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度压抑本能:类同于自我渐灭生机

 书蠹之家315 2015-06-11

中医学把本能视为源自人的自然质性之冲动,抑之不得;“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正是依赖这种“动”,人才得以生存和充满活力,种系赖其以延续。

有个经典认识:一部分癌症患者偏向于自我压抑,平素较郁闷,不爱说,好把想法深藏于内心。这在胃癌患者身上体现尤其充分。东亚民族,特别是日本人,性格比较含蓄、内省,好自我压抑。日本人的胃溃疡和胃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奇高,其中一个因素,就归因于习惯自我压抑。第一代移民夏威夷的日本人群中,胃癌发病率还是很高;直到第三、第四代移民逐渐融入当地生活,学会释怀后,发病率才与当地接近,更说明这一点。

中国的情况类似。临床观察到一个重要现象:“闷格子”(不爱多说者)更易患胃癌。无论男女的中年胃癌患者,都有一个特征——拘谨,善自我压抑,人缘好,很少公开场合发火。不是说他们没有“火”(指俗语说的火气,怒火),而是愤怒时习惯于向内转移,只是郁闷压抑、自我强加控制。情感不轻易显现,喜怒不随意外露。这是典型的自我压抑型的个性特征。

研究揭示:这种个性者郁闷时易导致胃的保护性因素被削弱(处于强烈自我压抑状态时,胃黏膜下的血管收缩,黏膜缺血,保护性黏液分泌减少);与此同时,破坏性因素增强(胃酸分泌多,可伴有胃痉挛),短期内可导致胃的不适(俗话说:“气出”胃病或胃痛来)。反复创伤与不断地修复,久而久之,可诱发并导致胃的癌变。

因此,传统文化津津乐道的“万事忍为先”,从社会学角度或从人际关系而言,也许是一种优良品行。但从健康、防治癌症角度而言,却有害而无益。日本人的胃溃疡和胃癌发病率居全球第一,也许就和大和民族凡事“哈依”“哈依”(日本语ハウル,亦即“是”),点头弯腰先于认可的态度密切相关。

这其实是压抑了自我表达、自我申张、自我宣泄的本能性需求。

心身医学呵护健康有一个重要原则:须学会及时表达自我意向、宣泄情绪、释放压力,可以说是针对这类漠视自我本能的纠治良策。

早在200多年前的18世纪中叶,就有研究提示:修女的乳腺癌发生率高于其他妇女;独身女性乳腺癌发生率也高于已婚女性。现代社会,独身女性的乳腺癌发生率同样高于已婚女性。这是反复被证明了的事实。

进一步研究揭示:年龄超过40岁的修女,其乳腺癌发生率甚至超过独身对照人群。修女乳腺癌不仅仅高发,而且发生的年龄较对照组为早。在45~49岁期间有一突变增加的高发年龄段,而国际乳腺癌的平均高发年龄段则在56~59岁之间。修女的乳腺癌高发年龄段也较消化道癌的突变提前了5 年。

深入分析提示:修女乳腺癌发病率之所以超过独身对照女性,则是因为今天的很多独身女性仍是有其性伙伴的,只不过不固定,性生活不那么频繁而已。

这提示:因为修女长期孤独,情绪及性的需求被压抑,长期得不到满足,所以乳腺等有内在张力后难以释放,容易癌变。

结论是:性是人的本能之一,长期压抑,得不到释放,会戕害身体!

另有研究表明:长期抑郁者,其平均寿命难以活到当地的期望寿命;长期抑郁者,几乎没有长寿的。也就是说长期抑郁影响寿命。

深入对照研究提示:陷入抑郁者,折寿时间相当于抑郁持续时间的1/4强。即抑郁一年,折寿约3个月。如果20多岁开始抑郁,若持续,在50多岁时,她已经相当于70多岁年龄了。加上长期低质量的生存状态,很多机能已明显退化了。要想活到高寿,颇为其难。

回到中医学的传统认识,本能是生命动力(相火)。

压抑本能,等于自我慢慢地熄灭生命之火!说其是慢性自灭生机,并不为过。

而春冬交替,乃自然之道。一如人之状态,高低潮起伏。只不过有些人明显些,有些人不太明显而已(研究揭示,人都有低潮偏于抑郁时刻)。

多想想春天之美吧!春风徐徐,万物萌动,春意盎然,绿油油的,一片生机,冬眠之虫也开始惊蛰而出,性的冲动也有所增强,一派活力,多好!

尽情去拥抱春天吧!趁早激发自我生命本能,找回机体内在活力吧!这样,我们不仅仅可以活得更快乐,而且可以更少生病,更加长寿,更有效率!

所需要的只是尽快积极行动,克服自我认知障碍;并坚信借助各种方法,这些障碍并不难克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