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立辰、薛永年、刘曦林杭州畅谈大写意

 桂林小店 2015-06-15




张立辰、薛永年、刘曦林

畅谈大写意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即将毕业的美术报张立辰大写意花鸟班在杭州迎来了一场精彩的“中国画高峰论坛”,三位大家张立辰、薛永年、刘曦林直面当今中国画坛现实,就笔墨创新、风格与习气等问题畅所欲言,既风趣幽默,又满腹经纶,提问环节多次被上百位学员的掌声打断。本文节选其中精彩的六问六答,与大家共享。


一问:“结合全国美展来讲,传统笔墨的创新,与传统笔墨、大写小写工笔导向问题,如何面对?”


刘曦林:我同张先生和薛先生一起参加过评选过程,全国美展评选不分大写小写工笔,工笔画普遍偏多,大写小写很少,且写意画多数在基层选作品时就会被淘汰。我们呼吁写意,但主要还是因为写意画画得不够好,太难于表现,而工笔较为好上手,容易出效果,画面较为完整,入展几率就高。


张立辰:由于大写意美院教学学制太短,现今课程太多又太杂,重点课目却不足,所以基础都比较弱,写意太难,学理研究功技训练太少,达不到写意之境,只能以工笔、小写为主学一些东西,打好基础亦不易。


刘曦林:参展60岁以上画家很少,画家都太年轻,30多岁画家想达到较高的写意意境很难。


薛永年:按理对写意更重视,但效果达不到,已有成就的人不参与,年轻人相对参与较多一些,但积累不多,工笔好控制,好修改,获奖的小写没骨作品,题材丰富,构思新颖,但不属大写意,再者参展年龄段决定了参展效果的不同。前些年,因提倡写意,相关机构专门座谈研究,就拿浙江来说,还在首届中国画双年展搞名为“意之大者”的写意画展览,加以倡导,但仍效果不够。


张立辰:导向不是做作,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当写意缺少的时候,看看工笔,小写,没骨如技法运用不错,表现能力不错,主题内容较好,基本功还可以的得票率就高些。


刘曦林:全国美展写意的东西在实践中还有一定的困难。




二问:看徐渭看不懂,但感觉有笔墨变化有表现力,该如何去看?


刘曦林:笔墨论坛中有许多无稽之谈,争议也很多,但看笔墨有很多层次,如何谈笔墨,根据薛先生编著书中有几点可以用来解说:一、工具论。二、语言论。三、精神论。没有学养,语言,精神,自我,就没有徐渭,笔墨是灵魂,是精神的表现。



三问:怎样形成并达到自己的写意风格?


张立辰:风格牵扯很多东西,个人风格含在时代当中,包含在艺术历程当中,如何将个性融入到艺术的创造中去,形成自己艺术创作的个性风格,这是画家一生的大课题。另外,风格如何形成,必须具备许多条件,熟知传统中国画学理画理技法的经典,体察生活入理悟道,注重诗、书、画、印合流的文化艺术修养。在此基础上,以笔墨结构观念认识画理与自然规律,创作规律,把技法落实到思想上,实现“技道合一”这时就必须有深厚修养,修养是画家个性能否融入艺术世界的关键,因此,可以说,文化修养是画家个性艺术化,艺术风格形成的催化剂。


薛永年:风格不是习气。风格是艺术美,习气指坏习惯。艺术家把自己的缺点和毛病表现出来,把缺点放大就是习气。艺术家的风格不是与生俱来的,风格是精神体貌,是有内涵的。而设计出来的风格,只追求外表的东西,不符合艺术规律,也不符合自然规律。只管随心所欲,而没质量,没精神价值,也是不可取的。风格是水到渠成的,风格是成熟的标志,设计的符号不是风格。形成风格具备什么条件:与心理,习惯,素质,写画的习惯有关,也与审美的喜好有关。方式不同,风格就不同,包括用颜色,对颜色的使用,把长处调动出来,用到该用的地方,有自知之明,水到渠成自然就形成了风格。


刘曦林:人格是人。一是,师承。李可染先生所言:“七十始知己无知,我是时间的穷人”,先入为主的印记很重要。二是,和中国画相关联的书籍,要学习相依相反的东西,善于完善自己,弥补自己的不足,中和自己的缺点和个性,保持自己原有好的东西。三是变法,画有自己的个性是可以的,但不可以过分张扬,“有它无我”“有我无它”“有它有我”最后达到忘我境界“无它无我”。所以,风格追求自然的改变。




四问:学习正规的路子,有太多规矩,越画越不敢画怎么办?


薛永年:说明进步了,应该祝贺,当然更要继续努力,把胆怯变成本领,把本领变成本能。


张立辰:每个画家都会不断地出现这样的过程,我也常遇到这样的状态,所以要不断地坚持跨越过这个难关,这是学习过程中常与变的超越,画家应不断攀升艺术审美的高度,追求新意匠、新境界,治艺目标各个突破,要以10年不行,20年、30年的努力,任务很重很艰巨,受艺术之托衔命终生。


刘曦林:面对不敢画这个问题,邓以蛰先生的《艺术家的难关》这本书中说到,这一点非常正常,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遇到了瓶颈。知己最难,怎么把握自己才应该深思,这时候顺其自然,找到自己的问题,先解决自己自身的问题,多读书多练字,旁敲侧击的解决问题,学会合理的自我调节最为重要。




五问:“花鸟画写生中,有人说尺幅画大些好,有人说小些好,张立辰先生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张立辰:在写生过程中,尺幅大小的问题无关紧要,纸大小只是一个天地空间。以水墨宣纸当场写生,尺幅大一些是个锻炼方式。总的来说,一句话就是:“抓住构图,学会调整,懂得取舍,注意边角,画面完整,因形式而定。”




六问:大写意花鸟未来的方向是什么?


张立辰:只要有决心,有志向,艺术这条路说难也不难,这两年,不少同学已经明确了文化立场,树立了中国画的传统观念,尤其笔墨结构这一艺术语言观念和中国画的写意精神。认清了中国画的路子,但这仅仅只是个开始,中国画的博大精深,学理和手头上的功夫,是无休止的,这件事是须一生去做的。离我们最近的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等老先生都是后学者的典范。


薛永年:今后方向,总体来说,大家都是来学习大写意花鸟画的,但每个人阅历不同,具体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 。什么是写意画?写意画要有书写性,是写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对写有深层次的理解。中国画在魏晋南北朝时,才作为单独的欣赏对象,当时有两种表现的形式,一种是疏体,一种叫密体。疏体是写意前身,密体是工笔前身。疏体在元代叫写意,明代在花鸟画中出现了大写意,一开始是小写,没骨。写与工的区别,在以草书入画:草书兴起了很久才有了写意。小草如孙过庭《书谱》字内笔与笔在相连,字与字不连,大草字与字都连着,连贯性很强,气通着,气势大,节奏感很明显,字与字之间关系加强了。要书写就要懂得点画,既在精神的要求上,又要注意形态的变化。“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同时草书与哲学、诗经楚辞关系一样很密切。体现一阴一阳之谓道,要有筋肉骨气(皮),书法要体现生命,要体现宇宙意识,怎样运笔,怎样出笔,怎样衔接,要有骨头有肉还有筋。还要有藏锋,一波三折,有转折,有回锋。有变化就有质量,这是一个修炼过程,有努力就会实现。写意画要有画外意,有想象力,要成为优秀的画家要有丰富的修养,不只是作用于眼睛,还要唤起对事物的综合感觉,好画希望传达给看画人的,是综合的东西,因此是影响人品质的。书法的修养要加强,会保证自己艺术的质量。文同说:“胸有成竹”,郑板桥说“胸无成竹”“趣在法外”,张立辰老师主张按一定法度规矩,结合心情,材质等综合能力,进行“二度神化”,经过了两度神化的才是写意。有人认为:中国画是以诗为魂,以书为骨,我认为还应有:以哲为思。


刘曦林: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怎样修行,主要通过诗、书、画。陆俨少先生的“四三三”分法: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修养是第一位的,潘先生曾说:“学高不学低”老师高,自己也要发现自己。问问题不要问繁琐的问题,问一些简洁明了的,老师一句就可入木三分。


薛永年:谈到修养就谈到了如何做人。做人正派正直真诚,画品才能高上去。



(刘怡彤 整理 来源:美术报)



月雅书画中国网编辑整理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