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融股多重做多空间缓慢打开

 真友书屋 2015-06-13

市场行情演驿至今,以银行为主的金融股仍处于低估值区间。在盘中日渐加大的震荡面前,基于为管理层扼住“疯牛”之绳,为行情减速的需要,金融股为国接盘后,必将承担起注册制推出前稳市的重任。目前,相关金融品投资标的已经具备较长时期的箱体式波动机会。

  
金融股具备做多空间


  市场运行到现在,金融大板块基于前期股价的持续受压,目前整体估值水平仍处于相对低地。结合其他板块的表现来看,在股价相较于2007年高点时大幅缩水、而预期2015年总体业绩又处于上行周期的金融股而言,未来要刷平2007年高点时的市净率水平,细分银行(1.33倍)、保险(5.33倍)和证券(3.36倍)均仍有不小的上升空间(表1)。若结合具体各细分板块整体股价和盈利水平的变化情况来看,该空间还会有一定程度的放大。

  另外,考虑到目前市场新股快速发行的节奏需要,金融板块启动以保持市场的适度热度也极有必要。当指数上行到5000点上方,而注册制、人民币“有管理的”可自由兑换却仍未推出,持续降杠杆政令的推出已明确无误地指向高层对此时指数疯狂式拉升容忍度的下降。随后在注册制推出前,可以预见指数会以温和震荡和牛市步伐趋缓为主。计算机、海外基建等通过市值管理权重已经快速放大的板块将进入阶段性高危区,而金融类板块在受压相对权重大幅下滑后(如银行已经从去年底的17%降到了现在的11%),因向上缺乏撬动指数力度、向下却有较好的缓冲抛压的“左右逢源”能力而具备了相对安全和稳定的获利空间。


  从近期来看,市场已进入到明显的风格转换区间中。该转换多呈现为盘中的剧烈震荡和中小盘品种的延续强势,在剧烈震荡中大金融以轮动方式对市场可能出现的单边下挫进行“减振”和缓冲。从后市来看,虽然本次风格切换能否成功仍存在不确定性,但大金融的历史使命却必然会得到传承。


银行受益混改股价将先行


  不过,短期来看,由于证券板块发动较早,市值上行较快(已达到2007年高点时的4.35倍),虽然未来仍有新兴创业板、深港通等推出盈利空间放大的预期,但在中信证券等被调出两融标的等事件的影响下,该板块仍存在阶段性消化利空的要求。未来股价重新的走强需要等待先行压低股价的过程。


  同样拥有混改预期、股价上行空间更大、2015年收益预期逐步增强的保险股,短线相对要强于证券。技术面上,分析师表示,保险与银行类似,目前亦走入箱体式运行空间。在接近前高区域后,快速突破的可能不大,而再次的回落箱底则会是更好的低吸良机。消息面上,去年以来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等即都有引入战略战略投资者、吸引民资进入进行混改的动作。大额银行存单的推出,反向对保险股形成利多。同时,业务的创新、转型,以及安邦预期的香港上市等趋动事件,使未来保险股趋势性走强为大概率。


  相对于证券、保险,改革预期最为强烈并有望因改革而产生集体性股价拉抬效应的是细分银行。进入2015年,由于受到降准、降息周期的开启及息差的持续下行,银行股利润阶段性出现明显缩水。不过,经济数据不佳引领的流动性宽松的持续及央行灵活公开操作方式的增加,旨在呵护银行转型创新、保银行利润回升的多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望不断推出(如银行券商牌照大趋势性获取等。相关消息人士证实,今年下半年银行获得券商牌照为大概率,交行正在推进收购券商,兴业银行今年亦有望获券商牌照),2015年相关公司盈利预期的增厚即与此有关。在银行层面上,多重混改已经正式铺开,交行的先行及中国银行的跟进等,均有望进一步带动其他国有银行的参与积极性。


IPO金融影子股上行将获牵引


  国有银行混改的大幕看起来正徐徐拉开。消息面上,银行业改革的总纲领性文件有望于本月出台。而作为国有银行混改的标本性公司,交行的混改方案据多位接近的消息人士透露,也已近获批时点。随着交行公告正式引入腾讯等民资,未来任何方向性变化均有望成为国有银行混改进程中的圭臬。


  而且,中国银行已有望成为下一个试点“混改”的国有大行。从目前来看,以做大做强金融国企、提高资金变现力为目标,且旨在以公允值计量防范相关资产贱卖的操作面前,除了消息面不断发酵的相关上市公司会有进一步的表现机会外,分析师还提示,受混改注入优质未上市资产及金融资产证券化的方向性引导,未来拟IPO的金融类品种会具备更大的吸金效果。


  最新消息显示,上海银行进入新股IPO“已反馈”的前列。虽经四度延期,但该公司仍在积极推进AHIPO进程。作为特立独行引进外资、改善治理结构之路的城商行,这家集国有股份、中资法人股份、外资股份及个人股份于一身、拥有300余家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的公司,其规模和资质均属优质。从预期来看,如果该公司能够如期上市,相关参股公司如上港集团(持股2.98亿,占6.34%)、TCL集团(认购2.01亿股占3.7%)、中信国安(持有9400万股,占比2%)均可从中受益。


  与此类似的还有南京证券等。作为地方平台债压力较大的几个省之一,江苏省推动省属国有资产证券化和向股市要收益的预期非常强烈。南京证券作为南纺股份大股东控股的企业,如能够通过装入其他资产在未来走上市之路,则有望为省内带来明显的绩效,也有望为关联控股公司及实体企业带来更为充沛的现金流。在这样的预期和效应带动下,广东、上海、浙江、北京等或有先行先试机会或已出台资产证券化方案的省可重点关注该类拟IPO企业和相关影子股的炒作机会。


沪港通金融股获投机机会


A
股之外,AH中的H股因具备更大的折价空间,未来的持股机会或并不少于内陆。在港交易的17AH金融股中,大部分拥有8折左右甚至更优的折价空间(表2)。如中信证券本月8日公告称向社保基金战略性定增H6.4亿股(社保基金将锁筹三年)的消息即是明证。虽然从相对长期的锁筹来看战略性投资者仍有持仓风险,但阶段性操作赚钱效应或将明显增强。而且,随着沪港通推出后方向性资金的经常性介入,香港市场的H股会具备不错的投资优势。

 

 资金面上,港股通交易量依然不如沪股通,不过,自312日恒生指数本轮起涨点计算,仍然有7家金融股如中国人寿、中国银行、中国平安、工商银行、海通证券等被资金单向增持。随着目前中国银行等混改预期的发布,未来有望会有更多投机性资金关注到港股通标的,相关个股阶段性机会仍需关注。


  与此同时,由于海外资金在沪股通交易中来源私密性的增强,更多资金也在不断涌入沪股通标的股中。自312日恒生指数本轮起涨点计算,大量资金单向增持了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国平安、招商证券等在内的10家金融股。其中,招行银行区间净买入高达26亿元。而中国平安、工商银行和新华保险还在沪股通和港股通净买入上出现重合。虽然目前不能排除方向性资金利用该类品种保持指数短线高位震荡、降低短线下行波动的可能,但趋势仍显示,未来震荡上行中该类品种仍有相对较好的操作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