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窗叶:重庆莲光小学《映日荷花别样红》 (十八)

 宝轮散人 2015-06-11

阅读窗叶:重庆莲光小学《映日荷花别样红》 (十八)

(2010-05-30 21:57:51)

阅读窗叶:重庆莲光小学《映日荷花别样红》 (十八)

    《映日荷花别样红》一文发表于人民教育2010年第3-4月期。这是一篇具有校史印迹的总结性文章,很值得一读。全文分为六个部分——莲光:历史的馈赠;校史为根,承载厚重的底蕴;活动载体,传播特色文化;薪火相传,传承优良传统;创设情景,铸造精神家园。
    莲光:历史的馈赠。追溯历史,这是常见的笔法,但写得很有气势。重庆市莲光小学有着70年的历史,从创建之初,它就把光荣的精神财富留给了后人。“莲光小学原隶属于重庆电力炼钢厂,这个厂于1935年创办,抗日战争爆发后,炼钢厂成为国民政府的兵工厂——“国民政府兵工署第二十四兵工厂”,肩负起为抗日前线生产炸弹、地雷、手榴弹以及制造炮管、枪管的特殊钢材的重任”。“莲光的先辈们从未停止给前线输送武器弹药,而莲光的孩童们也顽强地坚持读书学习,枪炮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莲光的历史是沉重的,但也是光荣的,成了莲光教育的一笔精神财富。
    校史为根  承载厚重底蕴。这一部分写得很有特色。读过许多校史性文章,但去叙写如何寻找历史,复原历史的却不多。“我们寻访校友、老领导,还专门走访了市区档案馆、图书馆和原特殊钢厂厂史室,我们发现了如前面所述的那段历史,我们汇总各方面的资料,系统地还原历史的原貌,而这就是我们这所学校特色文化的根。”原来,寻根的目的是寻找文化的根。这样一来,该学校的文化渊源就清晰可见了。
    理念为魂  彰显办学特色。“我们认为,要想让一种特色文化长久地传承下去,就必须让这种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让它具象化、固定化。这样才能更强化对一种文化的认同感。”这里,关于文化的理解,很有见地。于是,该校就在“莲光”上做文章了。提出办学理念“映日荷花别样红”,创作校歌等。
    活动载体  传播特色文化。那么,如何传播“莲光”这个文化办学特色呢?这是人们所关注的。区级大型主题教育活动具体化为“红岩少年之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活动”,“京津沪渝四市德育研讨会”上,编排了音诗画《红岩魂》、音乐情景剧《莲光精神代代传》,紧扣了学校的文化主题,即秀美而坚强的文化精神。在教育实践中,学校的文化特色,往往是顾此失彼,丢三落四,这需要有一个整体的思想和统筹的策略。
    薪火相传  传承优良传统。这个部分的题材是最有特色的。“1952年,莲光五年级的一个小队被团市委命名为“卓娅小队”,1953年六一儿童节,时任西南局副书记的宋任穷、张际春专门接见了“卓娅小队”,《新华日报》还作了详细的报道。卓娅是苏联的民族英雄,时过境迁,苏联已经不复存在,我们是不是还要继续保留这个小队?答案是肯定的,那种坚强的、抵御外侮的不屈精神应该是不朽的,并且和莲光小学的秀美而坚强文化精神相符。”典型的材料,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战斗力。
    创设情境  铸造精神家园。这个部分,也写得很有内涵。开头有一个很好的阐述:“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外在标志,是学校文化的物质基础和有机载体。走进莲光校园,首先让你感受到的,是一种文化的品位。”而莲光小学也是这样做的:“正对校门的文化墙上的莲光精神、带着一朵璀璨莲花的校徽及警句,既呈现了莲光底蕴的厚重,又指明着莲光前进的方向;庄重的校史室,真实记载了莲光变迁的足迹。教学楼、综合楼艺术长廊既有领袖名家名言、莲花佳句美景,更有学生书画佳作,展露着学生们的艺术天赋。”可以这样说,文化特色,要校园里,应当是时时可见,处处可寻。
    这篇文章,主旨写的是学校的文化特色“莲光”,从办学历史写到文化底根,从提升理念写到活动载体,从文化传承写到精神家园,意境深远,文脉清晰,层次清楚,曲折有致,读后教益颇多。 

 

 

附:《映日荷花别样红》  http://dz3078152.blog.163.com/blog/static/162137850201032332750992/

莲光:历史的馈赠
   
重庆市莲光小学有着70年的历史,从创建之初,它就把光荣的精神财富留给了后人。莲光小学原隶属于重庆电力炼钢厂,这个厂于1935年创办,抗日战争爆发后,炼钢厂成为国民政府的兵工厂——“国民政府兵工署第二十四兵工厂”,肩负起为抗日前线生产炸弹、地雷、手榴弹以及制造炮管、枪管的特殊钢材的重任。为了保密,“炼钢厂”取谐音“莲光”,厂代号为“莲光别墅”。1940年3月1日,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莲光小学诞生了。这个新生婴儿还未睁开惺忪的睡眼,就随着母体遭受到日机长达一年多的定点轰炸。从1940年5月27日到1941年8月12日,莲光被几十架日机先后共8次轮番轰炸!持续一年多的狂轰滥炸,厂房倒塌,机器损毁,人员死伤无数。地面厂房被炸毁,生产又转入地下,莲光的先辈们从未停止给前线输送武器弹药,而莲光的孩童们也顽强地坚持读书学习,枪炮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硝烟散尽,70年后,今天的莲光人将怎样继承历史的光荣遗产,并创造出只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
校史为根  承载厚重底蕴
   
这片热土孕育了莲光光荣的历史。在这里,无论你是学生还是教师,你都是莲光人——因为你身上背负着莲光的历史使命。
    既然历史给了我们这样的精神财富,既然它是如此的厚重,我们完全应该传承下来。我们首先做的,就是发掘历史。莲光这段历史的挖掘来之不易。我们寻访校友、老领导,还专门走访了市区档案馆、图书馆和原特殊钢厂厂史室,我们发现了如前面所述的那段历史,我们汇总各方面的资料,系统地还原历史的原貌,而这就是我们这所学校特色文化的根。
    在现在和将来的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中,我们都会向他们详尽地讲述学校的这段历史。我们根据莲光诞生的历史编写了校本读物《莲光精神代代传》,全校35个班都进行了诵读展示。学校还编排了这个内容的音乐情景剧,进行了多次展演,把学生们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国难当头的年代,感受先辈们那种坚强不屈、舍生忘死。孩子们会觉得与英雄的先辈们站在同一块土地上、和70年前的同龄人在同样的一所学校学习,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他也会把莲光的故事向校外的玩伴和父母讲述。
    由于史实本身就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所以在这样的一次次传扬中,我们就水到渠成地完成了学生对学校特色文化的内化,而人内心的认同感,则是一种特色文化确立和传承的基础。
理念为魂  彰显办学特色
   
我们认为,要想让一种特色文化长久地传承下去,就必须让这种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让它具象化、固定化。这样才能更强化对一种文化的认同感。
    学校组织老师进行了20多次学校文化建设的研讨,同时还向学生和家长发放了学校文化建设调查问卷,提出了进行以莲为主题的学校文化建设的想法。莲光小学姓莲,这既是历史的巧合,也是历史的馈赠,70年的风雨历程我们都与“莲”相伴,莲的品质对莲光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莲光人就应该如校名具有“莲”的品质,“光”的色泽,体现秀美而坚强的文化精神。经过长久的酝酿,莲花被最终确认了下来,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校名里有一个莲字,而莲花的美好意象也起了决定性作用,大家都能认同的是: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莲花非常挺拔。而学校最终把莲花作为学校象征的意义解释为秀美而坚强的精神,这和莲光小学的历史也有一定的关联,抗战时期的莲光先辈们,正是表现出了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
    同时,我们还提炼出学校的理念:“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既是我校的核心理念,也是全体莲光人的共同愿景和人生座右铭。这个座右铭不只是一句激励性的话语,还是一幅生动的画面:在战火硝烟中,在残垣断壁间傲然绽放的那朵莲花,最显其独特的风姿!我们要让孩子们不论在逆境、顺境中都应成为坚强而高洁的人。
    我们还创作了新的校歌——《告诉你一个秘密》。歌中唱道:“这曾经是一个秘密,他的名字叫莲光;这曾经是一个希望,他的名字叫坚强……”短短数言,蕴含了莲光的历史和精神。
    学校的校徽也有一朵盛开、雅致的莲花,表达了特色文化的一致性。
    正像一个国家需要有国旗、国徽、国歌一样,在外显的形式下面有着深刻的意义,这些形式化的东西,每天都会和莲光的师生见面,会时时刻刻提醒每个莲光人形式背后的意义:那些艰难而光荣的日子永远属于我们,我们有义务把它继承和发扬。
活动载体  传播特色文化
   
近年来,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大型的主题教育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注重其本身应有的教育意义,同时也没有忘记强化学校的文化特色。
    比如,为配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而搞的区级大型主题教育活动,我们就将它具体化为“红岩少年之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活动”,其中的内容更侧重学校的文化建设。再如学校的65周年校庆活动,我们以“爱国、奋斗、团结、创新”为主题,更有意识地凸显莲光的特色,大力弘扬莲光精神。
    2006年,学校更加明确了自身发展的文化特色,当年“京津沪渝四市德育研讨会”在我区召开,在我校承办的分会场活动中,我们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区本校的教育资源,先后编排了音诗画《红岩魂》、音乐情景剧《莲光精神代代传》、德育剧《窗外的红气球》、《妈妈的心愿》、《爱心接力棒》等,以事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最终都紧扣了学校的文化主题,即秀美而坚强的文化精神。
    2009年10月,学校承办了“祖国发展我成长童心飞扬60年——沙坪坝区少先队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暨少先队建队60周年主题集会活动”,活动中我们都真切地表达了对学校光荣历史的回顾和颂扬。
薪火相传  传承优良传统
   
学校还有一些其他的优良传统,我们也都努力地继承着。比如,1952年,莲光五年级的一个小队被团市委命名为“卓娅小队”,1953年六一儿童节,时任西南局副书记的宋任穷、张际春专门接见了“卓娅小队”,《新华日报》还作了详细的报道。
    卓娅是苏联的民族英雄,时过境迁,苏联已经不复存在,我们是不是还要继续保留这个小队?答案是肯定的,那种坚强的、抵御外侮的不屈精神应该是不朽的,并且和莲光小学的秀美而坚强文化精神相符。学校不仅保留着“卓娅小队”,并且在2009年还成立了“卓娅大队”。成立授旗誓师仪式上,老一辈“卓娅小队”的队员们,将旗帜传递给新一代的孩子们。“莲光莲光希望之光,卓娅精神代代传扬,映日荷花别样鲜亮”的誓言充分表达着新一辈莲光孩童的决心。
创设情境  铸造精神家园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外在标志,是学校文化的物质基础和有机载体。走进莲光校园,首先让你感受到的,是一种文化的品位,正对校门的文化墙上的莲光精神、带着一朵璀璨莲花的校徽及警句,既呈现了莲光底蕴的厚重,又指明着莲光前进的方向;庄重的校史室,真实记载了莲光变迁的足迹。
    教学楼、综合楼艺术长廊既有领袖名家名言、莲花佳句美景,更有学生书画佳作,展露着学生们的艺术天赋,将自己的心愿表达得淋漓尽致;教室班级特色展示墙更是彰显了各班的班风班貌。
    更重要的是,学校还在努力地营造一种以莲的优良品格为指向的人际和谐美的境界。《爱莲说》、《莲光君子规》、《班级公约》、“今日我当家”、“莲光小君子”以及时常更新的温馨提示语等会时常映入师生眼帘,构筑了“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和谐校园人际氛围,促进了师生文明成长、共筑莲光精神家园的实际行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