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花刍议

 钟离绝遐之万语 2015-06-12

一国三花:天山雪莲、中州牡丹、东海玉兰,象征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文高雅;代表刚毅、开拓、文明的中华民族精神。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国花,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特征及其民族性格。中国文明久远、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要反映这些特点,又象征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可能不是一种花可以概括的。但是百花园中品类繁多,选择并非易事。

在旧中国,关于国花的讨论就开始了。当时最集中的话题就是要不要用牡丹花做为中国国花。在广大知识界中,多认为用牡丹不合适,因为人不能只贪图富贵,而牡丹太有富贵相了。有人想用荷花,意在清高,“出淤泥而不染”。但一些官绅商贾却对此表示冷淡。此议历经几个世纪,至今仍未休止。

前些日子,中央电视台节目中,有人直呼牡丹为国花,不知是什么时候定下来的,但却反映出对牡丹的呼声很高。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成立过一个国花命名的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初步定了四样花为国花,即牡丹、菊花、梅花、荷花,那就是“一国四花”。在即将一省一票表决通过之际,由于有不同意见而搁置下来。

试观世界一些国家,国花各有不同。英国人用蔷薇,所以有歌唱“蔷薇蔷薇处处开”,以讴歌当时大英帝国的国力,即“日不落帝国”。荷兰人用郁金香,这是其国人的爱好。日本人用樱花,春天怒放,确有一番景象。有日本人写道:“若问大和魂底是,朝阳影里看山樱”,代表了日本人民的自豪。但“山樱花”,又叫さくら,就是沙果;正如朝鲜人把苹果称为沙果一样。可见日本樱花是用沙果树接种了山樱花而生成,所以不结果实。

而法国人独出心裁,一国两花:郁金香、紫罗兰,分季节使用。此外,还有皇室、政党等也用花来代表的,如日本用菊花代表皇室;中国国民党用梅花做为党花,象征艰苦奋斗精神,即“梅花香自苦寒来”,不能说用意不是好的。现在香港特区用紫荆花,澳门特区用荷花做为特区之花,也各有美好的用意。

那么像中国这样历史文化悠久,生存地域广阔的国家,用什么花儿当做国花才合适呢?上面讲了一些,最好不去重复,然而也不能过于出奇。国花不仅代表中国的过去、现在,也要面向美好的未来;既要有历史的文化积淀,又要有现代精神,使人们一看或一想起来,就自豪、振奋,又感到温馨、和谐,使生活充满情趣。如果现今还要有此一议,不妨提出拙见,供大众参考:

天山雪莲 中州牡丹 东海玉兰

即从西到东,从冬到春,从草本到木本,又从那种高尚、坚贞,到人间的发展繁荣,再到生活的温馨雅致,可谓天人合一,八方共享。

天山文化,是古老的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古籍记载:早在六千五百多年前,英雄宁禄就在天山、帕米尔一直到昆仑南麓建立了人类早期的家园;包括伊犁、塔城、拜城、喀什、库车和克什米尔等地,其影响已到达西欧和北非。五千年前,黄帝之子帝挚金天氏,从西方回来,在槐江(鸿)之山即天山一带建国,就是后来的回纥。今天,新疆和青藏高原,居住着许多氏族,属于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部分。天山雪莲,在高寒山岭生长、开放,不仅成为地域特点和民族性格的象征,还是重要的惠民药材,不可多得。把天山雪莲定为国花,要珍视并保护它,让它和百花共享繁荣。

国 <wbr>花 <wbr>刍 <wbr>议

中州文化,在黄河和长江的滋润养育中发展。早在六千多年前就成为中国的腹地。据古籍记载,中原在尧代以前就人口密集,每隔一、二十里就有一“山”,总共近二百个部落之多。如今到处都有大量古迹发现。洛阳牡丹、荷泽牡丹,驰名天下。牡丹,过去一直是富贵的象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已成为繁荣的愿景,深为人们喜爱。

国 <wbr>花 <wbr>刍 <wbr>议


  

中国东部一直到台湾,生养着玉兰花,它和白兰、木兰、米兰等木本花树,为人们供赏佳品。它象征着温馨、典雅、和谐,从古至今有着普遍的栽培历史和普世的文化内涵。如果把天山雪莲、中州牡丹、东海玉兰并列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代表着刚毅、开拓、团结的民族性格,正可以激励着全民族向康庄大道奋发前进,实现中国人的梦想。

国 <wbr>花 <wbr>刍 <wbr>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