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民很复杂,不仅仅是善良、勤劳、淳朴那么简单

 联合参谋学院 2015-06-15
中国人一向是看问题黑白分明,很少去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问题,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对农民的评价,动不动就是善良、勤劳、淳朴,当然了,这和大多数网民的出身也有关系,网上学生和上班族多,不少都是农村出身,因此一见有说农民不是的话就立即大吐苦水。我准备了套雨衣,客观的评价一下农民。
一、农民的分类
农民按分类来讲可以简单的分成两类,80年之前出生的农民与80后出生的农民。
70年前出生的农民可以说是大多数比较善良、也比较淳朴、勤劳、逆来顺受,褒义的词语用在他们身上我觉得不为过,他们只所以无法改变命运是因为时代没有给他们条件,没有高考,严格的户籍制度使他们几乎无法改变农民的身份,他们只能默默的耕耘。

但是70后出生的农民与之前的农民相比却不是那么简单,现在的农民为什么还是农民?不是没有机会,是他们自己没有抓住机会,高考、经商、搞养殖等等都是摆脱农民身份的多种道路,为什么没有成功?
这主要还是跟他们的本身素质有关系,上学时不爱读书,经商又目光短浅自然是成功不了的,而且80后的农民很显然对比前一代有着极强的惰性和自私自利的特性,所以严格来讲,80年代后的农民只所以是农民,是因为他们自己选择了这条道路,社会是优胜劣汰的,不可能人人都平等。
不要和我说社会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机会,恩!这条理由看起来很合理。但不知道持这种观点的看见那些成功不做农民的人了吗?

二、农民是不是天性就善良、淳朴的?
我可以肯定的说,绝对不是。农民起家的很多,做了地主,开了工厂的更多,但是起家之后的他们对待佃户和民工绝对不比别人强。
张献忠、李自成之流可以借鉴,文革中的农民可谓风光无限,农民的大队书记是典型,记得当年女知青回城时期农民大队书记的“风采”么?那种“风采”真是令人发指!
人只能温饱才对文化知识有需求,只有文化知识累积到一定程度才会有悲天悯人的观念,只有被尊重的人才能懂得尊重别人,一个从来未被尊重的人群是得势后是不会尊重他人的。
   
   三、农民不会维护自己的权益
   这也是不全正确,在很多方面农民都会维护自己的权益,例如说村长选举,许多农民懂得收钱投票,会懂得喝酒,会懂得手里的选票可以换成真金白银,但是他们不懂得这样做要付出的代价有多大。
   收了人家一百块钱,往往需要用一千块去还。与其说农民不会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如说农民不会维护自己的长期利益,简单来说就是目光短浅,见利忘义,价值观缺失。
   现实里往往是,农民收了钱就投票,结果选出来的村长占他们便宜,又到处去上访告状,你说这值得同情还是不值得同情?
   以前有个典型的例子,大学生竞选村长,组织志愿者支教,募集捐款修路,做了不少好事,结果就是死活选不上。为毛?因为没钱给农民。
   所以嘛,凡事不要非黑既白,什么样的人都分两种或两种以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