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瓦隆十五景 - 简书

 圆角望 2015-06-14

“《比利时A-Z》怎么能够没有班什,怎么能够没有斯帕?!”

好吧,好吧,咱们今天来侃侃大瓦隆。不过受个人经历所限,难免挂一漏万,还望各位看官海涵,权当抛砖引玉吧。

瓦隆谚云:阿登的山,默兹的水,啤酒喝多了迈不开腿。天堂的鸟,蒙斯的猴,滑铁卢的狮子昂起头。说起比利时南部的瓦隆区,那可是个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地方,至少和弗莱芒区相比给人这么个感觉,唯一不好的是该区语言过于纯净,不会法语的人寸步难行。

下面这“十五景”就是大瓦隆区最为值得一去的地方,排名不分先后,欢迎瓦隆资深居民们继续补充。

瓦隆景一——滑铁卢怀古/Waterloo, Braine l’Alleud



说是怀古,其实也就两百年。1815年6月18号,卷土重来的拿破仑在这里被惠灵顿公爵统领的英普荷联军击败,获胜的惠灵顿命人在战场原址上堆起四十余米高的土堆,又将缴获的法军枪械熔铸为一头铁狮,面朝法国方向放置在此土堆上,人称铁狮山。

下个周末6月18号至20号是滑铁卢战役200周年纪念,在铁狮山附近将举行大型古装战役重演,同时比利时政府将发行面额为2.5欧和10欧的欧元纪念硬币两枚。据说古装战役重演的门票已经告罄,硬币倒是还能买到,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升值空间。

瓦隆景二——班什狂欢/Binche



班什是个只有三万来居民的小城,却拥有一个六百多年历史、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狂欢节,该狂欢节也是欧洲四大狂欢节之一,与意大利威尼斯、德国科隆和法国尼斯的狂欢节齐名。

班什狂欢节于每年二、三月间的某个周日开始举行,为期三天,重头戏在最后一天,又称“胖子周二”。在那一天小丑伊勒(Gille)们身穿红黄相间、带有纹章的服装,足踏厚厚的木屐,脸上戴着蜡制的面具,手持驱邪的木棍,提着装满橙子的篮子穿行在游行队伍中,并不时把橙子扔向围观者。别小看这些貌似和普通马戏团小丑差不多的伊勒,他们可是班什狂欢节的灵魂人物,伊勒的扮演只能由镇子本地的居民担当,而且这一光荣的任务也只能通过父子相传。

瓦隆景三——迪南漂流/Dinant



在屈指可数的比利时夏日里,划着皮艇沿着曲折的Lesse河谷在山岭中穿行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情!迪南的Lesse河漂流分21公里和12公里两个距离,分别以Houyet和Gendron为起点,皆以Lesse河和默兹河的交汇处Anseremme为终点,上游从Houyet到Gendron的9公里河段的水流要比下游从Gendron到Anseremme的12公里河段急很多,建议喜欢刺激的年轻朋友选择21公里这个距离。

当然,迪南可不止漂流。迪南还是乐器萨克斯管诞生的地方,也是生产著名啤酒Leffe的修道院的所在地,在默兹河边峭壁上的那座城堡则有着近千年的历史。夏日来迪南,一天玩不够!

瓦隆景四——斯帕问泉/Spa



水疗Spa是风靡全球休闲活动,但多数人却不知道这个词起源于比利时东部一个叫斯帕Spa的小镇。早在十五世纪,斯帕就以温泉闻名于西欧,达官贵人们纷纷涌向这个小镇泡泡温泉,治疗疾病和疼痛,到了十八世纪,这里的温泉疗养逐渐形成了产业,这也是水疗Spa的前身。

Spa的水不仅可以用来泡澡,还可以当作饮用水。Spa矿泉水是比利时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品牌之一,据称其水源地在斯帕附近的阿登山区,完全不受污染,除含有低矿物度成份以外极度纯净。在比利时超市里Spa矿泉水每升的售价大约在0.5欧元左右,在国内的价格据说是20-30元。

除了水,斯帕还以一条赛道而闻名,这条三角形的赛道也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至今仍然是F1大奖赛的分站赛道之一。

瓦隆景五——德比巡城/Durbuy



巡城是个累活儿,但在德比很轻松,因为走个十来分钟,就能把整个“城市”转一圈。

德比号称“世界上最小的城市”,她其实有一万多名居民,但只有大约四百人居住在中心的镇子上。德比面积、人口虽小,但年龄却不小,她“世界最小城市”的称号来自于1331年卢森堡伯爵让波希米亚的册封。当时的德比虽小,但商业发达且位于卢森堡伯爵领地的边界,面临着来自北部那穆尔的威胁。按照当时的法律,只有“城市”才能拥有军队,同时为了免去从南部调遣军队北上的麻烦,卢森堡伯爵授予德比“城市”的封号,这样德比就合法地拥有了驻军,德比也就成为了当时卢森堡境内最小的城市。

大老远跑来,十来分钟就巡完了城,不能就这么回去了。德比周围的村庄里有不少历史悠久的土特产小店,其中有一家叫Confitures Saint Amour的果酱店非常有名。该店里出售的果酱、蜂蜜、糖果等都是百分之百手工制成,是从比利时采办手信的好去处——当然,特地跑一趟的话还是有些远。

瓦隆景六——天堂观鸟/Brugelette



位于布吕热莱特的天堂动物园(Pairi Daiza)占地55公顷,是比利时最大的动物园。天堂动物园的历史不长,1993年该动物园首次对外开放,当时主要以观赏性鸟类为主,2000年前后天堂动物园才逐步引进了其它种类的动物,现有4000-5000只动物。

天堂动物园按照动物的种类分为不同的主题园,比如泰国园、非洲园、印尼园等。天堂动物园的中国园于2006年开园,别名“汉武帝之梦”(不晓得这个怪异的名字从何而来),是目前欧洲最大的中国园林。在中国园里,中国风格的亭台楼榭一应俱有,2014年,更有一对熊猫落户于此。弗莱芒区和瓦隆区曾激烈争夺这对名叫“好好”和“星徽”的熊猫,最终瓦隆区在前首相迪卢波的影响下获胜。

不过在个人观感中,天堂动物园的确要好过弗莱芒区安特卫普和Planckendael的动物园。对于孩子来说,天堂动物园名副其实,是个天堂般的去处。

瓦隆景七——瓦利比尖叫/Wavre



同样是个孩子们喜欢的地方——Walibi主题公园。

Walibi是比利时最有名且游客数最多的主题公园,除了儿童以外,它同样也吸引了大批年轻人,传统的大风车,过山车、大吊臂等项目永远是喜欢刺激的年轻人的首选。

此外,该公园还有个水上乐园。在夏天难得的几个好天,全家出动来这里玩玩人工漂流,从25米高的滑道上冲入水中,或者在平静的湖面玩玩脚踏船,无论是追求刺激还是相对安静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项目,这大概是Walibi能够比比利时其它主题公园更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瓦隆景八——图尔奈听钟/Tournai



位于比法边境的图尔奈是比利时历史最为悠久的城市之一,这里有着位列世界遗产的圣母大教堂和建于十二世纪比利时现存最古老的钟楼。

从根特驱车向南,穿过号称“弗莱芒阿登山”的Oudennaarde和位于弗莱芒区、瓦隆区边界的小城Ronse,继续往南二十公里就到了图尔奈这座古城。穿过斯凯尔德河上的石桥,远远地就能看到雄伟的圣母大教堂的四塔,没错,不是双塔,是四座塔楼!绕过教堂的耳堂,在小巷里穿行百米,略一转弯,那座古老的钟楼便现身眼前。圣母大教堂和钟楼都建于十二世纪初期,经历了近一千年的风雨和战乱,这两个建筑奇迹般地保存到了今天,因为其极具文化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0年将这两座建筑都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瓦隆景九——列日品酒/Liège



列日,是瓦隆区的文化中心。最开始知道列日这个名字还是高中的时候,因为这座城市有一支叫做“标准列日”的足球劲旅,后来才慢慢了解到列日从中世纪至今在低地国家的历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说到列日品酒,是因为比利时最为常见的啤酒Jupiler就是在列日生产的。当然,要论瓦隆区最有名的啤酒,那必须是Orval,Rochester和Chimay;Jupiler是销量最高的啤酒,但远远不是最好的。

列日除了Jupiler,值得一看的地方太多了。比如它极富设计感的火车站,又比如已改建成为博物馆的Blegny煤矿,为工业化初期的列日景象保留了一个缩影。

瓦隆景十——新鲁汶访学/Ottignies-Louvain-la-Neuve



在Ottignies的新鲁汶天主教大学是瓦隆区最好的大学。

新鲁汶大学和老鲁汶大学的历史关系有点儿类似于国内的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但又不尽相同。建于1425年的老鲁汶大学是比利时乃至低地国家历史上的第一所大学,它一直位于说荷语的弗莱芒区的鲁汶。1968年,正值比利时荷法两个语族吵得不可开交的年代,老鲁汶大学被分割成两部分,老鲁汶大学继续留在荷语区的鲁汶,而部分说法语的教师员工则搬至瓦隆区Ottignies组成新鲁汶大学。

四十多年后,新鲁汶大学现在有将近三万名学生,在很多专业方向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过,老鲁汶大学仍被看作鲁汶大学的正脉所在,在大学排名和国际声望上也远在新鲁汶大学之上。

瓦隆景十一——汉洞探幽/Han-sur-Lesse



汉洞,和咱汉族没啥关系,就好比《破产姐妹》里的Han并不是中国人。汉洞之所以叫汉洞,仅仅因为它的名字叫Han。

汉洞在Lesse河流域,在长达五十万年的时间里,Lesse河不断冲刷着山体的石灰岩,逐渐从石灰岩体穿过,形成多个钟乳石洞穴和暗流,汉洞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汉洞中的暗流长达14公里,是欧洲第二大的钟乳石洞。

自然形成的汉洞一共有三层,其中只有最靠近地面的一层对游客开放,其中有四公里左右的一段游客可以搭乘小火车游览,游览时间大约为1小时45分钟。汉洞每年6月到12月对外开放,1月到5月则对游客关闭。

瓦隆景十二——阿登寻枪/Bastogne



比利时位于德法、德英之间,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德军和英法军队的主战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和协约国主要在西弗莱芒对峙,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和盟军的战场则挪到了阿登山-默兹河一线。

阿登山区的巴斯托涅是二战后期“突出部战役”的主战场,美军在此战役中阵亡近两万人。在二战结束七十周年后的今天,巴斯托涅保留了一个战争博物馆,里面保存了一些珍贵的战时实物,并通过影视和图片向游客展现当年战役的残酷进程。

在瓦隆区,类似的二战纪念博物馆还有很多,比如昔日默兹河上的埃本-埃美尔要塞也被保留下来改建成为博物馆。更有传言说,人迹罕至的阿登山深处至今还静静地躺着十几辆二战遗留下来的坦克,这个说法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但阿登山每年吸引的游客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二战军迷,这一点却是肯定的。

瓦隆景十三——那穆尔登高/Namur



同样是要塞,那穆尔的城堡则要古老得多。

那穆尔位于桑布尔河和默兹河交汇的地方,在这个极具战略价值的地方修建堡垒可以回溯到罗马时代,现在我们看到的雄踞桑布尔河南岸、扼守默兹河西岸的那穆尔城堡基本上建于十七世纪。经过此后三百年的不断扩建和改建,该城堡逐步形成了一座拥有地面塔楼、地下隧道、四周环绕防御坑道的大型立体堡垒,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年该城堡一直驻扎有军队,之后才逐步完全对外开放,成为那穆尔最有名的旅游景点。

找个好天,约上几个好友,从默兹河边出发,沿着环山公路慢慢往上走,沿途经过拱门和塔楼,到达城堡的第一个瞭望平台,在这里可以鸟瞰那穆尔全城。稍作休整,继续往上走,途经地下隧道入口可以直达山顶广场,广场的背面有个古罗马式的剧场,看得出废弃多日了,满目苍凉的感觉。

瓦隆景十四——蒙斯摸猴/Mons



蒙斯,荷兰语名卑尔根,都是“山”的意思。蒙斯是埃诺省的省会,也是一座从中世纪起就开始繁荣起来的城市。蒙斯的鼎盛时期在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中叶,当地的煤矿和工业革命使得蒙斯成为当时比利时的重工业中心之一,从蒙斯到桑布尔河谷,再到默兹河谷沿线遍布煤矿和冶炼厂,这一带是瓦隆区乃至比利时的重工业支柱,也是法语社会党的大本营。除了重工业遗址外,蒙斯于2015年还被冠以“欧洲文化之都”的美誉。

蒙斯的市政厅建于十五世纪,在市政厅前面蹲着一尊小小的铁猴雕像,和它背后粗糙的石块墙面不同,这尊铁猴浑身溜光水滑。传说中用左手摸过此猴脑袋的人都会走好运,这一传统相传来自于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后世游客们纷纷效仿。

不过,秉承比利时人的传统气质,和布鲁塞尔的撒尿小童一样这猴儿个头很小,一般游客得费些眼力才能找到哦。

瓦隆景十五——布容考古/Bouillon



位于比法边境的小城布容是个战略要地,历史上被称之为“阿登山的钥匙”和“法兰西的门户”。布容城堡出现于罗马时期,十一世纪城堡的主人戈弗雷为了筹集十字军东征的费用将它卖给了列日主教,该城堡后来在法国军事建筑大师沃邦的设计下多次修缮,成为迄今保存下来的防御设计最为独特的城堡。

布容城堡建在三座山脊上面,由一组相对独立又相互支持的防御工程组成。城堡对外开出的射击孔数量非常多,一排排的射击孔形成强大的防御网,其弧形的墙面更使得墙内的枪手可以向任何一个角度开火。除了射击孔以外,城堡的外墙保留了许多放置火炮的垛口,布容城堡也是最早使用火炮防御的城堡之一。

注:以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文/Athlon_BE
2015.6.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