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用中药气味归经、临床运用、用量禁忌简解(下)

 芳华亭 2015-06-13

补 气 药

 

 

甘,微苦,性微温。

 

 

甘,性平。

脾,肺。

脾,肺。

补气救脱。— 单用水煎服,有特效。

补益脾肺。养血生津。

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宁神益智。

 

5--10克。研末吞服,次1.53克,日2--3次。

615克。大剂量30克。

急救时可用至30克。反黎芦,畏五灵脂。

适用于虚寒证。反黎芦,畏五灵脂。

本品补气力强,不用于实证。不宜配莱菔子。

一般补气可用党参。虚脱危重大补元气用人参。

人参芦

苦,微温,归胃经。有催吐和提升作用,需吐而体弱者宜用之。也可用于中气下陷。39克。

人参

甘,苦,性寒。归肺、胃经。生津、祛暑、将虚火。用于暑热口渴、胃阴不足、虚火牙疼,肺热声嘶。39克。

 

 

 

 

甘,微苦,性平。

 

 

甘,微温。

脾,肺。

脾,肺。

补气养阴。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补气作用弱于人参、党参,但有益阴作用。

托疮生肌。利水消肿。

615克。大剂量30克。

915克。大剂量30120克。止汗、利水、托毒生用,补气健脾炒用,补气升阳蜜炙用。

反黎芦,畏五灵脂。

湿阻气滞、饮食内停、热毒疮痈、表实邪盛、阴虚阳亢等,均不宜用。

配五味子、酸枣仁,治神经衰弱,效果较好。

能入里达表,有外发之性,升举中阳,实卫固表。

用于气虚下陷、表虚自汗、痈疡虚证,虚性水肿。

 

 

 

甘,苦,性温。

 

 

甘,性平。

脾,胃。

脾,肺,肾。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

补益脾胃,益肺滋肾。

安胎作用。用于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补气养阴止咳。

615克。

补气用炒白术,燥湿利水、固表止汗用生白术。

1030克。大剂量60240克。

养阴生津宜生用,补脾益气宜炒用。

宜于中虚有湿。阴虚有内热、胃阴不足、舌苔剥光、口干舌燥、津液亏损者,均不宜用。

本品养阴可助湿邪,故脾虚湿盛、胸腹满闷者,不宜使用。

白术补多于散,苍术散多于补。

恶甘遂。

 

白术安胎配伍:

妊娠恶阻、胎动不安,配苏梗、砂仁、藿香、半夏,以健脾和中安胎。若胎热而胎动不安,配黄芩,以清热安胎。

若气血两亏、头晕心慌而胎动不安者,配当归、熟地、菟丝子等,补气养血安胎。若肝肾不足而致胎动不安、腰酸腹痛,配杜仲、桑寄生等,补肝肾而安胎。

 

 

 

甘,性平。

 

 

 

酸,性温。

归十二经。可升可降,能补能泻,能缓能和。

肺,肾。

益气健脾,润肺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

敛肺止咳,益肾固精,生津止渴,收敛止汗。

与绿豆共煎,可解食物、药物中毒。调和药性。

心气不足、心神不安而致心悸怔忡、失眠健忘。

1.59克。大剂量30克。补中益气炙用。解毒、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祛痰止咳,生用。

312克。生津止渴、敛汗宜生用。滋阴润肺、益肾填精宜制用。

本品助湿满中。湿盛中满及水肿等证,不宜用。

表邪未解及有实热者,不宜用。

缓和拘急、调和诸药、清热解毒。众药之王,应用最广。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昆布。

五味子治肝炎,降低转氨酶有良效,研末冲服。

 

 

五味子和山萸肉都能益肾固涩,对肾虚遗精滑泄、尿频遗尿、自汗盗汗皆可配伍。前者长于敛心肺之气,后者优于固冲任止崩漏。

 

 

 

 

甘,性微温。气芳香。

 

 

甘,性平。

脾,胃。

脾,胃。

补脾止泻,和中化湿。

补中益气。养心安神。缓和药性。

解毒。饮酒过量、鱼蟹、河豚中毒,单用煎服。

单用或配荷叶煎服,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效。

6--18克。治暑湿、中毒生用,健脾和胃炒用。

312枚。常与生姜合用以互相制约其弊端。

扁豆花,甘淡微寒,归脾胃。清暑化湿。

本品助湿生热,湿阻中焦、脘腹胀满者不宜用。

扁豆衣功效类似而效力略低,但无壅滞之弊。

调补脾胃的常用辅助药。脾胃气虚,虚烦不寐。

 

 

 

甘,性微温。

 

 

 

脾,胃,肺。

 

益气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

 

 

 

3060克。

 

湿热郁阻、中满吐逆、痰热咳嗽、小儿疳积、消化不良等,均不宜用。

 

与胡桃仁、白酒配置内服,可治五劳七伤。

 

 

补 阳 药

 

鹿

 

甘,咸,性温。

 

 

 

辛,苦,性大温。

肝,肾。

肾、脾。

补肾助阳,生精补髓,强筋健骨。

补肾助阳。温脾止泻。

调理冲任,固摄带脉。

温肾而纳气平喘。

0.61克。研末冲服,或入丸散。不入煎剂。

310克。

阴虚阳亢及有内热者忌用。

阴虚有火,大便燥结者,不宜用。

 

脾肾阳虚之要药。

鹿

味咸,性温,主入肝、肾经。功用相似,作用较缓弱。活血散瘀消肿,用于疮疡肿毒,乳痈等症。510克。

鹿角胶

甘,咸,性温。功用与鹿茸相似,补肾助阳,填精益髓,补力次于鹿茸。39克。烊化服用,不入煎剂。

鹿角霜

咸,性温。功同鹿角,温补之力逊,但收涩之力优。益肾助阳,止血止泻。尤适于阳虚不受补之证。510克。

 

 

 

 

辛,甘,性微温。

 

 

 

辛,甘,性温。

肾,肝。

肝,肾。

补肾阳、益肾精。

补肾壮阳,祛风湿、强筋骨。

强筋骨、祛风湿。

 

615克。

39克。特别需要时,也可用到1215克。

 

阴虚火旺者不宜服用。

 

 

 

 

 

辛,性热,有毒。

 

 

 

甘,咸,性温。

肝,肾。

肾,大肠。

温肾壮阳,祛寒湿、暖腰肾。

补肾益精。

 

润肠通便。

39克。

918克。

阴虚火旺者忌用。

肾火旺盛、脾虚泄泻及实热便秘者,均不宜用。

本品辛热燥烈有毒,不宜久服。

 

 

 

 

 

辛,甘,性平。

 

 

 

甘,涩,性温。

肝,肾。

肝,肾。

补肾益精,养肝明目。

补肾益精,养肝明目。

补肾止泻。

 

915克。

915克。

 

 

 

 

 

 

 

 

甘,酸,性温。

 

 

甘,性温。

肝,肾。

肝,肾。

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补肝肾,强筋骨。

固胎。妊娠体虚,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

安胎。降血压。

612克。救治虚泻滑脱可用3060克。

915克。

 

 

山萸肉。肝肾不足有虚泻滑脱者,用之最宜。

 

 

 

 

 

辛,苦。性温而燥。

 

冬虫夏草

甘,性温。

肾。

肺,肾。

温肾壮阳,燥湿杀虫。

补肾助阳。润肺止咳。

配苦参、黄柏,密陀僧治顽廯、湿疮、瘙痒。

 

615克。

39克。

注:配白矾、百部、苦参、花椒、黄柏外洗,治疗妇女阴痒(宫颈糜烂、阴道滴虫)。

 

此药已经稀缺,价格昂贵。

 

 

 

咸,性平。

 

 

甘,温,体润。

肺,肾。

肝,肾,大肠。

补肺益肾,纳气定喘。

补肾壮阳。养血强筋。润肠通便。

温肾助阳,益精血。

 

915克。常用一对,研末服,12克每次。

915克。

 

阴虚火旺者,不宜用。

尤长于摄纳肺气而定虚喘。

 

 

 

 

甘,咸,性温。

 

 

 

甘,性温。

肝,肾。

肺,肾,大肠。

补肾壮阳,活血消癥。

补肾助阳,敛肺定喘。

 

润肠通便。

11.5克。研末吞服,不入煎剂。外用适量。

930克。

 

核桃青皮,鲜用,39克。升高白细胞。消肿。

 

是一味滋养强壮药。

 

 

 

 

苦,性大温。

 

 

 

甘,咸,性温。

肾。

心,肺,肾。

温肾壮阳,散寒逐湿。

补肾益精,益气养血。

 

 

39克。

13克。有肉腥味,丸剂或胶囊吞服,不入煎剂。

阴虚火旺者忌用。

 

 

性质平和,峻补营血而益精,适于久病体虚者。

 

 

咸,性微温。

 

阳起石

510克。宜作丸散,不入煎剂。

肾。

 

温肾壮阳。

尤其治男子阳痿和女子不孕更为多用。

 

 

 

 

补 血 药

 

 

 

甘,性微温。

 

 

 

甘,苦,涩。性微温。

心,肝,肾。

肝,肾。

补血调经,滋育肾阴。

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

 

养血祛风。

930克。

1030克。生用解毒疗疮,制用补益。

脾胃有湿,腹满便溏者慎用。本品畏萝卜。

 

本品味厚自滋腻,宜与芳香理气药物配伍。

适用于血虚精亏,虚不受补之症。

 

 

 

甘,辛,苦,性温。

 

 

甘,性平。

肝,心,脾。

肺,肝,肾。

补血调经,活血止痛。

补血止血,滋润肺燥。

润肠通便。

 

618克。归身补血,归尾活血,全归和血。

618克。烊化冲服。

湿阻中满,脾虚泄泻,阴虚内热者忌用。

内有瘀滞者,不宜早用,以免留瘀。

妇科良药,外科亦常用。血证皆可配之。

不易消化,脾胃虚弱者,不能使用。

黄明胶

牛皮熬成,性味、功用与阿胶相似,但补血之力不及阿胶。临床常用作止血药物。

 

 

 

 

甘,性平。

 

 

 

甘,性平。

肝,肾。

心,脾。

滋补肝肾,养肝明目。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生津止渴,润肺宁嗽。

单用30-60克,治神经性心悸有较好疗效。

915克。单用浸酒服,可治肝虚当风流泪。

3-9克,单用30-60克。与西洋参同用大补气血。

外感实热,脾虚湿滞及肠滑泻利者,不宜用。

脾虚湿滞、内停痰饮、便滑者,不宜用。

平补肝肾要药,适用于肝肾不足或肾虚精亏。

用于心脾两虚,惊悸失眠等。

 

 

 

甘,酸,性寒。

 

 

 

心,肝,肾。

 

滋阴补血,生津润肠。

 

 

 

615克。桑葚膏1530克,冲服。

 

脾虚便泄者忌用。

 

 

 

 

补 阴 药

 

 

 

甘,性微寒。

 

 

 

甘,微苦,性微寒。

肺,胃。

肺,胃。

润肺止咳,养胃生津。

润肺化痰,和中养胃。

 

 

618克。

615克。

寒客于肺或湿痰阻肺,均不宜用。反藜芦。

 

南沙参:性味功用相似,养阴润肺不及,清热祛痰优。

本品乌补气之效。不能代替党参使用。

 

 

 

西

 

 

苦,甘,性寒。

 

 

 

甘,微苦,微寒。

肺,胃。

心,肺,胃。

补阴降火,养胃生津。

养阴润肺,益胃生津。

 

 

69克。

915克。

脾胃阳虚,胃有湿浊者,不宜用。

肺寒咳嗽、痰饮内停、脾虚便泄等不宜用。

 

 

 

 

 

 

甘,苦,性大寒。

 

 

甘,淡,性微寒。

肺,肾。

肺,胃,肾。

养阴清热,润肺滋肾。

养胃生津。滋阴清热。

润燥滑肠。

 

915克。

615克。鲜品30克。宜久煎。

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不宜使用。

 

 

长于滋养胃阴,清阳明虚热。

 

 

 

甘,淡,性微寒。

 

 

甘,性微寒。

肺,心。

肺,胃。

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配酸枣仁、远志可治神经衰弱、心烦失眠。

 

612克。

615克。清热生用,滋阴熟用。

风寒咳嗽、脾胃寒滞、大便溏泄者,不宜用。

脾虚有痰湿者忌用。

 

长于滋养肺胃之阴液。

 

 

 

甘,性平。

 

 

 

甘,苦,性凉。

肺,脾。

肺,肾。

益气健脾,滋阴润肺。

益肾养肝,乌须明目。

配伍人参、黄芪、天花粉、山药治疗消渴病。

 

930克。

915克。

脾虚有湿、湿盛中满、痰饮咳嗽,均不宜用。

脾胃虚寒泄泻及阳虚者,不宜用。

 

尤其长于滋肝肾之阴。

黄精与玉竹对比:脾虚精亏宜用黄精。肺胃燥热,阴液耗伤,干咳、口渴及消渴,宜用玉竹。

 

 

 

 

甘,酸,性凉。

 

 

咸,性微寒。

肺,肾。

肝,脾,肾。

补益肝肾,凉血止血。

滋阴潜阳,软坚散结。

 

 

612克。鲜品60克。

919克。大剂量30克。宜久煎。

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不宜用。

阳虚无热,胃弱呕哕,脾虚泄泻者不宜用。

 

 

 

 

 

 

 

甘,性平。

 

 

 

 甘,咸,性平。

肝,肾。

 心,肾,肝。

滋养肝肾,润肠通便。

 滋阴潜阳,益肾健骨。

 

 养心血,止崩漏。

1030克。宜炒熟用。

 930克。

大便泄泻者不宜用。

 脾胃虚寒,外感表邪未解者,均不宜用。

 

鳖甲和龟板,前者清虚热作用较强,后者

补肾益阴之力较胜。

 

十八、收 涩 药

前注:1、本类药物属于治标药,需配合治本药物使用。2、在邪气未尽之时,不可过早使用本类药物,以免敛邪。

止 汗 药

 

 

 

甘,性平。

 

 

 

甘,性凉。

心,肺。

专入心经。

止汗

止虚汗,退虚热。

 

 

39克。

930克。

 

 

性专收涩,善行卫分。用于气虚或阴虚之汗症。

擅长止虚汗、退虚热,主治一切虚汗症。

自汗补气,盗汗滋阴,亡汗回阳救逆。

(处方名:淮小麦)。甘,性平,主入心经。脏躁症。

 

涩 肠 止 泻 药

前注:本类药物常与温补脾肾药物同用。

 

 

 

甘,酸,涩,性温。

 

 

 

甘,涩,性微寒。

胃,大肠。

胃,大肠。

涩肠止泻,收敛止血。

涩肠止泻,收敛止血。

研末外用可治疮疡溃破、久不收口之症。

 

1530克。先煎,去渣。

915克。

 

非虚症而有实邪者,不宜使用。

 

固涩作用强于赤石脂,但无补虚敛疮之功。

 

 

 

 

辛,涩,性温,气味芳香。

 

 

味苦,酸涩,性平。

脾,胃,大肠。

肺,大肠。

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涩肠止泻,敛肺止咳,利咽开音。

本品能温胃助消化,下气消胀。

 

39克。散剂1.53克。

39克。

热泻、热痢,均不宜用。

 

虚寒所致的久泄、久痢兼腹胀、食少者为宜。

 

 

 

 

 

涩,性平。

 

 

酸,涩,性平。

肺,大肠。

肺,大肠,脾。

敛肺止咳,涩肠止泻。

涩肠止泻,敛肺止咳,生津止渴,安蛔止痛。

止痛,单用或配伍元胡、木香、川楝子。

 

39克。

39克。

不要过量和持续服用,以免中毒上瘾。

 

止咳嗽,止泻,止痛。尤适于慢性泄泻兼腹痛。

蛔虫得酸则伏。

 

 

 

 

酸,涩,性温。

酸,涩,性温,有毒。

胃,大肠。

大肠。

涩肠止泻,驱虫。

涩肠止泻,杀虫。

   

39克。

39克。

 

 

用于蛔虫、绦虫、蛲虫,单用或配槟榔鹤虱。

杀虫作用强于石榴皮,但因有毒,不可大量用。

 

 

 

酸,涩,性寒凉。

 

 

 

酸,涩,性寒。

肺,大肠,肝。

肺,肾,大肠。

涩肠止泻,收敛止血,祛痰开闭,燥湿止痒。

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止汗。

 

单用外敷,收湿敛疮。

1.53克。内服者生用,外用者煅成枯矾用。

1.56克。

 

 

 

 

 

 

椿

 

 

苦,涩,性寒。

 

 

 

肠,胃,肝。

 

清热燥湿止带,涩肠止泻,止血。

 

 

 

39克。

 

 

 

本树有两种,香者为椿,臭者名(chu)

 

凤眼草

臭椿果实,性味功用与椿根皮相似,作用较弱,用量510克。

 

 

涩精缩尿止带药

 

 

 

甘,涩,性平。

 

 

 

甘,咸,涩,性平。

肾,膀胱,大肠。

肾,膀胱。

固精缩尿,涩肠止泻。

补肾助阳,固精缩尿。

固肾收敛。

 

612克。

39克。

 

 

 

 

 

 

 

 

辛,性温。

 

 

 

咸,涩,性温。

脾,肾。

肝,肾。

补肾固精、缩小便,温脾止泻、摄涎唾。

收敛止血,固精止带。

 

收湿敛疮。

39克。

612克。

症属温热者,不宜使用。

 

 

 

 

 

 

甘,苦,涩,性平。有毒。

 

 

甘,涩,性平。

肺。

脾,肾。

敛肺定喘,收涩止带。

健脾止泻,固肾涩精,止带。

 

 

69克。

915克。

 

 

本品有毒,不可过量服用。

 

 

 

 

甘,涩,性平。

 

 

 

甘,酸,性微温。

脾,肾。

肝,肾。

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

益肾、固精、缩尿。

 

养肝明目。

918克。

915克。

 

 

 

养肝明目与枸杞子、菟丝子、车前子同用。

石莲子

性味苦寒,清热利湿,运脾开胃,用于湿热困阻中焦所致的食欲不振及噤口痢,常与黄连、人参同用,36克。

莲子心

味苦,性寒。专入心经。善清除烦,安神,适用于温热病,热入心包而致烦热,神昏澹语。16克。

 

又名莲蕊。味甘涩,性平。入心、肾经。固肾涩精,多入复方。26克。

苦,涩,性平,气芳香。鲜用清热解暑,枯用助脾开胃,常用于夏病补脾胃方中。16克。

味苦,性平。长于通气宽胸。用于夏季感暑湿胸闷,长于苏梗、藿香梗同用,1530克。

苦,涩,性温。入心肝血分,有淤者可消、溢者可固特性,散瘀止血。近年单用本品煎服治疗宫颈癌。612克。

 

十九、外用药

 

 

酸,性温。有毒。(剧毒药品)

 

 

辛、苦,性温。有毒。

脾、肾、大肠。

肝、大肠。

解毒杀虫。

解毒疗疮。杀虫。燥湿祛痰。

温肾助阳。

 

13克。不入煎剂,常作丸散,随汤冲服。

0.30.9克,入丸散。

阴虚阳亢及孕妇不宜内服。

 

畏朴硝、芒硝。

有剧毒,忌火炼。

辛,平,有毒,主入脾经。功能与雄黄相似,效力逊于雄黄,外用为主。0.81.5克,入丸散,不入汤剂。

 

 

 

辛,性寒。有毒。本品毒性极大,畏砒霜。

 

 

辛,性寒。有毒。本品毒性剧烈。

肺、胃、肝。

肾、大肠。

攻毒杀虫。

攻毒杀虫。逐水退肿。

 

 

水银不能内服,即使外用,浓度也不能超5%

0.10.2克。宜入丸散,不入汤剂。

 

内服毒性强烈。孕妇忌服、肾炎水肿亦不宜用。

因其毒性强烈,使用不安全,多作外用。

不能持久服用,以防汞中毒。服后药注意漱口。

白降丹

辛,性热,有剧毒及强烈腐蚀性。为疡科要药。本品专供外用。常用作发泡药、腐蚀药,也可治疥廯。

 

 

 

辛、酸,性大热。有大毒。

 

 

 

甘,涩,性平。

肝。

肝。

蚀疮去腐。祛痰平喘。

退翳明目。

 

 

0.0020.004克。入丸散剂。

本品专供外用,不作内服,剂量不拘。

不能持续服用,以防中毒。

 

即俗称砒霜。本品毒性强烈,腐蚀力极大。

眼科常用药,善退目翳,用于眼缘赤烂、胬肉等。

 

 

 

甘,咸,性凉。

 

 

辛,性寒。

肺,胃。

心,肝。

解毒消肿,清热化痰。

拔毒生肌,坠痰镇惊。

外用常配元明粉、冰片、炉甘石等。

 

内服1.53克。多作丸散。

0.61.6克,常作丸散。但极少内服,以防中毒。

 

 

适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

 

密陀僧

咸,辛,性平。有小毒。入肝、肺经。燥湿敛疮,杀虫止痒。外用治湿烂疮疡,疥廯,阴部湿痒,腋下狐臭等。

 

 

 

辛,酸,涩,性寒。有毒。

 

 

酸,涩,性凉。

肝,胆。

脾,肝。

解毒收敛,涌吐风痰。

清热燥湿,杀虫解毒,除癥消积,补血。

如用于催吐,每次极量为1.5克,研细末灌服。

 

0.30.5克,入丸、散剂。

内服每次0.51.5克。宜入丸散。

 

 

解毒收敛、涌吐风痰,适用于口疮、喉痹,风眼烂赤,痔疮,以及癫痫,误食毒物。

适用于疥廯疮疡,舌口生疮,喉痹,及血虚头晕,面色无华,食欲减退。

说明:胆矾轻用有解毒收敛、防腐之力,重用时则有腐蚀作用,临床常用于五官及二阴等粘膜疾患。如用于风眼赤烂、多眵涩痛、睑缘糜烂等症,用煅胆矾9克研极细末,泡汤洗眼。用于口舌生疮,常用胆矾一块,用百沸汤泡开含漱。用于风热喉痹,咽喉肿痛,吞咽困难等症,常与僵蚕共研细末,吹喉。若用于痔疮肿大,热痛,可用煅胆矾研细末,蜜水调敷。

 

 

 

 

辛,咸,苦。性温。有毒。

 

 

 

辛,苦,性热,有毒。

胃、肺。

肝,脾,肾。

攻毒蚀疮,散瘀消坚。

祛风燥湿,解毒杀虫。

化痰利咽喉。

用于麻风病,配苦参、白蒺藜、防风、大胡麻、苍耳子、白花蛇舌草、草乌等药,制成丸剂内服。

内服每次0.30.6克。宜作丸散。

0.31克。不宜久服。

孕妇忌用。

内服对肠胃有强烈刺激,需严格控制剂量。

本品有毒,内服只能小剂量。

自古为治麻风病的专用药,也可用于梅毒、疥廯。

白磠砂:用于痈疽恶疮,溃破恶肉,死肌黑烂或出脓不快等,常与胆矾、蟾酥、白丁香等同用,共研细末,用植物油调成糊状,涂抹于坏死组织处。用于鼻痔(鼻息肉),耳痔(外耳道乳头瘤),可用磠砂3克、轻粉、雄黄各1克、冰片0.15克,研成细末,水调点患处若用于外伤损目生瘀,赤肉胬出不退,可用本品研末,杏仁蒸熟,研渍取汁,两药共煮化,点眼用。若用于疔毒走黄,发热烦躁等症,又常与蟾酥、轻粉、丁香、蜈蚣、雄黄、朱砂、乳香、麝香、砒石等同用。用于咳痰不爽,老痰顽痰等,与天南星、桔梗、百部同用。用于喉痹咽喉肿痛,常与丹参、沙参、丹砂同用。

 

 

 

 

槿

 

甘,涩,性平。

 

 

辛,性寒。有大毒。

大肠,小肠。

肝,胃。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

攻毒蚀疮。破癥散结。

 

近代用斑蝥配合其他药物,治肝癌有一定疗效。

39克。

0.030.06克或35只,作丸散服。外用不定量。

 

 

临床最常用于诸廯,湿热痢疾等,为治疗廯疾之良药。用于牛皮廯,木槿皮30克、大风子15各、生半夏15克、加开水400毫升,浸润多日洗净,入轻粉3克,外涂患处。若用于金钱廯,头面皮肤起圆形屑斑,搔痒微痛等症,可用木槿皮为末,醋调,重汤炖如胶,敷患处。

本品剧毒,过量吸收损害肾脏、对皮肤和粘膜的刺激强烈,临床使用注意掌握剂量,局部使用。

治疗恶疮,单用斑蝥研末涂患处。用于治顽廯,用斑蝥20只、木槿皮30克、蜈蚣10条,共研细末,放瓶内加烧酒适量浸泡一周,每日12此涂患处。用于瘰疬溃破成瘘管,可与白矾、青黛、麝香、草乌等药,研末掺伤口。用于气滞血瘀而致的癥瘕痞块,配伍元明粉研末,糊为丸。

 

 

 

 

辛,甘,性平。有毒。

 

 

甘,咸,性温。无毒。

肝,胃。

生肌敛疮。

攻毒疗疮,祛风止痛。

 

 

 

312克。

专供外用,不作内服,用量视病情需要而定。

肾功能不全者忌用。痈疽溃后不宜用。

 

有较强的攻毒疗疮功能,对于痈疽疮疡新久肿溃各症都可应用。红肿疼痛尚未化脓者,可与乳香、金银花、蒲公英等药合用。化脓未溃者,常与穿山甲、皂角刺、乳香等药同用。若用于风疹搔痒及瘾疹,可煎汤外洗,或用本品煎汁,加入芒硝湿敷,均有效。

长于收敛,外用能敛疮面,长肌肉,以生肌敛疮为其擅长,能促进亏溃疡面的愈合,常与血竭、乳香、龙骨等药研末外敷。

 

附:象牙。甘,性寒。归心、肾经。内服能清心泻火而定惊,主治惊痫神昏、痈肿疮毒、喉痹肿痛等症。39克,水煎服。研细吞服较好,每次1.53克,温开水送服,或随汤药冲服。

 

 

 

酸,涩,性寒。有毒。

 

 

苦,辛,性平。有毒。

肝、胃、大肠。

肺,心。

解毒消肿,排脓敛疮,杀虫止痒。

解毒杀虫,除湿止痒。

 

 

本品有剧毒,专供外用,不可内服,外用适量。

本品有剧毒,多作外用,内服必须注意剂量,一般为0.91.5克。

 

配伍禁忌:畏密陀僧。

 

用于顽廯,可单用醋磨涂搽患处,也可配伍木槿皮、轻粉、硫磺。若用于治牛皮廯(银屑病),全身潮红、搔痒、脱白屑等症,单用本品加水文火煎熬成膏,外搽患处,或与血见愁配伍内服。用于淋巴结核(瘰疬),未溃或已溃者,可用狼毒切片,用水煮烂,除渣取药液,加热浓缩成膏,外敷患处,有一定疗效。

 

 

二十、抗肿瘤药

 

 

 

 

苦,性凉,有毒。

 

 

苦,性寒。有毒。

 

胃,大肠。

抗肿瘤(癌),清热解毒。

抗肿瘤(癌)。

 

解毒杀虫。治牛皮廯,用20%喜树果软膏涂患处。

915克。长期大量用可引起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

果实39克,根皮、树皮为918克。本品大剂量或长期使用克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及白细胞下降,尿频、尿痛、尿血等症,故应慎用。

白细胞过低,脾胃虚弱者慎用。

 

能影响细胞中纺锤体的形成,为细胞有丝分裂期特异性药物。用于恶性淋巴瘤,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等疗效较好。

临床一般多用于消化道癌(胃癌、直肠癌)和白血病(尤以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疗效较好)等恶性肿瘤。

 

 

 

 

苦,涩,性微寒。

 

 

 

苦,性微寒。有毒。

肺,胃。

 

抗肿瘤(癌)。

抗肿瘤(癌)。

 

清热解毒。

39克。本品毒性较大,过量或长期服用会使心率加快,对肝肾毒性大,还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泻等症。

915克。

本品毒性较大,主要损害肝脏,对胃肠道、泌尿道有刺激作用,也可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主要用于各种白血病,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等。

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皮肤癌、子宫颈癌效果较好,对急性白血病也有疗效。

 

 

 

 

辛,苦,性寒,有毒。

 

白花蛇舌草

苦,甘,性寒。

肝、胃。

肝,胃,大肠。

抗肿瘤。

抗肿瘤(癌)。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清热解毒。

 

915克。

1560克。本品一般无明显毒副反应。

本品过量或久服可致毒性胃肠反应,如恶心、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甚者出现肠麻痹,四肢酸痛,少数患者会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本品善于解毒散结,治疗痈疽疮毒、红肿热痛,常与雄黄、红芽大戟、千金子、麝香同用。若用于热毒痰涎所致的瘰疬,常配伍夏枯草、海藻、土茯苓等。

临床广泛用于各种肿瘤,特别是消化系统与淋巴肿瘤以及常用、疮疡肿毒、热淋等症。

 

 

 

 

辛,苦,性寒。

 

 

苦,性寒。

肝,肺,胃。

肝、胃、肺。

抗肿瘤(癌)。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抗肿瘤(癌)。清热解毒。利尿祛湿。

利水消肿。

祛风湿、止痹痛。

1560克。

1530克。

 

 

备注广泛用于各种肿瘤,对肺癌、胃癌、肝癌疗效显著。

临床用于肺癌、声带癌、胃癌、肝癌疗效满意。

 

 

 

 

穿

辛,苦,性平。

 

 

 

辛,苦,性凉。

肝。

肝、胃、肺、大肠。

抗肿瘤(癌)。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抗肿瘤(癌)。清热解毒。祛风止痛。

 

 

915克。大剂量30克。

915克。本品毒性甚小,可长期服用。

 

 

临床常用以治疗食道癌、胃癌、直肠癌、肝癌。

临床用于胰腺癌、肺癌、膀胱癌、结肠癌、甲状腺癌、食道癌,有缩小肿块、延长缓解期、改善自觉症状的效果。

 

 

 

苦,甘,性寒,有毒。

 

 

 

即:

 

药子

苦,性寒。

肝、肺、胃。

肝,心、肺。

抗肿瘤(癌)。解毒消肿散结。

抗肿瘤(癌),解毒消肿散结,清热凉血止血。

临床用于胃癌、肝癌、鼻咽癌、肺癌,有效。

 

930克。

615克。

 

 

用于痈肿疔毒,发烧心烦,红肿热痛等症,可单用鲜蛇莓草捣烂,加蜜敷患处,或配伍银花、野菊花、蒲公英、地丁等药。用于痰火郁结所致的痰核瘰疬等症,可配伍海藻、玄参、连翘、夏枯草等。若用于蛇毒、毒虫咬伤等症,单用鲜蛇莓草,捣烂敷患处。

用于食道癌、胃癌、甲状腺肿瘤(配海藻、山慈菇、夏枯草)、子宫颈癌等,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苦,甘,性寒,有小毒。

 

 

苦,性寒。

肺、膀胱。

胃、肺。

抗肿瘤(癌),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抗肿瘤(癌),解毒消肿。

 

本品对移植性癌细胞有抑制作用,试用于淋巴癌、肺癌、乳腺癌、鼻咽癌等,获得了一定疗效。

若用于癌肿转移导致的胸水、腹水有良效,可单用龙葵鲜品500克或干品120克煎服,每日一剂。

1530克。

39克。

本品有毒,过量服用可引起头痛、腹痛、呕吐、腹泻、瞳孔散大、精神错乱,并有一定的溶血作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控制剂量。

 

可用于肝癌、胃癌、鼻咽癌及癌性胸水、腹水。

 

 

 

 

 

苦,酸,性寒。

 

 

 

苦,性寒。

肝、胃、膀胱。

肺、大肠。

抗肿瘤(癌),清热解毒。

抗肿瘤(癌),清热解毒。

祛风除湿,,利尿、清热。

 

1530克。

1530克。

 

 

临床用于胃癌、食道癌、肠癌等肠胃肿瘤,有一定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