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意阑珊的黄栌盆景

 yzsr273 2015-06-14

  黄栌又名红叶、栌木、烟树,为漆树科黄栌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皮深灰褐色,新枝表皮光滑,老枝粗糙。单叶互生,具细长的叶柄,叶片有宽卵形、倒卵形、圆形或宽椭圆形,全缘,先端圆或微凹,叶面深绿色,背面青灰色,深秋经霜后根据品种和栽培环境的不同,变为红色、紫红色、黄红色、绿红色。圆锥花序顶生,4至5月开黄绿色小花,不孕花为粉红色,呈羽毛状,能在树上保留较长时间而不脱落,远远望去好似缕缕炊烟缭绕树上。
  黄栌还有一系列的变种,其中观赏价值较高的有美国红叶黄栌,春季大部分叶片为红色或紫红色;夏季上部的叶片为红色或紫红色,下部的老叶为绿色;秋季则叶片全部为红色或紫红色。金叶黄栌,枝条直立,节间短,叶密集,在整个生长季节都呈金黄色,而且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叶色呈透明状,颜色也更加金黄,秋季叶色则变为橘红、橙红、红色,非常迷人,花白色。垂枝黄栌,枝条呈下垂生长。
  黄栌的繁殖可用播种、压条、分株等方法。对于美国红叶黄栌、金叶黄栌等较为珍贵的品种,还可用普通的黄栌做砧木,在春季用枝接、夏季用芽接的方法进行嫁接。还可到山野采挖那些生长多年,虬曲多姿,主干短粗的黄栌老桩制作盆景。从晚秋到次年的春季都可以挖掘,黄栌多生长在向阳的山坡,特别是峭壁石隙裂缝里生长的黄栌,曲折苍劲,宛如蛟龙,非常适合制作盆景。因其根系不多,挖掘时应尽量保留须根,但过长的主根要截断,造型不需要的枝条也要剪除,并在根部罩上塑料袋或用湿苔藓、草绳包裹,以保持新鲜。先栽在沙土中“养坯”,等成活后再移入紫砂盆、釉盆之类的观赏盆。
  黄栌盆景常见的形式有直干式、曲干式、悬崖式、双干式、丛林式、卧干式、树石式、大树型等。人工繁育的植株可根据需要,采用蟠扎与修剪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造型。而从山野采挖的黄栌老桩,则要根据具体形态,因势利导,制作不同形式风格的盆景。黄栌枝条柔软,易于造型,因其叶片大而稀疏,叶柄较长,树冠多采用自然式,可先用金属丝对枝干进行蟠扎,使枝条高低错落,叶片疏密有致。为了使树形丰满,可在生长季节进行打头摘心,以控制植株生长,促使枝条萌发更多的枝叶,叶势更加稠密。但要注意剪除徒长枝、交叉枝、平行枝、病虫枝、细弱枝,以保持盆景的完美。
  黄栌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冷。平时可放在室外光照充足,空气流通处养护,夏季高温时可适当遮光,以防烈日曝晒。浇水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避免盆土长期潮湿,也不要肥、水过大,否则会造成植株徒长,叶片变大,影响盆景的美观。经常向植株及周围环境洒水,以增加空气湿度,使叶色清新,富有生机。冬季移至低温室内或在室外避风向阳处越冬,盆土不要过于干燥,以免因土壤“干冻”使植株受到伤害。根据植株的大小,每2年左右翻盆一次,多在春季萌芽前进行,翻盆时去掉一半的旧土,用新的培养土重新栽种,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疏松肥沃,含腐殖质丰富,排水透气性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生长更好,还可盆底放少许腐熟的饼肥之类的有机肥作基肥。
  除生长季节进行打头摘心,控制植株生长外,春季发芽前也要对盆景进行整形,剪除造型不需要的枝条,修剪时注意“剪直留曲”,即剪除枝条的主脉保留侧枝,这样经过几年的养护后,可使枝条硬角曲折,刚劲有力。黄栌萌发力强,春季发芽后应及时抹去多余的新芽,以免消耗过多的养分,影响生长。为了增加观赏性,可在7月上旬将全树的叶片摘除,随后喷施一次0.3%的尿素,并加强水肥管理,约7天左右就会有新的叶片长出,20天后满树的新叶嫩绿可爱,给人以欣欣向荣的感觉,到了晚秋满树红叶,秋意阑珊,令人陶醉,颇具“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
  图为黄栌盆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