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树后”曾为“航标”,见证惠南海陆变迁

 向春阁 2015-06-13

上海“树后”曾为“航标”,见证惠南海陆变迁

2015-06-09 浦东绿化



银杏

编号0002

惠南镇文体路15号福泉寺


在上海市记录在册的古树名木里,“树王”自然是林中之王,然而在浦东惠南福泉寺内还有一棵千年银杏也是名声在外。




据资料显示,该树为宋代所植,生长年龄已有1000余岁为申城第二,被上海市绿化管理局编号为“上海市古树名木第0002”,再加上它为雌性,则被誉为“树后”。根据上海市名木古树办公室2014年测量数据显示,“树后”高20米,胸径6.4米,冠径17.1米。




从惠南镇文体路沿小径几步即可看见福泉寺,金碧辉煌色调中衬出久经风霜的“树后”,它就在傲然挺立在福泉寺门口,由一圈石砌雕栏围着,看上去与“树王”别无二致,但走近发现树皮上似乎有火烧过的痕迹,内部已被虫子蛀空,有的地方还被水泥固定封堵,但看得出它还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早在宋代,和这株雌性树“相依为命”的还有另一株雄性银杏,两株古树相对而望,彼此情长。福泉寺的建造,使得两株古树得以庇佑,有了翠绿和金黄的浓荫。只是,那棵雄性银杏后来随风而逝了。


都说每一棵古树名木都是活的文物,兼有生态和文化的双重价值,它们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和人事的变迁,故被誉为“活化石”。“树后”已在这块土地上屹立千年,它又见证了怎样的岁月,要知道千多年前这一片还是一片汪洋。


“从我们对这棵树的生长情况看,它以前具有‘航标’的功能,犹如灯塔,它不仅仅是一棵树,还有助航标志的性质”,市古树办的邹老师说,“因为惠南这块处在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前方,以前冲积面积没有现在大,根据史料记载,在以前古树所在的位置较为临海,村中的民房都比较低矮,‘树后’就成了帮助引导船舶定位的标志,古时候出海归来的航船都是看着它的方向定位靠岸”。


原来以古树作航标,“树后”就为一例,现在惠南这边的陆地还在不断往外延伸,现在从海上可能看不见‘树后’,它所在的位置也不再是惠南地区的边缘,难怪都说“树后”是惠南成陆的见证者。


“树后”见证了当地的海陆变迁,曾经“功劳”显著,但千百年来也几经磨难饱受天灾人祸。据说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砍掉了“树后”的树梢和部分树枝,在树顶上架起了望台观察惠南地区人民的活动,随时放哨防备南汇人民的反抗,现在它就没有‘头’, 因此这棵古银杏的树高要比南汇地区其余几棵树龄小几百年的古银杏矮。


“‘树后’意志挺坚强,曾一度奄奄一息,后来寺庙扩建,它才成了福泉寺的一部分,加上政府部门的管理,它才又重焕生机”,从小生活在寺庙内的僧人师傅说。原来,大约是2000年后,有关部门将紧贴古树北面的体育馆拆除,在古银杏周围建设一块数百平方米的绿地,而且还将古银杏50米范围内的水泥路和下面的道渣全部清除,铺上了透气砖和木栈道,在古银杏周围铺设了排水管,并采取了地表复壮、修建围栏等措施,就这样最大限度的保证“树后”所需的生长环境,让古树巧生长。


为了防止中空树洞恶化,绿化园林部门多次清理病虫为其“疗伤”,并用水泥填补树洞对其加以固定。最后,福泉寺扩建修葺一新,“树后”才能生长在寺庙院墙内享受僧人和朝拜者的精心呵护。



斗转星移,世易时移,这株生长在寺庙的古银杏成了惠南地区成陆的见证者,与福泉寺相伴相生,庇佑着这片土地的芸芸众生。如今人事不再,空中唯剩下银杏树的蔓蔓枝桠与师傅们诵念经书的朗朗声,树旁的香炉上绑着不少祈福红丝带,在风中飘荡;想想曾经树前是一片汪洋,可能沧海桑田讲的就是“树后”所见证的一切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