矢西流。占曰:枉矢所触,天下之所伐射,灭亡象也。物莫直于矢,今蛇行,不能直矢而枉者,执矢者亦不正,以象项羽执政乱也。羽遂合从,坑秦人,屠咸阳。”司马彪《天文志》曰:“孝灵中平中夏,流星赤如火,长三四尺,起河鼓,入天市,抵触宦者,星色白,长二三尺,后尾再屈,食顷乃灭,状似枉矢。占曰:枉矢流发,其官射。所谓矢,当直,而枉者,操矢者邪枉人也。中平六年,大将军何进谋尽诛中宦,中宦觉,于省中杀进,俱两破灭,天下由此遂大坏乱。”


      破女三十一
      《河图》曰:“辰星之精,散为破女。”《河图》曰:“破女见,群臣皆诛。”《河图》曰:“破女主胜之符。”

      拂枢三十二
      《河图》曰:“辰星之精,散为拂枢。”《河图》曰:“拂枢动,乱骇扰,无调时。”《河图》曰:“拂枢主制时。”

      灭宝三十三
      《河图》曰:“辰星之精,散为灭宝。”《河图》曰:“灭宝起,相得之。”《河图》曰:“灭宝主伐之。”

      绕綎三十四
      《河图》曰:“辰星之精,散为绕綎。”《春秋纬》曰:“绕綎主乱孳。”

      惊悝三十五
      《河图》曰:“辰星之精,散为惊悝。”《河图》曰:“惊悝主相署。”

      大奋祀三十六
      《河图》曰:“辰星之精,散为大奋祀。”《河图》曰:“大奋祀主招邪。”韩杨曰:“大奋祀出,主安之。”《河图》曰:“太阴之精,玄武七宿之域,有谋反,若恣虐为害,主失冬政者,期如上占,祸应之。”《春秋纬》曰:“五精潜潭,皆以类逆所犯,行失时,指下,臣承类者乘而害之,皆灭亡之征也,入天子宿,主灭诸侯,五伯谋。”


      天锋三十七
      宋均曰:“天锋彗,象矛锋者也。”《春秋•合诚图》曰:“天锋主从横。”宋均曰:“天下横从,则天锋星见。”《洪范五行传》曰:“汉昭帝始元元年,锋星出西方,出天市东门,行过河鼓,入营室中。占曰:有乱臣戮死。后左将军上官桀子骠骑将军安与燕王谋反,诛死。”


      烛星三十八
      石氏曰:“烛星状如太白,其出也不行,则见不久而灭。”孟康曰:“烛星上有三彗,上出。”石氏曰:“烛星所出邑反。”甘氏曰:“烛星出东方,其所出者,兵不胜;出南方,有兵,王者亡地;出西方,其国有丧,兵胜;出北方,其所出者,兵胜。”《天官书》曰:“烛星所烛者,城邑乱。”《荆州占》曰:“烛星所出,有大盗不成。”《荆州占》曰:“烛星青,有忧事,不吉;赤,有华事;黄,盖地;白,有欢事。”班固《天文志》曰:“孝昭五年四月,烛星见奎娄间。占曰:有土功,胡人死,边城和。六年,筑辽东玄菟郡,二月,度辽将军范明友击乌丸还。”


      蓬星三十九
      《荆州占》曰:“蓬星,一名王星,状如夜火之光,多即至四五,少即一二;一曰:蓬星在西南,修数丈,左右锐,出而易处。”《圣洽符》曰:“有星,其色黄白,方不过三尺,名曰蓬星,见则天下道术士当有出者,布衣之士贵,天下太平,五谷成,人民宁,期一年,远二年。”甘氏曰:“蓬星出北斗,诸侯有夺地,以地亡,有兵起星所房者,期不出三年。”郗萌曰:“蓬星出太微中,天子立王,期不出三年。”班固《天文志》曰:“汉昭帝始元中,汉宦者梁成恢及燕王候星者吴莫如,见蓬星出西方天市东门,行过河鼓,入营室中。恢曰:蓬星出,六十日,不出三年,下有乱臣,戮死于市。”班固《天文志》曰:“孝景中三年六月壬戌,蓬星在房南,去房可二丈,大如二斗器,色白;癸亥,在心东北,可长丈所;甲子,在尾北,可六丈;丁卯,在箕北,近汉,稍小且去时大如桃;壬申,去,凡十日。占曰:蓬星出,必有乱臣,房心间,天子宫也。是时梁王欲为汉嗣,使人杀汉诤臣袁盎,汉诛梁大臣,斧钺用,梁王恐惧,布车入关,伏斧钺谢罪,然后得免。”《荆州占》曰:“蓬星出北斗魁中,王者坐贼死,若大臣诸侯有受诛者。”《荆州占》曰:“蓬星出,见于东方、东南、东北,不大旱则大水,五谷不收,籴贵十倍,人相食。”《荆州占》曰:“蓬星出司命,王者疾死。”何法盛《中兴书》曰:“晋孝武太元二十年九月,有蓬星如粉絮,东南行,历女虚危,至哭星。明年而烈宗崩。”韩杨曰:“蓬星出北斗中,大臣诸侯有受兵者。”


      长庚四十
      司马迁《天官书》曰:“长庚,如一疋布著天。”(此长庚非《诗》所谓西有长庚者。)《天官书》曰:“长庚见则兵起。”

      四填四十一
      巫咸曰:“四填星,出阳,去地六丈余。”司马迁《天官书》曰:“四填出地可四丈。”《荆州占》曰:“四填星,大而赤,去地二丈,当以夜半子时出。”《荆州占》曰:“四填星见,十月而兵起。”又曰:“四填星见,四隅皆为兵起其下。”


      地维藏光四十二
      《黄帝占》曰:“地维藏光者,五行之气,出于四季,土之气也。”《荆州占》曰:“有星出,大而赤,去地二三丈,如月始出,是谓地维藏光。”《黄帝占》曰:“四隅有星,望之,可去地四丈,而赤黄摇动,其类填星,是谓中央之野星,出于四隅,名曰地维藏光。出东北隅,天下大水;出东南隅,天下大旱;出西南隅,则有兵起;出西北隅,则天下乱,兵大起。”《天官书》曰:“地维藏光见,下有乱者亡,有德者昌。”


      女帛四十三
      《黄帝占》曰:“女帛者,五星气合之变,出东北,木水气合也。”石氏曰:“东北有星,长三丈而出,水水气交,名曰女帛,见则天下兵起,若有大丧。”《荆州占》曰:“东北有三丈星出,名曰女帛,女帛出,天下有大丧。”


      盗星四十四
      《黄帝占》曰:“盗星,五星气合之变,出东南,木火气合也。”石氏曰:“东南有星,长三丈而出,木火气交,名曰盗星。”《荆州占》曰:“东南有三星出,名曰盗星,见则天下有大盗,多寇贼。”


      积陵四十五
      《黄帝占》曰:“积陵者,五星气合之变,出西北,金水气合也。”石氏曰:“西南有星,长三丈而出,(《荆州占》曰:有三星乃大星出。)金水气合,名曰积陵,见则其下陨霜,兵水并起,五谷不成,人民饥。”(《荆州占》曰:天下谷十倍。)


      瑞星四十六
      《黄帝占》曰:“瑞星者,五星气合之变,出与金木水火合,于四隅也。”石氏曰:“四隅有星,大而赤,察之,中黄,数动,长可四丈,此土之气,效于四季,名曰四隅瑞星,所出兵大起,有土功。正月出,十月起兵;二月出,十一月起兵;三月出,七月起兵;四月出,九月起兵;皆期三年,中五年,远七年。”


      昏昌四十七
      《黄帝占》曰:“有星出西北,气青赤,以环之,中赤外青,名曰昏昌,见则天下兵起,国易政,先起者昌,后起者亡。高十丈,乱一年;高二十丈,乱二年;高三十丈,乱三年。”


      华星四十八
      甘氏曰:“有星出西北,状如有环,名之曰华星,华星见西南,诸侯有失地西北国。”

      白星四十九
      郗萌曰:“有如星非星,状如削瓜,有胜兵,名曰白星,白星出,为男丧。”

      菟昌星五十
      石氏曰:“西北菟昌之星,其有青赤环之有殃;青为水,此星见,天下易。”

      格泽五十一
      《黄帝占》曰:“格泽者,炎火之状,(《天官书》曰:格泽,星也。)上黄下白,从地而上,下大上锐,见则不种而获,(《天官书》曰:不有土功,必有大客至。)必有大客,邻国来者,期一年,远二年。”《广雅》曰:“格泽,妖气也。”《玉历》曰:“格泽,气赤如火,炎炎中天,上下同色,东西絙天,若于南北,长可四五里,此荧惑之变见,兵起其下,伏尸流血,期三年。”《史记•天官书》曰:“格泽星者,如炎火之状,黄白起地,而下大上锐。其见也,不种而获,不有土功,必有大客。”


      归邪五十二
      巫咸曰:“如星非星,如云非云,名曰归邪。”(李奇曰:邪音蛇。孟康曰:有两赤彗,上向,上有盖,状如气,下连星。)司马迁《天官书》曰:“归蛇见,必有归国者。”


      蒙星五十三
      萧子显《晋书》曰:“明帝大明三年十二月,夜有赤气如牙旗,长短四面,西南最多,(按《天文占》,此为蒙星,一曰刀星,乱之象。)大兴末及此再见,王敦、苏峻之祸,其应切矣。”《宋书•天文志》曰:“宋孝武大明三年正月,夜通天薄云,四方生赤黄气,长三尺,乍没乍见,寻皆消灭。占曰:名蒙星,一曰刀星,天下有兵,战斗流血。时南兖州刺史竟陵王诞寻据广陵反,遣车骑大将军沈庆之领羽林劲兵及豫州刺史宗谷、徐州刺史刘道降象军,攻战及屠城,城内男女道降,枭斩靡遗。七年正月,夜又通天薄云,四方合,有八气,苍白色,长二三尺,乍见乍没,亦名曰蒙星,一名刀星。占曰:天下有兵。后二年,帝崩,大臣将相诛灭,皇子被害,昭太后崩,四方兵起,公遣诸军,推锋外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