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古城简称榆城,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距大理市下关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方圆12里,城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东西南北各设一门,均有城楼,四角还有角楼。解放初,城墙均被拆毁。1982年,重修南城门,门头“大理”二字是郭沫若手书。
时间:2010-03-28
地点:大理古城
天气:阴

1、从崇圣寺三塔到大理古城,只有10分钟左右的车程,现在是下午5:50分左右,上图是大理古城南门。

2、城门上书“大理”二字。

3、城墙高大城楼雄伟。

4、门洞很深。

5、由南城门进城,一条直通北门的复兴路,成了繁华的街市,沿街店铺鳞次栉比。

6、街两边有各种专卖银器、银饰、民族工艺品、珠宝玉石、扎染、草编等名特产品的店铺和风味十足的白族饮食店。

7、路边银饰品现场制作。

8、西洋式路灯。

9、大理城的城区道路仍保持着明、清以来的棋盘式方格网结构,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称。

10、富有白族民族特色的建筑中,不乏汉族建筑艺术元素。

11、清咸丰六年(1856),杜文秀被群众推举为“总统兵马大元帅”,在大理城原云南提督府署内建“大元帅府”,设官建制,大理政权由此建立。杜文秀领导的大理政权实际上是一次回汉联合为基础的各族人民的抗清斗争。到1866年时,起义军已经夺取了53座城池,占领了云南省的大半,大理政权达到极盛。同治十一年(1872),杜文秀用全家服毒自尽,来换取全城百姓的生命安全,但清军仍血洗了大理城。

12、解放军战士塑像,在兵马大元帅府对面。

13、富有民族特色的扎染。

14、旅游商品店的招牌。

15、羊皮画也很有特色。

16、天渐渐暗了,进工艺品店看看,不让拍照就在店外偷拍了。

17、现场制作银器银饰。

18、五华楼是古代南诏王的国宾馆,位于古城中心。南诏时成为“天下第一楼”,此楼重建于1998年。导游说古城到此游完了,不知是否属实?遗憾的是没有登上城楼拍拍古城全景,再者游览时间和天气都不好,只得往回走了。

19、以古城为代表的典型的白族民居,吸收了中原汉式民居以庭院为中心的组合方式,结合本地区气候、本民族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创造了“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走马转角楼等基本的平面形式,建筑正向坐西朝东,背靠苍山,西面洱海。

20、街头抓拍。

21、还是个影友。

22、继续抓拍。

23、漫步古城的街头,感受着古城的朴素与宁静。淙淙流淌的溪流,青石铺就的小路,延伸到小巷的深处。华灯初上,花香弥漫,古乐在谁的指中鸣响?

24、回走的路上抓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