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坚持独立之精神——纪念朱九思院长

 镇铎的图书馆 2015-06-14
昨日,华中理工大学的老院长朱九思先生不幸辞世。以我有限的了解,朱院长是中国现代极少数可以称得上教育大师的人。他的辞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中国或再无教育大家。新中国办了很多大事、好事,办教育却极不成功,当前有些世界影响的大学,多是民国时期甚至清末创办,华中理工大学是唯一建国后开办、国家无心插柳而成就的有一定世界影响的综合性大学。这完全拜朱院长所赐,其贡献有历史性。

优秀的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被不懂教育的教育部合并后,成为一个靠打群架立足江湖的怪胎(当今所谓著名大学也大多如此)。悼念朱院长,最应该思考的是,这个叫华中科技大学的学校怎么办?华中理工大学的香火怎么才能延续下去?

我觉得,至少华中理工大学的香火现在是有延续不下去的危险的。我查了查,华中理工大学毕业生鲜有在学术上特别是科学研究上做出较大成就者,越靠近当前,情况越差。现在校友们更关心彼此在商界作为,以为标榜。对个人来讲,不管从事哪个行业,成功无论大小都值得祝贺。但对这个学校而言,这就不够了,因为华中科技大学不是商学院。我还注意到,也有人为校友在网络技术方面的建树欢欣鼓舞,这多少让人松了一口气。但仅仅追求技术上的成就,仍是不够,因为华中科技大学名字中还有大学两个字,大学既是大人之大学,也是大学问之大学。不能在科学上有所建树,大学这个名字是立不住的。西方有人批评,拥有四大发明的中华民族,没有诞生纯科学,是野蛮人,话虽恶毒,但值得深思。套用这句话,华中科技大学如果只关注技术,不关心纯科学,就只是学术圈的野蛮人。

华中理工大学能在国家不能办好大学且并不特别关注自己的过去办好大学,这就是一种精神。今天首要的也是发扬这个精神,在国家努力办坏大学的潮流中逆势而上,办好大学。要有这个胸襟、这个气势!领导者、教师、学生,要全面蔑视教育部的考核、评价,自己单搞一套,做这个时代的清醒者,哪怕是痛苦不堪、头破血流。校友们则应全力支持,哪怕以公肥私。

是的,华中理工大学要想香火延续,就得重塑精神。朱九思给华中科技大学的最大遗产就是兼收并蓄、严谨治学和艰辛经营独立的精神。中国大学之病就在于独立精神的流失,思想受制、行为受控,学术怎么可能发展、大学怎么可能优秀?独立不是谁赏赐的,赏赐的独立一定是不真实的。这要靠争取,靠斗争,靠经营。大学校长为学校争不来独立,哪怕是小小的独立,即使你争来金山银山,你也不合格,你也不配校长这个称号。争取思想和行为独立,不是靠大学校长一个人去和谁拍桌子、耍阴谋,当然这些也需要。更主要的是,要在学校师生中培养独立的精神,靠大家的力量,靠积累起来的气势。

独立的精神对华中科技大学自身也还有特别意义。华中科技大学学风严谨,但求变不足,眼界不宽。这也是一种不独立,学术上的盲从:把别人的东西学到最好。华中科技大学要想成为真正有世界影响的大学,就要优化这一学风,多焕发学生怀疑的精神,甚至可以将怀疑作为校训。老校长杨叔子强化人文教育,要他的博士背《道德经》,就是一种觉醒和尝试。

精神如能得以重塑,华中科技大学不但自己会有光明的未来,也会成为中国正在迷茫的高等教育的明灯。如是,朱院长定当含笑九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