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东:圣人都有一颗孩童的眼睛

 海明山水 2015-06-12

  
客观的说,每个人都想做一个提得起来放得下的,洒脱的人。要是用道家的话说,就是大道无为无我,自由自在的境界。
  但是,在现实中,“提不起来”的人固然不少,但是,提得起来,却放不下的人更多。可见,无为无我加起来不过四个字,做起来真的是不那么容易。真的完全做到了,也就接近于圣人了。
  所以,老子借圣人的行径,向人们讲解如何做到无为无我,他说: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
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
圣人之在天下也,歙歙焉,为天下浑心。
百姓皆属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所谓“无心”,就是无我,无为。“以百姓之心为心”对这种无为,无我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即怎样来在现实中实现无为无我。因为,虽然老子强调要对各种主观目的“损之又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做事都是有目的,否则岂不成了懵懵懂懂的游魂?
  
老子说圣人应当“恒无心”,紧跟着又说以“以百姓之心为心”,可见老子否定的并不是目的性本身,而是在否定主观性。所以,这里所说的“百姓之心”也不是某一个,或者某一群的百姓,而是百姓的全体。
  
至此,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个老子非但不消极,而且实在是太积极。只不过这个积极,好像有点让人难以接受。难道,我们每次做事情,做判断之前,都要搞一次问卷调查,看看绝大多数人是怎么想的?
  
更何况,在特定情况下人们很可能会同时犯下相同的错误,也就是说即使调查了,结果也可能是错的,又有什么用呢?
  
显然老子没这么笨,而且在老子的那个时代,更不能有什么社会调查的事情。老子的办法就在后面这一句上——“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
  
这句话从字面上看,是非常浅显的。但是理解起来确实有些难度。

  n 所谓“善之”不能解为以之为善之意,而应取“善”为动词,解为以善待之,以善用之之意。

  n 所谓“德善”指具有善之“德”,或“德”处于善之中。换言之,即“德”无不善,无不善也即无善。所以虽然说“德善”实际上却是心无善与不善之分,即于善与不善之间“无心”。
  
这里面,包含了几层的含义:
  
首先,正如老子说的,“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因此所谓善与不善,都是相对概念,于此一时为善,于彼一时或为不善;于此一处为不善,于彼一处或又为善。圣人“无心”于善与不善之间,不是要混同一时一处的善与不善,若否则就成了是非不分,善恶无别之人了,又怎么能称为圣人呢?
  
圣人所混同的,是一人一物的善与不善,不去关注他在具体某一时,某一事上的善与不善,而只关注他作为整体的天赋的德性;不执着于他在此处的不善,而要看到他在此处之不善,恰恰就是在彼处的善。一言而蔽之,即因其朴而用之。所以说:“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材。”
  
其次,既然善与不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那么就必须要找到一个参照物,才能更好的加以区分和判断,通过“德善”——“无心”于区分善与不善,而得以更加清晰准确的看到,每个人,每个物的种种特性的功用,进而能够因其性而用其长,所以“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换言之,“德善”犹如无疵的玄鉴,无暇的大白,因为自身的无疵,无暇,而得以将人与物的本性,映照的更加清晰,衬托的更加突出。而使玄鉴无疵,大白无暇的,恰恰是“无心”,即自损其为我之心,为私之心的结果。此中道理与孔子所说的“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是相似的。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并不是将善与不善混为一谈,相反却是在自身“德善”的基础上,对善与不善的全面掌握。这就是,无心于善于不善的区别,无为于善于不善的区别的意义所在,即能够更加全面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人与事。
  
而普通人,或者绝大多数人为什么做不到这一点呢?因为“百姓皆属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这个“孩”字,自古以来解说纷纭,但总得来说,大家还是认为这个字的意思是说,像一个婴孩那样看待事物。
  
婴儿是人类一生之中,最接近自然的阶段。
  
婴儿的一切行为都是出于本能,因此其一切需求也都是出于其自身的需要。饿了就哭,饱了就睡,不会考虑别人在做什么?别人有什么?喜欢他就要,不喜欢他就不要,不会去考虑这样东西,是不是比那样东西更珍贵,更值钱。
  
一言而蔽之,就是婴儿是用心来观察事物的,他的行为也是其内心的真实反映。而婴儿之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他还没有受到外物的影响与诱惑,还没有与他所拥有的那个“一”,没有与“道”分离。
  
而普通人是用眼睛和耳朵来观察事物,进而也就根据眼睛和耳朵所获得的信息,也就是自我以外的各种世俗的观念,来进行是非善恶,利弊取舍的判断,所以凡事必然有心——有一个预设的标准,因此凡事也必然有为——有一个预设的目的。而圣人则是用心来观察事物,进而是根据心的感受,来作为行动的依据。
  
形象的说,耳朵能够听到人的声,眼睛能够看到人的脸,只有心才能体会到对方的心。才能自己“恒无心”而以“百姓之心为心”。
  
周易中说:“憧憧往来朋从尔思。”简单的理解就是,人们跟你的想法基本是一致的。
  
其实道外无我,我在道中,同样“他”也在道中,每一个人都是物质的载体而已,都是道一个组成部分而已,虽然各有各自的小“一”,但是终归是在人这个大“一”之下,是由一套大图纸造出来的。
  
所以,真的用心去观察,去体会了,就一定会感受到所谓的“百姓之心”,即绝大多数人的共同的想法。
  
这个共同的想法是什么?当然就是“道”,就是“道”在某一个事物上,某件事情上的表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