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征与太监引发的思考

 0004xiaolin 2015-06-11
 
 

    

 

魏征,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铮臣。正是由于他的刚正不阿、直言相谏,才修正了唐初政治的偏失,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景,成就了李世民千古名君的盛誉。

相传,魏征死后,李世民这了表达对他的敬爱之情,用上好的玉石棺椁厚葬了他。但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那万年不烂的玉石棺椁把魏征的身躯葬在了里面,也把他的灵魂永远地禁锢其中,从此,魏征的思想和品格不再繁衍生息——“魏征”永远地死去了!从此,世间再也没有了魏征。身体和灵魂都十分健全的魏征 “断子绝孙”了!

奇怪的是,已被阉割太监却无性繁殖,不断地繁衍,生生不息,后辈永存。

苦思冥想之后,我终于想明白了:做铮臣风险太大,连开明君主李世民都曾经咬牙切齿地要杀掉魏征,几乎很少有哪个铮臣是皇帝平日里喜欢的,更多的是在失去之后才被觉得珍贵。而太监则不同,他们从来不和皇帝作对,即使是皇帝再错他们也绝不指出,就是前面是一个深坑,他们也会打着灯笼给皇帝照着,陪伴君王欣然前行,全心全意地等着皇帝要迈没迈、要倒没倒的那一刻,扔下灯笼抱住皇帝——“吾皇万岁,您这龙体可别摔着”!从此,他救驾有功得到了皇帝的感激,受到了奖赏,由掌灯太监提升为身边近侍,最后还可能升为大内总管,权倾朝野,平步青云。

想到这儿,我心中不由生出一种悲哀:当今社会不是缺少魏征的躯体,而是缺少魏征的精神;奴才的品性不是遗传过来的,而是传染造成的。奴性十足的官员队伍,怎能不出现政务的偏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