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走得太慢,花会凋谢的。 也不要走得太快,那样,花还没有开。 我想,这是个速度过剩的时代。 似乎极少见到被时代大浪抛出很远的龟类,甚至连不疾不徐正常前行的人都所剩无几了,只有一窝蜂高举着“时不待我,只争朝夕”大标语的人们在马不停蹄地冲锋。 “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做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内心。”阿久悠的这句话被和着尘泥踏在足下,取而代之的是挤破头地想要“惹眼”“闹腾”,是无保留地与自己较劲,恨不得以至上的速度亲自引领时代的浪潮的新时尚。于是意大利的“慢生活”被国人视若怪事,北大教师夫妻归隐山林被鄙为逃避,甚至连“不想在路上奔跑,只想坐在路旁鼓掌”的小女孩也遭遇重重质疑。 我想,这个时代是病了。患上了“速度至上”病的我们丢失了频率正常的生活步伐,随之一起遗失的,还有冷静的判断力、柔情的幸福观以及面目清晰的自己。 狂奔者啊,请腾出一秒钟的时间来扪心自问:“你足下的路究竟对不对?步履匆匆的你到底快不快乐?你,还是不是刚出发时那个坚守原则、怀抱梦想、知道自己为何出发的你?”如果存在否定的答案,那你所把握的速度或许真的不是适合你的速度。因为走得太快,所以没时间停下来看看自己随人潮涌入的路对不对;因为走得太快,以至于抛下了家庭与休闲,麻木了享受幸福的感官;因为走得太快,用“厚黑学”来磨去原则的棱角,把自己修成易于滚动的圆形却面目全非……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这真的是我们应该要的?要知道,快是一种能力,慢下来更是一种能力。这种把握自己的能力才是衡量作为的标准,而决非无用的名利与无头苍蝇般的高速。 幸之又幸,越来越多的醒悟者正在出现,为被速度雾霾笼罩的天空拨开一抹蔚蓝。《钝感力》的流行、“熊猫慢递”的成立、“慢生活”志愿者的出现……这些车流中徒步前行的智者,也许落后于这个过分超前的时代,不过,他们在前进中恰到好处地拿捏着合理的速度并看到了沿途明秀的山水,培养起了优雅从容的情致。不必强求陶渊明的南山野菊,也不东施效颦地学林逋的梅妻鹤子,当然,更不做策马扬鞭蹄下生尘的疾行者,找到悠闲又不失进取、适宜又满怀快乐的前进速度,足矣。 也许在你终于以自己的速度到达目的地之时,那一树芬芳的花儿正巧开放。花叶婆娑、暗香袭人间,你已与美丽同在。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里,人们总是习惯给自己狠狠抽一鞭子,让不容喘息的生命旋转成高速运行的陀螺。人们总是以为“速度”是一切成功的缘由,总以为“快”是一切苦难的出口,总在努力地“惹眼,闹腾,勉强自己”,却把生命中的至珍之物弃掷迤逦,而心不甚惜。试问,我们何时才能停下狂奔的脚步,慢下来行走,静下来凝视,做一个阿久悠先生口中的“落后于时代”的人而“凝视人心”呢? 我知道,这样的人,必然是孤独的行者;但我也坚信,这样的人,一定是伟大的智者!因为在全社会都被一股辨识不清的洪流裹挟着前进的时候,他们依然坚持着选择慢慢行走,行走在荒芜人迹的旷野之中,胸怀与天地一样广阔;因为在所有人都被这个光怪陆离灯红酒绿的世界迷醉了双眼的时候,他们仍旧笃定地选择静静凝视,凝视着烟云雨雾中迷失的人心,风骨似明月一般清高。 纪伯伦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停一停,让灵魂跟上来。”人生本就如一场旅程,手捧灵魂上路,我们才能走得更坚实、更久远。我们需要怀着最朴素的梦想,淡看世间尘嚣繁华,我们应当以最优雅的姿态,独步天下月朗风清。慢慢行走时,让生命流动在澄澈的心水中,让心灵的污秽涤荡净尽,莫因物之汶汶失却人之察察;静静凝视时,让灵魂矗立成摩天的高塔,让前行的征途洒满星光,勿以世之纷扰迷失心之静好。 可惜,大多数时候,人们只能把这些停留为纸面上的优美文字,却始终不曾让脚步为灵魂而一回顾,一驻足。我们再没了“就泪旋研墨”的空暇与深情,再没了“一箪食,一瓢饮”的简单和快乐。当连爱情也被系上“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的功利重负,我看到,我们的忙忙碌碌实则是庸庸碌碌。生命趋于空虚,心灵趋于冷淡,这些都已成为过分追求速度的硬伤,经不起时间的一点儿拷问, 当林逋用梅妻鹤子的逍遥流年为自己划出一片独立的精神领地,当梭罗以瓦尔登湖畔的木屋安放生动而闪光的高贵灵魂,当萨顶顶在西部的葡萄架下驼铃声中树立起自足的个体意志与理想,我们也该明白何去何从,明白如何让我们的生命洒脱安逸而又真实有力。 诗意栖居,绝非飘渺的梦幻泡影;高贵灵魂,不只绚烂的昙花一现。就让那一声“归去来兮”的呼唤惊醒混沌迷茫中徒然奔跑的梦中人,让我们学会真实有力地活下去,在这个喧嚣忙碌的世界里慢慢行走,静静凝视,追寻失落的美好。 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太多的人被时代的洪流裹携着在物欲的路上狂奔。于是,匆匆的脚步声带走了沿途风景的美好;便捷高效的通讯工具消融了“鸿雁传书”的温情。当速配的爱情,闪电的婚姻,快餐的文化,速成的主义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几个人愿意静下心来“仰望星空”?还有几人愿意停下脚步聆听“花开的声音”?试问,快速向前的我们错过的美好还不够多么?我们何不放慢脚步,静享人生? 慢下来,留一颗心给自己。纪伯伦曾说:“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致于忘了为什么出发。”步履匆匆的我们可曾想过这每一步是否随心思量的,那份初心与灵魂是否早已被我们落在了远处?纵使这个时代给予我们再多的心酸与无奈,我们也不能把自己弄丢。正如日本词人阿久悠说:“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做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我们不必为了跟别人苟同或跟时代同步就身不由己的盲目追逐,你若生活在别人的眼神里,就会迷失在自己的心路上。勇敢地慢下来,勇敢地做自己,才能找到专属自己的人生的意义,才能创造自己想要的价值。 慢下来,留一份安宁与幸福给生活。约翰列侬那句“当我们正在为了生活疲于奔命时,生活已经离我们远去”至今仍在我耳边回响。赶路的人们是否还记得幸福最初的模样?正如花开不是为了花落一样,生命也不是一次简单的奔赴死亡之约。我们为了活得更有质量而奔波忙碌这本无可厚非,但别忘了在繁重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可以“诗意的栖居”,在疲惫不堪的时刻我们依旧可以找到一角一落的幸福元素慢下来,还自己一个简单从容的生活,给自己一份如林清玄所说的“慢慢吃饭慢慢喝茶,慢慢走慢慢变老”的浪漫。 慢下来,留一份执着给事业。慢节奏不是没有追求,更不等于不想成功,而是愿意在不能够速成的事上坚守。很多的事都是欲速则不达的,这要求我们不能有半点的急功近利和浮躁之心。慢下来吧,最快的脚步不是跨越,是持续。玛格丽特用一生只写成了《飘》,却能名垂千古,而那个在宴会上用自己339本小说嘲笑她的的男作家一直无人问津。慢下来,给自己一份坚持所爱事业的机会,才无愧于自己的追求。 我们无法拥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份淡然恬静,也很难在学业繁重的今天如西方绅士那般用两三个小时喝一杯咖啡,但起码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享受那份安静给予我们的从容与幸福。慢下来吧,那河水青绿的细流声正为你而鸣响。 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人都疲于奔命,人们步履匆匆,连漫无目的的人都能被人流裹挟着前进;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人都开始生活在恐惧当中:商贾害怕朝不保夕,官宦害怕东窗事发,我们学生也害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于是,我们开始思索:这样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阿久悠发出了理智的声音:“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做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 诚然,新鲜的事物层出不穷,不进则退的警示还在耳边回响,但是我却对阿久悠的话没有丝毫的质疑。纪伯伦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出发。”那么我愿意如王跃文所说:“停下来,甚至往回走,看看狂奔的人们,丢失了什么。”我愿意做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 做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我愿意为自己保留不知情权。 报纸一翻,网络一开,全球资讯便如潮水般涌来。打着全球、国际招牌的媒体不计其数,内容也是包罗万象,殊不知当我们在无限制的满足知情权的同时,不知情权已被泛滥的信息攻击得体无完肤。当我不能准确的辨认信息的真伪时,当人们改变话题的周期一再缩短,短到我已无暇插上一嘴时,我选择落后于这个花花绿绿的时代,我选择为自己保留那份不可或缺的不知情权。我选择放下那块神奇的玻璃,重新拾起阅读的习惯,感受昔日厚实沉重的文字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 做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我不愿勉强自己迎合大众的品味。 眼下的娱乐节目除了“惹眼”,便是“闹腾”,这种泥沙俱下的娱乐方式除了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使人们变得日益重口味之外,并不能带给人们真正的娱乐。这是个全民娱乐的时代,这是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我们耳边充斥着电子与摇滚,音乐不再是以优美动听为旨归,更多的时候,音乐人是在炫技甚至在杂耍。我是个落后于时代的人,我不明白为何一夜之间那些所谓的音乐人会如此夺人眼球!当我在听三毛作词的“每个人心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梦”时,当今乐坛上又出现了几个造型出位或讲故事时声情并茂的新人。既然如此,我便不愿再勉强自己,于是我选择做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 当所有人都在时间的长廊中疾驰而过,临近终点才开始回忆沿途错过的风景时,我愿意慢下来,做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我宁愿在旅途中逗留,也不愿回头时才发现自己从不曾留意路边的风景。 “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做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 我们正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时代巨轮飞速运转,海量信息铺天盖地,社会发展一日千里。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所有的一切都在催逼你,杂乱的世界都在鼓励你,快一点儿!再快一点儿! 已经很少有人拥有日本词人阿久悠的人生态度了。 最近挪威有一个电视节目具有很高的收视率。不是类似《非诚勿扰》的速配爱情节目,也不是只能引人大笑的娱乐节目,只是一个频率很慢的节目。直播12个小时,只是在烧一堆柴火。开始还有主持人和科学家在一旁解说,到后来,主持人只是往里添柴,一直到天亮。他们在此过程中静静思考,享受内心的“狂欢”。我想他们在看篝火燃烧时,一定是在慢慢回顾这忙碌的一天的收获吧,或许思考了一阵才发现,自己可能很久没有真正地好好坐下来,与家人们在一起了吧。 又曾经看过台湾云门舞集的表演《流浪者之歌》——一个瘦条的男子,手持木耙,在三吨半金黄稻谷铺就的舞台上一圈圈画圆,时间长达15分钟。而最令人怦然的则是双手合十伫立在台侧超过70分钟的佛陀。沙漏般从高处流泻而下的柱状稻谷,不止歇地落在他的头上、肩上四处飞溅,而佛陀却宛如一尊石像,静的排山倒海。这真是个奇怪的时空安排,它让我们在慢慢欣赏中感受到时空的缓慢而神奇…… 让我们在这个如同飞梭般快速旋转的世界中,缓一缓自己匆匆的脚步,驻足片刻,静闻花香。其实,我们似乎并不总在享受争分夺秒的乐趣,并不总在为自己的高效率、高节奏而得意。多少人常常感慨:什么时候能够慢下来,不再为生计、为事业为名利而奔忙就好了,什么时候能像五柳先生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好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慢下来的渴望,都想在慢下来的过程中反躬自省,思考人生,享受生活。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地欣赏天上月亮的阴晴圆缺了?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地静心聆听鸟儿的啁啾了?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地停下那双匆匆的脚,驻足片刻闻一闻散在空中甜美的花香了? 所以,朋友们,有时间,我们去茶馆一坐,看一看那“冗长”、优雅的茶道表演,有时间,一起去品尝一下“隆重”的法国大餐吧,有时间,我们一起坐在公园中,静静的闻一闻空气中花香与微风的清澈吧…… “不惹眼,不闹腾,做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日本词作家阿久悠的一句话在当下这个时代巨轮飞速运转,海量信息铺天盖地,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的时代里给予了我们另一个思考的角度,以及对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愈来明显的弊端的深刻反思。 诚然,我们生活在人群中,自然要被这个群体所影响,我们害怕被人群所抛弃,自然要紧跟着群体的步伐。在大多数人看来,落后就是失败,只有那些紧跟时代脚步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机遇的宠儿,但是一个人以极快的速度浏览过人生有限的风景时,最后所得的花花绿绿的钞票,真能填补那一颗颗因奋力奔波而变得疲惫的心灵吗? 因此我们需要慢下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做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 我们已多久没有“温一壶阳光下酒”细细研读儒家经史,慢慢鉴赏唐诗宋词,效仿古圣先贤,在时间的流逝中品味人生的真谛?我们已经多久没有抬头仰望一下头顶的天空和凝视一下草叶的荣枯? 是啊,我们更习惯用功利的心去浏览网络上铺天盖地信息,可是,空心化、破碎化的信息仅能满足于我们一时之需,而我们的头脑也因此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正如索尔仁尼琴所说:“过度的信息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一颗不安于传统阅读的浮躁的心想必已被束缚在这个枷锁中,而外界愈来浮躁破碎的世界不就是人心的外化? 落后于时代并不意味着人生路上的落后,而是一种内心对外界的感触而与现在大多人生路上的急行军相比之下的落后,是一种如柴静所言“在川流不息,无始无终的人生里,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听得到花开的声音;是内心对繁杂多变的世界的迟钝与对自然人心的敏感相比之下的落后。 我们要做落后于时代的人,在高速度的大浪潮中,仍能固守本心,在前进的途中不忘回首自己的灵魂,寻找到自己人生的左岸,去没有人行道喧嚣的地方,更接近天堂的地方,诗意的栖居。 放慢脚步,放松心态,既然人生的长度是一定的,何不细细观赏沿途的风景,从容地向前走去…… 霓虹闪耀点亮一个城市的繁华,车水马龙轧过一个城市的喧嚣,当生活遭遇快进,错综复杂的烦琐以无法控制的快节奏蔓延,是否想过慢下脚步,让时间停滞,让快乐定格?是否想过慢下脚步,看一眼湛蓝的天,赏一片盛开的花? 世界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万物似乎爱以最快的速度生长,成熟,结出果实——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竞争激烈,大家你追我赶,整天以一种快节奏的姿态在奔逐,似乎害怕停留一秒钟就会被这个快时代所抛弃。可日本词作家阿久悠说:“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做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 阿久悠的话是不是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警示? 慢生活并不意味着懒惰,而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人们找到平和和乐趣。如今许多公司都明白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著名的安永管理咨询公司建议职员不要在周末上网查邮件;日本丰田公司不再允许员工把年假推迟到来年;在北京开了一家“熊猫慢递店”,它不讲究快,强调的是慢,投递的时间由寄信人自己决定,可以一个月后,一年后,甚至十年后或者更晚。这些慢的行为非但没有让他们落后于这个时代,正相反,这些慢给他们带来了看得见的快乐。 “当我们正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远去。”约翰·列侬如是说。品味当今快速时代,我们成名要快,我们致富要快,我们的内心仿佛总有一个声音驱使着人们卖力工作,拼命赚钱,快餐果腹,行色匆匆。然而,人们的灵魂却往往跟不上身体的步伐——三聚氰胺、苏丹红、甲醛、工业盐层出不穷,精神被物质调戏,理想被现实嘲弄,崇高被庸俗强奸,正义被邪恶围剿,真诚被虚伪斩杀,在这个快时代里越来越多的道德问题,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于是,追求慢生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文学艺术家王跃文说:“当社会被某种辨识不清的洪流席卷裹胁的时候,当所有人都貌似向前狂奔的时候,我愿意慢下来,停下来,甚至往回走,我选择掉队,看看狂奔的人们丢失了什么,缺少了什么。”是的,在这个快时代里,我们无法奢望所有人都放弃追求快时代的荣华利益,也不必苛求每个人都能过上慢生活的有滋有味,我们真正能做的就是放慢自己的脚步,等一等自己的精神与灵魂。 快时代,慢生活,多感悟。 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做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 你已多久,未能煮上一壶酽茶,安静地坐在被窗外洁白的雪照亮的书桌旁,品读世事百味?你已多久,未能寻得一个独处的时间,逍遥地走在被阳光照耀着的小河边缅怀那些被错过的温柔回忆?或者,你的人生已然快餐化,模式化,标签化而索然无味苍白无力?于是,在这个飞速旋转的旋窝般时代,我更愿望遍芳草,拈花一笑,洒一片花粉,换心灵满室缤纷。 采菊东篱下,采千古一脉相承之隽永雅兴,采中华生生不息之清澈品格。世事纷纷一局棋,输赢不定两相持,须臾局罢棋收去,能忆谁赢谁是输?且罢且罢!红尘繁华一时喧嚣,转眼来,人面已过千重。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饮一瓢梅上雪,净得性情冰清玉洁;饮一瓢竹下雨,浸得品德刚劲矜节;饮一瓢兰中香,染得灵魂微凉甘甜;饮一瓢菊里泪,可知那幽人如何独往山林间!“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孙归兮归兮!静穆一身浮躁戾气,洗涤满心利欲污点。舞蹈,不期待追光灯的殷勤与观众的掌声、歌咏,不要求评论家的献媚与听众的叫好;活着,“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做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 悠然见人心,悠然方能摘身事外旁观者清,而又非逃遁观世,实是为见人心。既然有人奔跑那就要有人思考,既然有人前进就要有人回顾。不至于使纪伯伦“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为什么出发”的预言悲哀地实现。历史的潮流永远推动社会满怀恐惧又满含希望地前进,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晓路的尽头为何物,但最少,我们要清扫走过的路。我愿走在人群之后,反思每一个脚印的力度与方向,收拾每一声破碎的悲鸣。遥望,凝视人心,做一个压轴的“清道夫”。 反观现在,是一个疯子给瞎子领略的时代,多少人拒绝思考也拒绝面对信仰失落,道德真空,人心腐锈的惨状?人们不屑于向后看,又不敢于向侧看,以为紧盯着前方,可不知那仅是海市蜃楼!人们啊,停停吧!我们已加速太快,灵魂早已甩在身后,请耐心等待,等待灵魂重新就位,人心也摆脱肮脏的病毒! 我惟愿我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人心。 这是一个飞速运转的时代,“快”与“忙”似乎成为了它的代名词,人们从早到晚无休止地重复与忙碌,快节奏地工作、学习、应酬,于是,理想被习惯抹杀,追求被日常损耗。我们在“跨越式”发展中“追赶式”前进,以至于前进的目的和意义与我们渐行渐远。于是,我愈发怀念那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悠然。 日本词作家阿久悠说:“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做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面对时代的潮流,我们不必奢求什么,不必追求什么,只需做平凡快乐的自我,过快慢自由的生活,我们不能一味闷头向走,人需要沉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反思,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完美。走在时代的末端,不是懒惰也不是堕落,落后时代行走,经历了长夜,看到了黎明,穿行过黑暗,仍向往阳光,于是你就塑造了一颗细腻而强大的内心,难怪柴静说,这样的人才听得到青绿的细流声。 做一个慢于时代的人,把生命中汹涌而来的波涛化为细水长流。细细品味生命中的柔软时光和喜悦记忆。龙应台在《慢看》中写道:“我知道,我在向往一个境界,慢的境界。”是啊,慢,是最灿烂的奢侈,也是最温柔的幸福。 阿尔卑斯山谷有一条路,路旁立着块标语牌,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是的,以欣赏的姿态行走,或许更能接近生命的真谛。最美的景色往往不在终点,而在你追梦的途中。那短暂的胜利感,终究会像被潮水推平的沙堡一样,夷为平地,难觅曾经的声影与辉煌,而唯有沿途的风景,才会成为记忆中不朽的篇章。 做一个慢于时代的人,不代表你会一事无成,相反,一味求快的忙碌生活也有可能变为成功的枷锁,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忙些什么。《肖申克的救赎》里安迪说:“每个人都在忙,有的忙着生,有的忙着死。……停下来想一秒,你的大脑,是不是已经被体制化了。”所以,我们更需要慢下来,拯救被桎梏太久你的灵魂。因为慢,才有了李清照那“昨夜雨疏风聚,睡不消残洒”的缱倦柔情,因为慢才有了苏子瞻那“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闲情逸致。 慢于时代,未尝不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人生犹如浑浊的河水,在这个快追猛赶和激情四射的时代,你是否能够如阿久悠所言“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做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你能否真正慢下来,沉静心灵? 高速是一种高昂的代价:英国“速成鸡”十天就被端上餐桌。没人担心是否有无辜的生命为他们如此赚取利益而受惩罚。为了欲望,他们已忘记了出发时的信仰,看不清道路的方向。因为他们的心被渴望快速获取利益的欲望填塞,但身体跟不上欲望,灵魂丢失了依附,脱离了身体,徘徊在起点。慢一点吧,等等灵魂;慢下来吧,沉静心灵。 “乌龟比兔子更能多讲些道路上的情况。”纪伯伦如是说。的确,跑得那么快干什么?人生不是比赛,而是一次旅行,所以阿尔卑斯山脚下立着一块牌子:慢慢走,欣赏啊!登山的快感并不是匆匆脚步所带来的满头大汗,而是慢慢走,欣赏路上美景的心旷神怡。 《西游记>中,孙悟空一个跟斗能翻十万八千里,拔一根猴毛就能轻松将师徒四人轻松、安全地送到西天,可为什么四人没有选择快捷的方式而是选择了步行,翻山越岭,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来到那日思梦想的西天,取得真经?在我看来,那真经不是一本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的经文,而是一种慢下来的态度,一种在路上的自我审视的状态。或者说,慢慢走就是他们认为的西天,但实际上仅仅是一个方向,因为慢下来没有目的地。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不仅仅是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它可以让人心放慢,让心灵空静。像那师徒四人,放慢脚步后,人心得到沉静,就算是那昙花一现的瞬间,也能感受到庞大的世界,哪怕那世界实际如沙般渺小。 花开不是为了凋零时拥有忧伤的美,因为生命不是一次能让你轻松奔赴死亡的约定,所以慢下来,等等灵魂;候鸟从南飞到北,又由北飞到南,不是为了享受飞行时风呼啸过耳边,而是为经历四季的更替,所以慢下来,欣赏路上的风景,小桥流水,低回缓行,请做那落后于快时代的人,沉静心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