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解底皂青3 

 彩虹船 2015-06-12
底槽青泥料分类探讨
读到一篇有关紫砂泥料科学研究探索的好文章, 文中对底槽青有详细分类探讨,特地转贴到此, 让对底槽青有兴趣的壶友一起分享, 学习.

所谓有争议的天青色的问题:
明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说到天青泥"出自蠡墅,陶之变黯肝色",而有些人认为烧出来的茶壶颜色像天青色,才是天青色的颜色。 
  根据与采矿人的交流,我认为天青色是紫泥中的一个品种,是龙骨上的一个夹层,只是较嫩而已。其依据是确实有象天兰青颜色一样的矿源出现,其烧出来的颜色确实呈暗红色,也就是"黯肝色";其二,泥料的称谓一般都是开挖的人叫出来的,他们的文化素养决定他们不可能象文化人那样浪漫,是比较直接,直观,泥像什么颜色,就称什么颜色;其三,根据分析紫砂泥中显色元素主要为铁,含量较少的元素如锰、铜等烧成过程中不可能呈现近似天青的颜色。 
  紫砂矿属粉砂质沉积岩,以硅、铝、铁为主,尤其在紫泥中以石英、高岭土、赤铁矿和云母为主。前一段紫砂炒作中,台湾收藏者在收藏的迷茫中无法确定紫砂茶壶的真正价值,只能根据工业产品标准来衡量一把茶壶的好坏。这其中包括泥料好坏 ----纯度。在坯体上不能出现黑色杂质、云母片(银星)。为了适合消费者的口味,泥料加工者发明了泥浆冲砂法,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从紫泥泥料的组成成分中我们看出,真正的紫砂泥必须含有少量的云母(银星闪点),偶而也会出现黑色斑点,黑色斑点是Fe或Mn等金属化合物的聚合不熔物,不出现这些特征反而说明此种原料不是手工磨制或正常机制的,而是用了泥浆冲砂法,或用其它含云母少的矿源来替代的,是一种人为的故意的对自然材质的自然美的破坏。另外,由于沉积岩中常含有化石,以CaCO3为主的化石在高温烧成中变成了熟石灰,冲泡中吸水膨胀产生了所谓的灰爆即茶壶表面的瑕疵点。这在泥料中是很常见的现象,也是紫砂泥料的一个缺陷。

从古到今,我们所称的紫砂泥都出自黄龙山,近几年由于开采量不大,用量增大,人们开始用黄龙山的夹泥、湖滏的紫泥来替代。近期我们从中采取几个样品,大致作了基本元素的测定,列表如下:

注:
1 、黄龙山矿标由台西矿陈伟先生提供, 4#由紫砂一厂原料车间提供 
2 、分析实验由重庆师范大学化学系孙进元教授协助完成


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  从泥料的形成看:
    根据前人的观测,紫砂矿中石英颗粒呈次棱角的砂粒状,说明是由于流水作用形成的。由于矿物沉积过程发生沉积分异作用,当流速减小时水中重矿物总比同样大小的轻物先沉淀,同一种矿物总是粗粒的先沉积下来,球形比片状的更容易沉淀。另外,材质密度 Fe2O3>SiO2>Al2O3 , 在沉积岩形成的过程中,同一层次中含铁高的材质 , 颗粒沉得深下,而含铁质低的在上层。故而有老中嫩底槽青之分。从烧成角度看: 
    底槽青相对紫砂泥来讲烧成后由于含铁高而偏紫,而底槽青也是越来越紫。
由于含 Al 量的不同,4#井紫泥的相对耐火程度高于黄龙山的,在底槽青中越是深的耐火度越高,湖滏的就更差一些。
本山绿泥的耐火度,高于其它各种泥料。故而本山绿泥的坯放在一般窑中不易烧成。
紫泥的耐火度不及底槽青,比较适合现在一般窑火温度。
湖滏的底槽青由于含铁量近于黄龙山的中槽青,而含 Al 量又远低于中槽青,耐火度较差,相对来说湖滏底槽青确不如黄龙山的,也是一般人为什么推崇 4# 井底槽青的原因。

·  从制作工艺上: 
    本山绿泥中含石英偏多,坯体的收缩大,吸附水相对偏多,在挥发过程中造成坯体收缩大,也就是平时所说泥料"爆"。同样底槽青越老越好,收缩越小,利于制作。

·  从外观看:
湖滏底槽青中相对杂质多一些,其它指标都接近黄龙山,只是外观的纯度不如黄龙山,没有脂润的感觉。 
  总的来说,从矿物的化学成分来看,很难确定一个明确的好坏标准,就象现在长兴、建水、延安也产紫砂土。我们平时所讲的"正宗",是泛指学业技术的嫡传正派,而几百年来,我们讲到紫砂茶壶都是以黄龙山泥料为原料的茶壶。紫砂茶具能成为茶具之首也是用黄龙山原料所制出的茶壶特别适合冲泡茶,它的双重气孔结构使得紫砂壶的透气性优于其它茶具。另外,从泥料工艺性能来讲,紫砂壶的成型方法 ------ 拍打成型法都是基于黄龙山泥土的性能,是一个特定的工艺方法。所有的工具:明针、竹刀、木转盘等等都是特定适用于黄龙山泥料之工艺性能,如它的高可塑性、颗粒感等等,而不是采用景德镇等地的辘轳拉坯法。在黄龙山原料的基础上,人们通过几百年的工艺改进,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拍打成型法,成为紫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黄龙山紫砂陶土是大自然赐于陶都人民的宝物,正如传说中的"始陶异僧"带给人们的"富贵"一样。其实,在其它地方也有近似或相同陶土,故而无必要过分夸大陶土的神秘性(就象有些人夸口他的陶土藏了几十年、价值逾千金等等);但是,黄龙山陶土已经成为紫砂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在它的基础上形成一套独特而完善的陶瓷成型工艺,成为中华民族陶瓷文化的一块瑰宝,并产生了与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结合在一起的紫砂茶壶。 
  因此,我们可以黄龙山的陶土是宜兴紫砂土的代名词即正宗紫砂泥源于黄龙山。 
  作为一位从小生活在紫砂陶文化环境中的人,既熟悉它,又很陌生,随着学陶时间的增长,发现自己对它其实是一知半解,翻阅有关紫砂书典,发现其中也很少提及紫砂陶的最基本东西矿源,即使有也是相互抄摘。我觉得作为一个作陶的人有必要深入了解手中伙伴,这样才能"心手泥相印"。以上提出的想法观点不一定完全正确,是一种探索,有些还需要用科学理论来作为一步研究.

图解底皂青 <wbr>-3

 

“前一段紫砂炒作中,台湾收藏者在收藏的迷茫中无法确定紫砂茶壶的真正价值,只能根据工业产品标准来衡量一把茶壶的好坏。这其中包括泥料好坏 ----纯度。在坯体上不能出现黑色杂质、云母片(银星)。为了适合消费者的口味,泥料加工者发明了泥浆冲砂法,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从紫泥泥料的组成成分中我们看出,真正的紫砂泥必须含有少量的云母(银星闪点),偶而也会出现黑色斑点,黑色斑点是Fe或Mn等金属化合物的聚合不熔物,不出现这些特征反而说明此种原料不是手工磨制或正常机制的,而是用了泥浆冲砂法,或用其它含云母少的矿源来替代的,是一种人为的故意的对自然材质的自然美的破坏。”

近二三十年,逐渐有这样的倾向。
这种变化,迎合的是消费者的口味;
也有商业运作等因素的影响。
先说说底料壶的三大特点吧! 金砂隐现”, 发色,  泡养效果. 之后才和实物的对比.

1.“金砂隐现”
底槽清原矿带有"鸡眼"(本绿),说得更清楚一点底槽清实际上是紫泥和本山绿泥的共生矿.请参考下图:图解底皂青 <wbr>-3
底料中的绿色"鸡眼"粉碎(泥料提炼过程中)窑烧后呈现的是黄色颗粒.所以,细看壶表内有不均匀的细小金黄色或灰黄色砂粒.因此底槽清]矿料做的壶表面会有"金砂隐现"的说法。请参考下图:
图解底皂青 <wbr>-3
 
在制壶过程中,流把和身筒拼接时,是由于使用的脂泥含水量高,窑烧后造成金黄色的本绿砂粒更明显. 请参考下图
图解底皂青 <wbr>-3
 
带有"鸡眼"的原矿制成壶后, 壶表内有不均匀的细小金黄色砂粒. 反过来不一定真.
也就是说,
壶表内有不均匀的细小金黄色砂粒, 原矿不一定带有"鸡眼", 原矿可以是天然含本绿, 但是, 本绿没有集聚成"鸡眼".

调砂还有几种方法可识别, 分辩原矿是天然含本绿或带有"鸡眼"的原矿在制成壶后似乎没有什么方法可行.

也就是说
调砂后制成壶后当底槽清壶还有几种方法可识别. 可是把天然含本绿的原矿制成壶后当底槽清壶似乎没有什么方法可识别. 现在准备从发色和泡养效果下手看看能总结出什么.
 

底槽清拼料。基本上人工调配进去的本绿颗粒可以分为两种:

1.调入不同目数(通常为较大目数)的本绿颗粒 
2.相同目数的本绿颗粒

第一种比较常见也比较容易辩识,不用近距离看也能明显的看到本绿颗粒均匀或不均匀的分布壶表内. 由于收缩率不同,壶的表面就会形成诸多突起的砂粒或引起表面凹突如下图所示:

图解底皂青 <wbr>-3
 

带有"鸡眼"(本绿) 的底槽清原矿, 在炼泥的过程中一定会被炼成相同目数熟泥. 制成壶后本绿颗粒会很自然的隐含着的, 泡茶时經熱水沖淋金光闪闪, 忽隐忽现非常漂亮.  如果壶身本绿颗粒目数较大暴在表面, 一定是人工调配的.

通常在实体店看到的都是调入较大目数本绿颗粒的做假,分辩人工调配相同目数的本绿颗粒(如清水泥人工调配相同目数的本绿)与含天然本绿的清水泥原矿(本绿在原矿中没有集聚成"鸡眼"). 我还是较偏向从发色和泡养效果下手.

其他的方法理论上行得通 , 不过, 实际上有一定的难度如:

“底槽青的烧成品,在泥胚厚度一致的前提下,要比清水泥的重一些。原因是紫泥里面含有了本绿,含铁量较清水泥大,所以底槽青比清水泥重一些”

“引起表面凹突不同之外还有一种现象是拖尾现象.那是因为后调的团泥并非在紫泥中共生的原矿.硬度有可能比调一起的紫泥还低在明针的时候就容易出现拖尾现象”

底槽清也不过是上好清水泥的一种.所以,从清水泥过度到底槽清就存在一个灰色地带.普通的清水泥也有含本绿但比率很少,很分散,不均匀也不集聚.优质清水泥含本绿成分比率较多也集聚不过还没有形成圆形的本绿("鸡眼").

紫砂泥料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制订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壶友需要靠自己可以接受的程度来画自己的标准线. 如何画自己的标准线就要看什么是"鸡眼"了.

"底槽清"可以定义为:

“原矿中紫泥带有本山绿泥的共生矿”

比较严格的定义为:

“原矿中紫泥带有本山绿泥的共生矿,本绿成分比率较多也集聚成圆形状的"鸡眼".

图解底皂青 <wbr>-3

 

从严格的定义,只有左一和左二图片中的原矿是底槽清.如果从较弱的定义上来讲,左一到左四图片中的原矿都是底槽清原矿.

当以上全部天然含本绿的原矿制成壶, 壶表内都会有不均匀的细小金黄色砂粒.

带有"鸡眼"的原矿制成壶后, 壶表内有不均匀的细小金黄色砂粒. 反过来不一定真.
壶表内有不均匀的细小金黄色砂粒, 原矿不一定带有"鸡眼", 原矿可以是天然含本绿, 但是, 本绿没有集聚成"鸡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