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三角的大佬们(4)克伦民族联盟

 西江红月 2015-06-13

核心提示:这种是扫雷器,除了扫雷还可以找矿,平时老百姓要去找土地种田,我们就去先排雷,这种扫雷器800美元一个。

缅甸与克伦族武装签停火协议 资料图

本文摘自凤凰卫视2月5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主持人):在金三角地区,“以毒养军,以军护毒”,这一直是大多数反政府武装的生存方式。不过也有例外,他们不贩毒,不种田,不靠政府补助,却依然扛着最新的美式武器,在丛林当中闹革命,这就是克伦民族联盟。他们就是这样一支特殊的武装力量,他们一直是民主力量的同盟军,在缅甸独立以前呢就扛起了武器,开始了为“民主与自由”而战。

解说:克伦解放军主要活动在缅甸的东部克伦邦,与泰国的西部相邻,其控制区约2万平方公里。9月,泰缅边境上的丹银河两岸依然闷热而潮湿,隐匿在大山深处的克伦解放军营部掩映在云雾和丛林之中。若不是亲眼所见,难以想像这里不仅活跃着一支手持美式装备的军队,还有一所培养青年军官的学校。

视频片段:今天,你们毕业了,成为合格的军人。

解说:早在1948年缅甸独立之前,克伦族就拿起武器向英国争取民族自治权,先后组建了克伦国家联盟、克伦中央组织、佛教克伦以及克伦青年等进步组织。1947年2月,克伦族因对建邦问题不满,这些组织合并成为克伦民族联盟,并建立了克伦解放军。1948年7月,克伦解放军发动武装起义,几乎控制了看个缅甸,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克伦解放军退守缅甸东南一带,开始了与缅甸政府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军事对抗。

汪青(记者):你们的军人你们是怎么划分那种军衔呢?

ASUNYA(村长):没有划分,老百姓就是军人,军人就是老百姓,打起来就是“全民皆兵”。

解说:克伦民族联盟的总部木艾布位于丹银河河边的一块平地上,四周巨大的山峰成为阻挡政府军的天然屏障。

视频片段:你们都是克伦族吗?

都是克伦族。

克伦,克伦。

这个好看。

这个是勇敢果断的意思。

解说:纹身是克伦族的一种传统习俗,几乎每位克伦族男子都喜欢在身上刻上克重含义的图案,这些包罗万象又极具个性化的图案显露出他们的内心世界。

克伦解放军官:我们的军纪严明,比如喝酒,就要被关禁闭。有老婆,再娶一个老婆(重婚罪),就会判死刑。吸毒、贩毒都是死刑。

解说:克伦民族联盟控制的村庄大多掩映在丛林之中。木艾布附近的这个村庄有700多人,山坡上有一个基督教堂和一所学校。学校经费完全靠国际非政府组织援助,老师没有工资,学生在这里除学习本民族语言外,还接受英语教学。今天,学校正进行期末考试。

视频片段:今天考试考得怎么样?

她说考的还不错,还可以。

解说:克伦族人口约有500多万,占缅甸总人口的8%,而他们的祖先来自中国的长江流域。

汪青:你有几个(小孩)?

ASUNYA:四个(孩子)。

汪青:四个(孩子),你希望他们长大以后做什么?

ASUNYA:为了民族的生存,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解说:丛林里克伦族村寨犬牙交错,但长期在这里定居的村民却并不多见。为躲避战乱,克伦人时常居无定所,四处为家,只要有克伦人存在的地方,附近就有克伦解放军的营地。对于这些战士们而言,他们捍卫的是土地,是家园,是生存下去的权利。

SAWPAWDOH(克伦解放军一〇一营营长):这些地方在打仗以前是我们的军营,打仗时我们从这里撤了,现在我们返回来的时间还不长,又重新将他们盖起来。

解说:从2009年到2010年,缅甸政府军对克伦民族联盟又一次发动大规模进攻,并在一支已经招安的佛教克伦族武装的帮助下,政府军一举前进,穿越了泥泞的村庄,捣毁了数个克伦族解放军的基地,包括总部木艾布也一度失守。

INAYYAEK(克伦解放军中士):那时正在雨季,因此感到很困难,很难忘。当时雨下得很大,沟里都是泥巴。没有干净水喝,也不能洗澡,敌方一直用大炮打我们,这里都是新兵。所以有些士兵因为营养不良都不能走路,有的士兵患上疟疾。

角帕(克伦解放军第七旅参谋长):我不想讲这场战争,这是民族之间的自相残杀。

解说:这位久经沙场的克伦族老将军早在1967年就参加了克伦解放军,见证了克伦民族联盟的整个兴衰。克伦民族联盟最强盛的时候拥兵2万,而过去坤沙的蒙泰军以及现在独领风骚的佤联军也只能算是后起之秀。但是后来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克伦民族联盟内部分为信奉基督教与信奉佛教的两大派系。1994年12月,信奉佛教的克伦军分裂出去,与政府军和谈。其势力逐渐被瓦解,佛教克伦也经常配合政府军攻打克伦民族联盟的基地。目前,克伦民族联盟正式编制只有五个军,总兵力约5000人。

视频片段:这是做什么的?

这种是扫雷器,除了扫雷还可以找矿,平时老百姓要去找土地种田,我们就去先排雷,这种扫雷器800美元一个。

解说:战乱使得克伦族居住的山区成为恐怖的雷区,这里的士兵出门都要带上扫雷器,每年有300多名平民成为地雷受害者。帕左就是在地雷爆炸之中双目失明,并失去了一条腿。

帕左(克伦解放军士兵):缅军攻打我们的营部,因为没有攻打下来,就开始撤退,但是他们将地雷埋在了木根下面,我低着头从木根下面走过,就踩到了地雷。

视频片段:我们是一支最好的军队,什么都不怕。为国家终生献身,不管敌人怎样包围,我们不退却。死也好,活也好,一切为了国家。英雄的国家,英雄的人,为了革命,充满勇敢。

解说:在长达1800多公里的泰缅边境上,有超过100万的缅甸难民,其中克伦族的难民就有40万。泰国政府在整个泰缅边境开设了很多难民营,联合国难民署以及日本、美国、英国等一些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对他们进行援助,然而这远远不能弥补他们失去家园的悲痛。美拉难民营是克伦族在泰缅边境最大的难民营,建立于1992年,至今已经有20年的光景。

难民:我们是缅甸克伦人,但是要回自己的家乡,过缅甸关卡的时候还是要付钱,这是我们想不通的地方。

解说:对于常年在战事和逃难中奔波的百姓,和平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个梦想。他们在难民营的生活没有自由,不能随便进入城市,所有的活动都限制在难民营这个狭小的空间。

难民:虽然我们在泰国出生,但是不能得到泰国的承认,我的几个妹妹都出国去了,所以我也申请了出国,正在等待批准。

解说:很多孩子从小就在动荡的环境里生存,战争带给这些孩子的不仅是贫穷、落后,而且长久的精神创伤甚至会伴随他们走完一生。在泰国境内的多羊难民营曾经收留了一对特殊的难民,缅甸著名的上帝军首领,路瑟·托与琼尼·托。2000年1月,10个上帝军士兵穿越边界,突袭泰国一家医院,劫持大约800名人质。最终由泰国派出特警当场击毙9个武装人员,人质才安全撤离。最令人吃惊的是领导这支名叫“上帝军”的首领竟是一对孪生兄弟,路瑟·托和琼尼·托。当时,他们俩竟然只有8岁。

汪青:你希望你的小孩以后继续当兵吗?

琼尼、路瑟的父亲:为了民族的革命,他们要当兵是没有问题的。

解说:1997年,缅甸政府就发动强大的旱季攻势,对克伦民族联盟及克伦族村寨展开大规模的清剿。克伦民族联盟原总部遭受重创,克伦解放军四处逃散,当时只有8岁的孪生兄弟只是克伦解放军第四旅的两个童子军。当遭遇缅甸政府军的重重包围,兄弟两人带领几百名老百姓突破封锁线,安然无恙地逃离战区。于是,他俩传奇般地“救世主”形象成为村民心中的上帝。一些散兵游勇纷纷过来,甘愿投靠到他俩的麾下。队伍逐渐壮大后,他们取名“上帝军”。

汪青:你手下有多少士兵?

路瑟·托:有400到500人。

汪青:都是大人吗?

路瑟·托:有大人,有孩子。

汪青:小孩呢,有多少?

路瑟·托:100多人,小的。

解说:上帝军的建军思想以天主教义为基础,并制定有严密的规定,禁食猪肉、鸡蛋,禁止饮酒、吸毒,同时也规定不准打架。

汪青:打仗的时候你们害不害怕?

路瑟·托:不害怕。

汪青:你们俩喜欢什么武器?

路瑟·托:M16(美式武器)、AK47。

解说:2001年1月,兄弟两人在弹尽粮绝,走投无路之下,率部下投降泰国政府。后来,美国对上帝军伸出橄榄枝,并安排其家属去美国,但最后因9·11事件而搁浅。就在外界猜来猜去的时候,2002年圣诞节兄弟俩最终去了泰国境内的多羊难民营,因为他们的父母在那里。

汪青:你过去担不担心他们俩在打仗的过程中被打死呢?

琼尼、路瑟的父亲:我把他们放在神的手中,是不用担心的。

解说:兄弟俩的手臂都有纹身,弟弟琼尼叫简单得多,而哥哥路瑟双手都有图案。右边的立体十字架,左手是一条凶猛的大鲨鱼,鱼头下的十字架旁边是克伦民族同盟的军旗。因为过去在丛林里的逃亡生活,路瑟内心怀有一种恐惧。他很喜欢鲨鱼,认为鲨鱼是海里最凶猛的动物,在水里自由自在的不会被抓住。如今,离开了战场,生活在难民营的兄弟俩时常对着窗外发呆,路瑟经常问人的一句话就是“我能出去吗?”

汪青:你长大想干什么?说说吧。

路瑟:还是想扛枪,如果有机会的话。

翻译人员:东逃西逃是不想逃了,最好是扛枪打政府。

解说:上帝军就是从克伦族民族联盟里面很出来的,虽然上帝军号称刀枪不入的救世主只是一个幌子,但是克伦民族联盟的确拥有一个精神领袖—波妙将军。

波妙(原克伦民族联盟领袖):我们也在缅甸人,在缅甸国内打了55年内战,打的不是缅甸人民,打的是仰光政府。

解说:波妙将军1927年出生于缅甸,年轻时就是克伦族武装的一名战士,后来得到英方的培养和重用,成为军事将领。这位一生致力于克伦民族解放的游击队总司令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缅甸独立战争。2004年1月15日,77岁高龄的波妙率领21人的代表团从泰国首都曼谷乘坐一架军用飞机抵达缅甸仰光,与钦纽政府举行和谈,这是他1947年以来首次到仰光。

汪青:为什么会选择现在这个时候来和缅甸政府谈判呢?

波妙:暂时他们(缅甸政府)遇到困境,在国际社会遇到压力。

汪青:你们希望政府能够给予你们什么样的承诺?

波妙:克伦能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治理自己的土地。从缅甸独立到现在,我们一直和政府要求自治。

汪青:就是说如果你们和政府谈判不成功,你们还是会要求独立,是这个意思吗?

波妙:是的,是这个意思。

解说:自从1962年缅甸奈温将军的军人政府上台以后,缅甸就成为国际社会的指责对象,被西方国家视为扼杀民主的过度。1990年,缅甸举行多党选举。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取得80%的议席,事后却被军政府拒绝承认,全国民主联盟受到打压,国际社会一片哗然。2003年5月,缅甸因为第三次对昂山素季进行保护性软禁,又引起了国际社会的纷纷谴责。美国随即对缅甸实行经济制裁,东盟也提出希望缅甸能尽快释放昂山素季,走上民主化进程。2003年8月26日,缅甸政府重新洗牌,温和派的钦纽将军出任总理,他一上任就提出了七个步骤的和平发展路线图,向国际社会发出恢复民主的声音。

汪青:你过去与昂山将军合作过吗?

波妙: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在缅甸的时候,昂山与日军合作,杀了我们很多克伦青年人,他们烧了我们很多村庄,我们与他们打了六个多月。

汪青:那你们现在支持昂山素季的民主改革吗?

波妙:我们接受昂山素季的民主,但是那不是我们追求的那种民主。

汪青:那你认为昂山素季的民主改革能拯救缅甸吗?

波妙:不容易。

解说:正像波妙说的那样,2004年5月17日,搁置了八年的制宪国民大会正式恢复。但是,昂山素季和她的全国民主联盟仍然缺席,缅甸的民主之路再次触礁。同年10月,随着前总理钦纽下台,民族和解之路也遭遇搁浅。最终波妙将军并没有看到和平的曙光,在泰国边境小镇美索病逝。之后,克伦解放军与政府军不断地爆发武装冲突,而丛林里苦苦挣扎的老百姓和军人依然坚守着对和平的希望。

汪青:你们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你们觉得你们得到了什么?

TEOLGRIMGO(克伦解放军第七旅旅长):就是这样的,就是民族穷掉了。

汪青:整个民族变得越来越穷,那么从你们内心来说,你们希望继续打仗吗?

TEOLGRIMGO:不想。

汪青:那么你们希望缅甸政府给予你们什么样的一些待遇呢?

TEOLGRIMGO:他们要是给真正的和平,他们就很快乐。

解说:坚守在丛林里的军队不仅纪律严明,环境也同样严苛。战争的硝烟一直弥漫在这块土地上,贫穷、落后使疾病更加猖獗。在木艾布非常简单的医院里,病人几乎都是患上了疟疾这种丛林疾病。

KNU(克伦解放军士兵):打摆子。

汪青:医院的药是谁支援呢?

翻译人员:他们自己自费一部分,不充足的话外国人来支援一部分。

KNU(克伦解放军参谋):他们个别人,西方个别人来给他们支援。像你们这样来照相的知道这里药缺乏,个别好像来支援一点。

解说:缅甸吴登盛政府自2011年3月上台之后,积极推进国内民主进程与实现民族和解,以令外界惊讶的速度和力度实现了一次华丽大转变,尤其是取得了昂山素季政治立场的转变。昂山素季在2010年获取自由之后,停止了与缅甸政府的对抗,领导全国民主联盟重返政坛。2011年年底,缅甸新政府也先后与13支民族地方武装达成了初步停火。

大卫·塔卡布(克伦民族联盟副主席):缅甸政府与民族武装组织的谈判只是签署了停火协议,但并不涉及政治谈判,未来的局势将如何发展,我们还在观望之中。

解说:2012年4月9日,缅甸政府与克伦民族联盟在仰光举行谈判,初步达成13点共识,包括制订停火规则、建立和平监督机制。这一转变让很多人都感到惊讶,有人说这是缅甸政府15年以来处理金三角地区少数民族武装关系方面取得最大的收获。

汪青:和缅甸政府谈和了,高不高兴呢?

TEOLGRIMGO:快乐,很高兴。

汪青:那么目前他认为缅甸政府给予他们这种真正的和平了吗?

TEOLGRIMGO:还没有。

汪青:比如说现在或者以后还会有这样的随时有战争发生吗?

TEOLGRIMGO:他们要是实实在在的真的和谈,那就是真的和平。他们好像有狡猾的那种程度的话,他们就是,这个战争一定还是在。

汪青:还要打。

解说:如今,克伦民族联盟与缅甸政府的谈判还在继续,缅甸政府求统一,克伦族求高度自治,这依然是各自谈判的底线。   凤凰网资讯 > 历史 >http://news.ifeng.com/listpage/4736/5/list.shtml?cflag=1&prevCursorId=43429849&cursorId=4328474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