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场

 昵称26074475 2015-06-11

陕西农建师
一段难以忘却的记忆




  ◆刘先桂

  地处秦、晋、豫三省间的三门峡库区,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为治理黄河修建三门峡水库而形成的。1957年至1960年,国家从三门峡库区搬迁了256个村庄,移走了41.4万人。这块近百万亩的黄河滩地,历朝历代都是盛产粮食、棉花和花生等农作物的一块宝地。

  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在这里组建了三门峡库区农场。以后,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国家先后将这里的农场和陕西其他较大的农场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十四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和陕西省农建师”。人们将以上不同时期的名称概称为“陕西农建师”。1977年后,又恢复了国营农场的体制。

  陕西农建师是一个亦农亦兵,劳武结合,集农、工、商、学、兵为一体的屯垦组织。一个时期,曾成为陕西农垦系统的主力军。这支“部队”是1963年开始组建的。这一年,铜川、汉中、安康、渭南、宝鸡、西安等城市数万名的初、高中学生和社会闲散青年,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潮水般地涌向三门峡库区,投身到火热的垦荒大生产中,成为陕西农建师最有活力的主力军。同时,新疆生产兵团、东北垦区、陕西省委、省政府具有丰富经验的各级领导干部;人民解放军的陆军、海军复员转业官兵;各类大学、中学毕业的科学技术干部;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大荔农校(即原赤水农校)全体师生;甚至还有正规部队师、团、营、连各级共281名现役解放军军官,都聚集到陕西农建师,开始为陕西农垦事业的建设发展献出热血和青春。可以说,陕西省农建师是一个由革命军人、科学技术人员和大批热血青年组成的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陕西省农建师组建时,就坚持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制度,不断地教育广大干部职工,使他们明确了为祖国和人民的富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而离开喧闹的城市,到满目废墟、杂草丛生、人迹罕至的荒野来从事农业生产。深入细致,多样灵活的政治思想工作,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使广大知识青年在艰苦的环境中,拿着全国产业工人最低工资待遇,仍然坚持苦战而没有溃散。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陕西农建师人继承和发扬南泥湾精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立起一个个大型国营现代化农场。他们不但建设起了纺织、机械、水泥、造纸、床单、砖瓦等大型工厂,还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粮、棉、油等农副产品和棉布、棉纱、机械配件、水泥、机制纸张等工业产品。据统计,1979年至1985年,这些农场经营利润达2875万元,占陕西农垦系统同期利润62%。

  在农建师和各团厂,都建立了从小学到高中的职工子弟学校、职工医院和农业科学研究机构。师农垦农业科学研究所推出的油菜系列品种被推广全国,获得了大面积丰产。商业网点、酒店宾馆遍及西安渭南。1971年奉命组建的武装第四十五团,和正规守备部队战士一样手握钢枪,日夜站岗放哨,接替陕西军区独立师,看押几个劳动场所的犯人将近3年。陕西农建师人不但吃苦肯干,团结友爱,服从命令听指挥,而且待人诚恳热情,心地善良,乐于支持弱势群体。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有几十名西安军医大学等高校的所谓右派学生被“安置”在这里劳动。六十年代,陕西省又将延安市原市长、国家行政九级干部姚安吉和西安市政府秘书长冯立生“安置”在这里。“文化大革命”后期,中央还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自治区第一副主席武光和西藏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开国少将范明“安置”在这里。不管当时的中央、省、市高层领导如何看待这些人,广大农垦干部职工没有歧视他们,对他们嘘寒问暖,在生活上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帮助。直到他们被平反昭雪恢复职务。陕西农建师又是一座造就人才的大熔炉。经过生产兵团多年生活的熏陶和锻炼,造就了一大批多谋善干的人才,成为了各级领导和科学技术骨干。陕西农建师的建设与发展,是全体职工几代人艰苦奋斗的结果。多年来,他们流血流汗,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因工致伤致残,献出宝贵生命的职工不在少数。

  有年夏收,四十三团一青年农工,劳累了一天,晚上又加班劳动,结果困睡在麦秸堆内,被拉粮汽车碾断双腿,致使终身残疾。水泥厂一位青年电工,从电杆上跌落,折断脊柱致使终身瘫痪。修配厂一青工,在吊车起吊机件时,自告奋勇,用体重平衡吊件,突然吊件跌落,不幸被砸,当场身亡。造纸厂一位女工,跌入滚烫的纸浆池,被烫得体无完肤,最后不幸身亡。类似这样的伤亡事件还有很多。

  为了陕西农建师的建设积劳成疾而病死、老死的职工更是无法估计。四十三团原有14个连队,全场死亡者大多埋在团部西南角一块地里和《丰图义仓》周围的壕沟里。人们习惯把这些集中埋葬的地方称作第15连。四十四团部东北角的一块地里,集中埋葬着本团和附近几个农垦单位的亡灵。这两地累累的坟茔,埋葬着为陕西农建师建设献出生命的骨肉同胞。黄土埋忠骨,农垦育英才。人们不会忘记这些曾经为陕西农建师建设捐躯的农垦职工。他们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特别值得怀念的是陕西农建师的创建人和领导者,师副政委马秀山和师长王季龙。师副政委马秀山,河北唐县人,1911年生,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家行政10级干部。据原籍地群众叙说,抗日战争时期,马秀山手提双枪,带领八路军游击队英勇抗击日寇。解放后,曾任河南省许昌专区专员。后在中国科学院秦岭考察队担任领导,1961年负责筹建三门峡库区农场。“文化大革命”中,遭受到很大冲击,长期没有分配工作,1995年2月1日病故。

  师长王季龙,陕西绥德人。1917年生,1934年参加革命,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家行政8级干部。1946年担任绥德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担任西北野战军第四十七团团长,带领全团官兵和其他部队横扫西北敌军。后任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第四书记、兵团政治部主任,1963年奉调陕西,连任陕西农建师各个时期师监工达14年之久。他有胆有识,政治理论水平超人。为陕西农建师的发展和建设呕心沥血立下汗马功劳。于1987年6月29日病故。

  进入二十一世纪时,矗立在渭南市中心的陕西农垦渭南光华宾馆高楼上的巨幅标语,写着“向艰苦奋斗的农垦战士致敬!”引来了路人仰望赞叹,这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呼声,这是对农垦战士的肯定。

  后来,经国家批准,部分库区移民返库种地,加之历年来几个部队占用大量土地办农场,国营农场土地面积锐减。大批职工转产(开办其他产业)和调动工作,陕西农建师人已遍布陕西内外。但陕西农建师人无论走到哪里,他们都不会忘记曾在农建师战斗的光辉历程。陕西农建师已离我们远去,但知情的人们不会忘记,当年那大批城市知识青年辞别亲人,离开喧闹的城市,来到荒草疯长的黄河滩,搭草棚,住帐篷,忍受蚊虻叮咬,吃着没有油腥的萝卜条,用双手开垦数以万亩计的良田。黄河洪水肆虐,他们奋不顾身抢救国家财产。十月中下旬,男女青年们身负几十斤重的麦种,趟着冰冷的积水和淤泥,步行十多里,端着脸盆用手撒播,数以万亩计的小麦就是这么种出来的。他们冒着风雪,顶着严寒,吃住在工地,用了半年的时间,修筑了长达104里的黄河防洪大坝,阻挡黄河洪水;烈日高照,挥汗如雨,收割机响彻整个黄河滩。省内各大单位派来支援,运粮的汽车来回往返,晒麦场上灌包、缝包的女青年们忙个不停。男青年赤膀扛起两百多斤重的麦包,走在高高的架板上如履平地,堆起小山似的麦包垛。

  秋风凉透,男女青年趟着露水,身围布包,不顾手指划破拾起大包大包的棉花堆积如雪山。明镜似的南泥湾四十团稻田里,男女农工卷起裤腿在冰冷的水中插出一排排整齐的秧苗,争取和江南水田一样的稻谷丰收。长城脚下鱼河堡四十六团的农工,站在水中日夜轮流值班引水拉沙,削平一个个小沙丘,改造出千亩计的平地。大荔四十四团农工在盐碱地四周筑起土堰,赶时放淤压碱,改造出数以千亩计的良田。冬季农闲时,他们按照训练科目,身背钢枪,排着整齐的队伍,高唱进行曲,走向靶场,举枪瞄准射击或投掷手榴弹。英姿勃发的男女农垦战士全副武装,手握钢枪,日夜守卫在几个劳改场里。铁水流淌,钢花四溅,修配厂的工人们日夜奋战在炽热的炼钢炼铁炉旁,铸造出钢、铁构件,销往各地。纺织厂的女工日夜轮流值班穿梭在纺织机器之间,生产出千吨计的棉纱和千万米计的棉布。各工厂派出的小分队,夏季冒酷暑为周围农民割麦运粮,冬季不畏严寒为农民平整土地。师和各团的宣传队在全师和各团周边地区为群众演出。

  这一切,都是陕西农建师人将近半个世纪在黄河之滨,长城脚下这个舞台,上演的一幕幕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话剧。他们用血汗和生命绘制出一幅幅波澜壮阔,光彩夺目的农垦画卷,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震撼人心的农垦战歌,为陕西农垦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几代陕西农建师人艰苦奋斗的精神永垂青史,农垦战士的功绩与日月同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