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善美的赞歌

 f4956 2015-06-14
    十年前在《人民日报》副刊头题位置上,陆续刊登过老作家李纳的两篇回忆延安鲁艺生活的散文,一篇叫《红枣》,一篇叫《书的魅力》,篇幅都在两千字上下,情感深切真挚,文笔清新秀丽。我期盼着作者继续写下去,但却没有了下文。最近,读了李纳的文集《弱光下的留影》(作家出版社出版),算是得到一个有益补偿。
  李纳1940年正月初二离开家乡,从云南辗转跋涉,到延安投身革命,也开始文学创作。50年代初期,中央文学研究所聚集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她是出类拔萃的一个,已出版过短篇小说集,人称“小丁玲”。时任文研所主任的丁玲的确喜欢她,对李纳、徐光耀、陈登科等几个人青睐有加,寄予厚望。但是很快就风波骤起,文坛上发生了所谓的“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小丁玲”自然难逃干系,被找去揭发批判。李纳坐在会场里,生平头一次经历那种激烈的斗争场面,一些熟悉的人一下子都变得十分凶狠,她却紧张不安地用手来回搓着裙子。因不会无中生有,落井下石,因而受到批评,挨了处分,下放到安徽农村。一去19年,她活跃的思绪禁锢了,灵动的文笔凝滞了,没写出任何作品。直到1981年,她才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并获得了首届人民文学奖。这距她发表第一本短篇过去了整整30年。
  李纳经常叹息自己写得太少了!她在自传体长篇散文《弱光下的留影》结尾处写道:“我已经度过七十多个春夏秋冬,酸甜苦辣几乎尝遍,在我面前走过的人物不在少数,我应该有一本书,概括这些生活。但是我没有。说真的,我真正要写的书还没有写出来。由于多种因素,十有八九是来不及了。”我明白,这是她此生最大的遗憾,从心里为她深深惋惜。
  李纳的这本《弱光下的留影》,收集了作家晚年所写的41篇散文和5个短篇小说。读过之后,感慨良多。虽可能是李纳最后一本书,但却是她最重要的著作。里面有她从童年到老年的主要经历,也有回忆一生中最敬重的亲人、师长和朋友的文章。其中最感人至深的是《我的母亲》,为了表达对母亲的那份敬爱之情,或许是晚年李纳结集出书的最大心愿。心地善良性格柔弱的李纳,尽管遭遇了太多的波折,但是弥漫在书中的,都是美好的人和事,是甜美温馨的情感。她在心中和笔下,总是吟哦和抒写着真善美的赞歌。
  真善美不仅是李纳作品的内容,也是她作品的风格。她性格文静,待人真诚,朋友很多。她文字质朴清新,不尚任何雕饰。她的为人和她作品的美,来自于真和善。就这一点而言,无论此生作品是多是少,她都是一位令我敬重的人。
  李纳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片,视力极差,你不主动打招呼,即便擦身而过,她也绝认不出你来。这两年因身体不太好,很少参加各种活动和朋友聚会。前不久,忽然在马路便道上看见她,包裹着臃肿的羽绒服和棉裤,深陷在轮椅里晒太阳。我走过去,俯在她耳边说:“你真像一只大熊猫。”她说:“那是国宝。”言谈中依然还是那样的达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