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侯瑞鹤丨缺少安全感的孩子一生都在寻求关注(0-6岁萌发安全感的种子)

 小猪电子业 2015-06-15

订阅账号:点击文章标题下的蓝色“紫藤亲子育儿”,点击关注;

分享文章:点击本页右上角“三个点”按钮,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回复“目录”,查看更多精选文章



文丨侯瑞鹤(微信号:zitengqinzi)


孩子健康成长,需要的不只是安全,更需要安全感。


安全感就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有种稳定的、不害怕的感觉。对于儿童而言,如果内心有足够的安全感,就能帮助他们快速适应新的环境,并能更好的成长。


孩子内心的安全感能够帮助他们处理以下问题:


一是分离带来的焦虑和思念情绪;二是对环境的信任,愿意探索;三是对环境中的他人感兴趣,愿意合作,而不只是想从他人身上索取和获得唯一的关注;四是能够表达自己的需要,因为他信任环境,所以能够更好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并获得相应的满足。


然而,萌发安全感的种子,则需要父母在孩子幼年时潜心种下。0-6岁的儿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父母分别种下哪些萌发安全感的种子呢?


0—1岁左右:种下全能感的种子


母亲要信任自己的感受、顺应母亲的天性去敏感地回应孩子,并能够享受做母亲的快乐,宝宝全能感的种子就会发展得比较充分。


安全感的核心来源于婴儿出生后到1岁,如果这个阶段得到了母亲(也指孩子的主要照顾者)敏感的照顾,即给予婴儿的吃喝拉撒闹及时满足、有求必应,孩子心中安全感的第一粒种子就会生根发芽。


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只需要尊从母亲的本能就可以实现。然而,如今很多妈妈比任何一代都爱学习,但是同时可能也比任何一代都更纠结。母爱的本能遭遇了所谓育儿知识的牵绊,致使很多母亲常常和自己想要回应孩子的天性做斗争。是否要坚持母乳?是否要按需哺乳?孩子哭时是安抚还是随他哭去?是让他独自睡婴儿床还是睡大床?....... 这些纠结会让母亲变得无法从容自信,甚至会因为陷于各种纠结而无法享受做母亲的快乐和幸福。


婴儿天然具有感受母亲情绪的能力。因此,做到只是一部分,照顾者的状态才是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关键。如果你是一个健康的妈妈,你就要相信自己是上帝给孩子准备好的人间接应他的第一个天使,信任你做母亲的感受,并能够给予孩子敏感的回应。遵从做母亲的自然感应,以上的那些纠结可能大部分就不存在了。


1—3岁左右:种下自由探索的种子


妈妈做孩子成长的见证者,信任孩子并鼓励其探索外部世界。


随着孩子开始使用自己的身体移动,他就开始了探索世界的旅程。显然,对身外世界的兴趣和好奇,离开安全的地方尝试适应变化的世界,是孩子天然的需要。这时母亲在保障安全的条件下,需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可以自由探索的空间,并允许孩子去探索,而自己则作为孩子的大本营。因为孩子需要时不时地能看到你,需要能量时可能需要来到你身边求个拥抱什么的,然后转身继续探索。


如果孩子能够从母亲眼睛里看到信任和鼓励,他就会不断拓展自己的探索范围。在这个阶段,如果孩子的离开导致母亲太焦虑,甚至通过限制孩子的自由探索来缓解自己的焦虑,比如,过分地要求干净和整洁,不许碰泥土,沙子,水等,在户外不让摸公共场所的东西等,孩子从母亲的眼睛里就会看到外界的不安全,就可能会压抑探索的欲望。然而,此时孩子的天性可能还没有那么容易熄灭,有时还会伺机出来,但如果次数多了、时间久了,就可能导致连孩子自己也忘了这一部分探索的愿望。这样的孩子成年后有可能会形成保守、害怕变化、僵化、刻板、封闭等性格特点。


一天雨后,我带2岁的儿子在花园里玩,儿子在草地上玩起了泥巴。这时,来了一个大约五六岁的男孩小A,穿得非常的整洁干净,后边跟着打扮得非常精致的妈妈。小A看到我儿子在玩泥,犹豫了一下也蹲了下来玩,追上来的妈妈立刻叫停了他,“不许玩这个,太脏了,有细菌”。小A收起了片刻前的自在,停了一下,对我儿子说:“你不要再玩了,很脏”。儿子没理会他继续玩,小A变得有些生气:“你再玩你妈妈会揍你屁股的!”儿子有点担心的看看我,我回应儿子说:“没关系,你玩吧,妈妈不揍屁股”。小A不甘心,“你妈现在不揍你屁股,回到家里也会揍的”。这次儿子带着哭脸看着我,我微笑着对儿子说:“没关系,妈妈回到家也不会揍的,你玩吧。”过了一会儿,小A变得有些愤怒:“你妈不揍你,你爸回家也会揍你的”。这回儿子变得很淡然,继续玩。


从小A的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孩子的自由探索的火苗没有熄灭,可以想象,随着一次次的压抑,火苗就会越来越微弱。等他长大后,看到那些能够享受探索外面世界的人时,他自动化的情绪反应可能是不屑、愤怒、讨厌等,如果可能,他会用自己的方式限制对方,如他的孩子。这些情绪和他对别人所做的限制,其实恰恰是帮助他继续压抑内心的那份欲望,然而因为太久远,连他自己也不认识了,只有情绪的不舒服试图让他看到自己的内心。


3—6岁左右:种下现实感的种子


允许孩子体验健康的挫折感,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学会遵守规则。


婴儿生下来就获得了一种全能感,饿了妈妈来喂奶,在婴儿眼中,这一切是他让使其发生的。如果早期获得了足够好的照顾,他的全能感发展得很充分,这是安全感也是自信的基石。


然而,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提高,他需要逐渐放弃全能的幻觉,逐渐接近真实的世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健康的受挫过程。


生活本身其实已经提供了足够的机会来让孩子体验可以忍受的挫折,比如,摆不出想象中的积木城堡,别人有的玩具自己没有,小朋友不愿意和自己玩等,这时孩子可能产生各种负面行为和情绪。这个阶段父亲从背景的位置也逐渐来到了前台,因为母性意味着包容,父性意味着规则和纪律。然而在强调尊重和接纳的育儿氛围下,这一点也逐渐被母性淹没,因此,越来越多的孩子承受不了挫折,忍受不了规则。


母亲允许孩子体验挫折有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比如,孩子没有搭好积木,会伤心生气,甚至推倒别的小朋友搭好的积木。这是孩子体验挫折、并逐渐学习应对挫折感受的极佳成长机会,然而,如果父母自己无法承受孩子的挫折感,就不会允许孩子体验挫折感,这时父母极有可能立即介入帮忙:“来,我给你搭一个更大的”(帮助孩子完成)、“你想吃冰棋林吗,妈妈给你买一个”、“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你这孩子怎么这样”、“有什么大不了的,多练练就是了”...... 这些语言和行为,都是父母为了缓解自身的焦虑和不适,从而阻止了孩子去体验并处理挫折感。我们不能剥夺孩子从痛苦中受益的权利。


父母只要理解了背后的信念,就能根据自己和孩子的特点创造出自己的方法。但原则有两个:


一是接纳孩子的情绪,遭遇挫折后哭是正常的,笑反倒奇怪了。二是如果有推倒别人的积木、打人等行为,要明确说明这种行为是不可以接受的。


虽然规则看似束缚孩子,但它最大的作用是让孩子有安全感。孩子知道自己行为的边界本身就可以带来安全感,如果不知道边界在哪里,他就会带着焦虑不停地试探和寻找边界,直到有人制止他。


反社会行为部分就是不断探索边界的结果。强调一下,这里的挫折是健康的,即孩子自然发展中肯定会遇到的挫折,而不是指孩子不能承受的巨大创伤。显然,有处理挫折经验的孩子,在面对变化时更能够承受变化所带来的挫折感,也能更快地适应环境。


在幼儿心灵成功种下安全感的种子,之后就会在孩子的生命中不断地发芽成长,而一个内在稳定自信的孩子,更可能有较高的适应环境和变化的能力。


为此请父母尽量做到需要时出场,不需要时离场或只在场。出场对我们而言可能相对容易,适时地离场或只是在场而不出场有时更难。当然这个需要不是指孩子的要求,而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