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一代名伎李师师,美貌绝顶,艳满京城。 当时文采风流的秦少游,也曾经与她频繁交往,并且写诗赞她的美色: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并再赋诗叙写自己对她的痴情:年来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口。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佳期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相应妙舞清歌夜,又还对、秋色嗟咨。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让处处留情的花心才子这样倾心痴迷,可见李师师的容颜可非同一般美女。 李师师不只是美貌非凡,还是个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歌舞更是绝美,而且深谙诗词。这样的美女,自然成为京城里文人墨客,高官达贵相互争夺的女人,直到宋徽宗赵佶的出现,才终止了这种场面。估计再怎么喜欢,谁也没胆量和皇帝抢情人啊!达贵们只能退避三舍了。宋徽宗虽然是历史上最无能的皇帝,但是个精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风流才子,自从见到李师师,就不能自拔,师师不亢不卑,善良多情,温婉优雅,聪慧过人又善解人意,迷得赵佶神魂颠倒,疏于朝政,懒于后宫,找个理由就乔装打扮出宫,沉浸在李师师的别墅里寻欢作乐。 不管是秦观之类社会名流,还是皇帝等高官贵人,李师师只是处于职业精神,工作所迫,逢场作戏罢了,和他们都只是肉欲之欢,毫无情爱可言。李师师的意中人是当时的才子周邦彦,周邦彦仕途不得意,做的官很小,只是个小小的监税官,他原来曾经几度浮沉,奔波于地方州县,深切地感受到落魄的辛酸,飘泊的孤独疲倦和官场的失意,坎坷经历都成为了周邦彦词创作的情感基调,所以他写出的诗词大多都关注于人的内心感受,婉约动人,而且词句绮丽绝伦,很符合女子的欣赏角度,好多京城歌姬都以传唱他的新词为荣。李师师欣赏他的才华,乐于和他接近,此时的师师,久居烟花之地,阅男人无数,逐渐厌倦了上层社会高傲虚伪的男人,觉得周邦彦洞察心灵,善解人意,能够和他分享精神上的愉悦,是她惺惺相惜的爱人。自从赵佶包养了李师师,她就断绝了和别的客人的联系,唯独还和周邦彦偷偷地保持着联系,师师的确割舍不了对他的感情。 一日,李师师正和周邦彦约会,本来生病还没好的皇帝突然地来了,周邦彦躲闪不及,赶紧躲到床下面。赵佶送给师师一个从江南用快马送到新鲜橙子,与她边吃边调情。赵佶走后,在床下猫了好久,很累很委屈的周邦彦从床下钻出来,带着醋意,讽刺赵佶,作词一首《少年游感旧》:“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这首词将当时皇帝狎妓的细节都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 师师很喜欢这首词,谱上曲子,轻轻弹唱。 赵佶再次来的时候,师师一时兴致浓,竟然唱起了这首词曲。赵佶问:”谁做的词这么好!“师师随口说是周邦彦。可说出去的话,怎么收的回啊?赵佶便知道那天周邦彦一定在师师屋内窃听了,龙颜大怒,找了个理由将周邦彦罢官免职押出京城。师师又后悔又难过,很心疼爱人,冒着风雪依依不舍地为周邦彦送行。 周邦彦走后,师师思念至深,每日以泪洗面,并把周邦彦的《兰陵王》唱给赵佶听,唱到情深之处,忍不住梨花带雨,珠泪盈盈。很是可怜,赵佶心生怜悯,也觉得自己对周的惩罚过于严厉了,于是又下旨把周邦彦招了回来,任命他为管音乐的大晟府乐正。 由此可见,师师对周邦彦的感情之深,宁肯冒着皇帝老子可能吃醋,惹怒龙颜的杀身之祸,也要把周邦彦救回身边。她对周的感情绝对超出了一般的男女之情,在师师心里,周邦彦已然是她的知心爱人,无人可以替代了。咱们不知道周邦彦对李师师的感情如何,可是,从李师师身上可以看出,女人对于感情,对于认定了的知心爱人,是会用生命相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