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足浴疗法
2015-06-14 | 阅:  转:  |  分享 
  
足浴疗法巴州圣康足疗足浴概念足浴机理是用药液浸泡洗脚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中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感应。因脚部是足
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踝关节以下,就有六十多个穴位,如果经常用热水浴脚,就能刺激足部穴位,可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强身健体,祛除病邪。如果在浴足用水中,加入一些中药,更能增强治病的效能。研究认为:足浴疗法为一种良性刺激,能活跃神经末梢,令人感到
轻松愉快。足浴机理祖国医学认为经络系统是以经脉和络脉为气血运行散布的通路。在体内同有关脏腑相连,在体表与筋肉、皮肤等联系,
内外贯通,纵横交错,把人体内脏和四肢各部紧密连贯起来,组成统一的整体。人体十二经络中,有六条经脉到达足部,即足三阳和足三阴等六经。
内经《灵枢·动输》篇说,“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就是说手足是阴阳经脉气血汇合联络的部位。《素问·厥论》篇说,“阳
气起于五趾之表,阴气起于五趾之里”,这就是说明双足与周身阴阳、气血、经络的密切联系。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人体生物进程中的信息都
会反射到两足的特定部位。所以足部反射区的穴位和人的大脑、神经、五官及脏腑都有对应性。足浴疗法特点足浴疗法就是用60摄氏度左
右的热水或同温度的中草药汤液浸浴双脚,以达到祛病健身、颐养天年的目的。足浴疗法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就在民间流传,至唐宋,已成为重要
的养生术之一。寿享86岁的宋代诗人陆游,喜足浴养生,曾为之吟诗:“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豚亦未忘。洗脚上床为一快,稚孙渐长解烧汤。
”清代,骄奢淫逸的慈禧太后中年后常罹眼疾,也喜爱“明目除湿足浴方”治疗。中国医学认为,足三阴经之始,足三阳经之终。足踝以下有66个
穴位分布在双脚上,占了全身穴位的十分之一,它们是五脏六腑精气输注、会聚之处,经一定时间浸浴,对其产生刺激,并通过经络传到内脏相关部
位,使全身气血畅通、津液输布而达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足浴疗法特点足浴疗法在我国流传己久,民间有一歌谣,“春天洗脚
,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袪;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由于很多疾病会导致经络阻塞,气血瘀滞,脏腑失调,所以每
天坚持足浴可刺激足部的反射区,起到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和通气活血作用,从而对慢性病起到很好的疗效。足疗与足疗的区别专家:中医
足疗同街头足浴有根本差别,普通足浴只舒服无疗效,中医足疗时会不舒服,甚至疼痛,但“先痛后快”。中医足浴疗法同街头普通足浴有本质
的不同。前者在洗脚时,不仅不舒服,还会痛苦,但两天后,会非常舒服;普通足浴洗时舒服,但过后无疗效。中医足疗“三步骤”和“三要
点”“中医足疗”有严格的程序和技术要领。一般来说,中医足浴过程约1小时,分三个步骤进行。首先,要进行药浴。医生根据配方配置13
味中药汤剂,并将温度控制在适当的温度内,患者把脚浸泡在药剂里30分钟,此环节目的在于活血及软化皮下组织。随后是按摩。医生根据患者病
情按摩相应部位20分钟。这个过程并不像普通足浴那样舒服,而是有相当的疼痛感。第三是叩击。这是“中医足疗”一大特色。医生用特殊工具叩
击患者穴位10分钟,以促进血液循环。除此之外,专家说,“中医足疗”有三个因素至关重要。即足够的温度、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刺激。而在整
个“足疗”过程中都不会太舒服。足浴疗法的现代认识现代医学则视脚为人的第二心脏。认为足部皮肤在热水的浸浴后,使微小血管扩张,血
液循环增加,增强新陈代谢。足浴法已风靡全球,与其同理的“足反射区健康法”也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人体各器官在足底,足内、外侧,足背,
甚至小腿部都有特定反射区,这些相应的区域一旦得到刺激,便可激发人体潜能,调整失衡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预防疾病,防衰老。
足浴的方法每晚睡前取适量温热水倒进脚盆中,水温40-50℃,水位没过踝关节,双脚浸入水中,泡30分钟。洗脚过程可用手揉
搓双足各部位,也可用双脚相互揉搓,注意保持水温。足浴后用毛巾擦拭干净,穿上华林光子能量担体袜子即可入睡。注意不要着凉,持之以恒,必
见奇功。有糖尿病、下肢神经炎等可导致下肢感觉减退者,要注意水温和洗脚的时间,防止烫伤常见病治疗㈠感冒取速效感冒伤风
胶囊10粒,溶于热水中,或用生姜50g,蒲公英100g煎汤浴脚。每次20~30分钟,至涌泉穴发热。㈡高血压①取夏枯草
30g,钩藤、菊花各20g,桑叶15g,煎水浴足,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②取钩藤20g煎碎,布包冰片少许,于每
日晨起和晚睡前放入木盆内,加热水浴脚。每次30~45分钟,10日为一疗程。风湿性关节炎局部损伤关节炎①取透骨草、
寻骨风、老鹳草各30g,黄蒿20g,乳香、没药、桃仁、独活各10g,水煎趁热洗足,每日2次,用于下肢关节炎;②取鸡毛熬水,
趁热洗足,使药液淹没下肢关节,治下肢关节炎。足部损伤取苏木30g,桃仁、红花、土元、血竭、乳香各10g,自然铜20g
,趁热浸浴患足。适用于足部损伤。顽固性膝踝关节麻木痉挛可取银杏树叶适量,用纱布包好,水煎取液,温度适宜时,浸洗双脚,有辅助治
疗作用。脚气和足部冻伤脚气取乌梅100g,水煎,待冷洗脚,然后用干毛巾擦干。每日1~3次。治疗期或治愈后禁止穿胶鞋和塑
料鞋。足部冻伤取热水洗脚法,每晚睡前一次。也可用桂枝、干姜各15g,附子10g,水煎后趁热洗脚,每日2~3次,每次
8~10分钟。足癣①木瓜30g、甘草30g水煎取汁,待温后足浴5~10分钟,每日2次,每天1剂,连续5~10天;②丁香15
g、苦参、大黄、明矾、地肤子各30g、黄柏、地榆各20g水煎取汁,而后待药液温后洗足,每次10~15分钟,每日5~6次,每日一剂。
足癣取蛇舌草、蛇床子、白癣皮各30克,黄芩、泽泻各15克,纱布包好,水煎取液,趁热浸洗,每次50分钟。骨刺足跟骨刺食
醋150~200毫升,加温煮沸关火,用上升蒸气熏患处,温度适宜后用热醋浸泡。若在食醋里加入威灵仙30g蒸煮后,疗效更加。脉管
炎脉管炎取水蛭、地龙各30g,土元、桃仁、苏木、红花、血竭、乳香、没药各10g,牛膝、附子、桂枝、甘草各15g,水煎取
液,倒入木桶内浸洗,自小腿以下,都浸浴在温热的药液之中。《千金药方》:主治丈夫脚冷,不能随者。用淳酒三斗,水三斗,入瓮中,
灰水湿之,渍脚止膝。常着灰火勿令冷,三日止。脉管炎取地龙、土必虫、苏木、桃仁、红花、血竭、乳香、没药各15克,牛膝、桂枝
、甘草、炒川乌各18克,水煎取液,倒入木桶内浸洗。自小腿以下浸浴在温度适宜的药液中,每天3次,每次15-20分钟,15天为1疗程。
高血压、高血压取钩屯、夏枯草、杭甘菊各20克,用纱布包好,水煎取液,每日晨起及临睡前加温水洗脚,每次30分钟,不断加温水,
保持水温。10天为1疗程。用菊花、钩藤、决明子各20克,煎水浸浴足部治疗高血压病眩晕者;失眠失眠取磁石30克、夜交屯15
克,纱布包好,水煎取液,临睡前加温水浴脚,每次30分钟,洗后入睡,保持室内安静。磁石30克,菊花、黄芩、夜交藤各15克,水煎2次
,去渣取汁,倒入浴盆中,趁热浸洗双足15-30分钟,每晚1次。小儿发热取香薷、苏叶、荆芥、防风、藿香各15g,菊花、葱白、豆
豉、生姜各30g,豆卷20g,连翘10g。上药水煎取汁约2000ml,待温度合适时放入双足足浴,首次加药液以浸没小儿踝关节为宜,再
加食醋50ml,以后每隔10~15分钟加药液1次,每次约200ml,直至药液浸没小儿腿肚,浸泡40~60分钟,每日1次,连续3~5
天。小儿发热生麻黄15g、银花藤各20g、野菊花15g、柴胡15g、薄荷10g、黄芩12g。水煎取汁,浸足15~20分钟,每日
2~3次为好。用于风寒型感冒发热。生地、银花藤、黄芩、薄荷、丹皮、僵蚕、板蓝根水煎浸足,每日1次,治疗小儿风热型发热。
小儿流涎取明矾15~20g,研为细末,开水化开,再加温水适量,使水温保持在38~40℃左右,每日1次,连续2~3次即可。小儿
腹泻对肠炎腹泻,可取草苁蓉40~50g,煎煮半小时取药液足浴,每日1次,连续3~5天即可。对消化不良性腹泻,可取艾叶50g,白
胡椒、透骨草各25g,水煎取汁足浴,每日3次,连续3天。婴幼儿腹泻,可取银杏叶100g,水煎足浴,每日2次,连续3天。小儿腹泻
伴呕吐者,可取无花果叶3~5片水煎足浴,连续2~3次即可。小儿腹泻吴茱萸、黄连水煎取汁1000ml足浴治疗小儿肠炎。吴茱萸
、桔梗,水煎取汁1000ml足浴治疗小儿水泻和消化不良腹泻。小儿濯足1号:石榴皮,苍术、车前子、山药、赤实赭,茜草。水煎浸泡两
足,一日3次。鬼针草,葎草,茜草单味药水煎足浴,治疗腹泻。小儿痢疾取鲜马齿苋500g,苦参50g,水煎足浴,早晚各1次,连
续1~2周。苦参15g、黄连10g、马赤苋15g、木香10g。水煎浸足。每日3次。小儿遗尿肾炎川断、狗脊、女贞子各30
g,党参、茯苓各20g,甘草5g,水煎足浴,每晚1次,每日1剂,连续5~7天肾炎:淡竹叶、白茅根、泽泻各30g,水煎足浴,每
日2次,每日1剂,连续1~2周。便秘大黄或番泻叶15g,水煎足浴,每次15~20分钟,每日2次,一般用药1天即可使大便通畅。
腹痛:木香、吴萸、生姜各15g,水煎足浴,每日2次,每日1剂,可同时取药渣布包热熨腹部10~20分钟。大黄、芒硝、枳实、炒卜子、
藩泻叶、厚朴、芦荟水煎泡脚(濯足)一日2~3次为好。小儿腹痛:木香、吴萸、生姜各15克,水煎足浴,每日2次,每日1剂,可同时
取药渣布包热熨腹部10~20分钟。焦三仙,元胡、白芍、炮姜、甘松、木香、双钩水煎浸足。咳嗽-肺热麻黄、杏仁、甘草各5克
,大力子15克,石膏30克。将上述药材如上法足浴,每次15~30分钟,每日2~3次,每日1剂,连续3~5天。此法可清热宣肺,止咳化
痰,适用于肺热咳嗽。中药足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治疗方法柴胡15g,麻黄6g,虎杖15g,杏仁6g,上药水煎20min,倒入
盆中,先熏后洗,30min后再按摩患儿足心3~5min,睡0.5h以上,每天1次。咳嗽-风寒将生姜30克放入药罐中,加清水
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次1剂,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钟,连续2~3天。此法可温肺散寒
。小结足浴是一种内病外治疗法,方法简单,成人和小孩均容易接受,尤其是无副作用,无不良反应是他的最大优点,因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病方法,也是一种较好的保健措施,有很好的发展前途。谢谢足浴疗法,即泡脚,它早已在民间从一种简单的生活习俗,成为人们进行保健或特殊治疗的独特方式。足浴中的冷水浴,能兴奋神经,刺激心血管功能,强壮体质,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热水浴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具有消炎、镇痛、止痒等作用。而药浴法,除了有冷、热水浴的功效外,还能使溶于水中的药物通过皮肤毛窍的吸收,作用于人体。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