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部正史類書目

 博书润雅 2015-06-15
【四庫全書_ 史部_正史類典籍
○史部總敘
史之為道,撰述欲其簡,考證則欲其詳。莫簡於《春秋》,莫詳於《左傳》。《魯史》所錄,具載一事之始末,聖人觀其始末,得其是非,而後能定以一字之褒貶。此作史之資考證也。丘明錄以為傳,後人觀其始末,得其是非,而後能知一字之所以褒貶。此讀史之資考證也。苟無事蹟,雖聖人不能作《春秋》。苟不知其事蹟,雖以聖人讀《春秋》,不知所以褒貶。儒者好為大言,動曰舍傳以求經。此其說必不通。其或通者,則必私求諸傳,詐稱舍傳雲爾。司馬光《通鑒》,世稱絕作,不知其先為《長編》,後為《考異》。高似孫《緯略》,載其《與宋敏求書》,稱到洛八年,始了晉、宋、齊、梁、陳、隋六代。唐文字尤多依年月編次為草卷,以四丈為一卷,計不減六七百卷。又稱光作《通鑒》,一事用三四出處纂成,用雜史諸書凡二百二十二家。李燾《巽岩集》,亦稱張新甫見洛陽有《資治通鑒》草稿盈兩屋。(按燾集今已佚,此據馬端臨《文獻通考》述其父廷鸞之言。)今觀其書,如淖方成禍水之語則采及《飛燕外傳》,張彖冰山之語則采及《開元天寶遺事》,並小說亦不遺之。然則古來著錄,於正史之外兼收博采,列目分編,其必有故矣。今總括群書,分十五類。首曰《正史》,大綱也。次曰《編年》,曰《別史》,曰《雜史》,曰《詔令奏議》,曰《傳記》,曰《史鈔》,曰《載記》,皆參考紀傳者也。曰《時令》,曰《地理》,曰《職官》,曰《政書》,曰《目錄》,皆參考諸志者也。曰《史評》,參考論贊者也。舊有《譜牒》一門,然自唐以後,譜學殆絕。玉牒既不頒於外,家乘亦不上於官,徒存虛目,故從刪焉。考私家記載,惟宋、明二代為多。蓋宋、明人皆好議論,議論異則門戶分,門戶分則朋黨立,朋黨立則恩怨結。恩怨既結,得志則排擠於朝廷,不得志則以筆墨相報復。其中是非顛倒,頗亦熒聽。然雖有疑獄,合眾證而質之,必得其情。雖有虛詞,參眾說而核之,亦必得其情。張師棣《南遷錄》之妄,鄰國之事無質也。趙與峕《賓退錄》證以金國官制而知之。《碧雲騢》一書誣謗文彥博、范仲淹諸人,晁公武以為真出梅堯臣,王銍以為出自魏泰,邵博又證其真出堯臣,可謂聚訟。李燾卒參互而辨定之,至今遂無異說。此亦考證欲詳之一驗。然則史部諸書,自鄙倍冗雜,灼然無可採錄外,其有裨於正史者,固均宜擇而存之矣。
書名 / 目錄 / 選單提要

史記 第一冊

史記 第二冊

△《史記》·一百三十卷(內府刊本)漢司馬遷撰,褚少孫補。遷事蹟具《漢書》本傳。少孫據張守節《正義》引張晏之說,以為潁川人,元、成間博士。又引《褚顗家傳》,以為梁相褚大弟之孫,宣帝時為博士,寓居沛,事大儒王式,故號先生。二說不同。然宣帝末距成帝初不過十七八年,其相去亦未遠也。案遷《自序》凡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為百三十篇。《漢書》本傳稱其十篇闕,有錄無書。張晏注以為遷歿之後,亡《景帝紀》、《武帝紀》、《禮書》、《樂書》、《兵書》、《漢興以來將相年表》、《日者列傳》、《三王世家》、《龜策列傳》、《傅靳列傳》。劉知幾《史通》則以為十篇未成,有錄而已,駁張晏之說為非。今考《日者》、《龜策》二傳,並有“太史公曰”,又有“褚先生曰”,是為補綴殘稿之明證,當以知幾為是也.....

史記集解 第一冊

史記集解 第二冊

△《史記集解》·一百三十卷(江蘇巡撫采進本)宋裴駰撰。駰字龍駒,河東聞喜人,官至南中郎參軍,其事蹟附見於《宋書·裴松之傳》。駰以徐廣《史記音義》粗有發明,殊恨省略,乃采九經諸史並《漢書音義》及眾書之目,別撰此書。其所引證,多先儒舊說,張守節《正義》嘗備述所引書目次。然如《國語》多引《虞翻注》、《孟子》多引《劉熙注》、《韓詩》多引《薛君注》,而守節未著於目,知當日援據浩博,守節不能遍數也。原本八十卷,隋、唐《志》著錄並同。此本為毛氏汲古閣所刊,析為一百三十卷,原第遂不可考,然注文猶仍舊本。自明代監本以《索隱》、《正義》附入,其後又妄加刪削,訛舛遂多。如《五帝本紀》“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句下、“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句下,俱脫“名見《左傳》”四字。《秦始皇本紀》“輕車重馬東就食”句下.....

史記索隱△《史記索隱》·三十卷(江蘇巡撫采進本)唐司馬貞撰。貞,河內人,開元中官朝散大夫、弘文館學士。貞初受《史記》於崇文館學士張嘉會,病褚少孫補司馬遷書多傷踳駁。又裴駰《集解》舊有《音義》,年遠散佚。諸家《音義》延篤音隱,鄒誕生、柳顧言等書亦失傳,而劉伯莊、許子儒等又多疏漏。乃因裴駰《集解》,撰為此書。首注《駰序》一篇,載其全文。其注司馬遷書,則如陸德明《經典釋文》之例,惟標所注之字,蓋經傳別行之古法。凡二十八卷。末二卷為述贊一百三十篇,及《補史記條例》。欲降《秦本紀》、《項羽本紀》為世家,而《呂後》、《孝惠》各為《本紀》。補《曹》、《許》、《邾》、《吳芮》、《吳濞》、《淮南》世家,而降《陳涉》於《列傳》。《蕭何》、《曹參》、《張良》、《周勃》、《五宗》、《三王》各為一傳,而附......

史記正義第一冊

史記正義第二冊

△《史記正義》·一百三十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唐張守節撰。守節始末未詳。據此書所題,則其官為諸王侍讀率府長史也。是書據《自序》三十卷,晁公武、陳振孫二家所錄則作二十卷。蓋其標字列注,亦必如《索隱》。後人散入句下,已非其舊。至明代監本,采附《集解》、《索隱》之後,更多所刪節,失其本旨。如守節所長在於地理,故《自序》曰:“郡國城邑,委曲詳明。”而監本於《周本紀》“子帶立為王”句下,脫“《左傳》雲:周與鄭人蘇忿生十二邑,溫其一也”十七字。《秦本紀》“反秦於淮南”句下,脫“楚淮北之地盡入於秦”九字。《項羽本紀》“項王自立為西楚霸王”句下,脫“孟康雲:舊名江陵為南楚,吳為東楚,彭城為西楚”十九字。《呂後本紀》“呂平為扶柳侯”句下,脫“漢扶柳縣也有澤”七字。《孝景本紀》“遂西圍梁”句下......

讀史記十表

△《讀史記十表》·十卷(副都御史黃登賢家藏本)國朝汪越撰,徐克範補。越字師退,康熙乙酉舉人。克範字堯民。皆南陵人。是書有《後記》一篇,記越初作此書成,以書抵克範曰:“有《讀史記十表》一帙,遍求友人商榷。殊無一人案定子長原《表》,通首訖尾,印證鄙說之是非者,不解何故。仰惟細加推勘,示明紕繆,以便改訂。有補義則亦書於篇,將來授梓”云云。蓋古來增減前人舊本,多在其人之身後。惟此書則同時商榷而補之,故考校頗為精密。於讀史者尚屬有裨。考史家之難,在於《表》、《志》。而《表》文經緯相牽,或連或斷,可以考證,而不可以誦讀,學者往往不觀。劉知幾《考正史例》,至為詳悉,而《史通》已有廢《表》之論,則其他可知。越等獨排比舊文,鉤稽微義。雖其間一筆一削,務以春秋書法求之,......

史記疑問

△《史記疑問》·一卷(兩淮馬裕家藏本)國朝邵泰衢撰。泰衢有《檀弓疑問》,已著錄。《史記》采眾說以成書,徵引浩博,不免牴牾。班固嘗議其宗旨之乖,劉知幾頗摘其體例之謬。至其敍述之罅漏,先儒雖往往駁正,然未有專著一書抉其疏舛者,泰衢獨旁引異同而一一斷之以理。如謂《高祖紀》解縱罪人,坦然回沛之非情實;《留侯世家》諸將偶語沙中之不可信;《李陵傳》兵矢既盡,尚殺匈奴萬餘人之言為誇誕。據《功臣表》漢九年呂澤已死而駁《留侯世家》所紀漢十一年不應又有呂澤。大抵皆參互審勘,得其間隙,故所論多精確不移。不但如吳縝之糾《新唐書》只求諸字句間也。是書本與所作《檀弓疑問》,合為一編。今以《檀弓疑問》入《經部》,而是書析入《史部》,俾各從其類焉。

前漢書第一冊

前漢書第二冊

前漢書第三冊

△《漢書》·一百二十卷(內府刊本)漢班固撰,其妹班昭續成之。始末具《後漢書》本傳。是書歷代寶傳,鹹無異論。惟《南史·劉之遴傳》雲:鄱陽嗣王范得班固所撰《漢書》真本,獻東宮皇太子,令之遴與張纘、到溉、陸襄等參校異同,之遴錄其異狀數十事。以今考之,則語皆謬妄。據之遴雲:古本《漢書》稱永平十年五月二十日己酉郎班固上,而今本無上書年月日子。案:固自永平受詔修《漢書》,至建初中乃成。又《班昭傳》雲:八《表》並《天文志》未竟而卒,和帝詔昭就東觀藏書踵成之。是此書之次第續成,事隔兩朝,撰非一手,之遴所見古本既有紀、表、志、傳,乃雲總於永平中表上,殆不考成書之年月也。之遴又雲:古本《敘傳》號為《中篇》,今本為《敘傳》。又今本《敘傳》載班彪事行,而古本雲彪自有傳......
班馬異同△《班馬異同》·三十五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舊本或題宋倪思撰,或題劉辰翁撰。楊士奇《跋》曰:“《班馬異同》三十五卷,相傳作於須溪。觀其評泊批點,臻極精妙,信非須溪不能。而《文獻通考》載為倪思所撰,豈作於倪而評泊出於須溪耶。其語亦兩持不決,”案《通考》之載是書,實據《直齋書錄解題》。使果出於辰翁,則陳振孫時何得先為著錄?是固可不辨而明矣。是編大旨,以班固《漢書》多因《史記》之舊而增損其文,乃考其字句異同以參觀得失。其例以《史記》本文大書,凡《史記》無而《漢書》所加者則以細字書之,《史記》有而《漢書》所刪者則以墨筆勒字旁。或《漢書》移其先後者則注曰《漢書》上連某文,下連某文。或《漢書》移入別篇者則注曰《漢書》見某傳。二書互勘,長短較然,於史學頗為有功......

後漢書第一冊

後漢書第二冊

△《後漢書》·一百二十卷(內府刊本)《後漢書》《本紀》十卷、《列傳》八十卷,宋范蔚宗撰。唐章懷太子賢注。蔚宗事蹟具《宋書》本傳。賢事蹟具《唐書》本傳。考《隋志》載範《書》九十七卷,新、舊《唐書》則作九十二卷,互有不同。惟《宋志》作九十卷,與今本合。然此書歷代相傳,無所亡佚。考《舊唐志》又載章懷太子注《後漢書》一百卷。今本九十卷,中分子卷者凡十。是章懷作注之時,始並為九十卷,以就成數。《唐志》析其子卷數之,故雲一百。《宋志》合其子卷數之,故仍九十。其實一也。又隋、唐《志》均別有蔚宗《後漢書論贊》五卷,《宋志》始不著錄。疑唐以前《論贊》與本書別行,亦宋人散入書內。然《史通·論贊篇》曰:“馬遷自序傳後曆寫諸篇,各敘其意。既而班固變為詩體,號之曰《述》。蔚宗改彼《述》......

補後漢書年表△《補後漢書年表》·十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宋熊方撰。方字廣居,豐城人,由上舍生官至右迪功郎,權澧州司戶參軍。是書前後《進表》,不著年月。表中有“皇帝陛下奮神武以撥亂,致太平而中興,仰稽聖功,同符光武”之語。又有“灑宸翰於九經,永光庠序;煥雲章於八法,冠絕鍾王”之語。御書《太學石經》乃高宗時事,則方為南渡初人矣。昔司馬遷作《史記》,始立十《表》。《梁書·王僧虔傳》稱其旁行斜上,體仿周譜,蓋三代之遺法也。班固八《表》,實沿其例。范蔚宗作《後漢書》,獨闕斯制,遂使東京典故,散綴於範傳之內,不能絲聯繩貫,開帙厘然。方因作此編,補所未備。凡《同姓侯王表》二卷、《異姓諸侯表》六卷、《百官表》二卷。其所證據,一本范氏舊文,義例則仿之前書,而稍為通變。.....

兩漢刊誤補遺△《兩漢刊誤補遺》·十卷(兩淮馬裕家藏本)宋吳仁傑撰。仁傑有《易圖說》,已著錄。是書前有淳熙己酉曾絳《序》,稱仁傑知羅田縣時自刊版。又卷末有慶元己未林瀛《跋》,稱陳虔英為刊於全州郡齋。殆初欲刊而未果,抑虔英又重刊歟。舊刻久佚,此本乃朱彝尊之子昆田抄自山東李開先家,因傳於世。據其標題,當為劉攽《兩漢書刊誤》而作,而書中乃兼補正劉敞、劉奉世之說。考趙希弁《讀書附志》,載《西漢刊誤》一卷,《東漢刊誤》一卷,稱劉攽撰。《文獻通考》載《東漢刊誤》一卷,引《讀書志》之文,亦稱劉攽撰。又載《三劉漢書標注》六卷,引《讀書志》之文,稱劉敞、劉攽、劉奉世同撰。又引陳振孫《書錄解題》,稱別本題公非先生刊誤。其實一書。徐度《卻埽編》引攽所校《陳勝》、《田橫》傳二條,稱其兄.......

三國志

△《三國志》·六十五卷(內府刊本)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壽事蹟具《晉書》本傳。松之事蹟具《宋書》本傳。凡《魏志》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吳志》二十卷。其書以魏為正統,至習鑿齒作《漢晉春秋》,始立異議。自朱子以來,無不是鑿齒而非壽。然以理而論,壽之謬萬萬無辭。以勢而論,則鑿齒帝漢順而易,壽欲帝漢逆而難。蓋鑿齒時晉已南渡,其事有類乎蜀,為偏安者爭正統,此孚於當代之論者也。壽則身為晉武之臣,而晉武承魏之統,偽魏是偽晉矣,其能行於當代哉?此猶宋太祖篡立近於魏,而北漢、南唐跡近於蜀,故北宋諸儒皆有所避而不偽魏。高宗以後偏安江左近於蜀,而中原魏地全入於金,故南宋諸儒乃紛紛起而帝蜀。此皆當論其世,未可以一格繩也。惟其誤沿《史記》《周》、《秦》本紀之例......
三國志辨誤△《三國志辨誤》·三卷(兩淮鹽政采進本)不著撰人名氏,亦莫詳時代。《蘇州府志》載陳景雲字少章,吳江縣學生,長洲人。少從何焯遊,博通經史,淹貫群籍。長於考訂,凡訛謬處能剖析毫芒。所著書凡九種,其四為《三國志校誤》,似即此書。然考《義門讀書記》中有何焯所校《三國志》三卷,其《魏志·楊阜傳》“阜嘗見明帝著帽披縹綾半褎袖”一條,稱“褎”、“袖”古今字。少章疑下一字衍,檢《宋書·五行志》果然云云。此書不載此條,則又似非景雲作。疑不能明,闕所不知可也。《三國志》簡質有法,古稱良史,而牴牾亦所不免。如孫權之攻合肥,魏、吳二《志》先後不同,當時已為孫盛所議。明以來南北監本,傳寫刊刻,脫誤尤多。是書所辨陳書及裴注之誤,凡《魏志》二十八條、《蜀志》八條、《吳志》......

三國志補注

諸史然疑

△《三國志補注》·六卷、附《諸史然疑》·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國朝杭世駿撰。世駿有《續方言》,已著錄。是書補裴松之《三國志注》之遺,凡《魏志》四卷,《蜀志》、《吳志》各一卷。松之注捃摭繁富,考訂精詳,世無異議。世駿複掇拾殘剩,欲以博洽勝之。故細大不捐,瑕瑜互見。如某人宅在某鄉,某人墓在某裏,其體全類圖經。虞荔之《鼎錄》,陶弘景之《刀劍錄》,皆按年編入。而《鍾繇》等傳《書評》、《書品》,動輒連篇。其例又如雜記。至於神怪妖異,如嵇康見鬼、諸葛亮祭風之類。稗官小說,累牘不休,尤誕謾不足為據。他如魏文帝角中彈棋,裴注已引《博物志》,而又引《世說》。曹操之發邱摸金,裴注已載陳琳檄,而又引《宋書·廢帝紀》。書各有異,而事蹟不殊,亦何取乎屋上之屋。至於崔琬捉刀......

晉書第一冊

晉書第二冊

晉書音義

△《晉書》·一百三十卷(內府刊本)唐房喬等奉敕撰。劉知幾《史通·外篇》謂貞觀中詔,前後《晉史》十八家,未能盡善,敕史官更加纂撰。自是,言《晉史》者皆棄其舊本,競從新撰。然唐人如李善注《文選》,徐堅編《初學記》,白居易編《六帖》,於王隱、虞預、朱鳳、何法盛、謝靈運、臧榮緒、沈約之書,與夫徐廣、幹寶、鄧粲、王韶、曹嘉之、劉謙之之紀,孫盛之《晉陽秋》、習鑿齒之《漢晉陽秋》、檀道鸞之《續晉陽秋》,並見徵引。是舊本實未嘗棄。毋乃書成之日即有不愜於眾論者乎。考書中惟《陸機》、《王羲之》兩傳其論皆稱“制曰”,蓋出於太宗之御撰。夫典午一朝,政事之得失,人材之良楛,不知凡幾,音義》三卷《,唐何超撰,超字令升,自稱東京人。楊齊宣為之序。其審音辨字,頗有發明,舊本所載,今仍附見於末焉。

宋書第一冊

宋書第二冊

△《宋書》·一百卷(內府刊本)梁沈約撰。約事蹟具《梁書》本傳。約表上其書,謂《本紀》、《列傳》繕寫已畢,合《志》、《表》七十卷。所撰諸志,須成續上。今此書有紀、志、傳而無表。劉知幾《史通》謂此書為《記》十、《志》三十、《列傳》六十,合百卷,不言其有《表》。《隋書·經籍志》亦作《宋書》一百卷,與今本卷數符合。或唐以前其《表》早佚,今本卷帙出於後人所編次歟。以《志》序考之,稱凡損益前史諸志為八門。曰《律曆》、曰《禮》、曰《樂》、曰《天文》、曰《五行》、曰《符瑞》、曰《州郡》、曰《百官》。是《律曆》未嘗分兩門。今本總目,題“卷十一志第一志序,卷十二志第二曆上,卷十三志第三曆下”,而每卷細目,作“志第一律志序,志第二曆上,志第三曆下”。則出於後人編目,強為分割,非約原本之舊次......

南齊書

△《南齊書》·五十九卷(內府刊本)梁蕭子顯撰。子顯事蹟附載《梁書·蕭子恪傳》。章俊卿《山堂考索引館閣書目》雲“《南齊書》本六十卷,今存五十九卷,亡其一”。劉知幾《史通》、曾鞏《敘錄》則皆雲八《紀》、十一《志》、四十《列傳》,合為五十九卷,不言其有闕佚。然《梁書》及《南史》子顯本傳實俱作六十卷,則《館閣書目》不為無據。考《南史》載子顯《自序》,似是據其《敘傳》之詞。又晁公武《讀書志》載其《進書表》雲:“天文事秘,戶口不知,不敢私載。”疑原書六十卷為子顯《敘傳》,末附以《表》,與李延壽《北史》例同。至唐已佚其《敘傳》,而其《表》至宋猶存。今又並其《表》佚之,故較本傳闕一卷也。又《史通·序例篇》謂:“令升先覺,遠述丘明;史例中興,於是為盛。沈宋之志序、蕭齊之序錄,雖以序為名.......

梁書

△《梁書》·五十六卷(內府刊本)唐姚思廉奉敕撰。《唐書》思廉本傳稱貞觀三年詔思廉同魏徵撰。《藝文志》亦稱《梁書》、《陳書》皆魏徵同撰。舊本惟題思廉。蓋徵本監修,不過參定其《論贊》。(按:此據《史通·古今正史篇》,魏徵總知其務,凡有贊《論》,徵多預焉之文。)獨標思廉,不沒秉筆之實也。是書《舊唐書·經籍志》及思廉本傳俱雲五十卷,《新唐書》作五十六卷。考劉知幾《史通》,謂“姚察有志撰勒,施功未周。其子思廉憑其舊稿,加以新錄,述為《梁書》五十六卷”。則《新唐書》所據為思廉編目之舊,《舊唐書》誤脫“六”字審矣。思廉本推其父意以成書,每卷之後,題陳吏部尚書姚察者二十五篇,題史官陳吏部尚書姚察者一篇。蓋仿《漢書》卷後題班彪之例。其專稱史官者,殆思廉所續纂歟......

陳書

△《陳書》·三十六卷(內府刊本)唐姚思廉奉敕撰。劉知幾《史通》謂貞觀初,思廉奉詔撰成二史,彌曆九載,方始畢功。而曾鞏《校上序》謂姚察錄梁、陳之事,其書未就,屬子思廉繼其業。武德五年,思廉受詔為《陳書》。貞觀三年,論撰於秘書內省。十年正月壬子,始上之。是思廉編緝之功,固不止於九載矣。知幾又謂《陳史》初有顧野王、傅縡各為撰史學士,太建初中書郎陸瓊續撰諸篇,姚察就加刪改。是察之修史,實兼采三家。考《隋書·經籍志》有顧野王《陳書》三卷、傅縡《陳書》三卷、陸瓊《陳書》四十二卷,殆即察所據之本。而思廉為《傅縡》、《陸瓊》傳詳述撰著,獨不言其修史,篇第殊為疏略。至《顧野王傳》,稱其撰《國史紀傳》二百卷,與《隋志》卷帙不符。則疑《隋志》舛訛,思廉所記得其真也......

魏書第一冊

魏書第二冊

△《魏書》·一百十四卷(內府刊本)北齊魏收奉敕撰。收表上其書,凡十二《紀》、九十二《列傳》,分為一百三十卷。今所行本為宋劉恕、范祖禹等所校定。恕等《序錄》,謂隋魏澹更撰《後魏書》九十二卷。唐又有張太素《後魏書》一百卷。今皆不傳。魏史惟以魏收書為主,校其亡逸不完者二十九篇,各疏於逐篇之末。然其據何書以補闕,則恕等未言。《崇文總目》謂澹書才存《紀》一卷、太素書存《志》二卷。陳振孫《書錄解題》引《中興書目》,謂收書闕《太宗紀》,以魏澹書補之。《志》闕《天象》二卷,以張太素書補之。又謂澹、太素之書既亡,惟此《紀》、《志》獨存,不知何據。是振孫亦疑未能定也。今考《太平御覽·皇王部》所載《後魏書》,《帝紀》多取魏收書,而芟其字句重複。《太宗紀》亦與今本首尾符合,其中......

北齊書

△《北齊書》·五十卷(內府刊本)唐李百藥奉敕撰。蓋承其父德林之業,纂緝成書,猶姚思廉之繼姚察也。大致仿《後漢書》之體,卷後各系《論贊》。然其書自北宋以後漸就散佚,故晁公武《讀書志》已稱殘闕不完。今所行本,蓋後人取《北史》以補亡,非舊帙矣。今核其書,《本紀》則《文襄紀》集冗雜,《文宣紀》、《孝昭紀》論辭重複;《列傳》則九卷、十卷、十一卷、十四卷、十五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卷、二十九卷至四十卷俱無《論贊》,二十八卷有《贊》無《論》,十二卷、四十六卷、四十七卷、四十八卷、四十九卷有《論》無《贊》。又《史通》引李百藥《齊書·論魏收》雲:“若使子孫有靈,竊恐未挹高論。”又雲:“足以入相如之室,游尼父之門,志存實錄,詆訐奸私。”今《魏收傳》無此語,皆掇拾者有所未及......

周書

△《周書》·五十卷(內府刊本)唐令狐德棻等奉敕撰。貞觀中修梁、陳、周、齊、隋五史,其議自德棻發之。而德棻專領《周書》,與岑文本、崔仁師、陳叔達、唐儉同修。晁公武《讀書志》,稱宋仁宗時出太清樓本,合史館秘閣本,又募天下書而取夏竦、李巽家本,下館閣是正其文字。其後林希、王安國上之。是北宋重校,尚不雲有所散佚。今考其書,則殘闕殊甚,多取《北史》以補亡。又多有所竄亂,而皆不標其所移掇者何卷,所削改者何篇。遂與德棻原書混淆莫辨。今案其文義,粗尋梗概,則二十五卷、二十六卷、三十一卷、三十二卷、三十三卷俱《傳》後無《論》。其傳文多同《北史》,惟更易《北史》之稱周文者為太祖。《韋孝寬傳》連書周文、周孝閔帝,則更易尚有未盡。至《王慶傳》連書大象元年......

隋書

△《隋書》·八十五卷(內府刊本)唐魏徵等奉敕撰。貞觀三年,詔徵等修隋史。十年成紀傳五十五卷。十五年又詔修梁、陳、齊、周、隋五代史志。顯慶元年,長孫無忌上進。據劉知幾《史通》所載,撰《紀傳》者為顏師古、孔穎達。(案:《集古錄》據《穎達墓碑》,謂碑稱與魏鄭公同修《隋書》,而傳不著。蓋但據《舊唐書》言之,未考知幾書也。)撰《志》者為于志甯、李淳風、韋安仁、李延壽、令狐德棻。案:宋刻《隋書》之後有天聖中校正舊跋,稱同修《紀傳》者尚有許敬宗,同修《志》者尚有敬播。至每卷分題,舊本十《志》內惟《經籍志》題侍中鄭國公魏徵撰。《五行志序》或雲褚遂良作。《紀傳》亦有題太子少師許敬宗撰者。今從眾本所載,《紀傳》題以徵、《志》題以無忌云云。是此書每卷所題撰人姓名......

南史

△《》·八十卷(內府刊本)唐李延壽撰。延壽事蹟附載《新唐書·令狐德棻傳》。延壽承其父大師之志,為《北史》、《南史》。而《南史》先成,就正於令狐德棻,其乖失者嘗為改定。宋人稱延壽之書刪煩補闕,為近世佳史。顧炎武《日知錄》又摘其《李安民》諸傳一事兩見,為紀載之疏。以今考之,《本紀》刪其連綴諸臣事蹟,《列傳》則多刪詞賦,意存簡要,殊勝本書。然宋、齊、梁、陳四朝九錫之文、符命之說、告天之詞,皆沿襲虛言,無關實證,而備書簡牘,陳陳相因,是芟削未盡也。且合累朝之書,勒為通史,發凡起例,宜歸畫一。今延壽於《循吏》、《儒林》、《隱逸傳》既遞載四朝人物。而《文學》一傳,乃因《宋書》不立此目,遂始於齊之邱靈鞠。豈宋無文學乎?《孝義傳》搜綴湮落,以備闕文,而蕭矯妻羊氏......

北史 第一冊

北史 第二冊

△《北史》·一百卷(內府刊本)唐李延壽撰。延壽表進其書,稱《本紀》十二卷、《列傳》八十八卷,為《北史》,與今本卷數符合。《文獻通考》作八十卷者誤也。延壽既與修《隋書》十志,又世居北土,見聞較近。參核同異,於《北史》用力獨深。故敍事詳密,首尾典贍。如載元韶之奸利,彭樂之勇敢,郭琬、遝龍超諸人之節義,皆具見特筆。出《酈道元》於《酷吏》,附《陸法和》於《藝術》,離合編次,亦深有別裁。視《南史》之多仍舊本者,迥如兩手。惟其以姓為類,分卷無法。《南史》以王、謝分支,《北史》亦以崔、盧系派。故家世族,一例連書。覽其姓名,則同為父子;稽其朝代,則各有君臣。參錯混淆,殆難辨別。甚至《長孫儉》附《長孫嵩傳》,《薛道衡》附《薛辨傳》,遙遙華胄,下逮雲仍,隔越抑又甚矣......

舊唐書第一冊

舊唐書第二冊

舊唐書第三冊

舊唐書第四冊

△《舊唐書》·二百卷(內府刊本)晉劉昫等奉敕撰。《五代史記》昫本傳,不言昫撰此書,史漏略也。自宋嘉祐後,歐陽修、宋祁等重撰新書,此書遂廢。然其本流傳不絕。儒者表昫等之長以攻修、祁等之短者亦不絕。今觀所述,大抵長慶以前,《本紀》惟書大事,簡而有體;《列傳》敍述詳明,贍而不穢。頗能存班、範之舊法。長慶以後,《本紀》則詩話、書序、婚狀、獄詞委悉具書,語多支蔓。(如《文宗紀》雲:上每誦杜甫《曲江行》雲:“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乃知天寶以前,曲江四岸皆有行宮台殿、百司廨署。又雲:戶部侍郎判度支王彥威進所撰《供軍圖略》,其序云云。《武宗紀》雲:右庶子呂讓進狀,亡兄溫女太和七年嫁左衛兵曹蕭敏,生二男,開成三年敏心疾乖忤,因而離婚,今敏日愈,卻乞與臣侄女配合。又雲:御史台奏:據三司推勘吳湘獄,謹具逐人罪狀如後,揚州都虞候盧行立、劉群於會昌二年五月十四日于阿顏家吃酒云云。)《列傳》則多敘官資,曾無事實。或但載寵遇,不具首尾。(如《夏侯孜傳》祇載曆官所至及責讓詔詞,不及一事,《朱樸傳》祇載其相昭宗而不及其始末。)

新唐書第一冊

新唐書第二冊

新唐書第三冊

新唐書第四冊

新唐書第五冊

△《新唐書》·二百二十五卷(內府刊本)宋歐陽修、宋祁等奉敕撰。其監修者則曾公亮,故書首《進表》以公亮為首。陳振孫《書錄解題》曰:“舊例修書,止署官高一人名銜。歐公曰:‘宋公於我為前輩,且於此書用力久,何可沒也?’遂於《紀傳》各著之。宋公感其退遜,故書中《列傳》題祁名,《本紀》、《表》、《志》題修名。”然考《隋書》諸志,已有此例,實不始於修與祁。又《宋史·呂夏卿傳》,稱《宰相世系表》夏卿所撰,而書中亦題修名,則仍以官高者為主。特諸史多用一人,此用二人為異耳。是書本以補正劉昫之舛漏,自稱事增於前,文省於舊。劉安世《元城語錄》則謂事增文省,正新書之失,而未明其所以然。今即其說而推之,史官記錄,具載舊書,今必欲廣所未備,勢必蒐及小說,而至於猥雜。唐代詞章,體皆詳贍,今必欲減其文句,勢必變為澀體,而至於詰屈。安世之言,所謂中其病源者也。若夫《史》、《漢》本紀,多載詔令,古文簡質,至多不過數行耳。唐代王言,率崇縟麗,駢四儷六,累牘連篇。宋敏求所輯《唐大詔令》,多至一百三十卷。使盡登《本記》,天下有是史體乎?祁一例刊除,事非得已,過相訾議,未見其然。至於呂夏卿私撰《兵志》,見晁氏《讀書志》;宋祁別撰紀志,見王得臣《麈史》。則同局且私心不滿。書甫頒行,吳縝《糾謬》即踵之而出。其所攻駁,亦未嘗不切中其失。然一代史書,網羅浩博,門分類別,端緒紛拏。出一手則精力難周,出眾手則體裁互異。爰從三史以逮八書,牴牾參差,均所不免。不獨此書為然。呂宋之書,未知優劣。吳縝所糾,存備考證則可。因是以病新書,則一隅之見矣。
新唐書糾謬△《新唐書糾謬》·二十卷(兩淮鹽政采進本)宋吳縝撰。縝字廷珍,成都人,嘗以朝散郎知蜀州,後曆典數郡,皆有惠政。其著此書,專以駁正《新唐書》之訛誤,凡二十門,四百餘事。初名《糾謬》,後改為《辯證》。而紹興間長樂吳元美刊行於湖州,仍題曰《糾謬》,故至今尚沿其舊名。王明清《揮麈錄》,稱歐陽修重修《唐書》時,縝嘗因範鎮請預官屬之末。修以其年少輕佻拒之,縝鞅鞅而去。及新書成,乃指摘瑕疵,為此書。晁公武嘗引張九齡為相事,謂其誤有詆訶。今觀其書,實不免有意掊擊。如第二十門字書非是一條,至曆指偏傍點畫之訛,以譏切修等。大都近于吹毛索瘢。然歐、宋之作新書,意主文章,而疏於考證。抵牾踳駁,本自不少。縝《自序》中所舉八失,原亦深中其病,不可謂無裨史學也......

舊五代史第一冊

舊五代史第二冊

△《舊五代史》·一百五十卷、《目錄》·二卷(永樂大典本)宋薛居正等奉敕撰。考晁公武《讀書志》雲:“開寶中詔修梁、唐、晉、漢、周書,盧多遜、扈蒙、張澹、李昉、劉兼、李穆、李九齡同修。宰相薛居正等監修。”《玉海》引《中興書目》雲:“開寶六年四月戊申,詔修《五代史》。七年閏十月甲子,書成。凡百五十卷,《目錄》二卷,為《紀》六十一、《志》十二、《傳》七十七,多據累朝實錄及範質《五代通錄》為稿本。其後歐陽修別撰《五代史記》七十五卷,藏於家。修沒後,官為刊印,學者始不專習薛史。然二書猶並行於世。”至金章宗泰和七年,詔學官止用歐陽修史,於是薛史遂微。元、明以來,罕有援引其書者。傳本亦漸就湮沒。惟明內府有之,見於《文淵閣書目》,故《永樂大典》多載其文。然割裂淆亂,已非居正等......

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七十五卷(內府刊本)宋歐陽修撰。本名《新五代史記》。世稱《五代史》者,省其文也。唐以後所修諸史,惟是書為私撰,故當時未上於朝。修歿之後,始詔取其書,付國子監開雕,遂至今列為正史。大致褒貶祖《春秋》,故義例謹嚴;敍述祖《史記》,故文章高簡;而事實則不甚經意。諸家攻駁,散見他書者無論。其特勒一編者,如吳縝之《五代史纂誤》、楊陸榮之《五代史志疑》,引繩批根,動中要害,雖吹求或過,要不得謂之盡無當也。然則《薛史》如《左氏》之紀事,本末賅具,而斷制多疏。歐史如《公》、《穀》之發例,褒貶分明,而傳聞多謬。兩家之並立,當如三傳之俱存,尊此一書,謂可兼賅五季,是以名之輕重為史之優劣矣。且周官太史掌國之六典,漢法亦天下計書先上太史。史之所職......
五代史纂誤△《五代史纂誤》·三卷(永樂大典本)宋吳縝撰。案周密《齊東野語》曰:“劉羲仲,道原之子也。(案道原,劉恕之字也。)道原以史學自名。羲仲世其家學,摘歐公《五代史》之訛,為《糾謬》一書以示坡公。公曰:‘往歲歐公著此書初成,荊公謂餘曰:“歐公修《五代史》而不修《三國志》,非也。子盍為之乎?”餘固辭不敢當。夫為史者網羅千百載之事,其間豈無小得失耶?余所以不敢當荊公之托者,正畏如公之徒,掇拾於其後耳’”云云。據其所說,似乎此書為劉羲仲作。然晁公武《讀書志》、陳振孫《書錄解題》載此書五卷,《宋史·藝文志》載此書三卷,雖卷數小異,然均題縝作,不雲羲仲。又密引《揮麈錄》之言,亦稱縝有此書,而不辨其為一為二。(案《揮麈錄》所雲乃《新唐書糾謬》,此引為《五代史誤》......

宋史第一冊

宋史第二冊

宋史第三冊

宋史第四冊

宋史第五冊

宋史第六冊

宋史第七冊

宋史第八冊

宋史第九冊

△《宋史》·四百九十六卷(內府刊本)
元托克托等奉敕撰。(案托克托,原作脫脫,今改正。)其《總目》題《本紀》四十七、《志》一百六十二、《表》三十二、《列傳》二百五十五。然卷四百七十八至卷四百八十三實為《世家》六卷,《總目》未列,蓋偶遺也。其書僅一代之史,而卷帙幾盈五百。檢校既已難周,又大旨以表章道學為宗,餘事皆不甚措意,故舛謬不能殫數。柯維騏《宋史新編》,僅引《容齋五筆》辨正向敏中、李中諤數事,未能旁及。其後沈世泊撰《宋史就正編》,綜核前後,多所匡糾。如謂《高宗紀》紹興十三年八月戊戌洪皓至自燕,而《洪皓傳》作七月見於內殿。《朱倬傳》宣和五年登進士第,據《徽宗紀》則宣和六年策進士是為甲辰科,實非五年。此紀傳之互異也。《宋准傳》雲:“李昉知貢舉,擢准甲科,會貢士徐士廉擊登聞鼓訴昉取捨非當,太宗怒,召准覆試後,遂行殿試。”據《選舉志》則開寶六年御殿給紙筆,別賜殿試,遂為常制。是太祖時事誤作太宗。《蘇舜欽傳》雲:“康定中河東地震,舜欽詣匭通疏。”據《五行志》則地震在寶元元年。康定止一年,無地震事。此志傳之互異也。《杜太后傳》雲:“母範氏,生五子三女,太后居長。”而《杜審琦傳》則雲:“審琦,昭憲皇太后之兄,太后昆仲五人,審琦居長。”又《太后傳》雲:“生太祖、太宗、秦王廷美。”據《廷美傳》,則其母為陳國夫人耿氏。《張浚傳》雲:“浚擢殿中侍御史,駕幸東南,後軍統制韓世忠所部逼逐諫臣墜水死,浚奏奪世忠觀察使。”據《韓世忠傳》,世忠乃左軍統制,非後軍統制。(案:《本紀》後軍統制為張煥。《紀》又雲後軍將孫琦等作亂,逼左正言盧臣中墜水死,不言世忠。)又《滕康傳》世忠以不能戢所部坐贖金,康復論世忠無赫赫功,詔降世忠一官。是奏奪世忠觀察使者乃滕康,非張浚。此傳文前後之互異也。譏《宋史》者謂諸傳載祖父之名而無事實,似志銘之體;詳官階之遷除而無所刪節,似申狀之文。然好之者或以為世系官資,轉可藉以有考。及證以他書,則《宋史》諸傳多不足憑。如《晁補之傳》雲:“太子少傅迥五世孫,宗愨之曾孫也。父端友。”據黃庭堅為補之父端友撰《志銘》雲:“晁氏世載遠矣。有諱迥者,以太子少保致仕,諡文元。君之曾王父,諱迪,贈刑部侍郎。王父諱宗簡,贈吏部尚書。父諱仲偃,庫部員外郎,刑部視文元母弟也。”是補之實非迥五世孫。
又《晁迥傳》雲:“迥子宗愨。”據曾鞏《南豐集》,宗愨父名遘。是補之實非宗愨曾孫。《謝絳傳》雲:“祖懿文,父濤。”據范仲淹撰《謝濤志銘》“懿文生崇禮,崇禮生濤,濤生絳”。是謝絳實為懿文曾孫。然則所述世系,豈足盡信哉?《洪邁傳》雲:“乾道二年知吉州,六年知贛州,辛卯歲饑,十一年知婺州,十三年拜翰林學士,淳熙改元,進煥章閣學士。”據《本紀》,淳熙十四年有翰林學士洪邁言,則淳熙改元當作紹熙改元。乾道無十三年。《傳》雲辛卯歲饑為乾道七年,則十三年上當加“淳熙”二字。又邁以淳熙十年知太平州,今《瑞麻贊》、《姑孰帖》尚在太平,而傳文闕載。然則所敘官資,又豈可盡信哉?至於宋師伐遼,高鳳以易州來歸,見《北盟會編》。而《宋史》誤作郭藥師。紹興中趙鼎以奉國軍節度使出知紹興府,見《宰輔編年錄》。


遼史

△《遼史》·一百十六卷(內府刊本)元托克托等奉敕撰。至正三年四月,詔儒臣分撰,於四年三月書成。為《本紀》三十卷、《志》三十一卷、《表》八卷、《列傳》四十六卷、《國語解》一卷。考遼制,書禁甚嚴。凡國人著述,惟聽刊行於境內;有傳於鄰境者,罪至死。(見沈括《夢溪筆談》僧行均龍龕手鏡條下。)蓋國之虛實,不以示敵,用意至深。然以此不流播於天下。迨五京兵燹之後,遂至舊章散失,澌滅無遺。觀袁桷《修三史議》、蘇天爵《三史質疑》,知遼代載籍,可備修史之資者寥寥無幾。故當時所據,惟耶律儼、陳大任二家之書。見聞既隘,又蕆功於一載之內,無暇旁搜,潦草成編,實多疏略。其間左支右詘,痕跡灼然。如每年遊幸,既具書於《本紀》矣。複為《遊幸表》一卷。部族之分合,既詳述於......
遼史拾遺△《遼史拾遺》·二十四卷(浙江巡撫采進本)國朝厲鶚撰。鶚字太鴻,錢塘人,康熙庚子舉人,是書拾《遼史》之遺,有注有補。均摘錄舊文為綱,而參考他書條列於下。凡有異同,悉分析考證,綴以按語。《國語解》先後次第與《目錄》有不合者,亦悉為釐正。又補輯遼境四至,及風俗物產諸條於後。其中如劉守光自為節度使,《唐書》及《五代史》列傳載之最詳,乃獨取《資治通鑒》一條。李嗣源之救幽州,不引《契丹國志》,亦僅引《通鑒》。王都破唐兵,《五代史》與諸書互有同異,而不加考辨。金克中京,《大金國志》敘次最悉,乃獨取《松漠紀聞》數言。保大以後,遼事載於《宋史》紀傳者最多,皆略而不取。似此之類,皆頗有所遺。又蘭亭石刻之類,蔓延鋪敍,與史事毫無所關,亦未免嗜博愛奇,傷於氾濫......

金史第一冊

金史第二冊

△《金史》·一百三十五卷(內府刊本)元托克托等奉敕撰。凡《紀》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傳》七十三卷。金人肇基東海,奄有中原。制度典章,彬彬為盛。徵文考獻,具有所資。即如大金吊伐一錄,自天輔七年交割燕雲,及天會三年再舉伐宋,五年廢宋立楚,至康王南渡,所有國書、誓誥、冊表、文狀、指揮牒檄,以載於故府案牘者具有年月,得以編次成書。是自開國之初即已遺聞不墜。《文藝傳》稱元好問晚年以著作自任。以金源氏有天下,典章法制,幾及漢、唐。國亡史作,己所當任。時《金國實錄》在順天張萬戶家,乃言於張,願為撰述。既因有阻而止,乃構野史亭,著述其上。凡金源君臣遺言往行,采摭所聞,有所得,輒以片紙細字為記,錄至百餘萬言。纂修《金史》,多本其所著......

元史第一冊

元史第二冊

元史第三冊

元史第四冊

△《元史》·二百十卷(內府刊本)明宋濂等奉敕撰。洪武二年,得元十三朝《實錄》,命修《元史》,以濂及王禕為總裁。二月,開局天寧寺。八月,書成,而順帝一朝史猶未備。乃命儒士歐陽佑等往北平采其遺事。明年二月,詔重開史局,閱六月,書成。為《紀》四十七卷,《志》五十三卷,《表》六卷,《列傳》九十七卷。書始頒行,紛紛然已多竊議。迨後來遞相考證,紕漏彌彰。顧炎武《日知錄》摘其《趙孟頫》諸傳,備書上世贈官,仍志銘之文,不知芟削。《河渠志》言耿參政,《祭祀志》言田司徒,引案牘之語,失於翦裁。朱彝尊《曝書亭集》又謂其急於成書,故前後複出。因舉其一人兩傳者,條其篇目,為倉猝失檢之病。然《元史》之舛駁不在於蕆事之速,而在於始事之驟。以後世論之,元人載籍之存者,說部文集尚不下一二百種。以訂史傳,時見牴牾,不能不咎考訂之未密。其在當日,則重開史局距元亡二三年耳。後世所謂古書,皆當日時人之書也。其時有未著者,有著而未成者,有成而未出者,勢不能裒合眾說,參定異同。考徐一夔《始豐稿》,有《重開史局時與王禕書》雲:“近代論史者莫過於日曆。日曆者,史之根柢也。至起居注之設,亦專以甲子起例。蓋紀事之法無逾此也。元則不然,不置日曆,不置起居注,獨中書置時政科。遣一文學掾掌之,以事付史館。及易一朝,則國史院據所付修《實錄》而已,其於史事固甚疏略。
欽定遼金元史國語解△《欽定遼金元三史國語解》·四十六卷乾隆四十六年奉敕撰。考譯語對音,自古已然。《公羊傳》所稱地物從中國,邑人名從主人是也。譯語兼釋其名義,亦自古已然。《左傳》所稱楚人謂乳穀,謂虎於菟。《穀梁傳》所稱吳謂善伊,謂稻緩。號從中國,名從主人是也。間有音同字異者。如天竺之為捐篤、身毒、印度,烏桓之為烏丸。正如中國文字,偶然假借,如歐陽漢碑作歐羊,包胥《戰國策》作勃蘇耳。初非以字之美惡分別愛憎也。自《魏書》改柔然為蠕蠕,比諸蠕動,已屬不經。《唐書》謂回紇改稱回鶻,取輕健如鶻之意,更為附會。至宋人武備不修,鄰敵交侮,力不能報,乃區區修隙於文字之間。又不通譯語,竟以中國之言,求外邦之義。如趙元昊自稱兀卒,轉為吾祖,遂謂吾祖為我翁。蕭鷓巴本屬蕃名......

明史第一冊

明史第二冊

明史第三冊

明史第四冊

明史第五冊

明史第六冊

△《明史》·三百三十六卷(內府刊本)
國朝保和殿大學士張廷玉等奉敕撰。乾隆四年七月二十五日書成,表進。凡《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一十三卷、《列傳》二百二十卷、《目錄》四卷。其《進表》有曰:“仰惟聖祖仁皇帝搜圖書於金石,羅耆俊於山林。創事編摩,寬其歲月,蓋康熙十八年始詔修《明史》,並召試彭孫遹等五十人,入館纂修。以紀載浩繁,異同岐出,遞相考證,未遽定也。”又曰:“我世宗憲皇帝重申公慎之旨,載詳討論之功。臣等於時奉敕充總裁官,率同纂修諸臣,開館排輯。十五年之內,幾經同事遷流,三百餘卷之書,以次隨時告竣。蓋雍正二年詔諸臣續蕆其事,至是乃成書也。”又曰:“簽帙雖多,牴牾互見。惟舊臣王鴻緒之《史稿》,經名人三十載之用心。進在彤幃,頒來秘閣。首尾略具,事實頗詳。爰即成編,用為初稿。”蓋康熙中戶部侍郎王鴻緒撰《明史稿》三百十卷,惟《帝紀》未成,餘皆排比粗就,較諸家為詳贍,故因其本而增損成帙也。其間諸《志》,一從舊例,而稍變其例者二:《曆志》增以圖,以曆生於數,數生算,演算法之句股面線,今密於古,非圖則分刌不明;《藝文志》惟載明人著述,而前史著錄者不載。其例始於宋孝王《關中風俗傳》,劉知幾《史通》又反覆申明,於義為允。唐以來弗能用,今用之也。《表》從舊例者四,曰《諸王》,曰《功臣》,曰《外戚》,曰《宰輔》;創新例者一,曰《七卿》。蓋以廢左右丞相,而分其政於六部,而都察院糾核百司,為任亦重,故合而七也。《列傳》從舊例者十三、創新例者三:曰《閹黨》,曰《流賊》,曰《土司》。蓋貂璫之禍,雖漢、唐以下皆有,而士大夫趨勢附膻,則惟明人為最夥,其流毒天下亦至酷。別為一傳,所以著亂亡之源,不但示斧鉞之誅也。闖、獻二寇,至於亡明,剿撫之失,足為炯鑒,非他小丑之比,亦非割據群雄之比,故別立之。至於土司,古所謂羈縻州也,不內不外,釁隙易萌,大抵多建置於元,而滋蔓於明,控馭之道,與牧民殊,與御敵國又殊,故自為一類焉。若夫甲申以後,仍續載福王之號。乙酉以後,仍兼載唐王、桂王諸臣。則頒行以後,宣示綸綍,特命改增。聖人大公至正之心,上洞三光,下照萬禩。尤自有史籍以來所未嘗聞見者矣。
 

──右“正史類”三十八部、三千六百九十九卷,皆文淵閣著錄。
(案:注釋諸史之書,皆各從其類。惟《班馬異同》附《漢書》後,以有《漢書》而後考及《史記》,是由《漢書》作也。《兩漢刊誤補遺》附《後漢書》後,後及見前,前尚未及見後也。若茅國縉、蔣之翹之《晉書》,刪改原文。《宋史新編》之屬,非其本書。《五代史補》、《五代史闕文》,亦增益於本書之外。如斯之類,則均入《別史》焉。)

正史類典籍全部完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