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文欣赏】心灵漫过家乡的那片原野

 心上耕田 2015-06-13




心灵漫过家乡的那片原野


 

  从来未曾感到家乡的山水是如此的清秀,那山坳下偶尔闪现的砖瓦红墙一角的农舍小屋,晨辉中呈现出一幅淡墨静韵,那就是生养并哺育我的母亲啊!你的妩媚我将终生受用……

  

  你其实有更古老更准确的名字——小黄河,从我懂事起,就不愿承认这就是你的称谓,我更愿意你的清秀与你的恬静会馈赠于你更雅致的符号,因为你的云雾缭绕般的温婉与秀气抑或是那千丈见底的清澈,自然万物因你而华美闪烁,乡之先达因你而博识厚重,故土孩童更因你而刻下欢愉永恒的梦幻,于是,我固执的叫你为秀水河。

  

  你的前生是一汪碧蓝碧蓝的池塘,你那响亮的名字后辈子孙淡忘已久,于是,曾有高雅之士将你更命名为秀水堰,我更是浓缩了故乡女儿所有的温情,轻唤你——秀水河。

  

  也许是你的娇媚气质令地处丘陵的故乡的山峦变得更伟岸挺拔吧!你的纯朴让家园的树林变得阿娜多姿,婆挲起舞,更也许是你的深沉令人敬慕,或许还因为你的谦逊让那些浮躁的人感到羞愧……总而言之,你的存在就是故乡的一景,就是老辈人津津乐道的母亲河的栽体!

  

  秀水河,你尽管没有江南水乡三月桃花映照的绚丽多姿,也没有桂林山水的遐尔闻名;更没有西湖夏日的微风习习,沁人心脾……

  

  但是,你的秀气注定你的小家碧玉,你的纯朴寄托你的灵巧敏锐,你的无私写下你的不朽业绩;你的深情承载你的博大精深……

  

  这是我曾经对你的描述,你可记得?

  

  梦幻中的故乡总是挥不去儿时的记忆,一切都是那么美丽而圆满,而现实的故乡与梦境却相差甚远。不必说童年故乡那纯朴清新的乡音,那人与人之间友好和睦的气氛,也不必说山谷牧童的笛声与山坡牧羊女的歌声相映成趣,更不必说那夕阳余晖洒在牛背上、羊群间那红白相间的美丽晕圈,煞是好看!那七彩光环给牛们羊们镀上一道粉红的银边,单是那沐浴在夕阳中的房顶上飘着的袅袅青烟的低矮瓦房,还有那老人吆喝着羊群,嘴里衔着烟斗,踏着晚霞一颤一悠走来的身影,就足以让孩童时代的我们双手托着腮,坐在牛背上暇想半天的了!

  

  童年时代的我常与一群小男孩奔跑在故乡崎岖的山路上,拾柴割草,比赛爬山,去争夺山顶上那面用红领巾做的小红旗,那场面至今回想起来都给我温馨而浪漫的感觉。记得少年时放学后常替母亲放牛,手中拿着一本小人书,坐在山坡上一看就是半天,仰望天空的白云在蓝天中游走,似棉花团朵朵被风儿吹动,我的梦境随着天空的变化而充满五彩花朵。牛儿母子在我身旁安静的卧着,尾巴悠然自得的驱赶着前来偷袭的蚊子,不时发出一声哞、哞的叫唤,对面山谷传来的回声如梦中母亲哼出的摇篮余音绕梁;似天籁之音在耳边回响……

  

  此时我可以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的陶醉,将想象储藏于我少女的梦里,观赏万顷碧波,想象那麦浪里屡次起飞的蚂蚱,是否也如我一样向往那高而远,蓝而洁的天空?留意山下田间小路,看父辈在其间劳动的身影,设想他们在夕阳的余晖中走进远山尽头的心情……

  

  早春二月,原野芳草萋萋,好一片醉人的新绿,菜花含苞,向阳的山坡已是黄蕊闪烁,微寒渐消,数只蝴蝶在花丛中追逐蜜蜂,那场景,是否像极了你我童年牧牛南山中的情景?

  

  可记得?你当年在信中向我描述少年时代的美好回忆吗?我们经常在村口的秀水河畔看夕阳落山,然后水鸟归巢,再然后就是月亮自水面慢慢的上升的景致。你在信尾动情的写道:“侯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我读了很感动。这大概是你在异乡也因类似的风景感染而引发出你对陆游的《踏沙行》的更深的感悟吧!

  

  你信中说异乡的春色除了柔美和妩媚,好像少了一种力量,是什么呢?我想也许是一种生命的颜色吧?绿色!不是么?诚然,大自然中树茂草青、叶绿花谢、滋长枯萎,不正是由一条绿线串联而使之生机蓬勃,生生不息吗?如果说红色象征浪漫也预示危险,蓝色如天空和海洋,黄色与太阳和收获近密,黑色与死亡和邪恶联姻,那么绿色呢?绿色则表达丰饶、自然和调和,它没有紫色的雍容华贵,没有蓝色的晶莹剔透,但它却充满旺盛的力量——生命力的展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