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Zaodie的博客: 你可知U盘是什么

 纸中人 2015-06-12

广电总局近日向央视等媒体下发通知,要求在主持人口播、记者采访和字幕中,不能再使用诸如NBA、GDP、WTO、CPI等外语和缩略词。

广电总局的出发点不难想到,这考虑到了部分人群可能会听不懂缩略词,也有人说是为了保护汉语的纯洁性。但我认为这种做法有些不合适。关心时事的人,能有多少不知道GDP、CPI的?热爱体育运动的,会有多少人不认识NBA、CBA、FIFA?

有些较为专业的词,是可能有好多人听不懂。今天我在看电视的时候就看到了一大长串的词,“计算机射线断层扫描”,觉得莫名其妙;之后被采访者口中说出'CT'我才明白。这断层扫描就指的是CT啊。倒确实是没有几个人能知道这CT到底是什么意思,但大家都知道这是医院检查用的东西,这就行了,写上一长串全名更不懂了!

我们每天都用的U盘,你知道它的全称吗?共27个字:

“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无需物理驱动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动存储盘”。

我爸说在电视上看见过,“就那U盘全名还好长的。”MP3以后在电视上不会说了,改成“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三”。看来以后中央台是不敢报道“一位歌迷用MP3从U盘里下载了一首S.H.E.的歌曲”这样的新闻了。

像我这种自认为对计算机挺精通的人,不也不知道“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就是IBM,“码多分址”就是CDMA吗?至于像USB是“通用串行接口”,IE是“互联网探险家”,DVD是“集合数字多媒体光盘”这样的全称有什么意义?写上啥“通用串行接口”更晕了!

未来,H1N1会被叫做“血球凝集素第一型神经氨酸酶第一型”;KTV会被叫做“自娱自乐音乐电视”;“IT行业”就叫“对电子处理和设备贮存和发送各类信息的研究和利用的行业”吧。

至于维生素A、维生素C这样的,叫“视黄醇”和“抗坏血酸”;到那时,观众全疯了,广电总局再下个通知,改叫“维生素甲”“维生素丙”,B超改叫“乙超”……

为响应广电总局通知精神,本空间自即日起将尽量避免使用外语和缩略词。本空间名称改为音译“兹阿奥德伊耶空间”。不得已使用时将以加括号的方式把中文全称注明,如“X光(波长介于紫外线和伽马射线间的电磁辐射)”、“QQ(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因特网的即时通信软件)”以及“卡拉OK(播放预录在录影带之类储存在媒介上没有主唱人声的音乐伴奏同时在电视荧幕上同步播放有着节拍提示的歌词然后由参与者边看着歌词边持麦克风唱歌的娱乐形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